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群山深处:一片情热了一个村——广西罗城、环江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事业纪实
发布日期:2016-04-26

广西农村新貌  韦如代摄.jpg
广西农村新貌  韦如代  摄


  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当我们行进在老少边山穷地区,最壮美的自然风景背后,却往往伴随着贫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许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仍有不少地方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身处脆弱生态环境的各族同胞渴望脱贫致富,正在打响一场场求发展、盼兴旺的战役。

  心系民族地区,情牵各族同胞。国家制定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已实施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83.6亿元,切实提升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但是,这些地区至今依然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难点所在。

  今日广西,兴边富民的阳光照亮古老大地,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使得八桂大地换新颜,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利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依托民族情、山水源,大力发展甘蔗、烤烟、桑蚕、旅游等特色生态产业,各族同胞的日子越过越好。

  2015年,广西共安排兴边富民行动资金1亿元,实施民生项目317个,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屯44个,并有效解决8个边境县(市)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安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7200万元,重点扶持160个京族、毛南族、仫佬族聚居村,实现“五通十有”和“一减少二达到三提升”的“十二五”规划目标。

  2016—2020年是民族地区发展至关重要的五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政干部带着感情、带着热情、带着责任、带着知识和信息,与群众一道制订差异化的帮扶项目和发展规划,以实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

  一片真情,一腔热血,温暖了大山深处的村村寨寨。这一切,只为了要让贫穷的人们自己站立起来。同一片山青,同一片水蓝,同一个梦圆——那就是确保到2020年广西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罗城:“仫佬山乡”的幸福升级版


  山水为媒、处处皆景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河池市的东部,地处桂北九万大山中心南麓,是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广西精准扶贫的主战场。这里白云漫漫、山峦叠翠,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群山交错间的峡谷平坝自古就是仫佬族人民的居住之地。

  我国仫佬族人口主要分布于广西,其多数聚居在罗城。全县仫佬族人口为12.55万人,约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73%以上,其中仫佬族人口占20%以上的聚居村(社区)有57个。在这片总人口近38万人的大石山区,贫困人口就超过10万人,“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灌溉难、住房难”的阴影在贫困同胞的心间还挥之不去。2011年,仫佬族被列入“十二五”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沿袭历史与风俗,仫佬族同胞多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依山傍水建立村落,但由于这里属于滇桂黔石漠化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耕地成为大石山区最稀缺的资源要素。仫佬山乡同时也面临着交通条件差、房屋简陋、资源匮乏等致贫的一系列严峻问题,劳动力数量及技能的缺乏、耕地的匮乏、相关保障措施不到位,成为致贫的主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早日脱贫增收、提高公共服务,是仫佬族同胞们最大的心愿。

  一条路能走多远?如果对于盼望一条路竟然盼了60年的大山子民来说,这条路一定能走向他们的心间。要知道,罗城半山区和石山区道路修建难度极大,全县20户以上通屯级路的自然屯仅占85%,但如今,这种境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旧时的山歌唱出仫佬族聚居的四把镇长春村的窘境:“有女莫嫁里湖郎,进村好比爬山场;平时难见猪肉脸,得吃干饭喜洋洋”。

  长春村原属四把镇“三思五里”的里湖村,地处大石山区,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加上交通不便,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低,群众祖祖辈辈以水稻、玉米、红薯等传统作物种植为主,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极少。塘底至新村片5个自然屯更是难上加难,解放60多年未能通公路,物资运输全靠肩挑马驮。男子若过了35岁还没讨媳妇,基本只能一辈子打光棍了。

  2011年,四把镇长春村塘底屯至新村屯级道路被列入罗城县年度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之一,投资40万元,修建1.7公里道路,惠及沿线新村、旧村、塘底、七沟、后洞等5个自然屯87户349人(其中仫佬族313人),不仅解决了交通困难问题,还为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创造了便利条件。

  “以前我们这里只有小路、烂泥路,赶街买卖都要肩挑背扛。现在通了水泥路,赶街能坐上面包车,不管雨天晴天我们穿上拖鞋就能出行,真是以前不敢想的!”塘底屯村民卢昌义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路修通后,公路沿线5个屯新增机动车41辆,其中五菱汽车2辆、摩托车36辆、农用车3辆。路通信息通,当地群众瞄准市场商机,大力发展烤烟、种桑养蚕、野生毛葡萄等经济作物种植。钱袋子鼓起来的群众,纷纷拆旧房建新楼、购置彩电、冰箱等大件家用电器。生活条件好起来的人家,还吸引了“湘妹子”、“川妹子”等外来妹联姻。如今的长春人,不再是当年闭塞贫穷的“里湖郎”。如今,他们正在进一步规划依托当地保存良好的原生态风光和独特浓郁的民俗风情发展特色旅游业,喜迎八方宾客。

  这一条普通的屯级道路,成为各族同胞的致富之路、幸福之路。


广西罗城林下养殖  韦如代摄.jpg
广西罗城林下养殖  韦如代  摄


  过去,同样是仫佬族聚居的东门镇冲洞村六朗屯有个“奇特”景观:家家户户在屋顶上撑起一层蓬布,初到这里的人纷纷不解其意,以为是主人家怕太阳晒,用来隔热的;也有人说是主人家房顶漏水,给房屋打上“伞”。

  其实,这是因为缺水。当地群众一年当中有6个月要靠这些蓬布收集雨水来解决人畜饮水和日常生活用水,另外6个月必须每天安排一个劳动力到3公里以外的水源点挑水。缺水,成为生产生活面临的最大难题。

  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疾苦记心间。罗城县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建设指挥部经过实地考察,决定实施六朗屯安全饮水工程。经过打80米的机钻深井、建50立方高位水池、安装1500米输送水管、架设供电线路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2013年8月2日六朗屯安全饮水工程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屯30户共142名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干净卫生的井水,久久润泽着民心。

  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是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第一步,扶贫亟需强有力的产业带动。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9.78元,2013年达到4485元。农民增收,与产业扶贫密不可分。

  如何激发起持续发展的后劲?

  通过发展“一乡多品、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扶贫“造血”功能恢复了,大伙儿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由于罗城是广西喀斯特地貌最集中连片的县份之一,全县岩溶土地面积近14万多公顷,占全县面积的53%,留不住土、留不住水的石漠化制约着仫佬山乡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贫瘠的石漠化地区,奇迹依然可以生长。比如,野生毛葡萄产业。


广西罗城村名采收毛葡萄  韦如代摄.jpg
广西罗城村民采收毛葡萄  韦如代  摄


  原来,自2011年来,罗城县就向“疯狂的石头”宣战,在“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支持下,采取免费发放毛葡萄种苗、给予资金及农肥补贴等形式,引导各族群众种植毛葡萄。

  其实,罗城可谓地道的“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仫佬山乡人民对毛葡萄的开发利用已有350多年的历史。“绿生金,产业兴”,毛葡萄不仅是高产、稳定的酿酒原料,其成熟发达的根系可覆盖近1亩石漠化面积,具有防止石山土壤流失的生态效益。

  一场如火如荼的“赶葡萄上山”的战役,成效到底如何?

  走进冬季的天河镇龙眼屯50万亩毛葡萄产业示范园,一派生机勃勃。种植户钟启勋精心呵护的毛葡萄晶莹透亮,他骄傲地说:“这些毛葡萄是今年第二次挂的果,去年我第一次挂果的毛葡萄就有1万多斤,收入6万元。如果明年风调雨顺,地里的葡萄会进入盛产期,这50亩750株毛葡萄的产值将近15万元!”

  目前,全县种植毛葡萄7.5万亩,年产量达9000多吨,产值6300多万元,直接从事毛葡萄产业的农民超过2万人。

  广西中天领御酒业有限公司是罗城毛葡萄酒加工龙头企业,年销售毛葡萄酒3000吨左右。该公司目前正在实施中天酒庄搬迁项目,建成后年产毛葡萄酒15000吨、白兰地1000吨,产值6.6亿元。这个项目将有力促进罗城毛葡萄产业发展。

  不仅种葡萄赚钱,同样“火”了的还有葡萄园养殖业。四把镇大岭屯的万亩葡萄架下土鸡成群,老百姓们亲切地称其为“葡萄鸡”。该基地年饲养“葡萄鸡”80万羽,带动周边群众200余户。2013年,以林下养殖、种植、旅游为主的罗城林下经济产值1.48亿元,惠及11万林农。

  在这片富起来的仫佬山乡,传统民族歌舞、刺绣、服饰、古民居等底蕴厚重的文化遗产得到积极的保护和弘扬,犹如耀眼的珍珠绽放异彩。

  烂漫田野、古屋古寨或许是步履匆匆的现代都市人奢侈的儿时记忆,说不完的古老故事,流传千百年的文化习俗,都化为传奇的“乡愁”。至今已有640多年历史的罗城县东门镇中石村石围屯,2014年被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屯中古民居现存古屋70多间,多数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均为砖木结构,悬山式或硬山顶式、屋檐撑拱斗拱建筑;屋檐与内墙壁画精细,花窗格式图案丰富,雕工精巧,是罗城传统仫佬族木雕工艺的精品代表。屯边小河畔竖有一座2.4米高的方塔功德碑,是仫佬族地区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其实,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我们这个村现在已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庭,邻里之间还从来没红过脸。谁家有困难,隔壁邻居都相互帮一把。团结就是力量嘛!”正在干农活的韦大哥由衷地说道。

  按照“保护古迹+旧村改造+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2012年,自治区民委确定石围屯为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试点村,在多方支持下,全面恢复性修复古村落、古民居和古巷道,建成石围仫佬族博物馆等,成为展示民俗文化的新农村样本。

  其实,这些极具意义的古民居曾经是村民们的负担。住进新房的村民银星月很感慨:“真的要谢谢党和政府,让我们既保护了古居,又住得安心!”原来,屹立200多年的古民居很多砖松了、瓦掉了、木头也朽烂了,推掉了可惜,不推又无法建新房。经年累月,古民居成了村里最破旧的房子。

  通过自治区民委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等项目,这一切都旧貌换新颜了。

  为落实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二五”规划,罗城整合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和其他部门资金,2011年-2014年共投入仫佬族人口20%以上的57个行政村的项目共计1480个,资金达47048.26万元。一个个闭塞的自然屯通了路、通了电、通了邮、通了广播电视;有安全饮用水的行政村由5个扩大到49个,同时全面整修、加固了全县农田水利、山塘水库、河道河堤等;有高产稳产农田的行政村达47个;有文化室的行政村由12个提高到51个;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与“十一五”末相比,57个仫佬族聚居村农民人均收入由3015元提高到4775元;65%的行政村基本实现“五通十有”和“一减少二达到三提升”的发展目标。


环江:双轨扶贫“让毛南族群众搬得出、住得稳、富得起”


  紧邻罗城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毛南族世居发祥地、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是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毛南族人口为5.9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9%,有72个毛南族聚居村。

  创新才能让扶贫更加精准,环江县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双轨并行的扶贫生态移民“双土安置”模式:对有条件发展种植养殖等传统产业脱贫致富的群众,实行有土安置;对有能力到城镇自主经商、自由择业的群众,实行无土安置。

  家住下南乡下塘村的谭桂仁老人家里养了4头牛、6只山羊,他自己简直不敢相信:“以前,富裕人家能有一头牛就不错了,现在家家都能养好几头;以前我们种玉米,只够吃两三个月,剩下的日子都得出去借粮。现在我每年收入1万多块钱,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

  下塘村地处崇山峻岭之间,全村共有23个自然屯316户人家1071口人,由于耕地贫乏,水利、交通等基础条件落后,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产业支撑,毛南族同胞收入微薄,生活特别艰苦。

  环江县自2012年起开始探索新的“整乡推进”模式:以一个乡为单元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发动群众,将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安置等统筹整体推进,一举解决全乡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目前,环江县正在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让作为第二个“整乡推进”示范点的下南乡的农民收入涨幅高于全县水平,贫困发生率控制在8%以下,实现整乡脱贫。

  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水土等资源优势,勤劳的下南毛南族同胞正在做大做强“环江菜牛”这一富民产业品牌。下南菜牛是当地特有的一种黄牛,肉质鲜嫩,清甜不腻。用切成薄片的菜牛肉腌成的酸牛肉,则是毛南族待客的上乘菜品。如今的下南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菜牛之乡”,“种草养牛”模式都已推广开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运行模式助推老乡们实现“牛牛有销路,户户有收入”的目标。“环江菜牛”这一特产还远销港澳地区。


2013年环江由民族发展资金扶助的菜牛养殖示范场授牌.jpg
2013年环江由民族发展资金扶助的菜牛养殖示范场授牌


  没有产业支撑的扶贫不是真正的扶贫,没有产业支撑的整乡推进不是真正的整乡推进。菜牛产业只是环江实施的产业发展与开发扶贫的八大产业之一,该县正在加大对菜牛、林业、香猪、核桃、中草药、桑蚕、糖料蔗、特色水果业等八大特色产业的发展,使每个贫困户到2017年都有2-3项固定收入来源,用3年左右时间,切实解决3万贫困户1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问题。


2013年下南乡盛鑫菜牛生态养殖场.JPG
2013年下南乡盛鑫菜牛生态养殖场


  如今,下南乡正在实施的开发扶贫整乡推进项目建设包括六大工程36个项目,覆盖11个村175个自然屯,受益群众1.8万人。截至2015年底,项目区核桃产业覆盖贫困户达100%,林下养殖业和水果产业覆盖贫困户达50%。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3620元上升到4150元,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6558人减少到5751人。

  就在去年,环江县又亮出一把扶贫生态移民的“利剑”,采取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等方式,把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生态脆弱、就地扶贫难度大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进城居住,更快地实现小康。

  远在广东某建筑工地打工的水源镇农民工覃志,总是加班加点。“我在努力攒钱啊。等着毛南家园交房后尽快装修入住,我也不用漂泊在外乡,在家乡就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覃志道出了无数在外打工的水源人的心声。

  环江县城中山路,自治区扶贫生态移民示范项目毛南家园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第一期将建设居民住宅1250套,计划安置移民5000人;二期将达居住规模4000户,安置移民2万—2.5万人。该项目以限价房的形式,搬迁安置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群众不仅得到国家资金扶持,还可享受贴息贷款,以解决资金难题。一期工程正稳步有序推进,待竣工后,覃志等首批5000名安置对象即可装修入住。

  为让生态移民有发展,环江还配套建设了毛南民俗风情街项目,建成后可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在安置点的设置上,不仅县城有安置点,下南、驯乐、思恩等乡镇也有安置点,实现了城乡一体全覆盖。根据规划,到2020年,该县将实现搬迁安置扶贫生态移民5万人。自2011年以来,环江生态移民安置1781户7951人,解决3700人就业,人均收入提高了800元以上。

  铜鼓声声,催人奋进,绣球飞扬,幸福吉祥。5年来,广西共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1440万元,用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占中央下达广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总量的31.67%,自治区还配套了2100万元用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5年来,实施项目896个,重点完善160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内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田水利、中小学校、卫生院(室)等基础设施及扶持发展中草药材、甘蔗、桑蚕、毛葡萄、红心柚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用心、用情、用力,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合力帮扶下,广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雨后春笋般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群众的内在造血功能。九分石头一分田的自然条件不可怕,勤劳的各族同胞干劲正足。他们洞悉大山的启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唯有吃苦耐劳,定能靠自己的双手去赢得幸福生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