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人物
熙明朝鲁
发布日期:2018-05-30

  “在那茫茫的草原上,鲜花朵朵芬芳着绿地,扎根沃土,热情开放,甘愿把生命融入季风里。在那辽阔的牧场上,活跃队队红色的轻骑,天做幕布,地当舞台,一心把欢乐送到毡房里。玛奈乌兰牧骑,骏马一样奔跑在四季。哪里有草原兄弟姐妹,哪里就有蓝天的旋律!”


熙明朝鲁近照1_副本.jpg

熙明朝鲁近照 

 

  今年新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传唱的一首新歌——《玛奈乌兰牧骑》(蒙古语“玛奈”的意思是“我们”),赢得观众阵阵喝彩。原来这支新歌在保持蒙古民族传统旋律的基础上,还加入了时代流行元素,朗朗上口,律动感强,易唱易记。


  当人们在赞扬这支被称为“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的队伍时,词作家熙明朝鲁以另一种视角,思考和表达如何进一步发挥乌兰牧骑的优势,发扬乌兰牧骑精神,当好新时代的“文艺轻骑兵”。他的《玛奈乌兰牧骑》不仅属于乌兰牧骑,更属于所有的农牧民群众。


  “歌曲的魅力在于它能赋予思想以新意,赋予生活以情趣,让人生更加醇厚。”岁月如梦,人生如歌,一首歌曲浓缩了众生百态,而歌词则赋予了音乐以灵魂。


  著名蒙古族词作家、中国音乐“金钟奖”及“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第七、八届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熙明朝鲁,以手写心,耕耘十余载,先后发表歌词500余首,赞美神州大地的博大壮美,展现民族文化的绚丽风采。


  “你是从我心口上,喷涌而出的暖流,穿过峡谷,流过沟渠,灌溉塞上稻花香,青铜色的皮肤,浸染着你的雄浑,爱的波光照亮,我的黄河金岸,你是在我灵魂里,舞动神奇的彩虹,宛若丝绸,飘落梦里,绽放一路的芬芳……”这是他的《青铜峡之歌》的畅想;“你的气息芬芳,胸膛辽阔温暖,眼睛迷人流淌高贵蔚蓝……我要化作飞舞的白云,陪你一起跃马扬鞭……我要长成不老的胡杨,永远和你相依相伴……”这是他献礼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歌曲《高贵的蔚蓝》。


  《情歌草原》《梦里青草香》《走咧走咧去宁夏》《牡丹花和放羊娃》《美,从江上流淌》《神奇的阿尔山》《梦想起飞的地方》《温暖中国》,从他的一首首力作中,可见其作品题材广泛、构思奇巧、语言鲜活,而又饱含深情,于大气唯美、粗犷豪放中不失哲思睿智、温婉细腻的情感,思想性和艺术性相得益彰。


  在北京草长莺飞的春日,本刊记者专访了熙明朝鲁。


  记者:您曾创作了大量成功的民族风格作品,比如《走咧走咧去宁夏》曾荣获2015年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您的创作理念是什么?歌词中蕴含有哪些民族故事和情感?


  熙明朝鲁:关于歌词创作,我认为要把握好“四个度”:


  一是维度,即完整度。我会注重歌词的结构是否完整合理,歌词的意境、遣词造句、启承转合、叙事或抒情是否到位等。


  二是角度,即主题切入的角度。我会思考歌词在确定主题后,需要从哪个角度切入,才能使全篇布局出新出彩,引人入胜。一般来说,我会选择从“新”“小”“巧”“贴”几个角度切入。


  三是深度,即思想深度。我创作歌词的主题思想和所表达的意境,都注重展现“爱国、爱家、励志”等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四是温度,即情感的温度。情感是一首歌词的气血,非常重要。含情量的高低和情感的真伪度,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成功与否。


  可以说,我所有的作品,都是遵循这个原则创作的。同时,我也努力做到每一首作品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最终效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一首动听的歌曲,会让人爱上一个地方。在宁夏采风时,我们用心感受大漠黄河的雄浑、黄土丘陵的苍茫、塞上江南的灵秀。通过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并查阅史地资料,我希望能写出代表宁夏名片的宁夏人自己的歌曲。


  当地人们的热情、淳朴,回汉各族群众的团结和睦,让我深深震撼。《走咧走咧去宁夏》中“不等天亮就出发”等歌词让整首歌更加接地气,主动去 “俘获”听众的心,反映了大家迫不及待要去宁夏、了解宁夏的心情。宁夏各族同胞的厚重和不张扬,只有踏上这片土地才能有所感悟。“红黄蓝白都是歌”这句话看似描述的是颜色,其实更蕴含了不同民族和谐相处的深意。


  记者:您的作品《梦想起飞的地方》曾获2014年中宣部“中国梦”推荐展播音乐作品三等奖。您觉得少数民族群众的梦想是什么,如何才能让梦想起飞?


  熙明朝鲁: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国梦”是56个民族的梦,是13亿中华儿女的梦。为中国梦奋斗就是为各民族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无论哪个民族,都是祖国母亲的儿女。心手相牵,守望相助,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团结奋进,这才是大家共同的追求。咱们56个民族必须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块使,共同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


  记者:听说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作了作品。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熙明朝鲁: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我相继创作了两首歌曲,都是聚焦精准扶贫题材的。歌词《都说变了样》,经过青年作曲家鄂矛谱曲和著名歌唱家刘媛媛演唱后,进一步丰满了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已被国务院扶贫办选用并拍成MV在全国宣传推广。


  众所周知,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湘西州提出要实施“精准扶贫”指示5年来,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硕果累累。纵观相关歌曲创作,不少仍停留在“精准扶贫”如何行动上,而对扶贫成果则鲜有反映。因此,我将创作视角转到了扶贫取得的成效方面,以期通过对扶贫成果的描述,反映乡亲们精神风貌的巨变,这也是“精准扶贫”的初心和目的。这就是《都说变了样》的创作源泉。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贫困地区的新闻一经播出,作为一名党员,我内心感触很深,在几天内就创作了歌词《一个都不能少》。总书记关怀贫困地区各族老百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极大地激发了各族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中国梦的热情和信心。


  记者:您的代表作《情歌草原》如何将民族元素与内地乐坛流行歌曲风格结合起来?在作品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民族情感?


  熙明朝鲁:《情歌草原》是我参加2009年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获得优秀奖的作品。我从小生长在草原,听着草原情歌长大,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许多年以后,我突然感悟:为什么草原产生了那么多的情歌?是因为她的辽阔、她的博大。草原就像额吉(母亲)一样,每首情歌都是她的孩子,盛产情歌的草原就是情歌草原。这首歌曲又加入流行语境和旋律,很好地表达了作品的情绪和意境,这可能也是获奖和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


  这些年,我经常回到草原回到故乡,所以在作品中都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思所想。我也经常到不同的民族地区采风,吸收各民族音乐的丰富营养,创作出一些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作品。

  记者:您是如何走上歌词创作这条道路的?


  熙明朝鲁:我的家乡在内蒙古科尔沁,那里有生我养我、疼我爱我的大草原。由于工作关系,我来到了北京。多年来,身在北京,可思念的梦永远是家乡,也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什么。因为我爱我的民族,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草原!


  至于为什么选择歌词创作?可能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唱歌,又会几种乐器,对歌曲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加之我本科专业是中文,在专业的熏陶中,对歌词创作情有独钟。而且歌词篇幅大多短小精悍,能够在工作之余有所创作。


  记者:多年来,您与廖昌永、刘媛媛、蔡国庆等知名歌唱家及降央卓玛、乌兰托娅、云飞等歌手合作中,碰撞出何种火花?


  熙明朝鲁:国内许多著名歌唱家和流行歌手都演唱过我的作品,大家合作非常愉快,并成了好朋友。在他们身上,我也受益匪浅:有的给予我创意灵感,有的丰富了我的作品风格。加上编曲和制作的各位师友的帮助,让我的作品更立体、丰满。借此机会,一并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记者:您是“文化中国”公益基金首席专家,也是活跃的文化项目策划人。近年来,您策划并参与实施了哪些推广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熙明朝鲁: “文化中国”公益基金是基于“讲好中国故事”、“扶持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初衷而创建的一个平台。我曾参与策划了大型非遗创意秀《Memory5D+》全球巡演项目,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中国故事。首站设在美国,当期就取得了轰动效果。2018年元旦期间,该创意秀还在北京北展剧场连演四场,场场爆满。今后,我还将进一步挖掘整理各民族的经典文化项目,助其推向国际市场。


文/本刊记者  张璇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