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从春天启航 携手并肩新征程——2021年全国两会掠影
发布日期:2023-02-20

和风送春来,万物生光辉。三月的神州大地再度迎来万众瞩目的盛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5日在北京开幕。


卓殊之年,非凡使命。7天会期,56个民族的5000余名代表委员齐聚首都,发扬民主、共商国是,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凝聚起中华儿女阔步新征程的团结伟力。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又是一年履职时,各族代表委员带来新故事、传递强信心:脱贫攻坚战获得全面胜利,民族团结故事涌现祖国各地,各民族从心底认同和热爱中华文化,民族地区红色党史历久弥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振奋人心。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怀抱中,千山万水我们携手走过。眼下,春天已吹响出征号,56个民族正手挽手肩并肩,斗志昂扬阔步新征程。


6.jpg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后,新疆代表团部分代表在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 王毓国/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3月7日,毛南族全国政协委员韦震玲走上人民大会堂发言席,分享了自己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的澎湃心情。就在10天前,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此举行,大会堂响彻铿锵之声。


“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和全国一道共同成长、繁荣富强。”昔日重山阻隔、缺水少食的毛南山乡,如今道路通达、稻香阵阵,韦震玲亲历的毛南山乡巨变,成为中华民族战胜贫困的动人篇章。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希望乡亲们“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包括毛南族在内的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告别绝对贫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景向前迈进一大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战胜贫困的历程,就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国家改革发展成果正在更多更公平惠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来自民族地区的代表委员纷纷走上“代表通道”“委员通道”,与全国人民分享家乡脱贫攻坚的喜悦。


“和平解放使西藏社会制度‘一步跨千年’,脱贫攻坚让西藏人民的生活方式‘一步跨千年’。”全国政协委员、西藏阿里地区政协副主席洛桑山丹说,去年12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输变电工程全面投入运行,改善了阿里数十万农牧民的供电状况。


“青海省已经构建起15年教育资助体系,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加强,新校园成为乡村最亮丽的风景。”全国人大代表、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庆菊说,“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有了基础教育保障,全县700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改变了命运。


“易地扶贫搬迁是贵州脱贫的‘头号工程’,仅黔东南州过去5年就搬迁了30.8万人,还通过扶贫车间、文化旅游、公益性岗位等解决了户均两人以上的就业。”全国政协常委、贵州黔东南州副州长胡国珍说,党的好政策让黔东南为多彩贵州添上了靓丽一笔。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民族地区还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


“要继续发扬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担当作为,把湘西州建成全国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先行区。我们有信心再打一场乡村振兴的大胜仗!”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说。


作为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核心区,固原市“将接好脱贫攻坚‘接力棒’、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为实现共同富裕‘接力干’,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固原市市长马汉成说。


重庆是全国唯一拥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要着力支持民族地区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创新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助推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民族宗教委主任丁时勇说。


“我们扶贫干部要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耐心恒心、久久为功,才能在乡村振兴中真正做出成绩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说,尽管凉山等“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取得了脱贫攻坚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需要一任接着一任干。


“乡村振兴,离不开交通振兴。”今年上会,广东代表团的何桂芳、韦庆兰代表用一幅壮瑶绣作品《少数民族高铁梦》,表达粤北民族地区对高铁的期盼,今年广清永(重)高铁项目正式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项目早一天开工建设,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就早一天受益,也就早一天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何桂芳说。


“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两会的高频词都有“民族团结”。今年全国两会,总书记4次“到团组”,27次谈到“民族”,论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在内蒙古代表团,总书记一席话情真意切、语重心长。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创造了新中国民族工作史上众多先进经验。“倍加珍惜、继续坚持”八个字,道出了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也是对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总书记问得细、谈得深、讲得实。他要求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谆谆嘱托意深长,历史佳话动人心。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讲到了内蒙古草原上的两段往事——“齐心协力建包钢”和“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见证。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很重视包钢建设,提出“要想办法为包钢解决困难”。全国上下响应党中央号召,大批援建人才、技术、物资涌向内蒙古,在荒滩上筑起钢铁之城。


在内蒙古需要帮助时,全国各族兄弟姐妹伸出援手;在国家困难时期,草原人民也挺身而出,张开温暖的怀抱。上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时期,内蒙古的“草原额吉”(妈妈)接纳了3000多名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孤儿,他们成为了“国家的孩子”。


“民族团结就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阿拉坦仓在“委员通道”上,用4分25秒动情地讲述了“生命线”的故事。


这次两会,塔吉克族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缺席了。1月4日,拉齐尼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牺牲。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新疆的4位全国人大代表带着英雄生前最后一份建议来到北京。维吾尔族代表木沙江·努尔墩在与拉齐尼共同履职的几年中,结下了深厚友谊:“好兄弟,我们想你了,你是我们的榜样。‘帕米尔雄鹰’永远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你牵挂的那片高原,我们共同来守护。”


春风同向奋进,创建步履不停。今年3月1日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正式施行。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何成钢表示,《条例》的实施,对于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表示,要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把握好“一和多”“同和异”“恒和变”的关系,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谈到,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光荣传统,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站在时代和历史的战略大局,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饱含希望,引起了各族代表委员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


7.jpg

各族全国政协委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合影 茸芭莘那/摄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我是蒙古族,但我首先是中国人。”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娜仁图雅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时掷地有声。面对面交流时,总书记强调要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


作为内蒙古一名小学教师,娜仁图雅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育教学中感触颇深。“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掌握现代知识体系和就业技能,意味着插上了一双翅膀,可以获得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要坚持从娃娃抓起,把民族团结的种子种到孩子的心坎里。”


与娜仁图雅一样,全国人大代表库尔班·尼亚孜这些年专注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他创办的新疆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已走过17个年头。2019年底他又打造了当地首个中华文化大院,村民既可以来学戏曲、二胡、书法等国粹,也可以报名参加普通话班和农业技能培训班。


“我会坚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孩子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还要让这些优秀文化更多地走进新疆乡村,走进人们心田。”这次上会,库尔班·尼亚孜又提交了《促进民办教育在文化润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建议》。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中华文化是生活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各族人民共建共创共享的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吸收借鉴,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贵和尚中’的中华文化。”全国政协常委、新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牛汝极认为,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程中,要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根基。


“中华民族精神一直在我们各民族同胞的血脉中,代代相承、生生不息,这也是我们做好文化工作要坚守的初心和使命。”3月8日,纳西族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丽江市文化馆副馆长范永贞走上“代表通道”,讲述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些年,范永贞工作的丽江市文化馆从无馆舍、无业务工作经费,发展为全年免费开放的国家一级馆。在开展文化惠民工作中,她也时常感受到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与热爱。“我一定不负重托,和家乡的各族同胞一起,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在“委员通道”上,连续三年都有多位少数民族政协委员同组亮相,成为全国两会的生动一幕。今年,来自内蒙古、西藏和新疆的3位委员走到台前,谈变迁、话团结,分享在党和国家关心关怀下民族地区呈现出的崭新面貌。


这样的出场安排,既展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广泛凝聚共识的风采,更反映出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中国式民主”赢得了民心。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


北京市西城区小石虎胡同深处,坐落着一处古建筑,这里是国立蒙藏学校旧址。100年前,李大钊同志曾亲自到这所学校和蒙古族学生交流谈心,并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在蒙古族青年中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种。


百年交汇,以史论今。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讲述了“建党之初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对民族问题的关注”“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的红色故事。


前不久,党中央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党史学习教育怎么学?两会现场,总书记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再动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两天后在青海代表团,总书记再次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


“作为库尔班大叔的后人,爱党爱国是我们的家风,更是我们的红色传家宝。”全国人大代表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说。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说:“我上小学时就从课文里读到库尔班大叔要骑着毛驴上北京看望毛主席的故事。”一条赴京之路,也是一个家族数代人的同心向党之路。今年,如克亚木·麦提赛地从和田新建成的万方机场出发,带着乡亲们的心声来到北京:“我在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担任讲解员,相信通过我的讲述,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更加坚定不移跟党走。”


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民族工作,民族地区也成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资源“富矿”。近年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调研走访了很多民族地区的红色地标,“我们去湖南沙洲村‘半条被子’纪念馆、四川凉山彝海结盟纪念碑、云南丽江石鼓镇红军长征渡口等地,切身感受到只有一心跟党走,56个民族就能凝聚成磅礴力量。”


“广西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龙州起义、百色起义的红色革命传统,深深根植于八桂大地各族人民心中,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了深厚的根基。”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民族宗教委主任班忠柏和各族代表分享着广西的红色革命历史。


全国政协常委、民族文化宫文化总监兼民族画院院长王林旭认为,恰逢建党百年,文艺工作者要用艺术反映历史巨变,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用红色美术作品,讲述56个民族同心向党的奋斗故事。 


“建立民族学院就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做的一个创举,此前,世界上从未有过民族学院”。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讲述着民族高校从延安走来的光辉岁月。在党的关怀下,1941年延安成立民族学院至今,民族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80年的非凡历程。


“我们真心希望总书记能再来玉树看一看,到时我们再唱一支山歌给党听、给总书记听。”3月7日,时隔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藏族代表扎西多杰向总书记汇报“新玉树”的变化。


从“唱支山歌给党听”到“再唱山歌给党听”,相同的旋律,时代已赋新词,不变的是各族儿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铮铮誓言。



历史交汇,百年辉煌。锦绣河山,万象更新。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明确“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对新时代民族工作进行了部署,描绘了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征程万里,团结是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已经启航,56个民族心怀党之恩情,胸怀国之大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文:本刊记者 龙慧蕊 刘雅

责编:江凌

制作:古丽斯坦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