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用心用情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发布日期:2021-07-31

柳州市是广西的工业重镇,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从全国各地来到柳州经商、务工、求学和生活。2020年,全市共登记流动人口58.5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8.58万人。

近年来,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贵州黔东南州、青海海北州等地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对接机制,通过完善机制、做好服务、教育引导等举措,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良性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柳州市民宗委在柳州市城市职业学院建立柳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基地_副本.jpg

柳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班


开拓创新  形成科学的服务管理工作机制


建立部门共同参与的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的矛盾纠纷联席制度,完善民族关系状况监测分析评价体系,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握情况。搭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在城区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在龙潭公园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活动中心,在社区建立民族工作服务站和民族团结之家,在就业服务、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经商管理、文化生活等方面服务各族群众。因地制宜拟定建设多民族共居社区规划方案,推动邻里中心规划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鱼峰区大龙潭社区就是柳州社区民族工作的一个缩影,社区把开展山歌等文化活动作为和各族群众沟通的载体,建立了少数民族人员联系制度,定期走访,定期召开联席会、民情恳谈会等及时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实行动态化服务管理。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和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培训基地,2020年全市共举办培训20期,培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800人次。在市侗学会、市伊协等设立10个民族工作联络点,做到有制度、有人员、有档案等“八有”,及时收集和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相关情况,依托社团向各族同胞宣讲民族政策法规,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解决困难融入柳州。较好地发挥了少数民族社团在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弘扬传统民族文化、调处矛盾纠纷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指导到市区打工、就业、创业的苗、侗、瑶等少数民族同胞成立柳州市芦笙协会,并协调了吹芦笙踩堂活动场地,推动芦笙文化活动在市区蓬勃开展,吸引了各民族市民一起参与,芦笙协会从成立时的9支队伍发展到32支芦笙队,指导市芦笙协会每年在市区举办年会暨苗年活动,实现少数民族进城人员与城市居民的相互了解、相互接纳。开展“双语双向助力脱贫攻坚”活动,通过培训教学、平台带学,场景促学、结对帮学、入户互学等“五学”活动,扫除脱贫路上的语言交流障碍,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亮点。推动民族文化走进社区、乡村、公园、学校、企业,“鱼峰山下对山歌,雀儿山脚吹芦笙,龙潭公园跳瑶舞,社会居民打油茶”,各族群众在活动中相互尊重、凝聚团结的力量。从2000年开始柳州常住人口就一直多于户籍人口,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成为了“新柳州人”。


真情服务 积极帮助各民族流动人口深度融入城市


2018年,柳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依托市综治办、公安局的信息管理平台,对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进行采集,全面准确掌握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构成和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管理和矛盾纠纷排查掌控工作。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南天社区等社区,建立了“一站一家一窗口”,即民族工作服务站、“民族团结之家”和民族事务窗口。在就业培训、公共卫生、子女入学、法律援助、尊重风俗习惯等方面为流动少数民族人口做好服务。安排经费支持各民族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少数民族社团的积极作用,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2020年7月的一天,一场由柳州市民宗委组织的刺绣比赛在龙潭公园举行——侗、苗、瑶等多个民族的220名刺绣能手身着民族服装,精神专注,飞针走线。90分钟后,一幅幅栩栩如生、色彩协调美观的刺绣作品呈现在人们眼前。类似这种比赛,柳州市民宗委每年都要举办很多场。获奖的27岁苗族姑娘何丽花说:“以前在村里,女孩到了一定年龄,都要学习刺绣。现在,搬进了城,政府鼓励我们继续绣,民宗委还组织了培训班让大家集中学习、交流,这门手艺不能丢!”

柳州市以居住证管理、各行业归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亲情化服务、市民化待遇、社区化管理”的要求,用和谐包容的态度接纳和服务全市流动人口,特别是来自边远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全市累计受理居住证72.57万份,发放居住证58.95万张。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群众在柳州均可享受到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各部门也纷纷通过优化服务,积极帮助流动人口深度融入柳州。

近年来,柳州市民宗委一边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流动人口扎根城市,一边依托柳州工业优势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团结全社会的力量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梦。成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民族技能创业培训班,搭建起一个个少数民族群众交往交流的平台。各民族群众欢聚一堂,有的学习民族刺绣与手工艺品制作,有的学习创业就业知识,有的吹奏芦笙跳起踩堂舞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通过学习技艺,靠着自己的双手扎根城市,融入城市,富在城市。全市各级民宗部门在重大节日期间走访慰问困难流动少数民族人员,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市民宗委为进城务工的苗、侗、瑶等少数民族同胞30多堂芦笙队近3000人协调落实了吹芦笙踩堂场地,支持活动经费。

为积极帮助各族群众实现就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都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利用微信、APP、网络平台广泛发布各种就业创业服务信息,提供更加迅速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市场监督、行政执法等部门对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予以关注,保障他们平等进入市场、融入柳州。教育部门出台《关于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市中小学校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敞开大门,将其与城市各族学生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在制度上同等对待、收费上同等对待、评优奖励上同等对待。出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柳州市市区外户籍人员在柳州市区参加初中升学考试暂行办法》,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市区户籍考生一样参加中考,统一招生录取。全市学校均为民汉合校、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各族学生生活、学习、成长在一起,互助共学,健康成长。去年疫情期间,市有关部门还为在柳务工的220名新疆籍同胞送去防疫用品,为留柳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送温暖”。

新疆来柳的维吾尔族同胞卡迪尔和他的广西籍妻子长期生活在南天社区,在社区干部和居民关爱帮助下,生活逐步安定、富足。

在新疆土生土长的买买江•吾曼尔江,如今已在柳州生活了14年。从在路边支小摊卖烧烤,到和朋友合伙开新疆饭店,再到创立自己的品牌——“买买江维式烧烤”,他已在柳州扎根,买了房子、成了亲,并有了可爱的女儿。买买江•吾曼尔江说:“柳州是一个包容、温暖的城市。政府部门和本地朋友在我初来柳州那几年,以及在我创业的时候,都给了我亲人一样的关心和帮助,让我非常感动。柳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一定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馈这座城市。”去年疫情期间,他主动采购了一批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送到柳州的疫情检查点,慰问值守的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去年汛期,他也向奋战在清淤第一线的环卫工人送去了慰问品。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柳州人从心里接纳了外来流动人口,让他们有了“家”的感觉。而这些安居乐业的“新柳州人”也在用心、用情回馈着这座城市,为建设家园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搭建平台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不断加深


柳州市积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与新疆驻广西工作组合作,在社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发“跟我学讲少数民族语言”微信软件,在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

引导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管理。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退休干部于泉等外地来柳生活的人员,在社区“两委”换届中被推荐为委员候选人,参与了社区公共事务。

投入资金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室,每周开放40个小时以上,支持和鼓励民间开展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让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学习,通过一首山歌、一碗油茶、一场竹竿舞、一把五色糯米饭,拉近了邻里感情,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

每逢节假日,柳州大龙潭公园的芦笙坪上,侗、苗、瑶等各民族的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围聚在一起,吹着芦笙,载歌载舞。

“壮族的山歌、苗族的舞、瑶族的长鼓、侗族的曲……”这些来自大山的民族文化瑰宝,如今在柳州这座城市里闪耀出璀璨光芒。

柳州每年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各城区街道、社区图书室设置了民族团结题材的书籍专区,建立民族团结宣传长廊,定期更新民族工作宣传展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大宣讲”活动,加大对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的宣传,加强对涉及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服务管理的民宗、城管、工商、公安、新闻出版等执法部门和交通等窗口部门的干部职工进行民族宗教基本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学习教育。

依托“柳州百姓宣讲”平台,面向广大市民群众,讲述民族团结故事,解读民族政策。利用联谊会、节日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 教育引导外来的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纪守法,让“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居民心中。发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民族宗教与城市管理知识宣传手册》,从办理居住证到创业营商、权益保障等方面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自觉遵纪守法、服从管理。定期开展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梳理排查工作。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先后妥善解决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10 余起,调处成功率100%。

柳州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以机制创新推动管理;以真情服务让少数民族群众留得下、过得好;以多样化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教育和法制解决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效果,探索出了有益的经验。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1年第5期

文:本刊通讯员  苏格真 秦川华 韦春梅

责编:江凌

流程·制作:谭敏(实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