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撒马尔罕:此处东去是中国
发布日期:2022-10-14

1.png

“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中亚地区的地缘经济版图,撒马尔罕也再次找回了自己在世界版图上的重要地位。

撒马尔罕,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2022年9月中旬,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此举行并发表了撒马尔罕宣言。这是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第一次会面。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袁剑近日在接受中国民族报“道中华”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中亚地区的地缘经济版图,撒马尔罕也再次找回了自己在世界版图上的重要地位。

2.png

▲2022年9月12日,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标识牌上显示“撒马尔罕2022”字样。(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

撒马尔罕地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中亚“两河流域”,建立于公元前650年左右, 距今有2600年的历史。早在张骞凿通西域之前,中国与中亚已有民间贸易文化往来,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进一步打通从长安出发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撒马尔罕在这条后人命名的“丝绸之路”上占据了独特位置。

袁剑表示,撒马尔罕是公认的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冲,是古代中国通往印度、阿拉伯以及欧洲的必经之地,也连接着中国、波斯和印度这三大文明区域,被探险家斯文·赫定称为“中亚城市中的珠玉”。来自各个文明的人员、物品和文化在此交流、交融,使整个亚欧大陆形成一张密切交流的网络。

“商业贸易、使节穿梭、战争洗礼、族群迁徙,南来北往的不同人群都在撒马尔罕留下自己的足迹,也把各地的语言、文化、宗教、饮食、习俗带到这里,多元文明相互激荡,塑造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样貌。”袁剑说。

1665740526100694.jpg

▲张骞出使西域。(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


如今的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一座享有盛誉的历史名城。2000年,撒马尔罕古城整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精致的古建筑式样、象征城市颜色的撒马尔罕蓝、复杂的植物和几何图案装饰,是这个城市最醒目的特征。闻名于世的列吉斯坦广场是中世纪中亚建筑的杰作。比比·哈努姆清真寺,是中亚乃至整个伊斯兰教世界中最具代表性与历史意义的清真寺之一。著名古迹古尔·艾米尔陵墓,是帖木儿和其后嗣的陵墓,建于15世纪。陵墓造型壮观,色彩鲜艳,有阿拉伯式球锥形大圆顶,具有浓厚的东方建筑特色,是世界著名的中亚建筑瑰宝。

帖木儿帝国创建者帖木儿汗,一生屡次西征,在从小亚细亚到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广阔土地上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为了充实国都撒马尔罕,帖木儿“不惜用种种手段,招致商人来此贸易。并于所征服的各城市中,选拔最良善、最有才干及有巧艺之工匠,送来此间”。来自各处的技术匠师数目超过15万人,他们把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镌刻在撒马尔罕的街巷之间、穹顶之上,至今熠熠生辉。


不曾断绝的文化之旅

张骞历尽艰辛来到大月氏,虽然没有说服对方联合进攻匈奴,却无意间打开了中原王朝通往中亚的大门。自汉以降,这个连接东西方的通道驼铃悠扬,使者“相望于道”,商贾络绎不绝。

袁剑表示,“这标志着中国对外认知的一个范式性开始。”中亚与中国进入了一个彼此交流互动的、至今依然在向深度和广度延伸的历史过程,贯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正是这种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

中国古籍中很早就有关于撒马尔罕的记载。《魏书·西域传》称之为“悉万斤”,《隋书·西域记》称之为“康国”,《新唐书》称其又名萨末鞬。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在撒马尔罕设立康居都督府,归安西都护府管辖。撒马尔罕与古代中国的往来更加频繁。

唐代僧人慧超曾到访撒马尔罕,《往五天竺国传》对其有所记载。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提到的“飒秣建国”即是康国,称“异方宝货多聚此国”,玄奘曾在此小住。到了元代,耶律楚材在《西游录》中记录了自己的撒马尔罕之行。

3.png

▲2022年9月12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人们在孔子雕像附近走过。(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正是这个世界的十字路口,成为佛教传入东方,进入中国的重要结点。《后汉书》记载,汉明帝夜梦金人,于是遣使者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不久,二位来自撒马尔罕的高僧跟着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佛教自此进入中原,洛阳也从此有了白马寺。

据史料记载,康国与唐朝往来密切。唐太宗贞观年间,撒马尔罕使者来到长安,贡品中有一件“大如鹅卵,其色如金”的金桃,令大唐君臣大饱眼福。后来使者再度来访时,还带来了几株桃树苗。安史之乱以后,“金桃外交”才逐渐淡出历史。

造纸术的西传被认为是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撒马尔罕则是历史的见证者。公元751年,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部队与大食军队在怛罗斯之战中失利。波斯学者比鲁尼在其著作《印度志》中记载,唐朝战俘中有不少造纸工匠。在阿拉伯人的支持下,他们在撒马尔罕建立了阿拉伯世界第一座造纸厂,把中国造纸技艺留在了中亚。大量书籍的出版直接推动了阿拉伯世界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改变了世界文明的格局。

袁剑指出,以撒马尔罕为代表的中亚地区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商品物质等层面的互通有无,更进一步增进了两大区域之间的彼此认知与知识积累,为中国历史上陆地边疆上的西向交往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典范。


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撒马尔罕地理位置优越。在世界交通史的起始阶段,撒马尔罕是茫茫大漠和崇山峻岭交汇之处的一片绿洲。古代商队无论是西去波斯高原和小亚细亚,还是去往东方中国,撒马尔罕都是休憩、补给和货源分销、补充的绝佳地点。进入现代社会,它的战略重要性并未削弱。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走进撒马尔罕兀鲁伯纪念馆。在一幅古丝绸之路路线图前,习近平听讲解员讲述中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辗转来到费尔干纳(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历史后说,希望你们多宣传这段历史。欢迎乌兹别克斯坦朋友去中国、去西安。

近年来,中乌联合修复希瓦古城历史文化遗迹顺利完成并移交乌方,双方还联合发掘明铁佩古城遗址。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和全球葱园塔什干中心相继投入运营,成为中乌医药、植物学合作研究的重要载体。

4.png

▲2020年4月19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穆罗江·肯杰柏耶夫(右一)准备陪同4名中国政府联合医疗工作组成员飞往撒马尔罕。(新华社发)


袁剑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再一次改变中亚地区的地缘经济版图,撒马尔罕也再次找回了自己在世界版图上的重要地位。

上合峰会期间,《关于中吉乌铁路建设项目(吉境内段)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对于双重内陆国乌兹别克斯坦而言,中吉乌铁路使其货物绕过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扩展了交通运输网。同时,中吉乌铁路走廊将与外高加索走廊连接,为乌兹别克斯坦提供到欧洲的最短线路。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生。

袁剑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撒马尔罕而言,不仅意味着亚欧文明相互交流的新开始,而且还在现代意义上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之间的互联互通,将极大改善当地深处内陆的不利地理条件,提升中亚各国及其民众的生活水平,撒马尔罕也将由此获得更大的发展契机。

“中国向来主张和睦万邦,‘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正是这种古老智慧的现代呈现,它不是地缘政治角逐下的零和游戏,不是以邻为壑,不是强迫站队,而是强调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安全与共同发展。”袁剑说,事实证明,中国强则中亚强,中亚安则中国安。繁荣和稳定构成了中国与中亚的共同期待,也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受访者简介:

1665740633771990.jpg

袁剑,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边疆民族研究所所长,国家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新疆智库特聘专家,研究领域:清史、边疆思想史、边疆民族史、西北-中亚研究;代表性研究成果:译著《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著作《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等10余种,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等多项,中外文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杨新华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王怡凡

统筹:牛志男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