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产业化:少数民族刺绣的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2019-05-07

 刺绣,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历史悠久,灿烂辉煌,一直与人类文明时代相伴随。


 在中国,作为一种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刺绣近年来不断以各种方式走向市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的甚至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表。一些少数民族刺绣迈入产业化发展之路,成为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于乡村振兴。此外,发展中的少数民族刺绣也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的传承人稀缺,导致后继无人;有的知名度低、影响力小,社会化与市场推广难度较大;有的产业化过程步履维艰,很难被市场所接受………凡此种种,都困扰着少数民族刺绣。


 产业化,是少数民族刺绣未来的出路。但产业化如何拓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刺绣无疑也面临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两大难题。


4.jpg


6.jpg


5.jpg

         苗绣元素文创作品        苗疆故事工作室供图


 少数民族刺绣何以传承难?


 少数民族刺绣发展至今,已有了几千年历史,在技艺与艺术表现形式上各不相同。目前,其最大的困境就是传承。从业者年龄偏大、经费与利润严重不足、难以打开年轻人市场且受制于环境因素较难走出去等。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绣为例,地处黔东南的锦屏县政府为提升其普及程度,2013年成立了北侗刺绣技术协会,以服务乡村建设与妇女就业,并请当地科协等机构与之联系指导。协会成立后,确实在各乡镇普及了侗绣技艺,但是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这与传承并不是一回事。与侗绣命运相似的还有蒙绣。蒙古族历来重视刺绣文化,但与其他民族刺绣一样,蒙古族刺绣其实也是功能性的技艺,是游牧生活的产物,蒙古语称之为“哈塔嘎玛拉”。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蒙古族同胞已经告别传统的游牧生活。因此,蒙绣也被现代纺织与机器刺绣等新的工艺逐渐取代。昔日日常生活的产物,变成了今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曾经的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如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治安镇,被誉为“蒙绣之乡”,当地蒙绣传承人都已年过半百。


 彝绣在这一问题上更为突出。交通不便、经费缺乏、市场有限……都制约了彝绣的发展。为扶持彝绣发展,云南元谋县相继成立了各级刺绣协会,目前虽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着传承人整体年龄偏大且经费不足等问题。


 产业化破解传承难


 2018年3月,彝绣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在彝族聚居区推广彝族技艺,培训彝族能人,以技艺扶贫带动彝族妇女就业增收实现脱贫奔康的建议”。此后,文化部非遗司在对此建议的答复中也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彝族刺绣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不能适应市场环境,技艺传承困难等情况。”少数民族刺绣的生存现状,于此可见一斑。


 少数民族刺绣如何传承发展,受到了国家、地方各级政府以及产学研界的共同关注。2018年,青海举办全省首届民族团结进步刺绣展暨刺绣大赛;宁夏吴忠市的“巧儿刺绣”(回绣)传承人李夏音则因其大胆创新,将家传针法和苏绣、回族刺绣针法巧妙地融汇在一起,使其绣品畅销海内外;2018年5月,云南民族刺绣万人大赛与中国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联合启动等……尽管如此,少数民族刺绣传承发展仍然步履维艰,如青海的土族盘绣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市场,但却没有好的传承人,导致“有市场,没工人”;云南彝族的“撒梅刺绣”因传承人缺乏,导致其与文旅业“嫁接”之后缺乏充足后劲……


 根据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刺绣在当下的创新之路,一般多从如下三点出发:一是有效借力于国家战略与现有政策,如在“一带一路”倡议、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等;二是广泛利用各文化企业的功能,促进少数民族刺绣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三是积极参与由国家行政力量或高校主导、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如中央文化干部培训学院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等,都为少数民族刺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产业化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如何在创新中有效地传承,这是目前少数民族刺绣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产业化既要依靠文化产业自身的市场属性,促进少数民族刺绣以“符号化”的形式创新,如与博物馆、校园文创、国际时尚知名品牌、时尚数码产品乃至汽车、家电等行业结合,将其数码化、多元化、分众化传播,从而将具备实用性的民间工艺美术变为一种符号,使其具备跨媒介、跨区域、跨文化传播;另一方面,还要与时俱进,满足市场所需,如推动少数民族刺绣“进课堂”,使其与学历教育相融合,成为一般大学的选修课或民族学院美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让传承人多样化——他们既有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与学历,也掌握传统手工艺技能,并能将两者有机结合。


 产业化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技艺的创新。刺绣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时代下,其生存空间势必会愈发萎缩。但如果其整体生产力得以有效提升,并且能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或许会有效拓展少数民族刺绣的市场。一言以蔽之,传承兹事体大,产业化是其重要动力,必须两者相辅相成,久久为功。



(本文作者为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教授 责编:梁黎)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