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11月19日起,民族题材电视剧《都是一家人》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持续位居同时段排行榜榜首,收获了广泛关注和观众的点赞热议。作为国家广电总局“2019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前十强,这部电视剧反映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主题,成为现实题材创作的又一部时代力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电视剧走过的第61个年头。《都是一家人》这部反映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电视剧以独特的视角脱颖而出,超越了以往表现民族团结影视作品的传统讲述方式。作品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对当前民族工作的深度思考,在艺术手法上则采取一种轻喜剧风格的主旋律表达,成为一部深受老百姓欢迎的好剧。
这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全景式呈现城市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透过主人公越永强这个民族工作者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少数民族同胞从边疆村寨进入城市的奋斗历程。32集的容量,既讲述了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对少数民族的服务和接纳,也肯定着少数民族在这些城市改革开放发展中的贡献和融入。
《都是一家人》剧照 作者供图
在剧情设置中,民族工作者越永强与阿拉木罕一家人以及民族美食街的白族妇女杨水兰、开蒙古族餐馆的朝克大叔、演艺公司的各族演员们,共同参与、见证了民族美食一条街、东方民族园的建设。全剧以宏大的叙事,展现了一大批来自新疆、云南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城市里学习、工作,并最终扎下根来的历史画卷。通过个人命运的改变,反映了国家的进步和人民的梦想——维吾尔族妇女阿拉木罕,从一个普通少数民族同胞成长为沿海开放城市民族团结的带头人,不但让自己的小家融入了都市生活,实现了小康梦,还带动其他民族同胞,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而辛勤努力。这些少数民族同胞的下一代在城市里读书成长,成为新一代城市公民,从事着电子商务、艺术创作等全新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族同胞早已成为“谁也离不开谁”的一家人。他们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生机活力,搭建起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构建着多民族共有的幸福生活和精神家园。
《都是一家人》用不长的时间跨度,让观众看到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生活的深刻变迁,更通过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风貌。作品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教育,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较好地实现了电视剧的社会功能。
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能够集中在一个篇幅中反映当下多民族生活变迁、民族团结等时代内容,一定是凝聚了编剧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敏锐捕捉,以及对民族理论政策的深刻理解和正确解读。该剧编剧景宜多年来一直从事民族工作,熟悉各民族生活,曾创作《茶马古道》《茶颂》《金凤花开》《丝绸之路传奇》等民族题材电视剧本。她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边疆少数民族同胞进入沿海发达城市创业打工的“潮流”,在上海、广州、北京、大连等城市采访了上百名务工的各民族同胞,并一直跟随记录他们的生活。比如,剧中维吾尔族小男孩走失的故事,就取自广州一个新疆家庭的真实经历。孩子跟随爸爸打工意外走丢,广州当地街道、派出所、电视台、报社等各方力量昼夜找寻,孩子最终被平安地送回父母身边。
像这样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并不少,但能准确捕捉到它内在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特征,发掘出人性的美好,以及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和特质的情节,不仅需要创作者本身充满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更要有艺术表现的深厚功底。由此,通过这部电视剧成功使观众真切感受到,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已无法分割。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少数民族走进沿海发达城市,带着他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热情善良的品质,投入到火热的城市生活中。可以说,城市建设的成就离不开他们的贡献。在《都是一家人》中,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进行了充分的展现。越来越多的边疆少数民族同胞进城,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扩大和加深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怎样服务好少数民族同胞,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城市中通过劳动和智慧致富,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当代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包容、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增强民族间的理解和信任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之一。在《都是一家人》中,从事民族工作的基层干部越永强从每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开始学习,时刻把少数民族同胞的大事小情挂在心上,为他们不辞辛劳地奔波并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在解决生意纠纷、商户拆迁、子女教育甚至夫妻矛盾中都能看到越永强和同事们付出的心血。作品的诸多细节让观众不但感受到身边少数民族同胞的喜怒哀乐,也对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民委干部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多的赞许。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民族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都是一家人》抓住了这样一个出发点,即进城就业、返乡创业,这一新时代少数民族同胞寻求发展的新态势。剧中,民族工作部门通过开展法律法规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帮助各民族同胞跟上时代步伐,共同走上富裕文明之路。
笔者看来,《都是一家人》作品创作的独特之处有以下四点:
一是聚焦民族团结新故事,用镜头记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火热生活,填补城市民族题材电视剧空白。“我们中华各民族同根同源,都是一家人”这句话既是全剧的主题,也是主人公越永强人生的闪光点。作为一个因时代需要而走上民族工作岗位的基层干部,他第一次和扶贫工作队上云南阿佤山,在佤族祖先崇拜的司岗里(意译:人走出来的山洞)听到桑嘎爷爷讲“人类就是这个洞里走出来的……”这些有关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古代神话,让越永强更加理解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强大凝聚力,从而对自己所从事的民族工作有了更坚定的信心,也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直到全剧最后,在幸福社区的集体婚礼上,他将这一主题化作最好的祝福语,送给了三对新婚夫妇:自己的女儿越小玲和维吾尔族女婿警官玉山,回族马老板和汉族退休女工蔡冬雨,以及白族演员阿花和汉族青年王电脑。当越永强再次说出“我们中华各民族同根同源,都是一家人”时,全剧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二是现实主义表达更加贴近时代,人物刻画饱满,剧本设计起承转合到位。全剧没有宣教式的空洞口号,而是通过真实细腻地刻画退伍军人越永强不怕吃苦、以心换心,把自己从民族工作的门外汉变成精通业务的内行人的人物形象,为作品铺陈了充满正能量的主基调。同时,剧中20年的时间跨度,不但表现了沿海城市的发展和几个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更重要地是将有代表性的几个少数民族家庭融入城市,成为新一代城市公民和城市发展建设者的这种身份的转变呈现出来,极具现实意义。
三是使用蒙太奇交叉叙事,增强故事叙事性和生动性。越永强、阿拉木罕、杨水兰等10多个剧中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交相辉映。从始至终,沿海城市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叙事交错进行,时代的发展让两地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使得故事内容新鲜又独特。在对口支援、精准扶贫等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的时代背景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影视作品的视觉艺术帮助民族题材叙事呈现出了最佳效果。
四是作品中的人物命运与社会大环境、大事件紧密结合,在人物故事推进过程中同时完成家与国的宏大叙事。在剧中,汶川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等国家大事被融入情节背景,推进越永强、库尔班、玉山、马有福等人物的命运轨迹发生转折变化。将重大社会历史事件介入电视剧情节之中,让真实的社会事件与虚拟的情节相互勾连,使观众在接受剧情的同时唤起对时代的情感记忆。
剧中2008年汶川地震时,阿拉木罕的儿子、武警战士玉山,为抢救两个落水的汉族儿童失踪。消息传来,民族美食一条街的邻居们强忍泪水,积极捐款捐物,组成浩荡的车队开往地震灾区。正如越永强在车队出发前的那番话,“大灾大难见真情,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车车的物资,不仅代表了各民族同胞对灾区的一片爱心,也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
还有,剧中年轻一代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时代需要紧紧相连。阿拉木罕的女儿麦丽雅和佤族青年桑嘎,在东方民族园的支持下创建丝路彩虹艺术团,以歌舞艺术专长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越永强的女儿越小玲作为茶学专家,以父亲为榜样奔赴边疆,建设万亩茶园,投身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事业。大开大合的剧情,大起大落的命运,民族大团结、时代大发展,成为电视剧《都是一家人》的昂扬主旋律,使之在当代现实题材优秀剧目创作中绽放光彩。
《都是一家人》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在多语种传播过程中受到了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继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后,新疆卫视将其翻译成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播出,极大地鼓舞了各族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彰显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同时,对在国际社会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和谐的中国国家形象也具有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剧中除了林永健、侯勇、郭达、杨童舒等知名演员,还有维吾尔、哈萨克、藏、佤、彝、蒙古等各民族演员倾情出演,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大剧。该剧主要制作单位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被业内誉为“民族题材影视创作国家队”,多年来坚持创作反映当代我国民族团结题材的影视作品,3次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成绩斐然。
文:安宁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片人
责编:龙慧蕊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