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江山多娇 家园美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贵州篇”侧记
发布日期:2023-11-17

      苍山如海,乌江如画。长空雁鸣,云海飞越,俯瞰一派青绿的美丽家园。此次贵州之行,首站落地黔北重镇——遵义,每一个中国人都倍感亲切的红色圣地。

      相聚丰收季节,爱上多彩贵州。

      9月20日至23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贵州篇” 开启。此次活动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贵州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贵州省民宗委、教育厅、团省委6部门联合开展,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委(厅、局)的有关同志走进遵义市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观摩感受、体验交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贵州实践。

      曾经漫道雄关,今朝团结向“黔”——

      在“转折之城”遵义,红色精神薪火相传。遵义会议会址前的老槐树,见证了88年前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贵州篇”翻开第一页。

      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的各族乡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心用力用情抒写“两山”答卷,留住美丽乡愁,红色老区已是花繁叶茂。

      火爆!出圈!发端于黔东南州台江县各民族共享的“六月六”吃新节,已经迅速升温为全国知名的“村BA”,成为展现新时代贵州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动人画卷。

      喜看稻菽千重浪,时值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黔东南州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的各族群众载歌载舞,举行丰收大典,用多彩的活动致敬耕耘、礼赞丰收。

      ……

      共有的“家园”,在田野乡村、社区广场、革命圣地,它是精神的栖息之地、力量源泉。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举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是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的创新之举。2022年国家民委印发《关于加强文化宣传工作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意见》,扎实推进文化宣传工作创新创造发展,加强思想宣传,弘扬中华文化,巩固民族团结,凝聚奋进力量。

      启动在“黔”,携手向前。贵州开篇,全国各族儿女正在携手同心书写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华彩篇章。


多彩贵州 最靓一抹是中国红

      贵州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很多人游历遵义都会专程到此,重温一场“伟大的转折”。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一个转折点——遵义会议在此召开。

      88年后,来自天南海北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在深入人心的会址楼前留影,会址里“活着的文物”——一棵老槐树苍劲挺立,见证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转折之城,再谱新篇。9月21日,濛濛细雨中的遵义会议会址更显庄严肃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贵州篇”在此举行启动仪式。

001.jpg

9月21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贵州篇”启动仪式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   康梦婷/摄

      “这多好啊!多彩贵州,红色中国,在遵义都体验到了!”精彩纷呈的文化演出和主题活动,令来宾和游客们沉浸其中,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

      “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来参观的当地中小学生,在现场感受了一堂鲜活生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课。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首站选在“红色精神高地”遵义,别有一番深意。

      “方向”、“道路”、“转折”,在聆听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员介绍时,总能听到这些高频词,“遵道行义”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品格。道为器之根,精神家园的建设离不开“道”的正确指引,更需要科学思想的举旗定向。

      此次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工作者在交流如何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项工作走深走实时,首先谈到的就是思想引领。身临娄山关战斗遗址,北京市民宗委副主任陈婷婷感慨不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要继续传承发扬攻克‘娄山关’的精神力量。”

      贵州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遵义自古是黔货入川的要道,各民族商贾云集,也是红军长征到过的较大城市。娄山关脚下,赤水河两岸,当年许多各族青年加入红军,逐步壮大的革命队伍无畏向前。

      百川汇聚江海,小道通向大道。一盏马灯照亮了遵义市枫香镇苟坝村的“毛泽东小道”,见证了苟坝会议的重要时刻,也照亮了通向中国革命的光明正道。四川省民宗委副主任马飞表示,四川也是红军长征走过的重要地区,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基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主办单位向基层工作者、各族群众代表赠送《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图书。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使命,以红色教育活动开启主题文化活动,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各族群众的血脉里。


      出彩“村BA” 文化春雨庆丰收

      大山深处的“村BA”,“赛”出了黔东南的文化新名片。以篮球之名,掀起了全民参与的现象级文体大联欢,吸引着山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场乡村里的篮球赛,何以有如此号召力?走进“村BA”的故乡——黔东南州台江县,眼前是千山绿、万水青的美丽乡村。

18.jpg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开展青少年“村BA”篮球交流活动 康梦婷/摄

      哨音一响,一场在台江县萃文街道方黎湾社区举行的各族青少年“村BA”篮球赛,让人直呼“上头”。开场前,社区篮球场的坐席已无可落脚之处,一旁的台阶和民宅阳台上都挤满了观众。前来观摩主题活动的嘉宾们也瞬间融入赛场,成了这里的“精神村民”。

      来自台江和剑河的两支青少年篮球队初次交手,却已有模有样。“启动加速的台江9号球员初生牛犊,不过也是力大如牛,轻松拿下两分。”来自台盘村的讲解员王再贵不断切换普通话、当地方言 “双语”解说,幽默风趣的解说不时引得观众阵阵大笑。王再贵一边解说,一边忙着做直播,记录下赛场内外的精彩瞬间。

      加油助威声来自村民们敲击的碗盘,现场“啦啦队”用侗、苗山歌舞蹈热场,奖品是“接地气”的刚采摘的金秋梨、活蹦乱跳的麻鸭,真是令人大开眼界。中场休息时,村民们自发上场比试投篮,男女老少无不兴趣盎然,连一位拄拐的大叔也把拐杖撂下,加入了投篮的队列。调皮的娃娃们在球场上追着篮球跑,大人背篓里的婴儿听着加油声睡得更香了……篮球在这里,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生活。

      火热的,不仅是篮球。台江县“村BA”源自当地汉、苗、侗等民族共度的六月六“吃新节”,这些年来一直保留着“逢节必比赛、比赛先篮球”的老习惯。竞技聚友、文化结缘,球场上大伙儿唱起欢歌、跳起舞蹈,交织出一幅各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动人画卷。

      继台江“村BA”火爆之后,黔东南州榕江县的“村超”也火爆“出圈”。根植于乡土的体育赛事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乡村体育文化,为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了新平台。

      “‘村BA’‘村超’从一个侧面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热闹的乡村赛场成为新时代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增进共同性,包容多样性,真正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省民宗委文宣处处长曾玲介绍。

      前不久,台江县承办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分会场晚会。当“村BA”遇上中国农民丰收节,当苗族飞歌与蒙古族长调齐唱,一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民族团结大联欢穿山越岭来相会。正如“村BA”主题歌中唱到:“奔跑吧,我和我的村/打开这幸福的大门/创造出我们的奇迹/凝心聚力的团队就是我们!”

19.jpg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开展青少年“村BA”篮球交流活动   康梦婷/摄

      9月23日是农历秋分,也恰逢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古韵思州,稻香岑巩。贵州省“庆丰收·和美乡村”文化展演活动就在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岑巩县举办。舞台设在田间地头,各族群众、各地游客与嘉宾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礼赞丰收。

      舞蹈《丰收鼓舞》热闹欢乐,华阴老腔《将令一声震山河》铿锵有力,打击乐表演《思州战鼓》气势恢宏……在精彩歌舞表演的同时,剥玉米、抢鸭子、稻田摸鱼、拔河等一项项富有乡土气息的趣味比赛轮番上演。田地里用稻草制作的“耕牛”“农人”等造型惟妙惟肖,充满了农耕、农趣、农味。活动现场,还有农业植保无人机的专业展示与服务,科技力量正在为传统农业注入新动能。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时常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沉浸式体验着农事活动带来的无穷乐趣。“这些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为乡村振兴赋能,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有益探索。”参加观摩的甘肃省民委文教处处长扎西卓玛表示。

岑巩县中国农民丰收节——通讯员_杨云.jpg

9月23日,各族群众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喜庆“中国农民丰收节” 杨云/摄


精彩共绘 书写美丽家园时代新篇

      秋风习习,丹桂飘香。正值秋收时节,漫步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村民们忙着抢收稻谷,割稻谷、脱粒、装袋,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浓浓的乡愁扑面而来。

      “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2015年6月16日,正在花茂村看望村民的习近平总书记,面对田野间花开正艳,如此赞扬这座黔北小村的美丽景色。

      乡愁的味道,正是家园的味道。花茂村的村民把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乡间小路亲切地称为“乡愁小道”。总书记的嘱托记心间,各族村民致富展笑颜。这几年,全村干部群众以党建为引领,用心守护绿水青山,把古朴的黔北民居打造成温馨的农家乐,“花茂人家”“红色之家”各有各的特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网红。不仅如此,花茂村还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土陶非遗、古法造纸等传统资源,着力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兴、农村富、农民笑的目标。

      每到周末,孩子们都会到村里的陶艺馆学习,体验家乡土地的神奇。展示架上,各式各样的土陶制品琳琅满目。省级非遗花茂土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母先才告诉记者,现在来研学的学生多了,他尝试将土陶做成了时尚产品,兼具美感与创意,受到大家的喜爱。“这让我的信心更足了,一定会把制陶传统技艺好好传承下去”。

      昔日“荒茅”不复,“花茂”名副其实。“花茂村的日子越过越好,从老百姓的笑容里就能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大家始终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乡愁更厚重、更可感、更有内涵。”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彭龙芬介绍说。

      黔贵大地,欣欣向荣。一路走、一路拍,一路看、一路思,让参加观摩的各省区市民族工作者感触颇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实践证明,贵州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聚焦这条主线,“地无三尺平”的古老黔地走出了现代化的“黔”途新路。从“千沟万壑”到“高速平原”,道路相连让人心更相通;大数据发展让贵州乘“云”而上,创新涌流、活力迸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累了丰富经验;遵义市滨湖中学把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打造出特色实践主题团课;台江县方黎湾社区开设“民族团结食堂”,创新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载体……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郭强表示,贵州将以此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活动月为契机,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为高质量发展打牢文化认同根基,厚植共有精神家园沃土。

      主办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举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创新举措,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人民至上,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通过组织开展理论宣传、文艺演出、体育赛事、课堂教学、文博展示、民俗活动等多种形式,切实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家园之美,中华之美。从贵州开篇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必将续写更加精彩的时代华章!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10期

文:本刊记者 刘雅

责编:龙慧蕊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