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时代四川民族工作既要真实可感也要润物无声——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民族宗教委主任苏嘎尔布
发布日期:2022-04-19

本刊记者: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民族》杂志的采访。请问,参加本次会议您最深切的感受有哪些?

苏嘎尔布:我认真学习领会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参加了报告审议,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长期在民族地区、脱贫地区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我特别关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民族地区、脱贫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报告中明确,“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强化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措施,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地区、脱贫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措施,增添了信心和干劲。

特别是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四川民族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本刊记者:近年来,四川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请您简要谈谈四川在这方面的做法、成效和经验。

苏嘎尔布:四川56个民族成份齐全,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成效明显。

坚持把民族工作摆在全省工作大局中谋划推动。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考察指导,对四川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上下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积极构建新时代四川民族工作格局。省委省政府每年定期研究部署民族领域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新一轮机构改革恢复完善了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制度,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省“十四五”规划,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小凉山、高原涉藏州县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采取超常措施、下足“绣花”功夫精准发力。以凉山州为例,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省委主要领导多次到贫困县考察督导、走村入户、蹲点调研,省委省政府量身定制多项政策措施,选派5700余名综合帮扶干部组成11支综合帮扶工作队,在原有基础上新增扶贫资金超200亿元,举全省之力帮助凉山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2021年省委省政府又专门为凉山州制定出台9个方面、25条措施,支持凉山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过全省上下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四川民族地区4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9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1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民族地区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典型示范、以点促面,从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完善创新,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阿坝、甘孜、凉山3个自治州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58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700个,国、省两级示范区(单位)实现全省21个市州全覆盖。9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园区)和124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紧密衔接的有效载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窗口。

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省政府为民族地区量身定制的“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9+3”免费职业教育、15年免费教育等深入实施,“一村一幼”全面推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纵深推进。民族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参保率达100%,过去曾长期困扰民族地区群众的包虫病、大骨节病等得到有效遏制,各族群众民生持续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川藏铁路四川段全线开工建设,甘孜格萨尔机场建成通航,雅康高速、汶马高速全线通车,乌东德、白鹤滩、两河口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发电,电力天路、通信网络通村达户,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坚持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设立民族事务法律援助服务中心,组建“同心律师服务团”,建成798个“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288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积极探索推广“石榴籽调解工作”,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本刊记者: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下一步,四川将如何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苏嘎尔布: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此次全国两会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四川省情实际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各方面工作,不断推动四川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围绕全面增强“五个认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充分利用四川丰富的红色资源,持续抓好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挖掘和保护红军长征、十八军进藏、川藏公路等反映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遗迹和实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持续深化民族地区“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二是以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本,着力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共同富裕。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民生持续改善的过程作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具体实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推动实施好差别化支持政策,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深化民族地区“飞地园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增强民族地区“造血”能力。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村支持力度,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大民族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办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实事,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打牢生态本底,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推进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接续基地建设,科学有序开发水电资源,积极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三是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要,着力构建互助和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快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完善跨区域服务管理协作机制,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向纵深拓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

四是以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重,着力系统构建循法善治的社会良序。打牢民族领域善治良序的法治基础,推动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国民族》2022年第4期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王怡凡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