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抓好精准扶贫 同走小康之路——贵州省民宗委多措并举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侧记
发布日期:2016-03-08

1.jpg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25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6.1%。贵州省贫困地区中有36个贫困县属于民族地区,占全省贫困县总数的72%。近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贫困落后依然是贵州民族地区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仍然是贵州民族地区的根本任务。

  贵州省民宗委立足自身职能,紧紧围绕贵州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实发展的需要,以典型示范带动的方式,不断探索和创新民族资金使用办法,先后培育并推出了思南县民族发展资金“放大使用”示范点、六枝特区民族发展资金“滚动使用”示范点、石阡县民族发展资金参与武陵山“金融扶贫”示范点、笃山镇土地流转产业转移示范点等多种扶贫模式示范点,使有限的民族发展资金在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中,发挥了最大限度的作用。


2.jpg
贵州省民宗委主任吴军在安龙县笃山镇专项调研精准扶贫等工作


以产业发展带动扶贫开发


  3年前,贵州省民宗委党建扶贫及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进驻安龙县笃山镇。面对这个石漠化面积大、程度深、危害重的贫困乡镇,队员们经历了艰辛的调研、探索和努力。

  当时的笃山,除了横贯东西的安贞公路(210省道)沿线之外,多数村组的毛路晴通雨不通,交通是个大问题。水利设施薄弱,多数百姓吃水只能“靠天落雨”,生活生产条件极差。2012年末,笃山完成财政收入979.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40元。面对极度贫困的笃山,贵州省民宗委派出了以副巡视员郭定高为队长的工作组,连续3年选派精兵强将定点常驻。恶劣的环境和极度的贫困,激发了队员们的激情和斗志。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的相关要求,工作队把产业发展作为帮扶乡镇群众脱贫致富的首要核心任务,坚持“先调研,再发言”,摸清群众发展意愿。3年来,工作队挨家挨户走访重点扶持群众3500余人,同当地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00余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

  在此基础上,选好项目,搞好培训。种桑养蚕、食药用葛根等中药材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发展成为工作队的重点。始终坚持“先试点,再推广”,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积极谋划,培育出了适合笃山镇发展、以葛根食药用中药材、蚕桑、薏苡米、石材、烤烟生产为主的5大支柱产业,坡井、坡老、歪纳、王院、龙井5个村的葛根种植、绿壳蛋鸡和生猪养殖,万家店、红泥两村的葛根种植和石材生产,梨树、拉坡两村的薏苡米、烤烟、金银花种植和生猪养殖,大坡村桑蚕种养殖等使笃山镇的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法”的结构布局。截止2015年6月,依托吉山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业指导和推广,笃山镇共种植葛根1万余亩,种植蚕桑5000余亩,带动全镇农户1300余户,实现产值1.4亿元。

  工作队在笃山镇大坡村组织村支两委探索实施土地整村流转适度规模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催生了贫困山区农村“以工哺农、承农启工、工农互动”的嬗变,走出了一条喀斯特深石山区贫困村 “山绿、业兴、民富”的小康新路。工作队摸索出“六子联动”的党建扶贫新路,即围绕土地找路子,依靠能人扛旗子,用好村干挑担子,流转土地搭台子,种桑养蚕增票子,绿化山头改样子。同时,组织当地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全投资、全风险、产业化”带动,农户“零投资、零风险、自主式”参与的方式,探索出农村土地整村流转发展农业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依托笃山镇特有的大理石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贵州木纹石材业”这块金字招牌。工作队在实行石材开发、石材运输、石材加工、石材贸易产业链整合试点的基础上,将原来规模不一、占据产业链各段的15家石材加工企业全面整合为7家大型全产业链石材加工企业,实现了“贵州木纹”石材开发、石材深加工、石材贸易的聚集发展,提高了石材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了石材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截至目前,笃山镇加工板材产值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此外,工作队不断创新资金使用办法,壮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受益渠道。过去笃山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萎缩,全镇没有一个村拥有集体经济收入,个个都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如今,笃山12个村集体已完成入股产业发展资金共计230万元。截止目前,笃山镇12个行政村,有1个村村级集体经济达152万元,有4个村达50万元以上,有5个村达20万元以上,其余全部达10万元以上。

  帮扶过程中,工作队不仅注重自身投入,还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发挥民族资金引领优势,开创民族地区帮扶新模式。3年间,省民宗委每年支持安龙县480万元,累计投入1440万元,协调统筹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交通厅等部门在2014年各类项目投资1.8亿元,2015年各类项目投资2亿元,累计3年筹集各类资金5.3亿元落地安龙。

  2014年,笃山镇财政收入达1410万元,比2012年增加近1000万元,从全县末位跃升至第四位,率先通过全省“减贫摘帽”乡镇验收。


创新扶贫模式推动民族地区发展


  位于铜仁市西部的思南县,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中心地带,少数民族38.0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4%。如何推动像思南县这样“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地方发展,一直是贵州各级各部门长期探索和亟待破解的难题。


3.jpg
思南县石林    (资料图)


  2007年,思南县民宗局与长坝苗族土家族乡政府联合,采取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资金贴息、公司+基地、公司+农户等方式,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产业,并在全县推广。经过8年努力,如今思南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了5万余亩,创建产业协会1个,成立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8家。现已搭建起产业式发展框架,出现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大户+散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发展势头迅猛,辐射带动了2万多农户,使6万多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在六盘水市,民族工作部门通过采取滚动轮流扶持方式实施养羊养牛项目,项目实施以来,通过狠抓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宣传引导、规范实施等工作,成效明显,大幅增加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收入。2011年,六盘水市民委在六枝特区新场乡乌柳村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5万元,首批扶持12户少数民族实施养殖项目,买羊200只、买牛两头。在水城县花戛乡底母村投入资金20万元,首批扶持13户实施养殖项目,买羊227只。2013年,通过实施养殖项目,户均增收1.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995元。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贵州省民宗委把帮扶水塘村作为加快脱贫的重要工作,努力拓展民族工作领域,推进民族团结,形成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亲自落实、一个处室具体联系、相关处室共同配合的帮扶协作机制。4年来,贵州省民宗委累计深入实地调研20余次,查找制约发展主要问题7个,协调资金460万,实施民族民生基础设施项目113个。

  在贵州全省,通过深入实施民族贸易优惠政策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不断得到加强。今年上半年,全省享受优惠政策的民贸民品企业304家,销售额达85.1亿元,上缴税收5.4亿元,减免税金1741.4万元。直接解决就业达43297人,间接带动农村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约10万人。

  与此同时,贵州省民宗委在推动落实国家《贵州省人口较少民族“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民族地区以村为单位开展小康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努力推动全省63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一方面,省民宗委以人口较少民族“五通”、“十有”、“三提升”为基础,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编制贵州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研究列入2014年省委重大调研课题。另一方面,制定《贵州省人口较少民族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行动计划》,从而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加快实现小康进程。

  面对全省县级经济排序落后的县大多在民族地区的实际,贵州省民宗委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出台《关于帮促发展困难县加速发展同步小康的实施意见》,从帮促困难县加快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及如何做好帮扶工作等方面提出明确的措施和要求。截至2014年底,积极协调上级和有关部门安排中央和省级各类资金6083.3万元,围绕帮促目标任务,细化帮促措施,帮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到2014年底,全省民族地区6个县实现减贫摘帽,占全省减贫县的54.5%;92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占全省减贫摘帽乡镇的57.9%,减少贫困人口91.8万。2014年贵州省122万脱贫人口中,民族自治地方脱贫48.31万人,占40%。

  贵州省民宗委主任吴军表示,省民宗委将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主战略,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适应新常态,顺应各族群众新期盼,努力把“思南模式”、“六枝经验”等在民族地区推广,扩大试点示范影响力,真扶贫,扶真贫,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共建美好家园,为全面同步建成小康不断努力。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