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展示
风从草原来 四季美常在——东乌珠穆沁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发布日期:2023-08-23

      “风从草原来,吹动我心怀……”草原清风带来丝丝清凉,在祖国北疆的亮丽风景线上,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最北端的东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东乌旗)尤其令人神往。

      夏秋之交,乃林河水淌出九曲十八弯的壮丽景致,额吉淖尔盐湖恍若嵌在绿毯子上的七彩宝石,崭新的边境公路在宝格达山苍茫林海间穿梭,绵延的辽金长城遗迹勾勒出清晰的历史脉络……眼前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人们的家国情怀。

      相传在明清时期,一支蒙古族部落一路东迁,从新疆阿尔泰山脉葡萄山下迁徙数千公里,逐水草而居。从此四季更迭、草木向荣,这里也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乌珠穆沁,蒙古语意为“葡萄山人”,成就了一段关于祖国辽阔疆域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佳话。

      动人的故事从未远去。乌珠穆沁牧民习惯了每天要煮上一壶浓醇的奶茶,茶香氤氲,这个源流可以追溯至万里茶道。还有当年支援边疆建设的北京知青难以割舍下对草原的牵挂,选择留在这里安家兴业;招商引资入驻的山东、吉林、河北等地企业的员工,逐渐融入了这方新天地;上海游客不远千里自驾而来,只为领略这草原牧区的风情与美景……

      作为我国138个边境旗县之一,看似边远的东乌旗实则熙来攘往、生机勃勃。7万多各族儿女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激荡起草原最持久的生命活力。

      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锡林郭勒盟的消息传到东乌旗,全旗上下一片欢腾,倍受鼓舞,“守望相助、团结奋进”理念深深扎根北疆,无限深情牢记心间。

      如今,这个内蒙古边境线最长的旗县,正在着力打造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长廊和水清岸绿草茂林盛的绿色生态长廊。新时代以来,东乌旗不负殷殷嘱托,践行“国之大者”,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决维护“模范自治区”荣誉,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中华民族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好一个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北疆重镇!

      好一片传奇、开放、交融、振兴的绿色草原!

 058d35cfb894854240f051d617f4ce9.jpg

东乌旗青年干部重温入党誓词


赞歌唱到心坎上

      “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赞美中华的崛起和兴旺……”经典永流传,上世纪60年代一曲《赞歌》脍炙人口,这首根据东乌旗长调《萨如勒塔拉》(蒙古语意为“美丽的草原”)改编而来的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党的光辉照边疆,草原儿女心向党,守边、护绿,为一方安宁。

      这曲赞歌,献给守边人。

      东乌旗边境线长527.6公里,占全盟边境线近一半。随着自治区“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的深入,旗里拓展“思想筑边、组织固边、富民兴边、帮扶强边、共建稳边”的“五边行动”内涵,大力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合力治边筑边格局,5个边境苏木镇联合边防支队、边境派出所等部门共同为祖国镇守边关。

      2022年是阿拉坦合力苏木牧民清格勒图做专职护边员的第12年。阿拉坦合力,蒙古语意为“金色边疆”,守好这片金色边疆是清格勒图和乡亲们甘之如饴的事。蒙古国的牛羊迷路了,临界草场出现火情了,边民越界放牧了……边境线上的任何大小事,都在他们的眼中,更在他们心中。

      “党和国家把巡边护边这么神圣的职责交给我们,我们就得好好守、好好干。”在全旗18个抵边嘎查里,像清格勒图这样的专职护边员有110名。2021年初,清格勒图作为自治区优秀护边员之一获得荣誉表彰。然而在他看来,草原上“放牧即守边,人人皆哨兵”,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个牧民。

      这曲赞歌,献给护“绿”人。

      摊开中国地图,宝格达山林场位于雄鸡高扬脖颈的凹槽处。这里森林广袤、溪流密布,是内蒙古最大内陆河——乌拉盖河以及乃林高勒、海勒斯台河等众多河流发源地,是锡林郭勒草原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近10年来,林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6万亩,相当于“再造了一座宝格达山”,并实施森林抚育9.6万亩,成为全盟乃至全区规模化造林的典型。

      “我们林场人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护林场就是守家园、守边关。”林场党委书记、场长陈海宝感到很振奋,经过多年努力,林场发现了近700种草本植物、220多种野生动物,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生物多样性宝库。

      守护每一片绿意,是东乌旗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事关京津风沙源治理、水源涵养林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成效巩固。全旗推进植树造林和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落实草原生态奖补、草畜平衡、打草场隔年轮刈、环保“一票否决”等制度,造就了如今水清、岸绿、草茂、林盛的祖国北疆。

 DC9BBF7DFFF3EDAEBC40CC3E505CFBE5.jpg

东乌旗满都宝力格镇在民族团结广场举办乡村振兴“比武争星”活动   孟和格日乐/摄


边兴民富人心齐

      “我们的乌珠穆沁羊是健康的羊、生态的羊,也是幸福的羊!”去年7月,内蒙古首届融创大会暨乡村振兴区域品牌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东乌旗旗长周玉龙在现场慷慨陈词,铆足了劲为旗里的农畜产品“代言”。

      几乎同一时间,东乌旗启动嘎查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比武争星”活动,全旗62个嘎查书记轮番上阵,晒成绩、谈经验、讲做法、提对策,学习交流活动热火朝天,大家都想着要让牧区更富裕、生活更幸福、草原更美丽。

      为了东乌旗的全面振兴,旗里干部卖力推介,嘎查干部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在草原上传为美谈。

      作为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核心区,也作为典型的牧业旗县,东乌旗拥有7100万亩的优质天然草牧场,牲畜饲养量达到301万头(只),是自治区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

      与此同时,依托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区位优势,处于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三大战略交汇区域的东乌旗,近年来启动实施自治区级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口岸年通货能力达到200余万吨,泛口岸经济效应初步显现。

      发展生产、扩大开放、振兴边疆,新时代的东乌旗成为内蒙古边境旗县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全旗深入推进新时代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近几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5000万元、争取各级资金2.9亿元,广泛用于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民族文化、民族医药等领域建设,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这样的好政策,让每个牧民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通上长稳电的牧户阿拉腾娜荷雅,再也不用发愁两台机器同时运转会跳闸,自己的奶食品加工厂实现了批量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有了苏木包联干部的持续帮扶,吉仁宝力格嘎查的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策”如期脱贫,正在乡村振兴中迎头赶上;

      首批住进阿音奈养老园区的牧民王文英,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老年生活,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能时常和老伙计们一起休闲娱乐;

      ……

      边兴民富聚人心。东乌旗与全盟全区同步迈入小康社会,旗财政近10年用于民生社会事业支出累计106.6亿元,涉及科教文卫等各方面,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228元和38179元,位居全区牧业旗县之首。

      被振兴中的边疆吸引、号召,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回来了,他们选择回到家乡,回到草原,也回到了最需要他们的祖国北疆——

      给牧民建活畜交易市场的嘎查长孟克巴图,成了“全区农村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帮助嘎查实现集体经济零突破的党支部书记照那斯图,已经注册好了肉羊商标,打算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高品质羊肉;“95后”的宣传干事孟和格日乐考编到边境苏木工作,在琐碎忙碌的基层事务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这一个个有想法、有担当、有干劲的青年,正是东乌旗建设成就最生动的注脚,更是全旗干事创业最坚实的底气。

 微信图片_20220517095730.jpg

东乌旗第二小学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系列活动


最美草原之声

      “人之初,性本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4月,东乌旗第二小学举办的“经典诵读爱我中华”主题汇报展演中,学生们齐声吟诵《三字经》、吟唱《水调歌头》,豪气与稚气并存,演出效果极佳,台下掌声雷动。

      作为全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第二小学结合90%以上学生来自牧区家庭的实际,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师资力量、增加课时,常态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取得了显著成效。

      “书同文、语同音,人才能同心。作为全旗教育系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各学校、幼儿园全方位、系统化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课堂、融入主题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三融入’工作,引导各族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旗教育局局长海柱表示。

      第二小学新学年伊始,校长佟泉在筹划着要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让全校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刚送走毕业班的语文老师哈斯又迎来一年级的新生,这将是孩子们打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的重要环节;荣获全盟“品味书香·诵读经典”征文比赛二等奖的六年级学生赛娜,拿出自己最爱读的《三国演义》和同学们分享书里的故事……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美好就藏在每个日常的细节中。

      在巴彦图门嘎查,天为幕、地为台,东乌旗乌兰牧骑“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送文艺下基层活动精彩上演。作为内蒙古最早一批“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旗乌兰牧骑每年要给牧民群众送来至少100场这样的演出。

      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旗乌兰牧骑把“四史”教育融入下乡演出中,寓教于乐,受到牧民群众的欢迎。“乌兰牧骑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挥文艺团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扎根人民,用好作品说话,把党的声音和关怀带给千家万户。”旗乌兰牧骑队长淖日布桑说。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东乌旗是著名的“长调之乡”,早在18年前,本刊老一辈记者开展“走读边境”系列报道时,就曾实地采访报道旗里组建长调协会以及推动长调艺术进校园的故事。声声长调,在老记者的心头萦绕了数千个日夜。今天,青年一代记者来到这片草原上聆听天籁,歌声辽阔悠远依旧,从未因时间流逝而改变。

      然而,时间也改变了许多。比如长调协会有了自己的传习所;记录在册的民间艺人达到近40人,年龄最小的仅8岁;收录了70多首珍贵原声的作品集《永恒的旋律·长调专辑》正式出版了;长调正在从东乌旗走向全国,受邀赴上海等地演出……“蒙古族长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会一直唱下去、传下去,传承就是对中华文化最好的保护。”旗长调协会会长、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查干夫参与了这些年对长调的传承发展,虽然已年近60岁,但仍然不忘初心。

      百川汇流、源远流长。除了“长调故乡”,东乌旗还是内蒙古大草原上远近闻名的“搏克摇篮”“服饰之都”“游牧胜地”,“文化名片”张张动人,承载着乌珠穆沁厚重的人文历史,也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

      最美草原之声,声声入耳、动人心弦,演奏了一支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宏伟交响。这美妙,在校园朗朗读书声中,在乌兰牧骑欢快的舞曲中,也在余音绕梁的长调中。

KG0A2828.jpg

东乌旗乌兰牧骑开展“送欢乐 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现场   王孺杰/摄

JI4A0479.jpg 

东乌旗长调协会的民间艺人们   龙慧蕊 张昀竹/摄

KG0A2780.jpg

东乌旗乌兰牧骑送文艺下基层   王孺杰/摄


石榴花开边境线

      傍晚的东乌旗县城广场华灯初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标语随处可见,时尚的大妈们伴着旋律跳起广场舞,结束一天工作的年轻人骑上观光单车游玩拍照,刚出摊的老额吉(蒙古语意为“老奶奶”)正兜售着亲手酿的酸马奶……

      如今的东乌旗,一派安宁祥和。

WechatIMG166.jpg

东乌旗举办“警企一家亲 共叙团结情”主题党日活动

      每年5月的民族政策宣传月、9月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旗里都会面向全旗各族干部群众集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在锡林郭勒盟“一廊一带四个基地”示范创建中,东乌旗作为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正依托创建“八进”活动,有形有感有效地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

      走进满都宝力格镇政府大院,硕大的红石榴雕塑引人注目,环绕着雕塑的有焕然一新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标语,颇具历史价值的同心井和拴马桩,现代感十足的蒙古包会议室……为打造好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全旗边境线最长、常住人口最多的满都宝力格镇先行先试,2022年专门投入资金建设了这个民族团结广场。

      广场旁的镇政府大楼里,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人大代表之家、企业职工之家等平台应有尽有,“接下来就是要用好、用活、用足这个宣传教育的主阵地,让这条长廊成为全旗乃至全盟的示范。”镇长呼和表示。

      不仅是苏木乡镇,城市社区也到处都有“红石榴”的故事。

      位于乌里雅斯太镇的呼布钦社区,是一个生活着5800多人的各民族互嵌式居住社区。83岁高龄的老人何国潘和老伴就在这里安享晚年,“我们家是一个由汉、蒙古、满3个民族组成的小家庭,社区是一个各族兄弟姐妹和睦共处的大家庭,我们生活很幸福。”何国潘老人说,尽管儿女不在身边,但老两口时时处处都能得到左邻右舍的关心、帮助。

      作为盟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呼布钦社区组建了“石榴籽”志愿服务队,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管理。给孤寡老人修缮房屋、给残疾人购买助行器、给困难家庭送燃煤、给困难学生捐资助学……只要能帮上忙,“石榴籽”们一定义不容辞。“不论哪个民族,都是相敬如宾、互帮互助,社区里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雅卉深有感触地说。

      有家就有爱,许多外乡人也已经把东乌旗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锡林郭勒盟山东金矿白音呼布矿业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刘全春在萨麦苏木工作3年多了。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刚来的那年冬天——公司党员先锋队在深夜里顶着风雪、开着铲车,赶到30多公里外的牧场进行交通救援。

      每年冬天,公司的牧民救援应急指挥部都会开展数十次这样的义务救援。“我们都把萨麦苏木当成了自己的家,爱家、护家是应该做的。”刘全春说。多年的守望相助,赢得了彼此的真心关怀,在萨麦苏木牧民的心目中,“山金人”都是自己的好“安达”(蒙古语意为“朋友”)。

      在萨麦苏木,整合辖区内军警部队、工矿企业及地方党委政府资源建立联合党支部、实现互嵌式发展的“1258”军警地企边疆融合党建模式收效明显,受到中组部点名表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乌旗结合边境牧业旗县的实际,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探索牧区治理新模式,打造互嵌式社会结构,有效维护了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大局,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治国必治边,边境基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多年来,东乌旗所获荣誉无数,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连续10次蝉联“自治区双拥模范旗”称号,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嘎达布其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额尔敦达来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为推动新时代东乌旗实现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82bfb493894b32191fb06b5b3d9c5c6.jpg

东乌旗乌里雅斯太镇呼布钦社区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

      “我站在草原望北京,一望无际国泰安宁……”

      清晨登上乌里雅斯太山,县城一览无余。朝阳从东方升起,衬得萨日朗花更加火红。山岗上长风浩荡,轻抚脸庞,吹向远方。耳畔又响起草原歌曲,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乌珠穆沁大草原透过雾霭逐渐清晰、倍感亲切。

      草原之上,赞歌新唱。欣逢盛世,心向北京。“四季乌珠穆沁——筑梦新时代”系列作品展览即将在旗博物馆开启。透过数百幅由当地群众创作的饱含深情的书画摄影作品,人们不仅能看到一个奋进新时代的东乌旗,更能看到这片绿色原野正在书写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篇章。

      祝福乌珠穆沁!

      祝福祖国北疆!


来源:2022年10月《中国民族·东乌珠穆沁旗增刊》

文:本刊记者 龙慧蕊

责编:王怡凡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