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 · 关注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努力创建全面小康示范州

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凉山腹地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凉山寄予厚望”。凉山州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凉山重要指示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总书记对凉山工作的重要指示细化为45项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巡回宣讲,把总书记“比大凉山还宽厚的爱”传递到千家万户,万众一心打好脱贫攻坚战。2018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3.19亿元,累计退出贫困村1454个、减贫65.9万人,脱贫攻坚总体任务完成70%,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 


着力攻克贫困堡垒,“四帮”补齐小康建设短板弱项


帮助群众“住上好房子”。66.6%的农村群众实现了“安居梦”。同时把道路通达作为贫困村退出先决条件,先后实施两轮“交通大会战”,乡镇、村基本实现通达通畅。


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建成生态经果产业基地2300多万亩,种植水果151万亩、蔬菜134万亩,有集体经济的村达3224个,年均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29.6万以上,近两年有15.88万人依靠产业发展脱贫,占脱贫人口的62.3%。


帮助群众“养成好习惯”。“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一村一幼”覆盖面达87.39%,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基本解决;持续推进“毒品治理•凉山行动”,吸毒人员管控率达98.6%,贫困家庭吸毒人员实现全员戒治;以“板凳工程”为切入,引导群众从坐板凳、睡床铺、用灶台改起,从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五洗”做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帮助群众“形成好风气”。坚持“看得见”与“看不见”的贫困一起抓,启动实施“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计划,教育群众移风易俗,率全省之先创办农民夜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培育新风正气,激发内生动力。


筑牢同步全面小康支柱,推动产业强州战略


推动优势资源大开发、特色产业大发展,推动清洁能源、战略资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信息化“4+1”工业主导产业格局,加快全域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快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创建稀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12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1%。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去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779.1亿元、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50.8%。全面拓展开放合作,到凉山投资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企业达29家。


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打造十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纳入“大凉山”品牌创建的农产品达1550个、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49%。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建设美丽家园。


实施大规模“绿化凉山”行动,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抓好12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建设,全州森林覆盖率达45.97%。加快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凉山。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增强同步全面小康建设保障


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彝海结盟”光荣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扎实推进法治凉山建设。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活动,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安宁河谷、大凉山彝区、木里藏区依法治理,坚守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三条底线,法治良序全面形成。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进一步扩大,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之仗提供了坚实政治保证、纪律保证。


(责编 梁黎)


制作:李泓


出版号:CN11—4606/C 京ICP备15020131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63号   监督举报电话:010-58130834  举报邮箱:zgmz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