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祖传秘方》外的秘方
发布日期:2016-11-18

祖传秘方.jpg

辽宁省代表团·话剧《祖传秘方》剧照


《祖传秘方》有别于一般抗战剧的优胜之处,就在于它是一曲张扬刚烈血性的英雄颂歌,也是一副抗敌救国的秘方,更是一部激励中华民族精神的悲壮史诗!


大约10余年前,著名艺术理论家孙浩先生跟我讲他构思的一个戏,是抗战时期老沈阳北市场的故事,我听了大受震撼。2014年,这个故事写成了剧本《祖传秘方》,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排演,导演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宋国锋先生。该剧在沈阳中华剧场隆重首演,独具匠心的舞美设计,大气恢弘而又简练,既突出了本剧凝重肃穆悲壮的主题色调,又凸显了浓郁的关东地域风情,既切合老沈阳的时代色彩,又为表演提供了充分的环境空间与支点。演员荟萃了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飙戏,别生意趣。

《祖传秘方》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正德堂是老沈阳赫赫有名的药店和诊所,掌柜卜振堂早年以武功闻名,因为比武失败,信守诺言,自断一腿,成了瘸子后退出关东武林,专心经营正德堂。正德堂是老字号,有祖传秘方,红伤药即是一绝,祖传的断骨接续术也是一绝。当卜振堂正打算和相恋多年的评剧艺人筱月仙成婚时,“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侵占沈阳。30万东北军不战而退,这是巨大的国耻,东北民间的抗日武装彼伏此起。其中有一股抗日武装,首领绰号邵嘿儿喽,率队袭击了东塔机场,引起巨大轰动。邵嘿儿喽在战斗中负伤,前来正德堂求治,卜振堂蓦然发现这个抗日英雄就是当年跟自己比武、使他断腿受辱的冤家对头。从这个悬念开始,继而引出了日寇谋夺正德堂祖传秘方的核心事件,剧情一波三折,直到最后为保护祖传秘方,主要人物和日寇、内奸同归于尽,壮烈殉国。

简要复述本剧的故事,是为了与近年屡遭诟病的抗日神剧做一个对比。本剧以相应的史实为依托(比如袭击日寇东塔机场),以严谨的创作态度,注重在人物的戏剧关系上做文章,注重人物的个性塑造和心理挖掘,而不是为吸引观众而猎奇、为情节曲折而胡编乱造。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拥有五千年文明,何以被日本肆意欺凌、甚而有亡国之危?中国一向自诩礼仪之邦,高标道德,何以有数倍于敌的汉奸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严格地说,如果不涉及这些问题、不思考这些问题,就不能从更高的文化视角加以内省,抗战剧无论多么宏大悲壮,在主题层面上依然不免流于肤浅。而《祖传秘方》在这方面,作了一个较好的回答。

首先,本剧的情节和很多抗战剧不同,它不以和日寇的周旋对抗为主要内容,而是从两个比武的旧冤家相见开始,以大敌当前、化解恩怨为驱力,引向内奸附敌、谋夺祖传秘方的核心事件。抗日还是重大的内容,但是它已从前台弱化为一种背景,亲族内部的敌我冲突上升为情节主线。这意味着编剧关注的重点,乃是亲痛仇快的汉奸现象。当然,如果仅仅如此,这并不新鲜,但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主题倾移——汉奸现象,其实包含着异常重大的主题内涵,值得我们严肃思考。简要言之,这是民族归属和国家认同的重大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祖传秘方》不但极力弘扬民族的血性烈胆,它在情节的张扬表象后面,还有更深的主题内涵。要看清这个问题,我们又得先从剧中的一个特殊人物说起。

这个特殊的人物,就是那小辫。

那小辫是本剧中个性与外在形象鲜亮突出的人物。他是贵族出身的遗老,老沈阳满族人的精神领袖。从清朝被推翻到故事发生的1931年,整整20年里,他坚决不肯顺应时代发展而剪掉辫子,更自愿为老汗王(努尔哈赤)守灵。显然,这是一个冥顽不灵的人物,沉溺在愚妄的旧梦之中,脑后那根细小的辫子,晃动出他固执的个性和陈腐的精神,可谓与时代格格不入。从一般剧作的角度来看,这个人物的设置似乎也大有问题。看似他并没有对剧情的发展变化产生任何实际性推动作用,比如那小辫配合卜振堂处死内奸的戏,那小辫的督促似乎显得多余,没有那小辫出面说那句“壮士断腕”的话,武功高强的卜振堂也一定会按照剧情的内在逻辑和人物的性格,选择处死内奸侄子,一掌一脚足矣;至于卜振堂和筱月仙的婚礼,也不必非得那小辫主持,甚至没有任何人来主持,那场婚礼照样可以铺排得感天动地——  这样一看,那小辫不但是个超级落伍的人物,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了。

如果仅仅这样观照那小辫,那么,我们对于本剧题旨的认识,就极可能流于肤浅——对本剧而言,那小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调色人物,更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存在,他是深化本剧主题意涵的必要人物。

这需要我们换个角度来分析他。

那小辫不剪辫子,坚持为老汗王守灵,站在辛亥革命(亦即民主共和政治)的立场来看,当然可以批评他的顽固愚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他的这些特征,恰恰具有重要的符号学意蕴:辫子是大清王朝最为鲜明的政治标志和文化符号。尽管它最初是靠“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铁血暴力来推行的,尽管孙中山在革命之初提出过“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过激口号,然而一个最为重要的事实是,在清朝统治的260多年间,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以蓄辫而表示了对清朝统治的服从与国家认同。特别是朝廷以对汉文化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应用、尤以康熙大帝倡导的“满汉一家”的国策为标志,等于宣布了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政治存在、文化存在、地理存在。

以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黄宗羲为例,他在明亡后,曾参与抗清斗争。但是到了晚年,他发自内心地认同了康熙大帝的圣明统治,自愿在私信中使用了康熙年号。换言之,当清王朝以“中华帝国”的名义确立政治威权和文化归属时,也就等于所有蓄辫者都明确了“中华帝国”的国家认同。因此,那小辫的不剪辫子和为老汗王守灵(努尔哈赤是大清帝国的开创者),就不仅仅是顽固地沉溺于前朝旧梦,也是对于“中华帝国”的政治认同、文化皈依以及情感寄托。如果这是在辛亥革命时期,或者是在今天,则那小辫的顽固无疑是彻底的反动,但在日寇入侵的特殊时代背景下,那小辫的顽固,反而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学和民族学意义。

那小辫是前清贵族,但他对满洲国的不屑,表明他的前朝旧梦是复兴中华帝国,他体认的是中华民族——这在日寇入侵、汉奸蜂起的时代,无疑具有崇高的意义。那小辫这一角色虽然不无滑稽,但是也足够悲壮与神圣。统一的国家信仰和中华民族认同,是我们抵御外侮、复兴国家时最为重要的政治意识、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日寇以及所有的帝国主义、军国主义,无不著力于瓦解我们的这种国家信仰和民族认同,无不盼望我们出现民族分裂。从这个意义来说,那小辫对于本剧的主题深化,无疑具有特殊的价值。那小辫细瘦的形体里,蕴藏着坚强的意志;他半颠半狂的言行中,闪烁着晶莹的信仰灵光;他的顽固另类,别有一种值得我们细细品咂的精神意境。

《祖传秘方》在主题维度上的开掘,不止于此。

从题材类型上说,本剧也属于抗敌护宝的类型。这一类型最容易流俗的写法,就是双方要拼死争夺一个神奇的宝物。如果《祖传秘方》在最后的高潮戏里,止步于主人公不惜壮烈牺牲保护神奇的宝物,就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本剧仍然属于境界平庸的通俗类型剧。道理很简单:就抗日背景而言,在单位面积和人口相等的对比上,日本政治体制的有效性、国民综合素质、军队作战能力和军事装备等级以及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等诸多方面,均远远超越当时的中国。当时的日本要征服中国,他们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中国国家分裂、遍地汉奸、信仰混乱、军队溃散以及丧失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不是其它的秘方。

幻想依靠一个神奇的宝物可以救国,这是典型的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本剧虽然名为“祖传秘方”,戏剧冲突也几乎围绕“祖传秘方”而生发,但编剧和导演并没有渲染它可以救国的神异,而是把“祖传秘方”升华到了一个更高更深的文化层次上——它不再是一个具体的秘方奇宝,而是一种文化意识的象征、民族精神的象征、人格意志的象征。当时,数千日军就能轻易攻占沈阳,30万东北军不战而退,沈阳兵工厂落于敌手,还有什么祖传秘方可以救国?还有什么祖传秘方抵得过当时中国第一大兵工厂的价值?面对强敌入侵、国家内乱、积贫积弱的现实,唯一的法宝是唤醒民众、强化中华民族意识、张扬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舍此则无以救国。

(作者为辽宁省艺术研究所专家)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