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地处新疆南疆,总人口27万,由汉、维吾尔、柯尔克孜等13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14.2万人,是兵团辖区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师市。
“五项机制”作保障
形成党委牵头抓总、常委分工负责、部门督促指导、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制定下发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推进方案和实施方案等。师市共有8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102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受到自治区、兵团表彰。2018年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19年图木舒克市人民政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五个宣传”强根基
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干部培训以及师市各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广泛深入开展以“民族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为主题的“发声亮剑”活动。成立由草根宣讲员、“访惠聚”工作队队员、优秀基层干部、政法干警等组成的宣讲小分队,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组织发动各级干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各单位以设置展板、政策咨询、义务服务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各行各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事迹。深入挖掘叶城二牧场“亚克西连长”刘前东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在师市巡回宣讲。向自治区、兵团推荐“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集体18个、先进个人57名。向兵团推介“六个一批”典型事迹、优秀作品66个。定期召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宣传先进典型经验和感人事迹。
“六项重点”求实效
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机关、进团场、进连队、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按照“十个一”标准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以“积极维护民族团结·有你有我也有他”为主题,广泛开展“作风整顿月”活动、民族团结运动会、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推进机关创建。以“团容整洁、文明新风、邻里和谐、生活富裕”为创建目标,以连队人居环境改善、“厕所革命”为牵引,推动团(镇)创建。各连队(社区)突出阵地建设标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便民服务多元化、社区服务专业化、志愿服务常态化,全力推进创建,涌现出了以前海社区等为代表的一批连队(社区)创建典型。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推动企业创建。前海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产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师市及地方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提供就业岗位900多个。以“肩并肩履行使命、共筑钢铁长城”为主题,促进军(警)营创建的开展。以“爱国爱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四进”活动为载体,将创建延伸到宗教活动场所,团结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为师市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贡献。
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师市全体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与少数民族群众结对认亲实现全覆盖、师市少数民族家庭和贫困户结亲实现全覆盖。融情“三户人”:一般干部帮扶民族团结联系户,领导干部帮扶脱贫攻坚挂钩户和团结关爱帮扶户。开展“四个一”:干部群众一家亲,机关、事业单位每月开展一次联谊活动,党员干部每两个月开展一次走访住户活动;师生一家亲,各级学校、幼儿园每周开展一次“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邻里一家亲,采取“师借地、团帮乡、连助村”的方式,各单位每季度开展一次互学互帮互助活动,做守望相助的好邻居;兵地一家亲,各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兵地融合活动。推进“五个送”:“送政策”,深入家庭宣传党的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增强各民族群众的感恩意识;“送法律”,广泛开展各类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各民族群众的法律意识;“送文化”,深入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送科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庭院经济”,建设“幸福连队”,既帮群众“富口袋”,也让群众“富脑袋”;“送健康”,引导各族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倡导“三新”生活新风尚。争创“五个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各民族干部职工群众做手足相亲的好朋友;通过结亲住户活动,做交往交流交融的好亲戚;促进兵地融合发展,做守望相助的好邻居;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地、园地、窗口等;党支部在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坚持结亲住户常态化,兵师团连1.2万余名干部与师市2.98万户各族职工群众结亲。活动开展以来,师市党员干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近20万件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000余万元;广泛开展“我家亲戚亚克西”“送春联、送祝福、送文化”“我和我的祖国”“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联谊活动。
师市组织返乡学生学习、了解新疆屯垦历史
深入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等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拓展到课堂、宿舍、食堂、家庭,以一个个民族团结微故事,架起了民族团结大桥梁。组织发动教师走进学生学习生活、走进学生家庭,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自觉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组建腰鼓、京剧、醒狮、经典诗文诵读等兴趣小组,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开展“小手拉大手,团结路上齐步走”等各类主题活动,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各族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利用寒暑假期间,集中组织返乡大中专学生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新疆“四史”和兵团发展史学习,观看宣传教育片,开展“爱家乡·反分裂”演讲,召开各类座谈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习交流,先后与广东东莞对口援疆镇(街)学校开展结对交流活动。
学校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进行混合编班、混合住宿、混合就餐,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学习生活环境。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制定实施“一团一策”“一校一策”“一年级一策”统一教材,广泛开展经典诵读、书法比赛、传唱红歌等活动,团场连队(社区)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全覆盖。各连队(社区)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举办职工夜校,整合专业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结亲干部、“访惠聚”工作队员等师资力量,分批次办班培训,确保全覆盖。
与地方共同推进水利、交通、通讯等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地方共同开展值班备勤巡逻、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构建“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工作机制。本着兵地“共建共享、共同申报”的原则,围绕支持各族群众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群团共建等,向兵团争取创建活动项目资金1720万元,带动地方致富。2019年,师市与巴楚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工作,培训地方干部和一线技术骨干1680人。持续开展“送医疗下乡”等活动,为地方群众免费体检2.16万人次、免费发放药物价值52.76万元。
开展“新时代新三师新生活”活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彻底破除陈规陋习,力争达到“四好三美一卫生”(思想好、学习好、家风好、团结好,人美、屋美、庭院美,家庭厕所卫生)。
“一十百千”工程促提升
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激发团(镇)、街道办、政法、教育、卫生、文化、工会、共青团、妇联、园区等系统的作用,高效指导系统各单位扎实开展创建工作。进一步完成团连两级“师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的验收命名,打造各类基地、园地、窗口百余个。向全国以及自治区、兵团推荐先进典型,同时师市团场也进行选树表彰,累计选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达到千余个。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宗局供图 责编 江凌)
流程制作:李泓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