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书写民族团结“湖南现象”的新篇章
发布日期:2019-05-07

——民族地区24个县市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少数民族人口近7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0.21%,居全国第六位;


——56个民族俱全,拥有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等8个世居少数民族,居中部地区第一位;


——省域边界38个县市与6个省区的50个县市毗邻,涉及少数民族374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53%;


……


在三湘之地湖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集“四水”源头区、“三湘”文化特色区、革命老区、生态屏障区、边远贫困地区于一身。这是湖南“家底”之一,从根本上决定了民族工作在全省工作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2017年初,《湖南省“十三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出台,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编制的第一个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开启了以专项规划引领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河。


秋风万里芙蓉国,于斯为盛数潇湘。历史悠久的湘楚文化孕育了包容、互助、和谐的湖南品格,民族团结的传统始终是湖南谋求发展的厚重底色,是各族儿女在此繁衍生息的牢固基石。一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探索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民族团结的“湖南现象”引人注目,民族工作的“湖南样板”已然成型。


1.jpg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千年瑶寨桐冲口村       欧义平/ 摄


一段新传奇  一番新天地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地,湖南民族地区注定要在全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更为迅速、更有成效。


“我在电视新闻里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就坐在我家院子里,说要帮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我的心早就飞回家了!”5年前,得知消息的施全友毅然离开打工地浙江,回到了家乡十八洞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个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偏远苗寨。


当时,正是在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要求当地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从此,以十八洞村为代表,武陵山片区的发展走上快车道,全国精准扶贫“战役”全面打响。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激励和推动着湖南快速行动、奋发有为——以民族地区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加快构建“1+10+17”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系统部署脱贫攻坚工作;重点突出以武陵山片区为主的民族地区,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存量的30%、增量的35%投入湘西州;扶贫资金70% 投入武陵山和罗霄山两大片区,60%的扶贫资金到村到户,70%的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以推进金融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破解武陵山片区发展瓶颈的新经验。


如今,施全友开办的农家乐生意红火,还娶到了勤劳的重庆媳妇,夫妻二人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十八洞村用5年时间实现了脱贫摘帽的目标,形成了“一带四”(即以乡村旅游为核心动力,带动猕猴桃种植、湘西黄牛养殖、苗绣手工艺加工、劳务输出)的扶贫发展格局,“五个精准”的扶贫模式得到推广,五大支柱产业惠及苗乡群众。


2017年初,作为湖南第一批脱贫摘帽贫困村之一,十八洞村人均年收入已经突破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5万元,成功树立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面旗帜。


不仅是十八洞村,整个武陵山片区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脱贫攻坚故事。


武陵山片区以武陵山脉为中心,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囊括71个县(区、市),其中湖南7个市州的37个县(区、市)占据了片区的“半壁江山”。这里聚集着土家、苗、侗、白、回、瑶等30多个少数民族,占湖南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2.53%,是实施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起始地。


湖南脱贫攻坚,重点在武陵山片区。2011 年,国家民委被国务院确定为武陵山片区试点工作联系单位。2012年,湖南省政府明确省民宗委为武陵山片区试点工作联系单位,为履行好联系单位工作职责,省民宗委随之成立了武陵山区联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湖南也成功探索了一条有民委特色的片区联系工作之路。


从湘西州府吉首市区出发,经过湘渝高速公路上的奇观——矮寨大桥,再走一段崎岖的山道,便来到了深度贫困的阳孟村。深秋时节,正值阳孟村高山瓜菜种植基地的收获季,一排排白色大棚整齐划一,果蔬装运井然有序,一派繁忙景象。


2015年,湖南省民宗委把新一轮驻村扶贫工作点选在阳孟村。省民宗委主任徐克勤深入阳孟村考察时对工作组提出要求:“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结合村里实际,扶真贫、真扶贫。”


随后,驻村工作组根据村里海拔高、气候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因地制宜,推出高山反季节蔬菜、金秋梨、鱼稻“双千”工程等一批种养项目,帮助这个国家级贫困村脱贫致富。如今,阳孟村已摘下“贫困帽”,进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阶段。


与十八洞村一样,阳孟村也是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成效的生动范例。


截至2017年,湖南在武陵山片区累计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亿余元,引导整合各级各部门资金20多亿元、社会资金近30亿元,扶持建设了片区的300多个特色村镇。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武陵山片区共减少贫困人口209.2万人,1948个贫困村出列,分别占全省的52.9%和28.1%。2019 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将实现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昔日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将不复存在。


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也有民族教育的助力。


2018年,位于武陵山片区腹地的吉首大学在迎来60周年校庆之际,也站在了服务武陵山片区的新起点。2016年10月,国家民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吉首大学协议,两年多来双方积极推进共建工作,进一步强化吉首大学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职能。2017年,吉首大学被国务院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从2018年开始,吉首大学调整为本科一批录取。


新时期,以吉首大学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教育,为民族团结“新湖南现象”增添了无限光彩,近年来苗乡群众专门为学校创作的16首苗歌便是最好证明。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湖南民族工作第一要务。“离开产业谈脱贫是空谈,离开产业谈发展更是空谈。”徐克勤语气坚定地说。的确,为确保民族地区摆脱贫困,湖南紧紧抓住了产业扶贫这一根本。


湘西州龙山县石牌镇是有名的“百合之乡”。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百合示范镇,石牌镇拥有湘西地区最大的百合基地,干鲜百合销往全国各地,全镇农户90%以上的收入都源自百合种植加工。这番“洁白香甜”的百合事业,正带领当地村民如期脱贫奔小康。


与石牌镇不同,位于湘南地区的江华瑶族自治县依靠毗邻粤桂的区位优势,凭借“母亲式”的招商引资服务,形成了“规模企业进园区、小微企业进乡村、农业产业建基地、旅游产业谋全域”的产业扶贫模式。


73家规模以上企业,457家小微企业,390多家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中排名上升73名、位列第23……一个个象征“江华速度”的数据,见证着湖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异成果。大批企业的入驻使得江华及周边地区的用工需求大为增加,许多瑶乡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家门口致富,不用背井离乡讨生活,对于湖南的少数民族群众而言,不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一个特色村镇  一个美好家园


“打造一个成一个”,湖南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遍地开花,正在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


晚上六点,74岁的欧阳美婵换好瑶族服饰,背上背篓,准时出发前往演出场地。为回馈游客,勾蓝瑶寨每周六会安排一场瑶族风情表演。这场表演成为了欧阳美婵晚年生活的“调味剂”,她既当瑶族语主持人,也客串洗泥节民俗展示。原汁原味的演出,常常让演员和观众意犹未尽。


欧阳美婵的家乡在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的寨名恰如其分,“山勾联透、溪水伏流、色蓝於靛”,景色宜人。寨子至今保留了明清时的民居300多栋,瑶乡风情浓郁。


“是特色村寨建设的专项资金给我们带来了转折点啊!”聊起家乡变化,村主任欧阳明俊难掩激动。大约10年前,湖南省民宗委一笔5万元的专项资金,让寨子有了第一个演出戏台。


从那时起,勾蓝瑶寨走上了保护瑶族民居民俗、以旅游脱贫富民的路子。这两年,得益于“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每年100万元的专项资金,瑶寨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村里还开起了8家农家乐、6家土特产淘宝店,村民们对生活有了新期盼。


“以前大家都不愿意说自己是勾蓝瑶的,因为它代表了贫穷落后。现在不一样了,说起‘我是勾蓝人’,每个人都底气十足!”欧阳明俊说,如今的瑶寨美了,乡亲们生活富裕了,大家都以自己的家乡为荣。


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从建设美好家园做起。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湖南厚积薄发的重大优势,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则是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17年,湖南出台《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建设“十三五”规划》,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散居少数民族资金重点投向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每年评选“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形成常态机制,成为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乡村振兴的湖南新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风采一定不可或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成一个,切实做到见实效、可持续。”徐克勤表示,在省民宗委“十三五”期间工作规划中,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既作为旅游业的新增长极来推进,也作为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大产业来扶持。抓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已经成为湖南省民族工作的重头戏。


秋风把天空吹得湛蓝,衬得红色村镇——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格外动人。2016年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红军半条棉被赠乡亲的动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百仗山下,宁静的小村庄到处都有红色记忆,这既是革命先辈留给沙洲村的精神财富,也是当地特色村镇建设的宝贵资源。眼下,村里“红色+绿色+古色+民族”特色3A景区面貌焕然一新,占地5000亩的田园综合体正在规划,田地里四季水果采摘从不间断……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长征路”,沙洲村走得格外扎实、坚定。


为使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形成规模效应,近年来,湖南按照“保护第一、抢救第一、特色第一”的建设方针,从抓好“五特”上突破,即抓特色民居保护、特色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开发、特殊人才培养和特色风光打造,力求保护好原始风貌和原生态文化,达到彰显特色、因地制宜的要求。


走进吉首市矮寨镇坪朗村,便会收到一份始于村口的“大礼”——盛大的苗族迎宾花鼓表演,瞬间让村里的少数民族特色鲜明彰显出来。鼓舞,是湘西苗族最普遍和最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5年5月,湘西苗族鼓舞传习所落户坪朗村,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有了更加稳固的平台。


如今,吉首打造的鼓文化节已经成为湖南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文化品牌。与此同时,城步南山“六月六”歌会、通道“大戊梁”歌会、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等民族节会活动,无不是既保护了民族文化资源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坚持把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作为特色村镇的铸魂工程来抓,深入开展特色村镇民族文化资源普查,制定保护传承方案,出台立法保护措施,建立传习基地和生产性保护中心,推进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省民宗委每年拨付680万元少数民族文化专项资金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所辖市区县也设立了相应的配套保护资金。


在湖南,像沙洲村、坪朗村这样的特色村镇遍地开花,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特色,“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从中持续获益。同时,土家族吊脚楼、侗寨风雨桥等一大批特色民居和特色风光得以保存、展示。


随着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品牌建设的推进,张家界五号山谷精品民宿、十八洞村苗族农家乐、江华香草源瑶族民宿、惹巴拉土家族民宿等一大批少数民族风情民宿、农家乐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正在为湖南民族地区带来人气,也为各族群众开辟了致富的好出路。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仅湖南198个特色村镇的旅游人数就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亿元。2017年,湖南又率先印发《民族客栈湖南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推动民族客栈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发掘湖南乡村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


2.jpg

            湖南湘西边城茶峒         石维刚/摄


一份民族情谊  一片团结沃土


边界民族团结的“串珠模式”、维汉互助的“湖南现象”、城市民族工作的“湖南模式”,都是湖南打造嵌入式居住环境,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成果。


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由湘鄂渝交界地区群众参加的运动会都会在龙山县桂塘镇鸣锣开场。一直以来,这个三省区交界小乡镇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都格外浓厚。不仅是桂塘镇,在湘桂两省区交界的瑶族村庄湖广村,两省人民同住一个寨、同饮一口井、同修一条路、同办一所学校,成为边界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和典型。


近年来,湖南通过办点示范、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创造了促进省际边界民族团结的“串珠模式”。同时,在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成立湘黔边区民族团结联谊会、湘桂粤边区民族团结联谊等10多种形式的联谊组织,极大地促进了边界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湖南民族团结的基础是坚实的,民族关系是牢固的,民族领域是稳定的。”正如徐克勤所言,民族团结的主旋律在湖南始终是不变的,也是非常强劲的。


历史上湖南和新疆两地出现过多次大规模人员交流,湘新情谊古已有之。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壮举曾感动全国,湖湘儿女成为建设新疆的重要力量之一,如今位于湘江风光带的“湘女石”便是对这段历史的纪念。进入80年代,湖南常德市建立4个民族乡,成为世居维吾尔族、回族等各民族的共有家园。时至今日,湖南对口援疆的力量还在不断加强,援疆干部队伍仍在壮大,“湘疆援”微信公众平台每天都在更新援助进展,打动人心的事迹每天都在两地发生。


增进民族团结,重在平时、重在交心。“在长沙容易交上朋友,同事们真心接纳我、帮助我,就是这种感觉把我留住了。”维吾尔族干警亚库甫江在长沙工作了14年,并且在这里安家立业,养育了一儿一女,已经是地地道道的“长沙人”了。


当前在长沙,像亚库甫江一样在机关单位工作的维吾尔族同志有6名,他们已经成为开展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


在株洲市芦淞区夜市,100多个服装柜台整齐划一,那些原本在当地摆地摊的少数民族流动商户有了自己的铺面。这一切都得益于株洲市专门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扶贫就业基金,把来湘的人们留在了这里。


在怀化市,鹤城区迎丰街道办事处针对部分比较困难的少数民族居民,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为500余户落实了低保待遇,每年发放低保金100余万元,发放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给20余户共计约3万元,帮助30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就业。


因为把湖南当做自己的家,在湘成功创业的“切糕王子”阿迪力向长沙市宁乡县的50多个贫困孩子捐赠1.5万元,并连续两年资助龙山县水田坝乡仁和学校的留守儿童。


据统计,湖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30万人,其中外来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约21.6万人。全省各地共建有“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少数民族矛盾调解中心”等服务站点76个,仅长沙市民族联谊会就有33个分会、48个族别万余名会员,为服务“新长沙人”作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六进”,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1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5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52个。这些都产生了良好的典型示范效应,使湖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


2017年,《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规划》出台,进一步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晚秋时节,漫步长沙城区,细雨蒙蒙,丹桂飘香。这座开放的城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到此工作和生活,也使得这里成为了湖南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阵地。2017年底,长沙市被国家民委确定为第三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


长沙岳麓区阳明山庄社区,民族团结广场上60米长的民族文化墙令不少人驻足,社区文艺队正在排演苗族风情歌舞。在这个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井然有序,“升级版”民族团结之家、民族园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社区”,一直是湖南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与阳明山庄社区一样,在芙蓉区东湖街道,多个社区都设立了“民族团结之家”、社区民族团结服务工作站、民族文化长廊和广场等阵地设施。眼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在长沙蔚然成风。


2017年,包括阳明山庄社区在内,湖南共创建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18个省级示范社区。通过创建工作,社区主动为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提供工商、税务、贷款等方面的便捷优惠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参加社保、子女就学、安居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正在湖南“住得下,能受益”。

 

新时代民族工作,湖南何以出彩?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民宗委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果已经交出答卷。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民族团结“湖南现象”,必将书写新的篇章。“创新发展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我们依然在路上!”徐克勤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更让人满怀期待。


(责编:金向德)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