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诗画共同体
书法尚法 在乎楷则——关于楷书的随想
发布日期:2024-02-01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书法向来被视作有益身心的艺术,长期坚持临摹与创作、沉浸于静谧的书写状态,甚至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书斋之中,人们凝神静气、调墨挥毫,“此时之手脑,只在点画方寸之间。紧张之心绪,为之松弛;疲劳之精神,借以调节”(陆维钊《中国书法》)。此种状态下,即便是一个初学爱好者,从书写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实则不比职业书法家少。也因此,中国书法拥有相当庞大的爱好者群体。他们享受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带来的曼妙之美,在一次次挥毫中体验笔毫、纸墨的奇妙变化,在书写过程中心绪得以调节、心灵得到陶冶、审美得以提升。

       楷书的书写在后世不仅有“尚法”一路,也有以韵见长者、以意抒怀者、以趣胜出者,展现出儒家审美的和谐、含蓄、规范,道家审美的自然、简约、超脱,佛教审美的平静、超越、解脱。在人文和自然的双重感悟中,高明的书家不仅塑造出悦目的字形、形成属于各自的书体,也折射出时代的审美高度,更展现出中国人之于传统文化的深切体悟。

颜真卿《多宝塔碑》墨拓(宋拓)册_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1.jpg

《多宝塔碑》 墨拓 颜真卿(宋)


由古而今 由技而道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酷爱书写、勤于记录的民族。《墨子·兼爱下》载:“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槃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北京大学的董珊先生曾说,由于有“书于竹帛”,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简帛学;有“镂于金石、琢于槃盂”,产生了如今的战国文字学、金文学;再加上后世出土的甲骨文,古文字学的四个分支(甲骨学、金文学、战国文字学、简帛学)就齐了。实际上,在隶书成熟并普遍使用之后,人们对此前广泛使用的古文字也逐渐感到陌生。汉字的发展也进入了今文字阶段,而由篆书发展到隶书的过程,是书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环。

       如今,当我们无论拿起钢笔或者毛笔,在完成一个汉字的书写过程时,会不经意地表现出轻重、缓急,用轻重的力度来塑造粗细的不同,用缓急的节奏来产生轻快与敦厚的差异。我们会赋予每个汉字的最小组成单位以具体而优美的形态。实际上,这些规则、形态、审美在三国时期就已具有了“雏形”——尤其是楷书。当我们留意观察三国时期的楷书作品时,总觉似曾相识,但又感觉不够“完美”。当然,对于书家而言,却能从中感受到另一种美和趣味,大致可以用稚拙、幽深来描述。那个时期的楷书技法可以视作我们当今所使用楷书技法的滥觞,但直到隋唐时期才产生了大量适合广泛取法的杰作。启功先生评价这些作品“点画万态,骨体千姿,字字精工,丝丝入扣”,既被视作学书者的门径,更是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正如启功先生所言,“真书汉末已胚胎,钟(即书家钟繇)体婴儿尚未孩。直至三唐方烂漫,万花红紫一齐开”(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三十八》)。后世书家虽不乏精品之作,但从经典性上说,总是难以企及。

       汉字从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变化过程,对于文字学家而言,结构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对于书家而言,笔画形态的复杂化反倒提供了可以塑造的素材和思路。尤其是楷书,毛笔在各个方向的运动上呈现出高度复杂的艺术性表达,复杂的笔画形态不同于以往(尤其是古文字阶段),却又高度契合于人手的生理习惯。更重要的是,楷书易写易识,这些基本笔画的用笔原理、审美追求被不断总结、明确,甚至形成理论被传播,如“永字八法”。

       但这种偏爱不单单出于实用的需要。设想,如果人们学习楷书都只是为了传播信息,那大可不必将笔画形态发展到如此复杂。即便是唐代以书取仕,书法要求“楷法遒美”,但就目前看到的文献来说,当时也存在诸多并行的风格。


南北合流 一脉多元

       了解楷书,除了前边提到的三国至东晋时期的楷书外,还必须关注魏碑与唐楷。

       魏碑,通常指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文字刻石,也统称“北碑”。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对中原文化情有独钟,“善谈庄、老,尤精释义”(《魏书·高祖纪》)。不仅如此,他亲政之后迁都洛阳,推行了一系列促进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的举措,史称“太和改制”,其中就涉及文字改革。学者周睿认为,“一方面民族的融合统一与王朝的变革在推动文字和书法的变迁,另一方面文字和书法也在参与创造着中华民族的政治和文化”。北魏效仿汉、晋,亦以孝治天下,且北方多笃信佛教,因此当时碑志、摩崖、造像记大量出现。比如:造像记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其中又以《始平公》《孙秋生》《魏灵藏》《杨大眼》为最优,雄奇方劲,有龙威虎震之妙;墓志以皇族元氏墓志等为代表,如《元倪墓志》《元显儁墓志》;摩崖有《石门铭》《郑文公碑》等;碑刻则有《嵩高灵庙碑》等。对此,康有为总结出“十美”(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俊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来进行概括,可见其推崇备至。

       直到清代中晚期在一众碑学理论、实践先驱的推动下,这些魏碑作品方得以“王者归来”,并大行其道。

       南朝书法多受“二王”影响,名家辈出。其中,对唐人影响最大的要数智永。作为王羲之的七世孙,妙传家法的智永曾书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赠送给浙东诸寺。从他的传世作品看,可谓尚韵之余绪、尚法之先声。得其衣钵者,即虞世南。

       南朝与北朝之间一直保持着往来交流,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王褒入关”。南朝的书家王褒到北周去,广受北周人士效慕,即便是当时在北周最具盛名的书法家赵文深“亦攻习褒书”(《周书·赵文深传》)。

       清人梁巘说“唐尚法”(《评书帖》),诚然,对法度的理解和表达在唐代达到极致,而隋和五代则可以看作是两个过渡期:在前者可以看到饶有异趣的南北书风逐渐弥合,书家逐步探寻新的书写规则;在后者所展现出的则是五代书家对“法”的反思和瓦解。

       隋朝极大地促进了南北书风的融合。期间碑刻众多,虽以楷书为主,却也常常杂糅他体。风格或浑厚圆劲或峻严方饬,或平正和美或秀朗细挺。康有为认为,“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既是对南北朝遗风的继承,同时又深深影响着初唐的书法风貌。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如《龙藏寺碑》《苏慈墓志》等,颇为后人推崇。

       倘若说隋代书家寥若星辰,相比之下唐代书家则可谓星汉灿烂。初唐、盛唐、晚唐都涌现出了对中国书法影响重大的人物。初唐有奇险刚健的欧阳询、温润闲雅的虞世南、灵动精巧的褚遂良、精熟多变的孙过庭,盛唐有敦厚巍然的李北海、奔放恣肆的颠张醉素、伟岸遒婉的颜真卿、清婉瘦劲的李阳冰,晚唐则有严谨遒丽的柳公权等。这些书家凭借杰出的作品、鲜明的风格使唐代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极其辉煌的时代。

       从某种意义上说,初唐书法既可视为隋代书风的延续,也可以看作是隋代书法顺其内在趋势、理路自然发展达到的顶峰。而对于唐代书法而言,它又像是华丽的第一乐章,开阔典雅,金声悠扬。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法度森严、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温润圆融、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婉媚遒逸,可谓各自的得意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书法方面也有着颇为不俗的表现。他把王羲之书法推向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本人的书法作品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盛唐、晚唐书家中,颜真卿的存世碑刻甚多,数量上超过了欧、虞、褚、柳诸家。其主要作品有《郭虚己墓志》《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麻姑山仙坛记》《颜勤礼碑》《自书告身》《颜家庙碑》等。柳公权的作品主要有《回元观钟楼铭》《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蒙诏帖》等,书风刚健,铮铮铁骨,可与颜真卿雄浑雍容的书风相媲美,故二人被并称为“颜筋柳骨”。对比颜、柳楷书,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颜字茂密雄强,结体端方平正,用笔遒厚;柳字萧散清瘦,结体修长奇峭,用笔斩截。

       五代时期的传世经典作品较少,其书法成就也与有唐一代相去甚远。其中,可圈可点者有杨凝式、贯休、李煜等。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则是杨凝式一人。其作品风格或空灵(如《韭花帖》)或奇谲(如《神仙起居法》),或恣肆(如《夏热帖》)或雄浑(如《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对后代书家极具启发性。

       宋代最为著名的书家,要属“宋四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四家的楷书和唐人关联密切:苏、蔡学颜书,一得雄浑磅礴、一得端庄华丽;黄学柳书,稍加萧散;米兼学颜、柳并不断上溯魏晋。宋代人还编纂刻拓了许多刻帖,其中的精华部分主要是“二王”法书。

       元代书法很有意思,不仅汉族书家活跃,更有诸多少数民族共同参与书法学习与交流,还出现了一些有名的书家,且他们大多热衷于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不过,元代最著名的书家要数赵孟頫,他对“二王”法帖的临习可谓细致入微,潇洒中还多出几分平淡的气息,其代表作有《三门记》《胆巴碑》《赤壁赋》等。

       明代初期的书法大多追求精致而缺乏深刻性,但明中、晚期却涌现出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行草书等书家群体。

       唐人楷书曾一度影响后世,直到清代中、晚期魏碑复兴,中国书法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书家们常常会不满足于临摹传统,各种各样的创新展示也时常会出现在网络上。当大众无法理解这些书家的创作时,经常会留言“写个楷书看看”。乍看,会让人觉得似乎楷书很容易书写和理解——实则不然。楷书因为平正、匀称,更容易被接受。那些被当作“入门教材”的典范,实则时看时新,内涵深厚。

       中国书法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它过去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未来也将如此。也惟有如此,方能书道久远。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1期

文:刘光

作者为《中国书画》杂志编辑部副主任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