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 · 关注
首都民族乡村的新亮点——北京市长哨营满族乡采访掠影

远眺长哨营满族乡的村庄.webp.jpg

远眺长哨营满族乡的村庄


沿着111国道,北行,过怀柔城区约70公里,北京市长哨营满族乡便坐落于此。


今年10月,在第八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长哨营满族乡荣获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穿行在长哨营乡的村落街道,体验满族文化的韵味风情,感受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记录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切身感受新时代的乡村新风貌。


乡里的满族文化雕塑.webp.jpg

乡里的满族文化雕塑


第一站:  长哨营满族乡中心小学 


我们来到学校时,一些学生正在操场上体育课。这个学校的满族等各族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共同快乐成长进步。


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webp.jpg

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


在教学楼外,有一道家训长廊,题写着彭氏家训。教学楼一楼墙壁上,贴着满族传统手工艺剪纸、绘画作品。


学校的后山曾经杂草丛生,2015年,学校沿山的走势修建了一条“民族长廊”,栈道两侧有全国56个民族的简介。


如今,这里成为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地方,让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学生制作的民俗作品.webp.jpg

学生制作的民俗作品


周一至周五,孩子们日常生活都由学校负责。


王强老师介绍说:“每间宿舍也都有关于民族文化的宣传画,让孩子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宿舍一角.webp.jpg

学校宿舍一角



第二站:老西沟村


老西沟村坐落在111国道旁,地理区位的优势,为这里带来了好机遇。


老西沟村口的岩石雕塑.webp.jpg

老西沟村口的岩石雕塑


“要致富,先修路。”老西沟村支书张国齐介绍说,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每家每户都进一步增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村内,浮雕墙展示着当地历史和民族文化。有宣传中华文化的美德墙,有象征丰收的谷物墙,还有山水画墙,成为老西沟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听村民介绍村里的情况.webp.jpg

听村民介绍村里的情况


每月第一周召开党员会议时,村委会总是特别热闹。“大家齐聚在一起,为乡村振兴献策建言,不断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张国齐坚定地说。


夜宿老西沟,宁静的村庄让人很快入眠。晴天的夜晚,这里会看到漫天星斗,经常有天文爱好者专程来到长哨营拍摄。


随着全村民俗客栈红火发展,大石门外景拍摄基地也已投入使用。老西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将会让更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



第三站: 七道梁村


七道梁正白旗村是满族八旗文化新村之一。村庄布局以三合院为主,道路平坦整洁,每家门口都有满文标识,村民们把自家房屋院落打造成满族文化体验点,供游客参观居住。


七道梁村口一角.webp.jpg

七道梁村口一角


作为八旗文化新村,七道梁村把新农村建设与传承满族文化紧密结合,发展民俗旅游经济,打造文化特色,不断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发展。


村内一景.webp.jpg

村内街景



第四站: 西沟村


西沟村距七道梁村仅半小时车程。它是政府拨资新建而成的村落,整齐的平房和宽阔的活动场地让人印象深刻。农闲的日子里,村民们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聊天的村民.webp.jpg

聊天的村民


村妇女主任彭明英家是村里有名的长寿老人之家,她的母亲范冬春今年刚好100岁。老人身体硬朗,喜欢和邻居们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拉家常。


范冬春老人缝补衣物.webp.jpg

范冬春老人缝绣衣物


范冬春家的客厅里,摆放着她百岁生日宴时拍摄的全家福。人丁兴旺,老人安健,一个百岁老人的家庭,映射了整个村庄生活的富足与安乐。


百岁老人的全家福.webp.jpg

百岁老人的全家福


“淮山柔水易居名城,燕北汤河韵味满乡。”


新时代的长哨营,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等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首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添砖加瓦。








出版号:CN11—4606/C 京ICP备15020131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63号   监督举报电话:010-58130834  举报邮箱:zgmz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