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不辞长作“兵团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侧记
发布日期:2022-11-10

山河岁月,血脉传承。兵团人,来自五湖四海,屯垦天山南北,从在风头水尾、不毛之地开垦荒原,到同当地各族人民一道建起座座宜居新城、美丽家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忠实履行着党和国家赋予的维稳戍边的光荣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积极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族职工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更好履行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三大功能”。

从布局民族团结“全疆一盘棋”,到落子基层社区“最后一公里”,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连接着乡村治理、社区治理、城市治理乃至国家治理,串联起家与国的故事。


共居·落子“全疆一盘棋”

“习近平总书记这几天就在河南南阳市淅川县考察,那里是俺婆婆家。”

今年5月13日,家住45团沁园小区的则温尼沙·阿布都卡地尔一边忙着做河南烩面,一边听着新闻。在家,她是孝老爱亲的好儿媳;在社区,她是热心肠的志愿者;在团场,她是团结各族职工的致富带头人。2020年,则温尼沙·阿布都卡地尔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从老家和田地区皮山县到成为“兵团人”,则温尼沙·阿布都卡地尔给女儿取名张维淅,名字中蕴含着对这个跨地域、多民族家庭的深情。5年前,一家四口搬进了楼房,社区里的新生活让她繁忙并快乐着,她总是笑着说“兵团就是我的家”。

民族团结“全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落子在基层,社区是“最后一公里”。在图木舒克,民族团结的根在基层,花朵绽放在社区生活中——

房前屋后,是一片绿意。天福社区居民殷玉珍和亚克甫·吐地一起种下民族团结树,花期将至,朵朵石榴花含苞待放;

左邻右舍,是阵阵笑声。各族居民一起过端午包粽子,楼上的维吾尔族大姐送来了酸奶和蜂蜜,前海街道居民的幸福生活比蜜甜;

对门对面,是人来人往。努力曼姑·沙吾尔成为了社区超市的导购员,从居民变职员,她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五湖四海,是异乡亲人。今年,社区志愿者布依族小伙子李有川没有回贵州老家,在街道和同事一起,兴奋地度过了自己在新疆的第一个春节;

……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街道社区”,这在图木舒克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而选在街道社区举行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又自有一番深意。

今年5月25日,师市党委统战部举行城区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在城区内3个街道9个示范点展示师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安居乐业的生动场景——各街道干部职工现场交流、互相观摩、推进工作,“烟火气”十足。居民生活的细碎点滴,成为展现当地民族工作成果的重要窗口。

党建引领、创建带动、以人为本、文化赋能,图木舒克社区民族工作亮点纷呈。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2020年锦绣街道正式成立,年轻的街道有着与生俱来“互嵌式”的社区基因。锦绣街道下辖13个社区。推开门就是一家人,每栋单元楼都采取互嵌式居住方式,各族居民住在一起。从连队职工到社区居民,一开始居民有些不适应。来自天福社区的联户长吐尼沙汗·牙生主动带头组织社区活动,鼓励大家参加社区举办的“好邻居”和“三新”活动进家庭评选。如今,对门对面,楼上楼下,各族邻居时常走动交心,生活其乐融融。

从地窝子到干打垒,再到连队建平房,而今又搬进社区、住上楼房,兵团人安居史的变迁,也生动反映了兵团社会治理的成果。天福社区工作人员阿米娜·阿木提回忆社区刚成立时,小区里没有绿化,物业也没有进驻,各族居民商量着募集资金购买花种子,有些居民还从自家地里移植来树苗,大家一起种下杏树、梨树、石榴树等48棵果树。“每棵树上都挂着一块红布,上面写着栽种树苗人的姓名,我们把这些树称为‘民族团结树’。”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图木舒克各个街道社区都筑起了防控的坚固防线。仅锦绣社区就有73名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到5个小区83栋楼、157个单元,涵盖1377户4374名居民……这组数字,展现了社区党支部工作人员和各族志愿者众志成城的力量。社区工作人员曹盈难忘与大家共同坚守的日与夜,“我们组织动员党员、楼栋长、单元长,近200人参与疫情防控,大家拧成一股绳,筑牢疫情防线。”去年12月,锦绣社区党支部获“兵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几天,各团场街道正在组织疫苗接种工作,曹盈和同事们又忙碌起来。

“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时多次走访街道社区,深入居民的日常生活,谈社区治理,讲为民服务,话民族团结。今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颁布。图木舒克积极贯彻《条例》要求,发展建设城镇互嵌式社区、乡村,促进各民族交流互动、融合发展、共事共乐。今年4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王君正在兵团党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要积极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目前,师市党委统战部正全力创新活动载体,全方位、无盲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无缝隙对接街道社区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师市共113个单位申报师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单位,3个街道24个社区已成功打造14个兵团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企业)。


共学·筑梦“最后一公里”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稚嫩的童声,标准的发音,一首童声合唱 《卢沟谣》回荡在44团中学的音乐教室。五年级的王欣然和热依曼对歌词充满了遐想。

两人是同班同学,也是同住在云泰小区的好邻居好伙伴。王欣然经常辅导热依曼写作文,热依曼则是文艺积极分子,教王欣然唱歌跳舞,姐妹俩互帮互助,一起学习进步。明年就要面临小升初,姐妹俩有共同的理想,“我们希望能一起去北京看一看真正的卢沟桥。”

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像王欣然和热依曼这样的“姐妹花”,在44团中学不在少数。学校结合实际情况以民族团结为重点,以“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目前,各族教师按比例组建了16个大家庭,学生按照学段混合、多民族混合组建了246个小家庭,由大家庭成员担任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各个“家庭”集中开展大宣讲、唱红歌、经典诵读和各类比赛活动,增进彼此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成长成材。2018年,这所中学荣获“兵团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示范校”称号。“小手拉大手”,很多孩子成为了家里的普通话小翻译。

教育是民生之本。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语言文字“扶志”和“扶智”,是教育事业的社会责任。在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热依拉正在电脑上完成毕业设计服饰作品,任课教师郭青青非常看好她。今年4月,郭青青的另一位学生西尔帕提汉就荣获了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服装工艺)三等奖。年初,西尔帕提汉一边在企业提升技能,一边紧锣密鼓地张罗着自主创业。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她开了一家服装店,店面刚装修好就接到了一笔制作1000套童装的订单。“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技术、学法律。这样的学习让我更有底气,对未来走好创业之路也更有信心。”

虽然图木舒克地处南疆产棉区,但职校的纺织服装相关专业发展基础曾经相对薄弱。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师市调整升级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等产业,职校也成为了师市和周边地方开展专业教育培训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职校现有师生4000余人,每年还要为师市各大工业园区的技术工人提供在职培训3000人次。

“作为中国人,如果不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对于一个大型纺织企业的技术人员来说,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纺织技术和市场信息,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在草湖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内,新疆东纯兴集团员工帕尔旦每周都会给各族职工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从一名纺织女工到培训老师,帕尔旦说最令她感到骄傲的都在教室的那面墙上,因为上面贴满了各族职工参加集团“爱我中华”诗朗诵比赛的作品。

作为招商引资企业,东纯兴集团共有各族员工4300人,主要来自喀什周边地区和兵团各农牧团场。近年来,集团又吸收了近千名新员工。集团培训工作开展至今,员工学习热情高、态度好,出勤率达到99%以上。今年初,集团荣获师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从一朵棉花到纺织成万锭纱线;从田间地头的农民到成为现代化企业的产业工人,集团引导各族职工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技术、学法律,让他们拥有了更广阔的未来。

一群朝气蓬勃的各族男女工人从前纺车间里走出来,他们正准备换班,赶着去排练合唱。“每天都很充实,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唱歌跳舞,工厂车间多,老师朋友多,我们已经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家。”青年工人麦丽克扎提·亚库普骄傲地说。

“我的兄弟和姐妹,和谐给你一个微笑,打起那手鼓,跳起那舞步,再唱一首好新疆……”唱起这首《和谐新疆》,大家打着节拍,激情高昂。他们不再需要标注拼音背诵,因为歌词早已融入心中,这美好的生活就在身边。


共事·致富“闯出一片天”

新疆棉、兵团田、中国心。年初播种时节,装有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播种机在49团的农田里播种棉籽。卡迪江·吐逊看着自家40亩的棉田满心喜悦,“我种棉花的技术是跟张龙学的,他的棉花地就在我的旁边,跟着他学种植错不了,现在用上了新设备,对今后发展更有信心!”卡迪江·吐逊笑着说,他和张龙是地连着地、房挨着房、心贴着心的好兄弟。卡迪江·吐逊去年棉花收成达到每亩470公斤,今年还被连队聘为技术员。

49团17连是一个年轻连队,一排排粉色砖平房,每个100平米的院子里居住着2户人家,两家职工住对门,共用一个庭院。2020年4月,在17连的分房现场,艾买提·吐拉克“找”到了自己的邻居许世友。“我们是抽签选邻居。我以前就认识他,现在做了邻居是我们的缘分。”谈起自己的邻居,艾买提·吐拉克像谈论家人一样熟悉而亲切。从2018年团场推进深化改革以来,互嵌式居住得到了连队职工群众的积极响应,49团各连都采取了互嵌式居住、生产的模式,目前仅17连的互嵌式居住就有150户。

2020年,连队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各族职工到田间地头相互交流学习了12次,当年棉花亩产增加35公斤,机采亩产达到475公斤,户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这让大家欣喜不已。卡地江·吐逊常说:“我记得刚到17连时,我只有一把坎土曼,从没想过会过上眼前这么好的日子。”规整的连队新房,挺拔的白杨树,见证着17连的互嵌成果。2020年,17连被评为49团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连队。

在相邻的18连,也有许多兵地互嵌、兵地融合的动人故事。因为距离团部所在地较远,18连用电较困难,且一直没有通上自来水,多年来都由临近的巴楚县恰尔巴格乡电管所供电,并与当地居民同价。乡里的自来水公司还安排施工队免费给连队安装管道,终于让连队职工群众40余户用上了放心安全的自来水。2020年,49团投资264万元,把18连与恰尔巴格乡共用的2.8公里村路,改造建设成了一条兵地致富路,解决了连队与周边5个村庄近8000人出行难的问题。连队和乡里还利用兵团下拨的资金修好了当地的灌溉水渠,惠及3000余亩土地,真正体现了兵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一条土路,成为了兵地共同致富之路;一缆电线,给兵地居民都带来光明;一根水管,让家家户户喝上放心水……近年来,师市党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兵地融合的决策部署,开展兵地融合促进、兵地共同发展、落实“五共同一促进”创建活动,构建兵地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成果显著,民族团结已经融入兵团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木舒克正在着力打造兵地融合先行发展的示范区,推动形成兵地经济融合发展、文化交融共建、维稳责任共担、民族团结共创的良好局面。41团草湖镇位于喀什经济圈,在与地方水资源统筹、生态共育、交通衔接、产业共兴、服务共享、体制共融等方面进行融合,积极探索“一团两制、以团带乡、以乡促团、团乡统筹”的互嵌式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了兵地城市联动发展,真正展现了兵团活力。

在图木舒克的街道社区,互联网经济也让各族群众有了“共事”的新天地。光明社区里一场名为“戈壁美农”的电商直播正在火热进行中。主播和社区居民直播带货兵团红枣,推荐产品,查询物流,“你想网上直播就得说普通话、打规范字,只有老铁们听得懂、买得到,才能涨粉、能带货!”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先锋说。

眼下,“戈壁美农”电商刚刚起步,最终它将打造出集直销、直供、分销、预售等于一体的兵团绿色农产品新型流通模式,培育网销品牌,实现产品在疆内外的互通,提升新疆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共乐·情满昆仑一面旗

如今,在图木舒克也能碰上堵车情况了,这在几年前还不可想象。临近午夜,整个城市的烟火气都聚到了文化广场。一到周末,不少市民喜欢来这儿散步、遛弯,附近团场职工群众也会开汽车、骑电动车来这里休闲玩耍,经常还能看到外地车辆。

文化广场上浓缩着图木舒克市民多姿多彩的生活。“夜经济”繁荣了城市的夜生活,地摊上的小商品和老物件吸引着市民驻足,广场舞韵律十足。吐逊那买提拿起小提琴,徒弟吐尔洪·于素普弹起都塔尔,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现场围起了圆圈,大家跟着节奏翩翩起舞……同样的旋律,曼妙的舞姿,人越来越多,圆圈越来越大。

旗帜领航天山南北,春风化雨润昆仑。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这为新时代兵团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居住互嵌、教育互嵌、经济互嵌的同时,文化互嵌更为文化润疆工程增添了无限活力。师市着力打造“先进文化示范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目前,师市19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58个连队文化站、56个社区,均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及广场。

在团场连队,广阔的田间地头也是百姓的文化大舞台。大家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增进彼此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展现文明新风尚,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兵团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师市44团拉开帷幕,舞狮方队、棉花舞方队、红枣方队、棉花方队、民族舞方队带着浓浓的“兵团丰收味道”,现场氛围非常“嗨”。

一场兵地联谊拔河比赛正在45团前海镇6连党群活动中心举行,临近麦盖提县的男女老少一早就赶来了。“不分彼此,无论输赢,大家图的就是快快乐乐在一起!”连队党支部书记任善广说。

行走图木舒克,你会发现全方位嵌入不仅是一种社会格局,更是家的格局、人的格局——民族团结“嵌”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融洽于和谐邻里的笑声中。

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各族儿女扎根南疆广阔天地,不辞长作“兵团三师人”。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

责编:龙慧蕊   制作·流程:王怡凡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