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青海湖畔增收致富涌大潮——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精准扶贫印象记
发布日期:2017-02-27

  自2013年9月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以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通过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等活动,在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精准扶贫、改善民生成为创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异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等一系列得力措施,极大地推进了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步伐。春暮时节,我们来到海北。


海晏县:整村搬迁带来的幸福生活


海晏县仓开村新生社新址.JPG
海晏县仓开村新盛社新址


  对海晏县金滩乡仓开村新盛社的村民而言,这两年村里发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两年前,新盛社几十户村民还住在山岭沟壑地带,每逢下雨天,村民们总会忧心忡忡:两边大山上下来的山洪会不会漫过家门?泥石流会不会冲毁山脚下的家园?

  虽然这里是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但恶劣的自然条件让村里的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地萌生过搬迁他处、另谋出路的念头。

  2014年初,新盛社进入县里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名单。同年4月,县扶贫开发局联合城建、交通、水利、电力、文化等部门,在新选定的平坝地上开工建设新的新盛社。6个多月后,村民整体迁入新建的家园。“11月搬迁是有原因的。家家户户都已接通自来水,如果再晚些入住,天太冷水管会冻裂的。”驻村工作队负责人对记者说。

  其实,围绕新盛社的异地搬迁,海晏县政府在2013年就有了充分的论证和筹划。第二年,异地搬迁的惠民工程加上“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县扶贫开发局将这两笔资金捆绑起来,高效而精准地落实在新盛社的整村搬迁中。

  今年65岁的村民张发云,作为贫困户住进了新村里的廉租福利房。这样的房子在新盛社共有11套,目前已入住4户,剩下的打算租给在外地打工回乡的村民。张发云和老伴朱延春分到一室一厅,屋内干净整洁,客厅里摆放着沙发和柜子,还有烧得正旺的炉子。卧室里的火炕宽敞得足以睡四五个人,还摆放着大尺寸的液晶电视。仓开村的村主任向记者介绍说,这里的家电都是由政府统一购买的。实施“村村通”工程之后,电视差不多可以收到40多个频道,火炕和炉子烧的煤炭则由村集体提供,贫困户几乎可以拎包入住。

  张发云属于“9个一批”中“政府兜底一批”的贫困户。他将自家土地的经营权委托给村里的合作社,等着年底分红。另外,作为村集体的一员,每年村集体所有的草场、林地产生的收入,也有他一份。这样全部计算下来,张发云一年的收入可到8000元左右,超过国家确定的农村扶贫标准线。“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生活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张发云心怀感激。

  村民陈建中则属于“生产发展一批”中的一员。比张发云小4岁的他,对今后生产生活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打算。作为六口人的一家之主,陈建中非常看好眼下从事的养羊事业。去年11月搬到新村后,在扶贫开发局、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村里的养羊大户无偿借给陈建中103只母羊,作为他养羊的“启动资金”。有借有还,等到这些羊生了羊羔之后,陈建中可以如数奉还借来的羊,或者按照当初借羊时每只羊的价钱,归还本金。“还钱的方式多种多样,村里的生产大户特别认可我们这种‘借鸡生蛋’式的扶贫模式。他们也知道,比起还钱,重要的是让这些贫困户在自己的带动下尽早富起来。”驻村工作队员说。

  有了自己的羊,下一步就是赶着羊群去草场放牧。村里的通常做法是两个农户合作,轮流放牧。这样一来,一户若家中有事,可以让另外一户过来照看,羊群也可以一直待在草场,不用下山。陈建中养的羊群中,个别母羊已经产下羊羔。现在已经入春,按照一只母羊一年至少怀两胎来算,今年羊羔数量便能翻番。“两家子的羊放一起有200多只,会不会分辨不出?”“绝对不会,我认得自家的每一只羊。”面对记者的疑问,陈建中自信地回答。


刚察县:让牦牛绒走向世界


  “等订购到的4台梳毛机到位,我们就可以接更大规模的订单了。”多杰才让一边捻着手中的牦牛绒,一边兴奋地对我们介绍说。

  多杰才让是地地道道的刚察县人,2008年从青海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在成都的一家法资企业工作,两年前回到老家创业。一口流利的英语以及外企经历,让他从创业伊始就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还在成都工作时,多杰才让的一位朋友委托他收购一些牦牛绒。他想到家乡那边家家户户都养牦牛,便联系老家的朋友促成了这笔生意。一笔订单下来,多杰才让发现牦牛绒原来这么有价值:光泽柔和,有弹性,手感好,耐寒且防潮,是仅次于山羊绒的高档毛织服装原料。但让他痛心的是,家乡牦牛绒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一公斤才11块钱左右。很多牧民剪下牛绒后不是丢弃,就是扔进炉子里烧掉。于是,多杰才让有意“变废为宝”,帮助牧民老乡销售牦牛绒,还要卖出高价。通过LinkedIn网站,他在全球范围内搜索牦牛绒买家。很快,一个英国买家与他取得联系。几番沟通,这位买家从英国飞到刚察县实地考察牦牛绒的品质和价格后,立刻下了500公斤的订单。


收购牦牛绒的多杰才让.jpg

收购牦牛绒的多杰才让


  第一笔生意做成,多杰才让决定成立公司,走规模化生产道路。正当他为启动资金四处奔走时,刚察县扶贫开发局了解到这个情况,认为他符合有关支持创业的条件,很快为他筹到了30万元的贷款,并将县扶贫产业园内的厂房无偿借给他用作生产车间。“感谢政府提供的资金和硬件上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些帮助,购买设备和后续生产就无从谈起了。”多杰才让说。

  去年,多杰才让通过台湾的朋友结识了SHOKAY的代表。SHOKAY是一家专门用牦牛绒制作奢华纺织品的社会企业,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有100多家门店。得知SHOKAY计划在青海牧区收购牛绒后,多杰才让积极地向他们推荐自己的牛绒原料。SHOKAY的采购人考察之后,认为无论品质还是价格都很合适,当即下了10吨的订单。

  尽管处于创业期,但多杰才让每次从牧民手中收购牦牛绒,价格都保证在每公斤19元左右,高于当地11元的市场价。他认为,自己的公司与牧民是互利共生的关系。目前,他正积极促成与他一样怀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一起合作,共同帮助牧民致富。


收购牦牛绒.jpg
收购牦牛绒


  持续不断地为国际厂商提供毛绒原材料的同时,多杰才让也在购买设备、扩充产品线,利用加工将牦牛绒的附加值提高上去。今年起,SHOKAY开始从他这里收购通过梳毛机筛选过的牛绒,即半成品。比起原材料,半成品可以直接用于纺织品的制作,因此销售价格又比原材料高出不少。“今年,他们下了3吨的订单。如果这批货不出什么问题,我们有可能成为SHOKAY的固定原料提供商。”多杰才让说。

  县扶贫产业园内的厂房里,几位藏族妇女正在用梳好的牦牛绒制作绒线。这些妇女都是刚察县的贫困村民,经过培训在这里就了业。多杰才让的公司成立后,解决了10多名当地妇女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随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公司还会吸收更多的村民。“我们相信,充分利用好当地牦牛绒的资源能解决当地牧民的就业问题。”多杰才让微笑着指了指挂在车间墙壁上的公司理念牌。


祁连县:村门口的旅游经济


  在祁连县八宝镇麻拉河村村口的空地上,工人们正忙碌着。他们身后,是一座正在建设的酒店式农家院。由于采用全木质结构,这个有着尖尖屋顶的建筑与四周的草山以及远处白雪覆盖的山野融为一体。

  麻拉河村是通向卓尔山风景区的必经之地,村口这块空地足有半个足球场大,农家院占据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面积。6月底农家院投入使用后,30个标间及400平米的餐饮区将接待前去卓尔山风景区的游客。

  除了酷似别墅的农家院,周边的空地上还将建设停车场、超市及流动摊位区域。如此一来,麻拉河村的村口将形成集餐饮、住宿、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园。

  麻拉河村生态园的建设目的在于通过旅游扶贫的形式,带动村民脱贫增收。截至目前,生态园项目累计投资500多万元。其中,2015年共投入旅游扶贫资金300万元,旅游配套资金20万元;2016年共投入产业发展扶贫资金42.24万元,互助资金50万元,金融扶贫贷款94.9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包括祁连县当地龙头企业的100万元注资。这些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同时也带来了酒店管理的先进经验。

  生态园建成后,麻拉河村将实现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村民可在农家院、停车场以及超市就业;自家有菜圃的村民,可与农家院餐饮区合作,将蔬菜和水果供货给入住的商家;农家院前的流动摊位将优先租给村里有致富愿望的村民经营,让他们制作、出售如青稞面等当地特色美食。

  依托优美的卓尔山风景区,麻拉河村生态园将持续不断地产生收益。项目实施后,通过年底分红,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预计在第一年实现脱贫,贫困户人均增收698元,第二年人均增收将达到1118元,户均增收达到2838元。由此,全村进入脱贫巩固阶段。全体村民完成脱贫后,旅游扶贫项目将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

  马富民是麻拉河村的村民,今年50岁,现在农家院建设工地当义务监督员。他觉得这份工作虽然没有报酬,但对自己和村里的发展都特别有意义。马福民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在幼儿园。为了孩子上学和日常开销,过了农忙季,马福民和妻子就去县城里打工,一年收入有1万元左右。现在,他把脱贫增收的希望寄托在了生态园上。“村里的大多数人都在外打工,以后有了生态园,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做点小生意了。”马福民高兴地说。


门源县:高原上的菜篮子


  在海拔2900米的高原地区建设温室大棚,还能种出蔬菜和水果——这不是梦想,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门源县泉口镇万亩蔬菜基地内,一条宽敞的土路笔直地延伸开去,路两侧是整齐排列的日光温室以及一座大型智能玻璃温棚。基地内正在施工建设,一辆满载建材的卡车带着滚滚尘土,轰鸣着驶进日光温室前的那片工地。

  这个万亩蔬菜基地计划投资8.48亿元,占地面积2万亩。其中,泉口镇1.1万亩、东川镇9000亩。眼前这片蔬菜基地预计在今年内完成建设。“这1.1万亩土地,集约了泉口镇牙合村、大庄村、旱台村、泉沟台村及黄田村等5个村的土地。我们与村民签订了2万余份土地流转合同,支付的租金在330万元左右。随着蔬菜基地投入运行,它可以给村民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蔬菜基地的负责人向我们介绍说。

  在宽敞的玻璃温室内,代表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无土栽培正在进行:几百株黄瓜苗和小白菜苗在白色的栽培床内冒出了嫩芽。这里的无土栽培除了生产蔬菜之外,主要是向门源县的农民展示最新的农业科技,吸引他们来这里免费学习技术,提高种植技能。


门源县蔬菜基地的玻璃温棚.JPG

门源县蔬菜基地的玻璃温棚2.JPG
门源县蔬菜基地的玻璃温棚


  走过智能玻璃温棚,便是这片蔬菜基地的主体部分——日光温室。现在已投入运行的日光温室数量已达到33栋。因为是运行初期,基地在尝试着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以便从中选出最为适合高原气候的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在这里,我们品尝到了生长于海拔2900米的黄瓜、草莓。负责日光温室种植的技术员告诉记者,这里还种着西红柿、葡萄、西瓜和辣椒。

  截至目前,基地内建成的日光温室已有230栋,每一栋都与村民的发展息息相关。蔬菜基地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每建一栋至少能吸纳1名村民就业,加上基地内各项服务,如加工、物流、旅游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吸收的劳动力将超过3000人。基地内每座蔬菜大棚一年的生产效益可达5万元,是一般农田生产的40多倍。按照目前基地内打工村民70元/日的工资计算,他们每月的收入可以轻松突破2000元。另外,熟练掌握蔬果种植技术的村民可与基地签订生产合作协议,参与大棚收益的分红。

  一栋日光温室的入口处,几位妇女正蹲在那里围着一个大盆忙碌,盆里是新鲜的香菇。这些妇女是管理日光温室的当地村民,香菇是她们从日光温室里采摘的。一位妇女向记者介绍,温室里正试种香菇,手里的香菇就是她们的试验成果。“我们可以带回去吃,打算做个小鸡炖蘑菇。”说完,她们都开心地笑了。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