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是一个畲族行政村,共有408户1806人,其中畲族156户802人。30年前,赤溪村集“老、少、边、穷”于一体。历经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旅游+产业”扶贫的艰苦历程,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路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如今的赤溪村朝着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福建省扶贫协会为下山溪村民捐赠重建款
因地制宜 选准产业扶贫路子
立足优美生态、畲族传统文化等资源,发挥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西南麓的优势,主动融入“环太姥山旅游经济圈”,实施“生态立村、旅游富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引进多家旅游企业,投资7800多万元建设旅游景区,开发生态(峡谷)运动乐园、七彩农场、野趣园等项目和有机茶、香莲、名优果蔬、苗木等7类休闲农业基地,积极打造“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品牌。随着大量游客的纷至沓来,村民依靠旅游业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从原来单纯以农为业,拓宽了山地农业、农家体验、餐饮住宿、旅游产品、劳务服务等多种收入渠道。
政策扶持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改善交通拔穷根。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推动建设桑园水电站为契机,1993年修通了第一条可通车的土路,村民告别“走山路”的历史;而后陆续修通连接太姥山、福鼎市区的水泥公路,带来了旅游业的起步发展;2015年7月建成通车的“杨赤公路”及“太姥山—霞浦龙亭—赤溪”旅游公路,让赤溪融入了全市的“旅游产业圈”。
赤溪村的通村公路
易地搬迁挪穷窝。以1994年下山溪22户88名畲族群众实施全省首批“造福工程”整村搬迁为先导,将周边12个自然村280多户村民整村搬迁至中心村,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完善基础设施,落实后续发展措施,使中心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民族特色显魅力。依托福建省民宗委三年挂钩帮扶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的机遇,实施村庄立面改造、畲族风情购物街、畲乡山水木屋维修、防洪堤与沿溪景观带等建设项目,致力打造闽东畲族特色村寨成效显著。
精准发力 完善多元保障机制
坚持“政府、群众、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积极援引工商企业、乡贤及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在宁德市委领导的推动下,福建青拓集团捐赠100万元设立“赤溪村农民产业扶贫基金”。同时,针对贫困户,按照“五因五缺”(即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偏远,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缺市场)分类法,从帮助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帮扶资金、解决就业、发展致富项目、推销农产品等方面,着力提高脱贫精准度。建立贫困户因灾致贫救助、子女就学帮扶、大病补助等差别化保障制度,实施“海云工程”,防止因病返贫;组建一支30人“大手牵小手”帮扶特困户的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
思想提升 培育脱贫致富能力
坚持扶贫先扶志,着力破除贫困群众“穷自在”“等靠要”等思想顽疾,培育其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本领和志气。坚持办好基础教育,培养脱贫致富新生代,避免隔代贫穷,援引各方捐资200多万元建设村中心小学、开办幼儿园。随着外出人员回流,在校生由原来仅60人左右增加到现在的118人。多年来,村里共培养了近70名大学生。帮助30多名大学生和返乡青年创业就业,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叶加工厂,发展电子商务等,全村实施大学生创业点5个;成立青年农民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农业技术服务队、农民文化学校等,对接金融部门信贷服务,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养、农家乐等创业致富项目。尤其是对接旅游市场,传承“凤凰节”、篝火歌舞等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畲族特色商品、餐饮民宿,让畲族同胞在推动发展中增加收入、提升民族自豪感。此外,还修订完善了以服务新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并成立妇女中心、青年中心、老人活动中心等,完善宽带网络、广播电视、农家书屋、扶贫历史展示厅、生态文化主题公园等设施,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强化核心 夯实基层建设基础
围绕建设发展型和服务型党组织,实施农村“168”党建工作机制,学习柏洋“五心”做法,探索创新“四强四引领”(强素质,引领思想观念大转变;强组织,引领脱贫致富奔小康;强服务,引领建设美丽新村;强机制,引领团结稳定促和谐)党建经验,团结带领各族群众艰苦奋斗、脱贫致富。一批优秀畲族干部走上重要工作岗位,经济能人、种养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选入村支“两委”班子,并以上级下派两位驻村第一书记、选派4名优秀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为契机,不断加强基层组织的力量。
(赤溪村供图 责编 金向德)
流程制作:李泓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