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接力 竭力 ——国家民委定点帮扶广西德保县侧记
发布日期:2019-05-07

 广西德保县是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的深度贫困县,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滇桂黔石漠化区综合治理县。辖区属喀斯特地貌,石山面积占70%,全县12个乡(镇)185个行政村(社区)分布在贫瘠的千沟万壑里,属于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大石山区。县境内聚居着壮、汉、瑶、苗等9个民族,总人口36.8万,其中壮族人口占98%。


1989年至今,国家民委共选派优秀干部16人到德保挂职,其中驻村第一书记2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民委先后有110多人到德保县调研指导、走访慰问。2011至2017年,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600多万元,实施项目56个。


通过多年的帮扶,德保县迈入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人口明显减少。2015年底,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0个,贫困户18858户,贫困发生率为21%。2016年实现5个贫困村1067户脱贫;2017年又有14个村3820户脱贫。截至2017年底,全县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村61个,贫困人口14616户5342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5.96%。


1.jpg

            德保县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金果子”“银虫子”托起致富梦


“两年前,这里曾是一片玉米地,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很多土地都荒着。现在这里已经种植了成片的果树,眼看就要成熟了!”凌雷村村支书农定益望着长势喜人的果园,开心地对记者说。


凌雷村是德保县80个贫困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7户575人,贫困发生率35.8%。国家民委先后派出两名干部在这里任第一书记,具体负责指导全村工作。


凌雷村产业发展落后迟缓,全村山地多、耕地少,缺乏劳动力,长期以种植玉米、甘蔗为主,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想要让群众长期、彻底地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


现任凌雷村第一书记赵宇航,是继上一任第一书记史瑞之后来到凌雷村任职的,他介绍说:“史瑞书记用了1个月的时间实地走访全村12个自然屯,通过与多位专家研究讨论,认为村里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种植水果和种桑养蚕。她招商引资、成立合作社,在乡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引入广西健茂生态园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千亩观光果园,以脐橙、柑橘等水果种植为龙头,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产业,解决了村里一批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德保的土地是沙壤,黏度较低,且成弱酸性,特别适合脐橙的种植。尤其是这里的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果子含糖度较高。”国家民委挂职干部叶波介绍说。2016年,在他的努力下,“德保脐橙”申请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进一步提升了德保脐橙产业的知名度。


4.jpg


目前,凌雷村已种植柑橘类水果2000余亩,采用全自动水肥一体化现代灌溉技术,2017年初开始挂果,当年产量达5万多斤,产值约30万元。同时,健茂公司通过吸纳贫困户务工、流转土地和入股分红,使凌雷村、农棋村298户贫困户每年每户收入达到3500元。


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覃大兵,2017年回到村里开始种桑养蚕。在政府10万元帮扶资金的支持下,他修建蚕房,种植18亩桑树,年收入可达3万元,成为村里依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事实上,由于凌雷村群众缺乏种养技术,史瑞在动员群众种桑养蚕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较大阻力,尽管多次召开村集体会议、群众大会,但效果甚微。为消除群众的疑虑,她一方面努力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挨家挨户讲解调研,一方面积极推动村“两委”班子成立合作社,方便统一管理、培训,既提高种养技术,还能通过合作社申请扶贫小额贷款,解决资金保障问题。


在史瑞和县乡村干部共同努力下,村民积极开展种桑养蚕。目前,凌雷村成立了4个种桑养蚕合作社,新种植桑园200亩,共有112户农户(其中98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


5.jpg


6.jpg

                        魅力德保


 


    近年来,国家民委共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含县财政整合各类资金)用于凌雷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完成排污、巷道硬化、绿化美化工程以及农家水柜升级改造,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夯实了脱贫攻坚工作基础。未来,德保将围绕“建设一个庄园,示范一片产业,拉动一方发展”的理念,继续在凌雷村及其周边乡村打造一个集“生产、景观、科普、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柑橘大观园”,力争经过3-5年发展,把健茂生态园打造成为中越边境地带风情旅游线路节点上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区。




德保矮马:旅游产业的“金字招牌”


陆日章今年24岁,是土生土长的德保壮族小伙子。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矮马原种马场不远处的驯养场内驯马。陆日章驯马技艺娴熟, 170多匹矮马个个温顺听话,他也乐在其中,视这些矮马为自己的朋友。


德保矮马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大矮马源之一,在旅游、观赏和兽医实验上具有极高价值。它属于中国西南马系山地亚系的一个稀有品种,形体矮小,低于世界闻名的英国谢特兰矮马。1981年11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的西南考察组在德保县进行品种资源调查中发现了德保矮马。经专家鉴定,德保矮马的矮小性是古老的遗传所造成,是西汉时期“果下马”或“珍珠马”的后代,属罕见的微型马种,被誉为“马中熊猫”。


叶波介绍说:“目前,德保县采取‘国有民养’的方式发展矮马保种养殖,在马隘、城关等6个乡镇设立10个保种基地,并出资投放了一批矮马,分发到农户家中代养。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证矮马品种的优良性,还可促进矮马与人交流,让矮马性子变得温和。”2016年,德保专门建造了矮马原种场,以便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做好矮马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


“去年8月,德保举办了为期7天的第二届少儿马术夏令营,3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参与其中。孩子们在这里学习马术、形体和礼仪,家长纷纷表示孩子们受益匪浅。”马术教练陆日章回忆说。


2.jpg


3.jpg

         德保矮马童军


事实上,早在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矮马童军”的出场就已让德保矮马声名远播。此后,于2010年举办的德保第一届红枫旅游节上,“德保矮马骑兵”更是吸引了游客的眼球,成为德保矮马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开端。


近年来,德保县有关部门和国内外相关专家,有意识地开始挖掘德保矮马资源优势,矮马巡游、矮马选秀、马术表演、马术训练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德保旅游业正在打造出新的增长极。2017年5月,在国家民委挂职干部的协调下,“德保矮马”申请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使得德保矮马真正成为德保的一块“金字招牌”。


“德保矮马王国”项目是德保县重点推进的旅游重大项目之一。项目选址德保县燕峒乡兴旺村,距县城仅22公里,对外可接高速G78至昆明,接G75至贵阳,相邻百色巴马机场94公里,交通便利。项目建成后将与吉星岩西侧田园综合体、中国德保矮马保种基地形成联动,规划打造国家5A级景区。“依托矮马优势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德保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以矮马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叶波充满信心地说。


独特的矮马马源、绚丽的红叶生态景观、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浓郁的壮族民俗风情、珍稀的植物种源、丰富的名优土特产品,德保县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突出。这些年,德保县将旅游业作为特色经济和主导产业来培育和打造,取得良好成效,先后荣获“中国十佳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县”“中国最具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和“中国魅力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等称号。“下一步,德保将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不断提升德保县的旅游竞争力。”叶波说。


一面扶贫旗帜


从29年前偏远贫困的小县到如今脱贫致富、声名远播的旅游名县,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巡视员彭泽昌是德保县发展的见证者。从1989年开始,他几乎每年都要到德保调研,“国家民委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今年5月国家民委在京召开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今后三年国家民委定点帮扶德保县工作。”彭泽昌说。


德保县县长陆兰碧深有感触地说:“德保县脱贫攻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民委29年如一日的帮扶。29年来,国家民委每年都派出优秀干部到德保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并对德保县人才培养、财力培育等诸多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帮助解决,成效显著。”


德保县干部群众观念的转变,也离不开国家民委挂职干部的影响。以前,贫困地区“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29年来,国家民委每年都组织德保当地干部到外地交流学习。这使得他们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优化和提升。


在国家民委的帮助下,清华大学在德保县设立了“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截止2017年,教学站开设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和后备干部培训班20期,共培训2389人。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也举办了10期少数民族干部能力专题培训班,为推进德保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同时,国家民委先后多次组织北京藏医院、北京民族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的专家到德保县开展义诊活动,累计接诊2300多名患者,并捐赠价值近40万元的医疗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德保农村的医疗条件。国家民委还组织民族出版社等12家单位,为德保县捐赠价值近500万元的图书、教学设备、电脑设备,改善了农村教学和基层办公条件。


国家民委挂职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指导和帮助德保县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事业机关单位的宣教活动,指导县级民族工作部门做好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落实工作,指导和扶持壮剧、山歌、马骨胡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2017年7月,德保县马骨胡艺术中心创作编排的壮剧《第一书记》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演出,并参加了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赢得广泛好评。


“国家民委在我们德保树立了一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旗帜。我们有信心和决心,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脱贫奔小康!”县长陆兰碧信心满满地说。


(责编:金向德)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