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石榴花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写在西北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
发布日期:2021-11-25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西北民族大学在中国共产党解放大西北的隆隆炮火声中诞生,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创建,是共和国民族院校的“长子”。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恪守“勤学、敬业、团结、创新”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传承、砥砺前行,已建设成为涵盖11个学科门类、73个本科专业、本硕博三级学位授权资格、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近2.8万人的综合性大学,成为镶嵌在祖国大西北的一颗民族高等教育璀璨明珠。


93.jpg


红色血脉 初心如一 写七秩峥嵘


70年前,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培养一大批懂政策、懂民族、懂语言、干革命的少数民族干部,在中共西北局领导下,西北民族学院(即西北民族大学的前身)应运而生,这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大创举。


筹建初创。1949年9月,彭德怀指示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在兰州成立藏民问题研究班;11月,藏民问题研究班扩大为藏民学校。1950年初,藏民学校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经党中央批准,西北民族学院正式成立。1960年建校10周年时,学校已发展为拥有政治系等10个系科、在校学生2500余人、校舍面积4540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达30万册的民族高等学府,初步形成了本科、专科、中专、干训、预科等办学层次以及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曲折前行。学校在“文革”初停止招生,各项事业陷入停滞。1973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学校恢复办学。1978年至1985年,学校恢复和新建9个系15个专业及干训部、预科部,各类在校生3000余人,成为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1981年11月,学校获批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2年1月,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可授予学士学位的院校。


加速发展。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学校全面落实扩大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教育改革政策。到2000年,学校已有3个教学分院、15个系(部)、20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00多名学生在校学习深造;2003年4月,学校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同年9月,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5年9月,榆中校区竣工并投入使用;2007年,以“优秀”等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乘势而上。进入新时代,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2015年,国家民委先后与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同时被甘肃省确定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19年,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将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建成学校附属医院,解决了学校70年来医学教育没有附属医院的问题。2020年起,学校与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协同建设学校附属中小学、幼儿园,着力构建结构完善、特色鲜明、质量领先的环高校教育发展生态圈。


37.jpg

2017年10月,西北民族大学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期间,各民族学子喜迎学校党代会召开



壮志满怀 日新日进 谱七秩华章


70年来,一代代民大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前进,创造了骄人的业绩。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以贯之,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学校坚持把党建和思政工作摆在突出地位,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胜利召开第六次党代会,坚定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自信,吹响了奋力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大学的号角。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提升育人实效。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连续25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系列活动。配齐建强党务、思政工作队伍,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按规定配备,专职组织员全覆盖。持续深化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全校上下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十百千万”创建活动。学校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格萨尔研究中心获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个基层党组织入选全国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连续15年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学校32名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白衣执甲,驰援武汉,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高度。


80.jpg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揭牌


育人为本,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又红又专”人才。1950年11月,依据《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政务院规定了学校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与技术干部为辅”的办学方针。上世纪90年代,学校加快发展步伐,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组建特色学科群。进入新时代,学校整合学科资源组建中国语言文学学部等9个学部,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7个,民族学获批一流学科建设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等3个学科获批一流学科建设特色学科。召开新时代教育工作会议,制定《西北民族大学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舞蹈表演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学等1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大类招生稳步推进,29个本科专业在部分省区一本批次招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屡创佳绩。近年来,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51项,学生获国际级奖项59项、国家级奖项392项、省级奖项770项,学校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资格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资格。继续教育、预科教育稳步推进。70年来,培养了包括贵州省委原书记石宗源,华表奖获得者、著名导演汪小平,中国好人、医者楷模马娟文,2019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张传芳等在内的18万余名各民族学子。


锐意创新,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学校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涌现出了以于洪志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专家学者。学校研发的藏汉语言信息处理系统、藏文视窗平台、藏文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一带一路”特色农产品多语言电子商务平台研究成果在甘肃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落地实施。学校科研团队、平台建设卓有成效。现有7个省部级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2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新型智库和1个协同创新中心,建有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工程中心。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673项,承担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专项1项。


广聚贤才,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涌现出以才旦夏茸、王沂暖、黄奋生、唐祈、李国香等为代表的著名专家学者。进入新时代,学校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搭建教师发展平台。2019年,学校召开人事人才工作会议,制定《新时代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出台包括高层次人才、柔性人才引进办法在内的人才激励制度,实施“兰山学者”等人才计划,人才队伍总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60.99%。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部级领军人才26人,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6人。获批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国家级省部级优秀团队3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省级教学团队9支。


善作善成,服务社会彰显担当。学校充分发挥区位特色和智力优势,积极发挥服务社会职能。近年来,依托国家民委人才培训基地,承担并完成最高人民法院、文化和旅游部、原兰州军区委托培训项目以及藏区医疗卫生人才定向培养任务,培训干部、专业技术人才近4000人。进入新时代,学校积极举办“一带一路”建设与文化遗产研究论坛等学术活动,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非遗保护传承单位。学校作为首席单位申报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丝路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科技示范工程”获得科技部资助立项,总经费5431万元,带动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在助力“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中成效显著,学校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民心奖”;学校派往甘南州临潭县3名驻村干部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被国务院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携手同行,合作交流共谋发展。学校注重“开门办学”,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等取得积极成效。与兰州、酒泉、遵义、张家界等地方政府共谋发展,加强校地合作。与民航、文旅、医疗等多个行业和酒钢集团等企业通力协作,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与甘肃省属国资企业组建甘肃鸿智达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丝绸之路信息港大数据研究中心,促进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与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敦煌研究院等“大院大所”携手合作,加快科教融合。四川大学对口支援学校成果斐然,联合培养博士生,加大合作办学力度。学校共有237名骨干教师、35名中层干部赴四川大学深造学习、挂职锻炼,两校联合培养国际汉语教育、俄语专业本科生300余名。获批省内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外专引智稳步推进,留学生扩大至32个国家。参与发布《敦煌共识》,共同打造“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共同体。


励精图治,办学条件持续改善。1951年3月,学校从临时校址西果园迁至西北新村,开始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2005年,学校建成榆中校区,校区面积从300多亩增加到1776亩,固定资产总值3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亿元,各类图书和电子图书400余万册,馆藏文物3381件。建有2个国家级、8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81个教学实验室。建成直属附属医院、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学习援助中心等教学实践支持和科研服务平台。数字化教学系统功能日趋完善,智慧校园服务效能多维度提升,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70年来,一代代西北民大人栉风沐雨、不懈奋斗,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办学经验和启示。


一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谋划和系统推进学校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党对学校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始终坚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质量为本、学科牵引,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释放办学活力,为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大学提供不竭动力。


三是始终坚持扎根陇原大地办大学。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立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把学校的发展同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找准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杠杆和支点,培养高素质人才,产出高水平成果,提供高效益服务。


四是始终坚持弘扬“黄河”与“黄土地”精神。秉承红色基因、黄河胸襟、黄土风骨、丝路气韵、家国情怀,使之深深融入各族师生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民大特有的精神印记和文化符号,激励着一代代民大人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五是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工作,坚持不懈地引导各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增进“五个认同”,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努力构筑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人文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1.jpg

2019年9月28日,西北民族大学代表团应澳门中华民族团结促进会邀请参加中华民族雕塑园开幕式


继往开来 逐梦前行 续七秩辉煌


立德树人七十载,丹心励耘展宏图。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与国家民族同心同力、与高等教育事业同向同行、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党的十九大为教育事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庆祝建校70周年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教育的重要论述,不负初心,赓续奋进,努力建设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学。


76.jpg

古朴的校园 蓬勃的生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奋进之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引领学校不断发展进步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政治保证。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能力和定力,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时俱进,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把党建和思政工作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使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学校落地生根。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高地。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们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牢牢把握学校办学初心、时代使命,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把建校70年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更加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按照“六个下功夫”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五育”并举一体化育人实施方案》。以“双一流”建设及“双万计划”为契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打造“金专”“金课”,实施“质量革命”。加大内培外引,大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用好办学自主权,不断完善更全面的教育体系、更高水平的培养体系、更科学的评价体系、更有力的保障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根有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模范之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与精髓,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和衡量标准,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网络文化育人、全面从严治党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要紧紧围绕这条主线来设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课程建设,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全面推动宣传无死角、教育全覆盖、研究出成果、创建上水平。切实深化各族师生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民大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不断增进文化认同,教育引导师生努力争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坚定维护者、践行者、推动者,写好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北民族大学答卷。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彰显使命追求,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服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特色智库。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是衡量现代大学办学是否成功的显著标志。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们要坚持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坚持需求导向,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聚焦“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聚焦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调结构、搭平台、创载体、建机制,着力打造一批国家、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加快学科链、科技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紧密对接,加强产教融合,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建立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兄弟院校等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智力支持优势,做好资政、咨询服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开展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发挥民族大学应有的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高度,自觉投身“四个伟大”历史进程,矢志不渝,赓续奋斗,奋力朝着现代化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西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邓光玉

责编:金向德

制作:古丽斯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