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以嵌促融” 持续深化春城幸福内涵
发布日期:2024-03-06

      进入新时代,云南省昆明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秉持“来到昆明就是一家人”理念,以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昆明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族团结一家亲》王建中13888898266_(3).jpg

昆明市盘龙区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 王建中/摄

      提升空间互嵌度,用心用情接纳城市“新居民”。昆明市常住人口860万人,城镇化率达81%,少数民族户籍人口101万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50.67万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先后实施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的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完善“网络信息、社区民族工作、民族联谊、服务管理”四个平台和“宣传教育、示范创建、矛盾排查、应急处置、协作联动”五个机制,建立起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城市民族工作网络。在全省率先开发“安家昆明”“城市民族工作综合服务”等微信小程序,实现“指尖办事”“掌上办事”,为流动人口提供便捷服务,并与省内外17个地区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协作机制。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升级版,创建各级各类示范单位2802个,其中,国家级18个,昆明市14个县(市)区已全部创建成为省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区。

      提升文化互嵌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落实落地落细“枝繁干壮”工程,扎实开展“五旗五徽五认同”“五史五观五认同”教育实践活动,率先在省内建成一批主题突出的干部教育馆、群众教育馆、现场教学点。树牢“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讲好晋宁河泊所遗址、和平使者郑和、为国而生为国而歌的聂耳、闻一多“最后的演讲”、西南联大教育救国、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等“六个故事”。创新开展“丝路云裳·民族时装周”“昆明民族团结大舞台”等活动,打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品牌,将民族团结融入市民生活。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使其进一步融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

云南民歌大家唱主场.jpg

昆明市举办“云南民歌大家唱”赛歌会

      提升经济互嵌度,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现代化。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各民族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昆明市对全省经济总量贡献率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昆明智慧就业”等平台,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25.19万人。在全省率先制定高校毕业生留昆落户、就业、租房、购房、招聘等补贴政策,荣获“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切实发挥省会城市优势,招收50名迪庆藏族自治州学生到昆明优质高中委培,接收76名初中毕业生、128名高中毕业生到昆明职业院校就读并推荐就业;选派15名优秀中小学教师到香格里拉市开展支教帮扶。昆明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镇后,创新“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模式,通过3个“百日会战”,高标准完成6个方面19项指标任务及6个典型示范村建设,该模式作为主题教育典型案例上报中央主题教育办。

      提升社会互嵌度,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创新推动“三项计划”有序开展,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加强“五社联动”,全市828个社区均建立协商议事委员会,建成84个“一家亲”工作站。成立全省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学院,首家昆明市城市民族工作法律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100个、“融荣与共实践中心”20个。民族节庆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和社区生活,形成春节、中秋节、火把节、泼水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扎实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在街道社区树立和突出一批中华文化符号。以百草村为典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得到各级部门高度肯定;以“北京路—人民路—环城西路—滇池路”为主干线的城市民族工作示范走廊获得市民广泛认可;以长征文化为纽带的红色乡村示范走廊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以跨省、跨地州市、跨县区创建联盟为依托,共建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示范走廊,“一圈三走廊”示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提升心理互嵌度,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实施“石榴红”“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幸福花开”等工程,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内培外引和集团化办学等方式,近两年新增优质学位16万个,新增幼儿园公费学位8.43万个。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共有随迁子女28.38万人,占全省的41.85%,居全省首位。昆明主城区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享受公费学位,在全国做到“门槛最低、政策最宽松”。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100%全覆盖。各族群众在昆明居住、工作、生活的幸福感不断提升,持续助力“团结花开,幸福春城”建设。

      乘风破浪正当时,凝心聚力再出发。

      昆明市将紧紧围绕“六个春城”建设(即产业高地、实力春城,投资沃土、温馨春城,辐射中心、开放春城,高原明珠、绿美春城,团结花开、幸福春城,踔厉奋发、效能春城),以大团结促进大发展,努力在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2期

文:云南省昆明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责编:龙慧蕊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