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刺绣共有30个大项、62个子项,其中少数民族的刺绣项目有18个大项、33个子项,占比50%以上。
从乡村舞台走向国际T台 楚雄州妇女彝绣协会供图
少数民族刺绣项目的特点和传承发展现状
刺绣在少数民族的服饰、生活用品中广泛存在,在节庆、仪礼等民俗活动中被广泛使用,是少数民族在千百年劳动生产过程中、在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它携带着民族生存繁衍的密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印记,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特质和审美偏好,并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刺绣作品风格独特,个性鲜明,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它既是美的生活用品,也是珍贵的艺术品和收藏品,被各地各民族广泛接受、欣赏和珍爱。刺绣曾经是少数民族妇女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之一,这一传统工艺遍布乡镇村寨,联系千家万户,面大量广,适合家庭生产,具有带动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对于促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手工艺产品的生产成本除原材料外,主要是由其所耗费的人工来决定的,而所耗费人工又受到技艺复杂程度、个人技艺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影响。个人技艺水平和熟练程度的提升需要长期的实践,并且是有上限的,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增速相比,传统手工艺产品的人工成本将变得越来越高昂。而相对低廉的机绣产品使手绣失去了价格竞争力,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或寻求报酬更高的行业,使刺绣传承人群日渐缩减和老化,应用需求简单化使许多独特的传统技法正在逐渐消失。少数民族刺绣传承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所面对的共同难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造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改变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最大挑战。
在推动少数民族刺绣传承发展方面开展的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逐步加深,文化自信明显提升,对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和富含民族风情的手作产品普遍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增强,对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为传统工艺的振兴,也为少数民族刺绣更好地传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为振兴传统工艺,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提高传承能力、丰富传承实践、保护传承环境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推动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文化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研究制订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称《振兴计划》)。2018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重点选取了传承人群较多,有助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形成国家或地方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并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第一批目录有刺绣项目42项,其中少数民族刺绣项目17项,涉及蒙古、满、苗、瑶、水族等13个少数民族。
为加强传承人群的能力建设,从2015年开始,原文化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研修培训计划(以下称《研培计划》)。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该计划旨在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截至2018年12月,共有110余所参与院校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举办各类研修、培训590余期,涉及400余项传统工艺项目,覆盖传承人群近2.5万人次。其中有15所院校举办了涉及少数民族刺绣的培训班92期,培训学员4300多人次。此外,各级妇联、残联和各省(区、市)也举办了大量的类似培训班。
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文化和旅游部在传统工艺项目集中的地区支持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引导设计能力较强的企业、高校、机构进驻当地,帮助传统工艺企业、从业者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首先设立的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三个工作站,都是基于少数民族刺绣项目开展的。这些工作站在当地引导建立了工作坊或合作社,开发了基于传统纹样的系列新产品,接受了大批量订单,有的已经形成了地区知名品牌,并亮相国际舞台。雅昌文化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自2016年3月设立以来,先后引入杭州密扇、上海MOODBOX、山西灌木等设计团队,帮助当地创立了“密作”品牌,新研发设计维吾尔族刺绣创新产品798款。在工作站的推动下,当地建立了231家合作社,形成了“工作站+协会+合作社+合作组+绣娘”的链条模式,接收订单1.7万余件,近千名绣娘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同时,当地还涌现出一批“星级”绣娘,成为脱贫增收的带头人。
国家和地方积极为传统工艺搭建展示交易平台,拓宽展示销售渠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等大型文化展会专门设立了传统工艺专区;鼓励网络销售平台设立传统工艺品销售频道,加强网络推广和营销;积极推动传统工艺与旅游相结合。传统工艺产品在国内国际、线上线下,已初步形成市场和品牌,许多少数民族刺绣产品成为展销平台上的爆款。
《振兴计划》和《研培计划》的实施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打下了良好基础,并成为两个有力基点。2018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号召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发挥传统工艺在助力精准扶贫方面的作用,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同年7月,又会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重点支持包括“三区三州”在内的10个少数民族州县建设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依托传统工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稳定就业。在这10个少数民族州县中有一半以上的州县都有刺绣项目,并以刺绣项目的振兴为示范,带动当地其他传统工艺项目发展,带领更多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刺绣传承发展的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性别平等和公平发展,提升社会凝聚力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对于少数民族刺绣的传承发展,尤其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不断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为创新发展提供支撑。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脉,要以科学礼敬的态度,结合时代要求去继承创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行动指南。《振兴计划》《研培计划》都明确提出要尊重当地文化,尊重民族传统,尊重地域文化特点,尊重项目的文化内涵和基本表现形式,向民间学习,保护文化多样性等一系列工作原则。传统工艺工作站的一个首要任务是要挖掘整理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开展了哈密维吾尔族传统刺绣图案研究,采集了大量刺绣图样,手绘还原百余幅图案,并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汇报展出;灌木文化梳理哈密刺绣相关纹样3000余种,并以此设计产品1200余款。这些基础工作为哈密刺绣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传承人群只有熟知自身遗产项目,发自内心的热爱本民族文化,才有可能激发自身创造潜力,其作品才能保持民族和地域特色,得到本民族的广泛认同和喜爱,其实践成果才能成为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创造的一部分。
二要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应采取各种适当方式,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广泛尊重,要让传承人群认识到自己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行动中来,并发挥主要作用,而且能够从中受益。传承人群为其遗产能够传承下去所作的再创造的权利和努力,也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生产、销售、使用就是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本来状态,传统工艺的振兴就是要以“用”字引领。产品有市场,手工艺人有收入有尊严,这是传统工艺振兴的应有之义。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的相关行动不是单方面的公益活动,而是双方受益的合作项目。《研培计划》参与院校通过计划的实施,密切了院校与地方社区的联系,获得了丰富的田野调查和教学实训资源,促进了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增强了院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企业通过参与工作站等相关行动,丰富了产品的样式品种和品牌的文化内涵,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设计师则可以充分吸取民族地域文化的丰富滋养,深植文化根基。
引入外部力量,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机制,推动了民族地区的传统工艺发展,这是传统工艺振兴的关键一步,但并非长久之策。激发内生动力,使当地力量不断成长壮大,才是长期的发展目标。要不断扩大传承队伍,从中培养起一大批本民族本地区的精准扶贫带头人。作为遗产的持有者,他们的作品才最能真实表达民族情感,最能准确反映遗产内涵,只有他们才能真正长期坚守,带动影响周边群众,建立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品牌。新认定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少数民族刺绣者有12名,他们都是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行动的带头人。
然而,现有针对刺绣的培训和生产都是非职业化的,绣工技艺水平难免参差不齐,产品质量和工时进度不易统一,居住分散,难以高效完成批量化产品订单,这种实际状况将长期存在。本地企业体量小,设计力量单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较弱,质量和成本管控不够,融资和销售渠道不畅,品牌和市场还未形成,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少数民族刺绣虽然有了新的生机,但还必须加倍呵护、培育和扶持,不断探索可行的路径,使其尽快发展壮大。
三要与文化生态保护形成共促发展态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适应周边环境和历史与自然的互动中长期孕育发展起来的,与文化生态相依存,不是孤立存在的。2018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颁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就是要提倡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民族地区日常生活中,除了部分老年人,已经很少有人穿民族服装,在当地看到的民族服装多是工作服和表演装,许多民俗活动也表演化、商业化了,这对民族刺绣的保护传承是十分不利的。如今,少数民族刺绣传承发展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产品层出不穷,走上时尚舞台,广受大众喜爱。人们重新认识和发现了少数民族刺绣之美,文化的多样性则为全民大众提供了美的享受。越来越多的人对少数民族服饰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升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增进了民族团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活力。文化生态的保持与改善和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在强调加强文化生态保护的同时,高度认识遗产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将对文化生态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作者为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 责编:刘娴)
制作:李泓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