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甘南草原脱贫新传奇——甘肃省藏区纪行
发布日期:2018-10-09

  初夏的甘南,鲜花怒放,绿草茵茵。洁白的哈达,吉祥的祝愿,是甘南人给每一位远方来客的礼遇。这份浓浓的情意,让初到甘南大地的记者倍感亲切温暖。吸一口空气,能闻到沁人心扉的花香;看一眼大草原,4.5万平方公里大地“全域旅游无垃圾”,2015年以来的“生态扶贫”和“环境革命”彻底改变了甘南的形象;走一趟农牧区乡村,藏式风格的砖瓦房明亮整洁,水泥路直通千家万户;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热火朝天,农牧民合作社、医保、自来水、沼气等新事物层出不穷……


  今年5月下旬,记者走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的夏河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和碌曲县,耳闻目睹甘南草原脱贫的一个个新传奇。


卓尼


  寺古多村的“精准蜂”和力赛村的“农家乐+”


  卓尼位于甘南州东南部,总人口10.39万人,其中,藏族占63%。这里自然景观雄奇壮美,素有“藏王故里”“洮砚之乡”之美誉。近几年来,卓尼县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完善落实甘南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作为“绣花式”扶贫的重要抓手,作为攻坚深度贫困堡垒的有力武器,第一时间组织动员各级领导、部门单位和广大干部上山下乡、进村入户,使其得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31c50614f8160171_副本.jpg

卓尼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陈丽娟(右一)在贫困户家走访


  “卓尼县201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870元和6831元,在民生改善、农牧村危旧房改造、驻村帮扶、城市绿化方面成果显著。这两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更是助力农牧民致富的强大推手。”前往藏族村采访的途中,卓尼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陈丽娟一直在向记者介绍县里的扶贫成果。


  说话间来到了洮河北岸的木耳镇寺古多村。尽管离县城不远,这个村却是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98户441人,藏族占人口总数的83%,村民主要靠种植大棚蔬菜和果木增收。截至2017年底,全村共脱贫8户38人,未脱贫25户114人,全村人均收入比2016年提高了1000元,达到3000多元。


  天色将晚,藏族村民尹喜贵还在家里忙碌:给圈养的6头猪准备饲料,打扫豆腐坊,泡制豆子,打理房前屋后的菜地……直到我们进门,他才停下手里的活计迎出来,脸上挂着腼腆的笑容。甘南州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以来,村村寨寨都变了样。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尹喜贵家里也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他家的房子是典型的甘南藏式风格“苫”字形建筑,房前有一个采用太阳能供热的玻璃保暖走廊。尹喜贵说,为了赶早市,他和妻子需要早早起来在自家豆腐房做好豆腐,儿媳将豆腐和自家产的各种时令蔬菜一起带去出售。尹喜贵说,豆腐渣和猪粪做菜地肥料,种出来的菜卖相好的出售,不好的就当饲料。在农艺师出身的陈丽娟眼里,尹喜贵的种养殖和豆腐手工作坊称得上是“庭院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值得推广。


  甘肃省质监局副调研员高明是驻寺多村挂职的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给人地地道道的村干部的印象。怎样尽快让村子在两年内全面脱贫,步入小康,是他日思夜想的事。和他同样寝食难安的,还有陈丽娟等县委县政府领导、县扶贫办和乡村的干部们。经过反复调研后,政府决定在村里引入一个稳定增收的产业——养蜂。今年6月开始,全县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550万元,集中购置7300箱中华蜂,在14个乡镇92个行政村积极推广,每户发放11箱中华蜂。高明和陈丽娟给记者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一箱蜂产的蜜能卖1000多元,一户一年就可以收入一万多元。加上蔬菜种植,收入将大大提高,步入小康只会提前不会落后。”说到养蜂产业,村干部和村民满怀信心和希望,七嘴八舌地与记者聊了起来。


  “养蜂产业搞起来后,村民收入就可以持续稳定。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勤劳,肯干苦干,将来没准在村里能打造出一个‘卓尼蜂蜜品牌’来呢。”陈丽娟一席鼓励的话说得大家喜笑颜开。


  寺多村的贫困户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或身体多病。对这部分群众,镇政府给他们买了大病保险。60多岁的朱保林和杨玉娥夫妇在村里就属于“三类低保”,杨玉娥常年身体不好,不仅丧失劳动力,还需要老伴照顾。朱保林除了照顾妻子,还得帮在城里做工的儿子接送上学的孩子,精力有限,影响了家庭收入。在朱保林家,陈丽娟和乡村干部一边安慰杨玉娥,一边鼓励朱保林尽量如数领取政府发放的11箱中华蜂,和全村人一起做起来。


068FE5653A1A043B524162B5A865DF68_副本.jpg

李才来和妻子


  离开寺多村时,天色完全暗了下来,大地开始沉入一片寂静中,可此时洮河对岸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力赛村“藏家乐”的热闹才开场。力赛村共有农牧户57户290人,自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及“三变”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全村共开办农(藏)家乐20余户,能同时接待游客700余人。力赛村的村道整洁宽敞,村后是耸立的青山,山下是卓尼县第一个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的田园综合基地,炊烟袅袅中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洮水农家乐”的藏族主人李才来和妻子正在家里准备晚饭,迎接来就餐的客人。42岁的李才来憨厚朴实,说话带笑,妻子景彩花贤惠秀丽,家务活忙个不停,两口子十分和谐默契,让客人一进屋就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与村里其他人家一样,李才来家院子花草繁茂,屋里装修一新,整洁温馨,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原木味,房屋结构和家具摆设都带着典型的藏族风格。李才来对记者说,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刚上几年学就出去打零工,由于文化水平低,去外面打工很吃力。村里进行新农村建设后,李才来和妻子利用扶贫贷款,将房子装修一新,接待周边城里来度假的游客。收入提高了,夫妻俩都很开心。李才来说,自己的两个孩子很有出息,儿子在西南民族大学上大二,女儿上高中,学习成绩都很好,弥补了他没能上学的遗憾。“只要好好经营农(藏)家乐,就能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对记者说。


ABC_6452-1_副本.jpg

舟曲新城


舟曲


  生态文明小康村遍地开花


  “一脉风光是何处,行者言指唯西南”,据说这是徐霞客当年走过舟曲时所写。这个“西南”指的就是被誉为“藏乡小江南”的舟曲。舟曲在藏语里是“白龙江”的意思,周边高山耸立,白龙江从县城中间穿流而过。如果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展现的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坚强意志和伟大的抢险救灾精神让人刻骨铭心,那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生态文明小康村更是各有特色,让人目不暇接。舟曲近年来因一首流传甚广的《花开舟曲》为更多人所知,又以“花开舟曲”的10朵花(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生态秀美、产业富民、文旅精品、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幸福和谐、社会廉洁、强基固本)统揽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而闻名。这10朵花中,“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成了最艳丽的一朵。


  舟曲县委统战部长孙军林是个具有创新思维的干部,刚见面就给了记者一本200多页的《舟曲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资料汇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扶贫攻坚的举措、思路、成果尽在其中。前往生态文明小康村各皂坝采访途中,甘南州民委副主任周永奋对记者介绍说,2016年甘南州共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300多个,其中舟曲县就有51个。舟曲的生态文明小康村、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州最有特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也最有创新意识,对全县扶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皂坝村就是一个集生态文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于一体的藏族村。


ABC_6324-1_副本.jpg

舟曲县各皂坝村


  走进各皂坝,记者眼前一亮:村道平坦整洁,一排排用小石块砌起的石墙房屋,精致靓丽,别具特色。墙上的宣传画主题是民族团结、民风民俗等内容,画面生动,人物惟妙惟肖。“我们保留了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利用石材便利的条件,对石块墙和废旧瓦片再设计、再加工、再利用,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节约环保,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石头文化’特色。”乡干部介绍说,生态环保理念如今已经深入到 每个村民心里,种植果树绿化环境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村子建好了,道路也畅通了,采摘、体验、休闲、康体、养老等乡村旅游也跟着热了起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我们各皂坝观光游览。我们种植花椒、柿子,养殖土鸡、土蜂,也都能得到政府的补贴。我就琢磨着,开个农家乐,既能增加收入,自家种植养殖的东西正好有了出路。”退伍返乡        的杨振军正在自家的二层藏式房里来回勘察,忙着准备开农家乐。


  高兴的不止杨振军一个,各皂坝的核桃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的“舟曲核桃”,全村共种植了270多亩,树龄最长的达到100多年。以前道路没建好,核桃拉不出去。路通后,销路畅通,每年能为村民带来约80多万元的收入。而村后坡地上长势正旺的大果樱桃树,则是各皂坝村2017年3月引进栽植的“一村一品”品牌,全村一共有60多亩。按照预测,樱桃挂果期为5年,每亩年均可产果1000斤以上,产值可达20000元。几年后,大果樱桃将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摇钱树”。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带着记者在村里参观时,乡里一位年轻干部吟诵起这首诗。这首诗讲的是清康熙年间,在京城做大官的安徽桐城人张英家与一个姓叶的大户为邻,那年,张家重新扩建府邸,院墙盖到了叶家的地界。叶家知道张家仗势欺人,但祖上传下的宅邸,他家也不愿相让,并表示“宁可家破人亡,也寸土不让”。张英的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给丈夫写信,希望张英干预此事。于是,张英便作了这首诗寄回去。家人反复吟诵后,终于理解了他的用意,便主动后退三尺筑墙。叶家得知后,被张英宽厚礼让的行为感动,也将自家的宅院主动后退了三尺。由此一来,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后来,这件事被广为传颂,多了一句顺口溜:“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这是安徽桐城六尺巷成为全国闻名的邻里礼让典范的由来。


  然而,这与千里之外的各皂坝藏族村又有何关系呢?


  乡干部看到记者一脸狐疑,遂笑着娓娓道来:“起初我们开展村容改造时,很多村民都不愿意让出自己的宅基地。各皂坝村的党员就带头先让出地来,最后所有村民都主动将自家的宅基地让了出来,让我们既意外又感动。”记者仔细观察,果然发现村里的道路都有扩宽的痕迹,这些扩宽部分都是村民自发留出来的宅基地,原本只能一人通过的道路,足足拓宽了六尺,让村内道路户户相连,家家可以通小车。各皂坝如今成为第二个“六尺巷”。


  “广场整修好,村民就可以聚在这里跳锅庄舞啦!”站在即将竣工的村广场上,县扶贫办的小张开心地说。


ABC_6872-1_副本.jpg

干净整洁的迭部县城

  

迭部


  “纳加模式”迸发的脱贫活力


  迭部古称“叠州”,位于甘肃、四川交界处,有着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体系,全县总人口5.6万人,植被覆盖率达87%,青山绿水成为发展生态旅游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被誉为“遗世美景”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的扎尕那、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树起不朽丰碑的“俄界会议”旧址达拉乡高吉村,让迭部近年来在甘南州“一枝独秀”,开启了以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带动扶贫攻坚的新模式。其中,石门乡纳加村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记者到村里时,扎尕那纳加石门原生态大酒店的经理赛闹次力正领着员工们为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作准备。


  纳加村位于位于美丽的扎尕那景区,距县城18公里,全村共有43户280人,其中贫困户5户33人,五保户2户2人,低保户10户43人。几年前还是“春种几垄地,秋收几袋浪”、守着扎尕那景区的“金山银山”却还“饿肚子”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从“贫困村”到“股东村”,纳加村的华丽变身折射了迭部县脱贫攻坚的探索历程。


  2016年5月,在甘肃省全面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工程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甘南州支行借鉴贵州省“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经验,探索出“扶贫再贷款+产业扶贫”,推动扶贫再贷款资金向富民产业倾斜,率先在具有旅游优势的纳加村创建扶贫再贷款示范区,开始实践以扶贫再贷款资金扶持当地旅游服务业发展,带动农牧民依靠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新模式。纳加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筹资注册成立纳加石门原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旅游协会+合作社+农牧户”模式修建了全县首个村级集体经济性质的旅游酒店——纳加石门生态大酒店。在村党支部带领下,纳加村采取经济优越的家庭多投多劳,贫困户少投少劳,低保户、五保户不投不劳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其中,很快募集资金560多万元。2016年8月,酒店正式建成营业,拥有藏式木屋标准间58间,可同时接待100多位游客入住。开业近两年来,酒店以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独特受到游客的欢迎。酒店不仅让村民股东们有了脱贫奔小康的基础,同时还为纳加村及周边村民解决就近就业40余人,带动村民户均年收入增加近9000元。2017年,合作社游客住宿收入达到63万元,农牧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8100元, 比2016年增加440多元,同比增长5.7%,各项增速均高于全镇其他村农牧户。就在记者到纳加村采访的前两周,合作社刚给股民发放了2018年的上半年红利——62.9万元。酒店现在成了纳加村民端稳了的“金饭碗。”


  让纳加村脱贫致富的秘密不只是“三变”改革,四个“纳加模式”是最重要的内驱动力。其中,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村合作社坚守“不让一人受穷,不让一户掉队”的信念,在扶贫攻坚中形成了“支部引领、合作社推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双赢的格局。


  “纳加模式”的内容如今就写在酒店入口通道崭新的宣传栏上,已成为扎尕那风景的一部分:端稳一个聚宝盆——生态酒店,并依托其超市和电商运营中心带动土特产销售;筑牢一个顶梁柱——合作社,每年达到百万元收入;建强一个主心骨——党支部;扮靓一条风景线——青年志愿者。纳加村评选出来的“微笑服务之星”,已经成为扎尕那景区最亮丽的一张名片。


  一石激起千层浪。2017年,在“纳加模式”启发下,迭部县正式启动采取“三变+旅游”和“三变+特色养殖”的模式,以“村集体合作社+村党支部+自然村”“协会(公司)+农家客栈+小作坊+农户(贫困户)”“村集体+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业、红色文化旅游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的方式发展特色养殖业,形成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合作社生产、贫困户参与的改革平台。今年6月,迭部县印发《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全县朝着“举特色旗、打绿色牌、建生态县”的目标,继续加强对外合作,开辟新的旅游合作模式,为2019年贫困县摘帽,确保2020年顺利步入小康打下了基础。


ABC_7092-1_副本.jpg

尕秀村的贡保牧家乐 


碌曲


  “样板村” 尕秀的“互联网+三变”


  碌曲是藏语“洮河”之意,全县总人口3万余人,藏族占80%以上。尕秀村的生态旅游的成功探索,为草原藏族村寨的脱贫致富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板。


  尕秀村首次引起外界的关注,是在2017年4月。当时,互联网上的汽车之家论坛上,一个车友上传了一组尕秀村的精彩照片并将其推介为自驾游途中独特的驿站,将穿过尕秀村的213国道推介为甘南草原风景最美的自驾游路线之一。


  尕秀村距县城只有23公里,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纯牧业村,定居着多个不同的游牧点搬过来的藏族牧民,也是甘南州推动农牧村“三变”改革成功的一个典范。尕秀村辖3个村民小组,共有391户1845人。2005年以来,州政府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实施牧民定居点、易地搬迁等项目建设,房屋标准统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齐全。2017年,尕秀村人均收入已达到7000多元。


  作为新兴的旅游藏村,尕秀村有好几块“招牌”: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甘南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甘南电信智慧乡村、重点旅游专业村……在由天津援建的尕秀村电子商务中心服务点里,拉毛草和才让吉正忙着处理来自藏宝网上的订单。这个电子商务中心隶属于2017年注册成立的尕秀村东喀尔旅游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归村集体所有。除了电子商务中心,村里还拥有30种土特产品生产加工、民间艺术团、帐篷城及合约管理牧家乐等项目,这些都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儿子在牧场工作的老党员贡保加,在尕秀村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后定居下来,开了牧家乐。除传统的放牧收入,他家又多了一份旅游带来的收入。在尕秀村民族团结示范户、村党支部书记拉毛加家里,他的3个小孙子穿着新衣服正在院子里玩耍,看到记者拍照,马上摆出各种POSE,落落大方。拉毛加家宽敞整洁,客厅、餐厅、会客室、客房一应俱全,院里还停着一辆崭新的小货车。约80平米的院子草坪上,排放着整齐的纳凉阳伞。拉毛加说,旅游旺季时,客人来个百八十号都能坐下。


电子商务_副本.jpg

尕秀村电子商务中心服务点里的拉毛草和才让吉


  县民宗局的旦智才旦和旦正加都是年轻干部,他们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延伸生态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相辅助发展的产业链,尕秀村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围绕特色旅游专业村定位,打造了11项富民培育产业,其中有自驾游营地、智慧牧场、老村藏街、村史民俗博物馆等,并以“互联网+”引领两大支柱产业,为村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的风景,在人生中只是一刹那,便惊艳了你的目光,让你一生难忘。尕秀,绝对是你路过不能错过的乡愁。”村史民俗博物馆展览前言里的这句话,透露出尕秀村以生态旅游为支柱产业致富增收的自信。

  

夏河


  “甘南第一村”太阳沟村的幸福生活


   离开正在创建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寺庙拉卜楞寺,记者在甘南州采访的最后一站,是夏河县的“千村美丽”示范村曲奥乡香告行政村太阳沟自然村。这个村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结合部,群山连绵,83户人家都是藏族,是内地进入藏区的第一个自然村,人们都亲切地称之为“甘南第一村”。


  曲奥乡党委书记罗小龙是个性格开朗的藏族汉子,得知记者来采访,特意换上了崭新的藏服在村委会门口迎接。一见面他就骄傲地向记者介绍说:“太阳沟村虽然小巧玲珑,却光彩夺目。这里气候宜人,植被丰富,自然风光、藏家风情你都能够感受到。”它不仅是全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先进村组,也是甘南州美丽乡村的一个示范典型。近年来,该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畜牧产业、特色产业、旅游产业、青稞酿酒产业等方面,努力打造“甘南第一村”。2012年,太阳沟村被评为甘肃省美丽乡村示范点、2016年被评为甘南州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先进村民小组。


  走进太阳沟村,只见村道干净整洁,文化广场宽敞大气,47盏太阳能路灯与村道两旁的树木花草融为一体。最亮丽的当然还是太阳沟村景区,这是近年来村里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个成果。景区四周青山耸立,景区内小河流水、绿荫密布。村民们沿着河道铺设了长约1.5公里的木头走道,架设的4座美观精致的木桥和7个凉亭掩映在树木葱郁、小桥流水的美景中,林间还分散着若干间供游客野炊休息的木屋,让人宛若置身童话世界。村民说,太阳沟悄悄美了千万年,如今终于被开发出来为村民们带来富裕和希望。


  罗小龙介绍太阳沟的时候满脸喜气,收不住话头。“我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相结合,创建干净整洁示范村、宜居宜游小康村,让游客来了喜欢,喜欢了留下,离开后还会再来。现在,全村有40多户开了藏家乐呢。”他指着山脚下整理出来的一片开阔地,幽默地对记者说:“那是我们选定盖游客接待中心的地方,很快就会动工啦。最多一年,你们再来时,就会在这山里看见一座漂亮的楼房。”


  站在太阳沟旅游长廊的小河边,山风拂面,清凉宜人。林间的几间木屋外,从兰州过来的自驾游客正在户外烹制午餐,大人们愉快的谈笑声、孩子们开心的嬉闹声和着袅袅炊烟飘向远方。(甘肃省民委信息宣传处处长姜好利,甘南藏族自治州民委副主任周永奋、办公室主任魏宏凌,卓尼县民宗局局长杜光荣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许鑫 张颖)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