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石榴花开
提升政治能力 服务大局 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广东省民族宗教委2020年工作回顾、2021年工作展望
发布日期:2021-03-12

2020年,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十二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和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的部署,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指示要求,在省委统战部的直接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宗教中国化为主线,找准服务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的切入点,扎实推动民族宗教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12.jpg


13.jpg


14.jpg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主任李秀英等深入民族宗教工作一线调研


坚守主线 民族宗教工作齐头并进


坚持党建引领工作。贯彻省委相关指示,建立健全政治要件落实闭环机制,制定《政治要件台账工作指引》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报备清单,修订党组议事决策规则,落实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政治要件60余项,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抓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年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研讨8次,组织专家专题辅导9次。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举办2期党性锤炼教育培训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扎实抓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建立整改销号等6项制度,先后11次召开党组会议对整改重点难点问题分析研究,整改任务基本得到落实。抓实抓细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聚焦中心推进工作。全力以赴抓好民族宗教领域疫情防控。牢牢守住“宗教活动场所不发生疫情”“少数民族群众不因疫情影响生计”两条工作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高于社会面防控标准迅速落实防控措施,出动16万人次投身第一线,不间断巡查宗教活动场所(含民间信仰场所)18万场次,严格实施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院校“双暂停一延迟”举措。发动全省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界同心抗疫,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助力少数民族群众复工复产;指导疫情低风险地区宗教活动场所有序有条件开放。研发网络预约系统,保障全省场所有序恢复开放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截至目前,全省1400多处宗教活动场所已恢复开放,宗教领域实现零感染。全省民族宗教领域疫情防控成效得到多位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坚持围绕主责开展工作。民族工作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牵头抓好中央和广东省关于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成功举办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省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马兴瑞主持会议,156名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受到表彰,社会反响强烈。3个单位获评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积极推动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高规格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动出台《广东省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条例》、建立省市县三级“专班统筹+督查”机制,落实9家大型企业对3个自治县和7个民族乡3.7亿元帮扶资金,用心用情用功推动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获得省委书记李希“抓得实”的高度肯定与批示。宗教工作围绕支持广东省宗教推进中国化这一主线,贯彻落实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意见》,推动出台了广东省《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若干措施》,并逐步开始实施。指导5个全省性宗教团体进一步完善了坚持中国化方向5年规划纲要,研究制定支持和规范宗教交往、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工作计划,引导宗教界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工作座谈会、交流互访等一系列坚持中国化研讨、交流活动,为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进一步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添砖加瓦,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贡献力量。


坚持底线思维开展工作。定期对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进行分析研判,进一步压实责任分工。新修订出台《广东省宗教事务条例》,研究制定《广东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管理办法》《广东省寺观教堂和其他固定处所区分标准》《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关于宗教事务备案事项的实施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为强化宗教阵地管理、规范宗教活动提供法制保障。认真抓好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坚决执行民族政策,及时化解有关矛盾,保持了民族关系和谐、社会稳定。


目前,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由于自然条件差、发展起点低、历史欠账多、人才匮乏等因素,广东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依然薄弱,与全省相比差距比较明显。3个自治县在全省122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仍然靠后,是广东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代表,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举措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城市民族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宗教领域还有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需持续深入治理。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基层实际从事民族宗教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也亟待引起重视。


找准方向 推动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1年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党组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实现总书记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总定位总目标,按照2021年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宗教中国化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新时代广东省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着力开展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加强统筹谋划,指导、支持民族社团和宗教界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讴歌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伟大创造,团结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好广东省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工作,打造精品力作,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着力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继续抓好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件以及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探索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完善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评比考核办法,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向深入。


着力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抓好《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统筹推进广东省宗教中国化进程。加强对宗教界的思想政治引领,支持宗教界组织开展宗教经典重译和阐释。制定标准、命名一批宗教中国化示范基地,推动成立全省宗教界代表人士讲经讲道讲师团,推动高水平解经、释经,推动通俗化讲经工作。


着力推动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继续落实好牵头抓总责任,全力抓好《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及其分工方案的落实,统筹总体实施情况和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推动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高规格筹备开好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确保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看得见、摸得着、有形象、得实惠”的成效。


着力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信息共享、事件化解、工作通报、舆情应对等工作机制,努力提升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执行能力、统筹能力、攻坚能力。制定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强化宗教活动场所的消防安全。严打非法宗教活动,毫不放松抓好全省宗教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防范聚集性宗教活动带来疫情防控风险。


着力推动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持续抓好近年来中央和广东省下发的涉及各宗教的若干重要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巩固深化宗教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治理成果。推动出台广东省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从根源上解决宗教领域存在的商业化等问题,推动宗教工作由治标向治本深化、由“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



文: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责编:金向德

制作:古丽斯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