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石榴花开
“五色花”香溢古庐州——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侧记
发布日期:2020-11-11

庐阳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北部,共有少数民族成分32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0.66万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0.6万人,约占全市流动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庐阳区商贸发达,商贸零售总额稳居安徽全省县区之首,也是省会合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聚居区。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庐阳区坚持以“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为工作目标,及时将服务管理工作重点调整到积极为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服务上来,主动“靠上去”做工作,针对性解决语言沟通、就业创业、子女入学、文化习俗等问题。同时,坚持以首善标准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引导当地各族群众接纳和包容外来少数民族群众,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不断将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


服务站举办新春联欢会.jpg

廻龙桥社区生活服务e站举办新春联欢会


打造服务平台    健全志愿者服务队伍


构建“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设立庐阳区“五色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由区委统战部牵头,吸纳街道、公安、司法、宗教部门和新疆驻皖工作组,以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驻合肥办事处等单位人员,并融入志愿者服务队,打造政府、志愿者、少数民族群众“三位一体”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开通服务“直通车”,力求“一站式”解决问题。


健全服务队伍。设立“五色花”志愿者服务队,以社区志愿者为载体,吸纳社区党员、医护人员、律师、司法干部、外省驻皖机构人员、在合肥少数民族代表以及高校学生等,为外来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聘请合肥工业大学维吾尔族学生牙森作为广玉兰志愿服务队的语言翻译志愿者,定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各族群众中架起了一座语言沟通的“桥梁”。


完善工作机制    夯实服务管理制度保障


建立工作机制。坚持把在创建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五色花”服务队中心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听取情况汇报,征集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意见建议。与街道、社区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周报告、月例会、季调研以及常态化信息交流等制度,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位。


丰富基层组织。将服务队建设纳入市、区、街、居四级民族工作网络和区、街、居三级民族工作责任制。依托社区、社工、社团建立“三社联动”机制,在多个社区成立民族事务协调委员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分站等,形成“互联、互动、互补”的工作格局。2016年,荷塘社区被命名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2018年,廻龙桥社区生活服务e站作为服务站分站正式成立。


拓展管理渠道。针对在肥流动人口主要来自青海、甘肃、新疆等地的实际,主动与流出地对接,强化两地跨区域合作共管,先后签订相关联动协作协议,推动合作管理制度化、常态化。


聚焦“三就”难题    提供优质均等化服务


分地域摸清底数。健全少数民族人口数据台账,依托社区楼道民族工作联络员,实行动态管理,切实掌握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情况。青海省循化县、化隆县驻合肥劳务办事处在服务站设立工作点,模拟网格化管理,持续跟踪青海籍务工人员在庐生产生活情况,精准摸排全市青海籍拉面馆300余家,从业人员1200余人。新疆驻皖工作组在服务站设立基层联络站,加强对流动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党员的教育管理。


突出就业重点帮扶。将在服务站设立少数民族服务窗口的做法推广至全区所有社区服务中心,将办理证件、就业咨询、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15个方面内容纳入其中。引导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全区举办的各类招聘活动,服务队上门与用人公司对接,积极推介、消除疑虑。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和用工环境,帮助各族务工人员解决门面招租等具体困难,加大帮扶力度。


凸显民生强化服务。依托服务站做好前置性摸排工作,摸清年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需求,以“直通车”的方式由区政府统筹协调解决。注重解决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医难问题,引导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减轻医疗负担。近五年,经服务站协调解决流动少数民族子女入学60余人次,解决经营纠纷10余次,签订家庭医生200余人,走访慰问300余人次。2018年,庐阳区被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


强化宣传引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采取多平台策略。设立庐阳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之家、庐阳区“五色花”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民族知识大课堂、疆皖党员之家、疆籍经商务工人员夜校等多个教育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多平台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工作,不断拓展宣传教育范围,巩固创建成效。服务站设立以来,邀请工商、城管、税务等单位授课50余次,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


开展“十个一”活动。在每年9月安徽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集中开展“十个一”活动,即: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好书、唱一首民族团结新歌、学一句日常问候语、看一部民族团结电影、讲一个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写一篇民族团结主题文章、办一场民族团结联谊会、演一场民族团结文艺节目、送一次“爱心进社区”义诊活动、开展一次“手拉手”帮扶慰问。


促进文化交融。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各族群众开展联谊会、闹元宵、包饺子、包粽子等活动,邀请合肥市剪纸非遗传承人与各族小朋友一起制作手工灯笼等。建设“社区书屋”,提供免费图书借阅、翻译服务。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沟通交流。举办拉面技能比赛,展示民族餐饮文化,吸引全市100多家清真拉面店参与,500多名各族群众共同观看和品尝。


(庐阳区民宗局供图   责编  金向德)

流程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