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石榴花开
书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民族团结篇章——江苏省“十三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回眸
发布日期:2021-03-12

江苏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齐全,全省现有少数民族常住和流动人口近100万人。进入新时代,江苏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近5年多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得到切实加强,民族聚居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全省各族人民正在同心书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壮丽篇章。


15.jpg

江苏省编排的大型民族文化舞剧《英雄·玛纳斯》剧照


促团结共发展,民族同心一家亲


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江苏11个集体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15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全省上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持续开展“六个示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年”“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周”等活动,努力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2019年8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有10余万人次参观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摄影展和巡展。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举办“七秩薪传石榴情,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网上知识竞答活动,近150万人次参与答题。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已成为新时代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全省成功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7家、示范单位28家;“红石榴家园”等特色做法初见成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民族聚居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乡镇综合实力在全国民族乡镇中名列前茅。


16.jpg

南京市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语言文化法规政策培训班结业典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2020年8月10日,海安市曲塘镇南通凯信家具有限公司举办了藤条编织技能大赛,50多名各族群众参与比赛。彝族小伙陈道亮用75分钟制作完成一把藤椅,夺得比赛第一名。


“我在这里打工3年多了,每月收入好几千元,公司福利待遇也好。”陈道亮说。南通凯信家具有限公司是海安的扶贫基地,主要经营户外休闲家具生产,特别是藤条编织加工。公司设立30多个加工点,带动周边300多名各族群众脱贫致富。


全面小康路上,民族乡村不掉队。江苏坚持“适度倾斜、优先发展”的原则,努力推进民族聚居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先后出台《江苏省政府关于推动民族乡(镇)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推动民族村镇建设提档升级,助推民族乡(镇)村与全省同步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民族聚居地方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各族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如今,江苏省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阜宁县左范民族村曾是有名的经济薄弱村,受益于一系列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政策,村民们如今在家门口享受到市级优质医疗资源,58户建档立卡低收入群众也全部脱贫。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9.6万元。


创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特色民居保护良好、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民族特色村镇。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城西回民村等8个民族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高邮市菱塘回族乡201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亿元、财政收入2.7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62万元,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名列全国1000多个民族乡镇的前列。


享受民族乡待遇的南京六合区竹镇镇,发展成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在中央和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省民宗委牵头,采取“委地共建、百万帮扶、物业推动”三管齐下的帮扶措施,支持经济薄弱民族村加快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省39个民族村村集体年收入全部超过18万元。


用心用情,共架民族“连心桥”


和平桥地区一直是南通的多民族聚居地,有4000多各族同胞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从2005年开始,和平桥派出所民警与辖区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创新开展“民族亲戚”结对活动。


10多年来,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关爱从未间断过。这些年,和平桥派出所先后资助30名“亲戚”近10万元,帮助5人考上大学、20人找到工作。


让城市更好服务各族群众,让各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近年来,全省不断创新推进城市民族工作,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新路径、新举措,把“建立和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作为主攻目标,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总体规划。


建立面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综合服务窗口,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引导来苏务工、经商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保、医疗、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实现13个设区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全覆盖。


教育铸就梦想,文化浸润心田。全省在各族群众相对集中的地区开设中学、小学、幼儿园,设立民族教育专项经费,推进学校快速发展。同时,设立专项资金推进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举办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表演、优秀民族文艺节目下乡等活动,展示文化建设成果。


2015年,无锡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江苏民族舞剧院)与新疆阿合奇县歌舞团合作打造柯尔克孜族舞剧《英雄·玛纳斯》,成为全国“文化援疆”的首部舞台剧目,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荣获剧目银奖。


倾情对口支援,助力脱贫攻坚。“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充分发挥经济、人才、科教等资源优势,投入各类帮扶支援资金267亿元,实施援建项目8300多个,选派干部以及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8200多人,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批批援建干部和人才从诗画江南奔赴雪域高原、天山脚下……“十三五”期间,江苏援藏工作从项目援建为主向管理、技术等软件援助为主转变,从对口支援为主向全面合作转变,从关注经贸活动为主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转变,得到受援地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产业援疆实现就近就地就业2万多人,在江苏务工经商的新疆各族群众超过3万人。镇江实施“名校长+中层管理骨干+学科带头人”的“组团式”教育援疆,为打造新疆教育高地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三五”以来,江苏安排援青(青海)资金12.2亿元,实施项目105个;安排援助三峡库区资金1.56亿元,实施项目87个。获得“江苏时代楷模”称号的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通过教育帮扶,累计为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培养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其中1万多人成为中专生、大学生。


一部江苏发展史,就是各族群众筚路蓝缕的奋进史。进入新时代,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全省各族群众正手挽手、肩并肩,一起拼搏奋斗,共创美好未来!



文:林元沁 张宇

图:江苏省民宗委供图

责编:金向德

制作:古丽斯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