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博集众智 引领未来——国家民委专家决策委员会委员热议录
发布日期:2016-12-05

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工作重大问题研究,探索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提高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水平,2013年7月30日,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举行。

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是国家民委领导下的高级咨询机构,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委员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路线,深入调查研究,集中专家智慧,为国家民委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强调,这是推动民族工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民委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决策咨询委员会思想库作用,为民族工作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思想产品,为推进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针对当前民族工作、民族问题的热点和难点,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专家纷纷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本刊将陆续选登,以飨读者。

 

郝时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院长助理):

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的成立非常必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第一是政治上的宣示,体现了三个自信的政治底气。

第二是从经济发展作为重心来看,无论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2050年达到中等收入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衡量西部地区的发展标准绝对不可能单纯依靠人均GDP。我们可以用全国的数据把西部人均GDP带动提高,但是从人文指数还是其他各种各样的指数来衡量,这个差距在短期内不会显著地缩小。所以我们必须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台任何政策都要立足于这个现实。

第三是法制化的问题。1984年出台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可以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制度的法律保障方面最早出台的一个国家基本法。但是30年后的今天, 只有《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自2005年5月31日起施行,5个自治区还都没有自治条例,中央国家机关特别是国务院的相关部门依照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实施、落实的规章、办法、条例、措施也鲜有出台。法制化的问题、自治条例的问题都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我们要依法来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民族关系。

第四要因地制宜地对经济政策、民族政策进行调整,不能搞一刀切。我们不能把一些区域性的、特殊性的问题看成普遍的全局性的问题。

第五是要坚持民族团结与反分裂。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反分裂斗争的严肃性和复杂性、残酷性。我刚从西藏考察回来,完成了一个新的报告,主要写的是西藏的110便民警务站体系值得新疆借鉴。从2011年9月至今,西藏从拉萨开始, 165个便民警务站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建起来了,现在全区有600多个,遍布全藏的县、市、镇。这些便民警务站外观是藏式风格的,非常漂亮,完全融入到拉萨的街景里面。每个警务站约有20名警力。它立足于便民,你可以随便去那里歇脚、喝水、吸氧、问路,但里面车辆、通讯、器械、各种防爆防恐设备齐全。它创造了一个密切联系群众、非常和谐的氛围。便民警务站的布点比较密,隔着两三百米就有一个,所以它的联动效应、紧急响应功能是完善的。我觉得这个方面,新疆也可以借鉴。

我们要在整体的布局上防控,然后亲民、护民、爱民、利民,用这样的方式来把我们的反恐力量、防范力量、维稳力量深入到最基层去。西藏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好的。这也符合现在中央提倡的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我们维稳的根本力量还是在民间。

 

金炳镐 (中央民族大学马列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教授):

国家民委成立决策咨询委员会我觉得非常好,因为民族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民族问题对国家的发展、统一有重要影响。

首先,从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的认识这个角度来讲,应该强调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中国的民族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民族研究界甚至在某些民族工作部门,都有一个比较超前的情绪,想早一点把民族问题解决了,或者是走向一体。但是我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来讲,民族问题仍然是长期存在的。我们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个阶段至少100年,所以这个长期性一定要认识清楚。

再次,城镇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所以少数民族也要跟上城镇化的步伐。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再加上少数民族城镇化的现实需求,要求我们要把党解决民族问题最基本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有一些做法还可以继续研究,而且国家民委作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机构,也可以在某些方面做一些试点。民族地区怎样实现全面发展,对这个问题可以多做一些深入研究,建议决策咨询委员会把它作为一个课题。

最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城镇化速度比较快,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而在南方地区比如云南、贵州等省区就比较难一点。还比如朝鲜族地区。原来的朝鲜族地区特别是农村,基本“空心”了。我出生的黑龙江省延寿县,原来镇里朝鲜族人口有50多人,现在只有两个老太太。原来全县有40多所朝鲜族小学,现在只剩一所了。人都到外面去了,流动到城里做生意,或是到韩国做生意、打工。我对整个朝鲜族的人口流动情况作了个大概的统计,朝鲜族人口城镇化达到80%左右(如果流动到城里可以被称作“城镇化”的话)。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少数民族的城镇化过程中,一个是城市建设,再一个是到城里打工经商生活的人权益怎么保证?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凸显了民族教育如何同步配套的问题。我觉得城镇化过程中朝鲜族是一个典型。对此,人口流动也是一个典型,我们可以做一些研究,以期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发展有一些借鉴意义。

 

何星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我认为成立决策咨询委员会很有必要。某些不科学的决策,会对民族地区的发展造成严重后果,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修复。民族宗教问题是我国当前最为敏感、重大的问题之一,与民族宗教问题相关的各种决策应慎之又慎,不要重犯以往的错误。针对同一个问题,大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看法,深度挖掘,互为补充。这样有利于制订一个较全面、较系统、较科学的决策。假如只有一种意见,决策就容易失误。

为此,我主要提如下几点意见。

第一,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增强全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内,国家认同是第一层次或最高层次、最重要的认同。民族意识向公民意识发展,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我们应借鉴国际经验,采取措施,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

第二,把经济发展和转变观念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学界普遍流行一种理论,即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了,贫困问题解决了,社会也自然稳定了,分裂问题也就不存在了。然而,大量事实表明,以往流行的“经济论”是片面的,它只能说明部分原因,不能说明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的主要原因。无论是社会稳定还是经济发展,都与人的观念密切相关。全国各省市大力支援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不加强观念的转变,就不能达到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的。边疆民族地区更要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观念的转变。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意识是影响新疆、西藏稳定的主要原因。这是当前必须研究的重大问题。

第三,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应继承和弘扬中国化传统。

中国的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尽管具有很强的内向性,但与我国主流文化相互渗透和交融,形成了有机的、密切的联系,应该更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国化传统。

第四,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增强共同性相结合。

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认同的基础,文化的共同性或同一性是中华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基础。如果只强调保护的多样性,而不强调共同性,则多样性和差异性将会逐步扩大,统一性或共同性将会逐步削弱,现代中华民族文化新模式就不可能形成,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也就没有基础。我们应加大力度宣传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强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

第五,加大力度宣传和研究有史以来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现象。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增强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性的重要途径。

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是从多元到一体的逐步融合的历史;从民族分布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形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整体。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各种文化,都是经过长期文化交流而累积形成的。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无论哪一个民族,其血缘和文化的来源都是多元的。当代汉族有大量的少数民族的血缘和基因,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的血缘和基因,各少数民族间血缘和基因也相互渗透。对有史以来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现象,应该加大力度宣传和研究。

第六,加大力度提高各民族的文明素质和现代文化水平。

当前我国许多民族的文化保留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文化模式,这种模式与现代社会不尽相适应,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加大力度提高各民族的文明素质和现代文化水平,使各民族文化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这既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性的措施之一。部分少数民族竞争意识淡薄,积累和再生产观念缺乏,宗教意识浓厚以及轻利保守的价值观,与以商品性、竞争性、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追求现代化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与诉求。真正建立起各民族所认同的共有文化,就必须引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换,加快现代文化体系建设,构建体现各民族共同意志、共同理想的观念和意识。要通过大力发展和传播当代先进文化,使各族人民崇尚科学理性和文明进步,反对愚昧无知迷信,以现代知识、现代理念、现代价值作为各民族的共识,有助于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 (责编 晓林)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