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一针一线对话光阴
发布日期:2019-05-07

他曾是著名民族品牌“木真了”的设计总监、马艳丽“Mary Ma”的高级定制总监,为许多大牌明星制作过旗袍。很少有人知道,深谙四大名绣技艺的他,还是一位畲族刺绣传承人。  


他在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离开京城时尚圈,回到家乡福建福州开了一个小门面,除了专心做他的旗袍外,还以“土裁缝”的身份跨界玩艺术。


他,就是林伟华。这个“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的“土裁缝”,用他的眼睛和心发现美好,用他的一针一线传承畲绣之美、中国之美。

 

沿着澳门公寓边的安泰河往里走,林伟华的“青裳晓驿”就在这条叫桂枝里的小路上。店面不大,门口竹器里插着几枝鲜花,几丛铜钱草,里头挂着一溜儿制作精良的旗袍和饰品。这个非常“小家碧玉”的店面,是他在福州的新开始。


在“青裳晓驿”,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林伟华的用心之处,无论充满古典韵味的宾客更衣室、精美的刺绣靠枕,还是带刺绣工艺的绣屏,每一处,都透露着一种精致。


林伟华自称“土裁缝”,所谓“土”就是坚守传统。他热爱畲族刺绣这门“土”艺术,以“土”为美。“传承手艺做的不单是手艺活,还要守护几千年的文化血脉,让其一代代传承。”林伟华希望在以时尚为荣的今天,让传统引领潮流,让艺术回归生活。


“传承手艺做的不单是手艺活,还要守护几千年的文化血脉,让它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林伟华


17.jpg

         刺绣中的林伟华


启蒙:遇见畲绣,遇见美


历史上,畲族先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贵州和四川等地。如今,90%以上的畲民居住在福建、浙江的山区。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但是生产能手,也是刺绣的能工巧匠,她们创造的畲绣历经千年传承,保留至今。


林伟华的童年,是在福建宁德市福安县的一个小山村中度过的。作为老中医的父亲,没有对他传授“上医医国,其次疾人”的大道理,却教给了他入手艺行当的基本心法——“以人为本”。母亲是一位江南绣娘,从小开始他就深受其影响,对刺绣非常喜爱。四大名绣,包括宁德本地的畲族刺绣,母亲都一一教给他。村里人都觉得一个小男生拿针线不合规矩,林伟华却痴迷其中。


记者:您不是畲族,为何会对畲族刺绣这么有兴趣?


林伟华:我从小生长在畲族和汉族杂居的福安,有很多邻居都是畲族,他们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小时候我就注意到,畲族的女生都喜欢在手腕上戴一个银镯子,但是汉族女生却未必会戴。


记者:您第一次接触刺绣是什么时候?


林伟华:让我印象最深的第一件绣品是家里的枕头套,上面是母亲绣的梅花和小鸟竹叶,这是传统的纹样。我的外婆也是做刺绣的。童年记忆中,村里做刺绣的人常来我家借纹样去拓。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裤子破了,我自己缝,这是我第一次拿针。慢慢地,我开始尝试去绣一些图案。我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幅福禄寿喜图。


记者:一般刺绣在传统印象中都是女孩子来做,您为什么会为此着迷?


林伟华:迷恋刺绣,只是因为它好看。平时父母对我们很少约束,只要你能安静地坐下来,画画也好,写字也好,刺绣也好,都可以。我小时候画画比较好,母亲就经常让我帮着拓绣片。在拓的过程中,我开始好奇,为什么同样借绣片的人,有的人能绣得非常好。在这个过程中,我母亲就开始教授我关于刺绣的一些技巧。


记者:那您是怎么把这么一种技能,转变成一种爱好并成为一份事业的?


林伟华:可能是好奇心。我绣的时候,经常在想为什么畲族对针法的运用跟汉族的不一样。母亲跟畲族绣娘交流比较多,所以常常教我畲绣的技法,比如套色、打籽、锁绣等针法。可以说,母亲是我踏上刺绣道路的启蒙老师。


记者:畲绣与其他后来您接触到的刺绣作品相比,有哪些特点?


林伟华:畲族刺绣一般是以黑色打底,针法与汉族的四大名绣也不同。他们的服饰朴实简单,但绣法繁琐,比如一道滚边会参差绣好几层。配色撞击得也很厉害,红、绿、黑这几个颜色会交替出现。


我小时候并不觉得畲族的刺绣有多了不起,只是认为它的撞色还蛮特别的。但只要挂上银饰,畲族衣服就特别惊艳。它不属于大众审美喜爱的类型。后来我接触了很多国家、很多民族的大牌设计后,才发现畲族刺绣这样的大色彩非常有意思。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把畲绣当做一项事业去做的?


林伟华: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刻意想过传承、发展之类的问题。畲绣本身就是很实用的艺术品,不像苏绣都是用丝,稍不留神就会有破损。我在设计里会经常用到畲绣,慢慢它就变成了我设计中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让我得以不断去探索研究,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在北京的工作经历,促成了我对艺术认知的一次跨越。‘木真了’和‘Mary Ma’两个品牌,设计的方向一中一西,给了我很多创意的灵感与火花。”                                                    

——林伟华


起航:赴时尚之都寻求突破自我


多年的耕耘,让林伟华在福建已经小有名气。可偏安一隅,他感觉自己已触碰到了技艺的天花板。千禧之年,不安于现状的他来到首都北京,先后加盟了知名品牌“木真了”和马艳丽的“Mary ma”。2005年开始,作为马艳丽“Mary Ma”的高级定制总监,林伟华先后为国内多位知名女明星以及政要夫人量身订制服装。


记者:在去北京之前,您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林伟华:我最早是在老家宁德福安的老街上开了个裁缝店。那条街上聚集着各种生龙活虎的手艺人,有刺绣师傅、银匠、鞋匠等等。我接到的第一个定制旗袍的客人,就是在这个小店里。


后来由于老街店面失火,我才来到福州,在本土老牌的“东方旗袍”工作了一段时间。在那里我接触到了更多的手工艺,开始感受到南北方手工艺的不同。就单缝一字扣这件事,即使工资相当,北方的工人总愿意比南方的工人多缝好多针,这种手艺人的坚持让我敬佩。


记者:到了北京,对艺术的感受跟之前有什么不同?


林伟华: 去北京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的技艺遇到了瓶颈,没法突破,北京让我打开了眼界。


“木真了”让我学到了很多。因为他们也是做传统服饰的,这几年也开始在贵州那一带把传统的少数民族刺绣技艺运用到平时的便装中。“木真了”让我真正地提高了手艺,开阔了眼界。“Mary Ma”是时尚的,是面向全世界的。它给了我更广阔的平台,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人。


在北京的工作经历,促成了我对艺术认知的一次跨越。“木真了”和“Mary Ma”两个品牌,设计的方向一中一西,给了我很多创意的灵感和火花。


记者:通过学习,您认为自己对传统与时尚的认知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吗?


林伟华:是的。举一个例子,在“Mary Ma”的时候,我接过一个外国设计师的礼服设计,这个设计师是印度人。他当时拿来了一件贵州苗族的衣服,衣服上面有黑色织带,一边褶皱一边缝,缝出很大型的一个图案。明明是传统服装,但是整套衣服的设计剪裁又很现代。我慢慢琢磨后才发现:极致传统的东西遇见极致时尚的设计,会变得非常高级而且有国际范。


“心里头有个小小的自己,还在迷恋浮世中的悠远情怀和沉淀在岁月里的手作。”                                                                                                                                                                                                                        ——林伟华


回归:“青裳晓驿”光大国粹美名


经历过青春年少的迷茫,也经历过北漂职场的“拼杀”,从设计师一步步做到设计总监,林伟华的前半生就像上了发条似的,很紧张。


幸运的是,他的后半生慢慢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那大概是从他回到福州开始的。


艺术并不仅仅是用眼睛去感觉,还要让它成为生活的必需品。通过10年历练,林伟华感觉到,每一种针法,都对应一种风格;每一片图案,都呼应一种品行。回到福州后的他创办了“青裳晓驿”旗袍定制中心,立志将传统手工艺推向时尚前沿。


除了服装,“好玩”的林伟华还尝试各种手工艺的跨界合作。他时常和朋友们一起开设小雅集,将刺绣服饰与花艺、茶道,甚至是昆曲、南戏这样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艺术形式一起呈现和分享。


“好玩”的林伟华,本着让设计回归生活的理念,在光阴的故事里,传承和发展着刺绣文化。


记者: “青裳晓驿”这个品牌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林伟华:“青”字暗合了我弟弟的名字,“驿”代表一个旅途的站点。我以前是拿线缝布去做衣服,现在是用衣服去交朋友。“青裳晓驿”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欢,通过大家的口口相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品牌文化。当然,我还把这些年在北京所学的东西,统统用在我的刺绣作品设计里。


记者:与传统刺绣服饰品牌相比,“青裳晓驿”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林伟华:“青裳晓驿”最大特色在于将传统刺绣工艺、旗袍设计与西式礼服相结合,进行跨界混搭,使原本传统的服装充满时尚感。我们在一些看似是传统旗袍的服装款式里,会融入西装的材质与设计元素,给人一种端庄大气的设计感,令人觉得传统服装也能给人带来与众不同的惊喜。


记者:说说您现在的一些爱好,比如小雅集,比如和其他手工艺界的朋友一起搞跨界的探索和尝试等等。基于这些新的尝试,您在服饰文化中是如何很好地将传统与现代融会贯通?


林伟华: 我是一个爱玩的人,总想做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在旗袍设计里面加入四大名绣以及畲族刺绣的混搭风格;我做过寿山石和金丝楠木合在一起的发簪,牛角梳和寿山石镶在一起的新“福州三宝”——牛角梳,用大漆和寿山石做的茶针、漆补的建盏、银雕与石雕设计的茶勺……当然做得最多的还是拿传统服装和福州传统手工艺进行嫁接,比如我做旗袍上的盘扣扣头可能就会用寿山石雕来做。


记者:2015年,您作为福建畲绣的传承人代表参加了福建非物质文化馆的展演。这对您来说,应该是很大的鼓励和肯定。作为畲绣的传承人,您觉得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如何去创新,才能延续下去?


林伟华:我传承更多的是畲族刺绣技法。如何在现代大众审美下去提炼和运用这些传统的刺绣技法,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我个人觉得,畲绣可以延续下来,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更因为我们可以将它用在生活里。让设计回归生活,我想这是每一位手工艺人最大的夙愿。


(责编 :梁黎  制作:李泓


1.jpg

 

2.jpg

 

4.jpg

 


5.jpg


6.jpg

            林伟华刺绣服饰跨界艺术


采访后记:据说刺绣的缘起最初是因为人们对装饰自身的需要。“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商品贸易不发达的时代,手工艺往往凝结了制作者对亲人的祝福和爱。一针一线,穿梭的不只是布匹,绣上去的也不仅仅是美丽的图案,更多的是劳动,是人生,更是人类始终被牵绊的情感。


我是通过电话以及微信的方式,采访林伟华先生的。因为两个人工作时间的冲突,这中间大概间隔了半个月。在本来约定电话采访的时间,林先生“失踪”了2天。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母亲在不久前去世了。母亲是林先生走上刺绣人生的领路人,就像他在微信里告诉我,“所有的缘起都因她(母亲)”。我这样回复:“我希望用这篇文章,纪念所有的缘起,生命和爱的意义”。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