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时代民族工作高端访谈
推动少数民族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贡献——专访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余艳红
发布日期:2021-08-24

记者: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蕴含着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传承创新,采取有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请您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工作实际,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会。

余艳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少数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持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既定方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医药各项工作。少数民族医药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的健康福祉,助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医药事业,让健康中国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众,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始终把发展少数民族医药摆在重要位置,放到中医药和卫生健康工作大局中来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积极致力于提高少数民族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发展少数民族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促进少数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推动少数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发扬少数民族医药在增进群众健康福祉中的特色优势,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获得感。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医药事业,挖掘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精髓,增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少数民族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各族群众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通过加大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创新交融、共同繁荣发展,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纽带更加紧密。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医药事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营造浓厚氛围。民族团结重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医药事业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事业。近年来,民族地区中医药教育、医疗、科研等各方面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以振兴发展中医药为同心圆,各地区、机构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交流更加频繁,合作更加深入,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践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记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各地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都积极开展了中医中药治疗的尝试,并取得很好成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巨大作用和强大生命力。请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推进少数民族医药创新发展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显著成效?

余艳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少数民族医药作为中医药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推进,在中医药重大规划、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中给予少数民族医药政策倾斜,专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民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会议,加强少数民族医药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主要推动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健康扶贫工程(县级医院建设项目)等,支持少数民族医药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二是突出少数民族医药特色优势,在重点专科建设、医院评审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等工作中,提升内涵建设。三是加强少数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开展全国中医(少数民族医药)优秀人才研修、少数民族医药骨干人才培训等项目,推动民族地区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少数民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四是推进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支持民族地区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工作,将少数民族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纳入《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对少数民族医药传统知识进行抢救性调查、挖掘和整理,支持开展少数民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研究制定工作,推动“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动13项少数民族医药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五是促进少数民族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少数民族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支持在贵州成立中国—东盟中医药行业合作委员会秘书处,举办第三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第三届中蒙博览会国际中蒙医药产业发展论坛等。

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5个民族发掘整理了本民族医学资料,15个民族设有本民族医医院。截至2019年底,全国少数民族医医院共312所,床位4.1万余张,诊疗量超过1400万人次。少数民族医药事业无论规模数量、基础设施,还是装备水平、服务能力,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记者: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基本医疗保障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基础相对薄弱,而同时又具有发展少数民族医药的特色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哪些方面来推进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成效如何?

余艳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立足中医药资源禀赋,动员全局、全系统与社会各方力量,扎实推动中医药健康扶贫、产业扶贫举措出台、落地见效,既治“病”又治“贫”,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中医药力量。

在健康扶贫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让贫困群众“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深入推进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指导中医药系统387家支援医院与686家受援医院签订帮扶协议,组织支援医院通过派驻人员、接收进修、开展远程医疗等务实举措,帮助受援医院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投入40.57亿元实现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深度贫困“三区三州”基层中医馆建设、中医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全覆盖,有力弥补了民族地区中医药服务体系的短板,让贫困地区群众看中医、吃中药更可及、更方便。组建8支国家中医医疗队赴“三区三州”开展巡回医疗,让贫困地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

在产业扶贫中让中药材变身脱贫“金药方”,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联合多部委协同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把脱贫攻坚与中药资源保护利用、绿色生态发展相结合,鼓励中药企业到贫困地区建设中药材基地,在全国218个贫困县1309家企业推广应用中药材追溯体系,支持建设175个扶贫示范基地、275个定制药园,培训技术人员240余万人次,有效激发了贫困地区内生动力。民族地区的中药材种植已初具规模,贵州超过600万亩,广西约700万亩,云南近800万亩,少数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记者: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方面,请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余艳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建设较为完善的少数民族医药健康服务网络,着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高产业化水平,着力加强国际交流,全面传承保护少数民族医药,推动少数民族医药稳步、协调、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医药独特优势,继续推进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研究制定“十四五”加强少数民族医药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的出台,加强对民族地区中医药条例制订修订工作的指导。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少数民族医药经验进行总结、整理和提高,阐明作用机制、总结诊疗规律、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强少数民族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做强少数民族医药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加大帮扶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提升民族地区中医药(少数民族医药)服务内涵和水平,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康旅游,丰富产品供给,促进少数民族医药产业科学发展。

加强少数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为少数民族医药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民族地区中医药院校发展,完善少数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少数民族医学教材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展少数民族医药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工程(岐黄工程),培养少数民族医药领军人才、优秀人才及骨干人才,推进建设一批少数民族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继续促进少数民族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传统医学的互学互鉴,借鉴吸收各国传统医学的文明成果,为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注入新活力。


本刊记者牛志男书面采访

责编:刘雅 吴迪

流程·制作:张伟(见习)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