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 共建美丽延安
发布日期:2021-06-28

民族团结共筑梦

春天的陕北延安,高原披绿,果花吐芳,宝塔巍峨,延河水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此刻,坐落在延河之畔的延安北关小学,欢声笑语不断。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知名安塞剪纸艺人陈莲莲正在给学生们上剪纸课,教室黑板上“传承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几个大字分外醒目。

“同学们,抓髻娃娃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中最为古老、夸张、朴素、喜庆的形象之一,象征着吉祥和幸福。它的原型可追溯到古代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女娲。”陈莲莲一边拿着古朴精美的抓髻娃娃剪纸,一边讲着有趣的民间故事、俗语传说,把安塞剪纸蕴含的艺术特色、寓意象征教给学生。这种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在教室里,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学得格外认真。他们围在老师身边,眼神里充满好奇,争先恐后地提出各种问题,并与其他各族同学互相交流。正是因为这样的互动,整节剪纸课变得分外生动。

延安北关小学这样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延安民族团结历史的延续。“一道道的哪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的红军到陕北”。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延安各族人民喜迎毛主席和中央红军的到来,积极投身到土地改革、抵抗经济封锁、支持边区建设当中,踊跃奔赴抗日救国前线,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延安人民依然敞开怀抱,欢迎和接纳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兄弟姐妹,并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教育等各方面的困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前,延安市有30个少数民族成分共2045人,主要分布在宝塔、黄龙、宜川、洛川、黄陵、富县6个县区。其中,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73%。

4 月6 日,延安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与党旗合影.jpg

4月6日,延安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与党旗合影


红色基因代代传

“朋友们,这张照片是1947年毛泽东主席转战陕北期间,走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探讨土地改革成效的场景。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族群众的民生问题……” 

延安革命纪念馆内,人流如织。讲解员吴贞萱正在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学员认真讲解着党的历史。一件打满补丁的军装,一块刻着“为人民服务”的石碑,一枝锈迹斑斑的步枪……让观众们驻足思考、记录并热烈交流,深深地沉浸在烽火连天、不懈奋斗的红色岁月当中。

吴贞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延安姑娘。小时候,她总是趴在炕头上,听老人们讲延安红色革命故事。长大工作后,她把传承延安精神、宣传家乡红色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特别是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吴贞萱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延安革命纪念馆吸引了全国各地各族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学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吴贞萱决心将党史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融入到日常讲解工作当中,同观众们共同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全身心感受和学习延安精神。

延安,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块神奇壮美的红色沃土,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时刻焕发出来的独特气质,绽放出的时代光芒,照亮了历史,启迪着现代,辉映着未来,激励着中华儿女牢记初心使命,弘扬延安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日益现代化的延安城区一瞥.jpg

日益现代化的延安城区一瞥


绿水青山“金蛋蛋”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延安精神也始终激励着延安各族干部群众。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延安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关怀备至。仅2015年以来,中央和各级财政就累计向延安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77.65亿元。延安市级落实198个单位联村帮扶,市县两级派驻1499支驻村工作队、下派1807名第一书记,2.69万名联户干部驻村联户帮扶。通过村企联建、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智力帮扶、金融帮扶、捐赠帮扶六项措施,将企业的产业、项目、资金、人才等优势转化为结对村的发展动能,强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最近,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孔家沟村村民张彦斌一直在自家果园内忙活。前几天,他刚给果树施完肥,树梢上的花朵含苞欲放,预示着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没种苹果树前,张彦斌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住土窑洞,穿粗布衣,全家仅靠一点庄稼地养家糊口。后来,在帮扶干部的帮助和各级政府帮扶政策的支持下,张彦斌拿到帮扶资金,建起了10亩果园,并参加了果园管理技术培训。“现在,我的收入越来越高,买了车盖了房,光景好得不得了呢!这全靠党的好政策。”说到如今的生活,张彦斌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张彦斌果园里的果树上还挂着醒目的红色卡片。这些卡片运用了互联网技术,承载了线上推广宣传、线下体验服务的现代电子商务功能,实现了“共享+农业+服务+旅游+文化”的苹果销售新模式,不但是柳林“智慧果园”的标志,更是“延安苹果”走出陕西走向全国的金色名片。

“以后,我还要多承包一些苹果园,种更多的苹果品种。现在的苹果1斤能卖4块钱,种了新品种,每斤多卖2块钱不成问题,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张彦斌信心满满地说。

目前,延安坚持新发展理念,正持续地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示范工程。“在十四五期间,我们的冷气库储能要达到180万吨以上,智能分选的能力达到总产量的30%以上,力争将延安苹果的品牌影响力创成全国第一,全市农民通过苹果产业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真正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目标。”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对延安果业的发展充满期待。

香醇甜脆的宝塔区山地苹果成为当地果农致富奔小康的“金蛋蛋”.jpg

延安市宝塔区山地苹果成为当地果农致富奔小康的“金蛋蛋”


日新月异新延安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首诗现在常常被用来形容延安新区。

然而,曾经的延安,受地理环境影响,36平方公里的狭长建成区容纳了近50万人口,城景争地,交通拥堵,生活环境差,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困境不是绝境,思路决定出路!延安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战略构想:利用城市周边低丘缓坡山体平整造地,在山上修建新区,实现国土空间布局的最大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山下建筑只拆不建,逐步恢复古城风貌,积极保护革命旧址,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修建多条市政干道连接新老城区,全面缓解交通压力,彻底改善延安的城市生态环境。

如今的延安新区,城市骨干路网构建完善,新老城区无缝连接,水电气暖讯“双保障”体系配套完善,智慧市政、智慧城管、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投入使用,网格化管理全面推广,高精度、智能化的城市运行体系基本形成。各大型超市、商场、酒店、医院等城市配套设施配置齐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多所学校尽数入驻。为民服务中心、延安大剧院、学习书院、延安国际滑雪场陆续开放,数万套中高档住宅小区、安置房、商品房的建成,成功实现了延安人民的安居梦。一个“山体公园支撑、城市公园打底、景观廊道连接、花海绿谷衬托、街头绿地点缀”的现代生态宜居新城,一个历史与现代辉映、城市格局完备、管理水平先进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正在以最美丽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闫勋勋是一名新区建筑室外铺装瓦工,从事建筑工作数十年,参与到延安“上山建城”的过程中,亲眼见证了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生态新城的崛起。

“作为一名延安本地建筑工人,参加延安新区建设,是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朴实敦厚的闫勋勋站在高处,看着远处一座座高楼大厦特别激动:“鲁艺小区三号苑、四号苑,还有东边的能源小区的建设活动,我都参加过。我去年也在鲁艺小区买了房,公园、超市、医院和市政府大楼环绕四周,住着美得很美得很!”

夜色中的延安宝塔山.jpg

夜色中的延安宝塔山


延安这片红色土地养育了英雄的延安人民。如今,延安各族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勇担使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昂首阔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1年第4期

责编:张昀竹

流程·制作:王怡凡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