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一个村官和他的村
发布日期:2016-05-11

积石山县的易地搬迁项目.jpg

积石山县的易地搬迁项目


目前,我国总计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多农民、500万名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在内的“村官”。“村官”虽然是最基层的干部,但却是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带领广大农民开创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更是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实现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是国家行政体系的最基层,其重要性却不言而喻。

马登云,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胡林家乡胡林家村村主任。

今年,是马登云当村主任的第二十个年头。


我是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县城初次见到马登云的。

彼时正在积石山采访的我,想要去一个东乡族的村子,当地民委的同志向我推介了胡林家乡的胡林家村。这个村12个社中有5个社的村民都是东乡族,占全村总人口的40%,算是东乡族比较集中的村子了。

那一天,碰巧马登云来县里开会,就这样,我结识了这位东乡族村主任。他与所有村官一样,平凡无奇,但他又是远近闻名的“名人”——他是阿訇,带着村民们做生意,为村里引水修路,曾当选为甘肃省人大代表。去年4月,他还与国务院副总理汪洋面对面,倾诉村民的心声⋯⋯


赚钱

在积石山农村,马登云这样的人物是推动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

这一代人,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儿时的贫困在他们的记忆中虽然维持时间不长,但却格外深刻。80年代改革开放之时,他们正青春蓬勃,充满了干劲儿和对新生活的渴望。那个时代也给予了他们许多机遇——只要你愿意去尝试,总会闯出一条路来。当历史步入新纪元,各项事业兴旺发展之时,他们又因为有着丰富的人生积淀,更加懂得该认清这片黄土塬的实际情况,以此为基础,再谋发展。

1968年,马登云出生在胡林家村,一家6口人就靠那1.1亩地维持生计,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出去借粮是家里的头等大事。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使马登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赚钱养家的重要。

1987年,19岁的马登云第一次外出打工。那次在新疆近一年的打工给他带来了3150元的收入——这个数字,马登云一直清楚地记得,因为那是全家一年收入的好几倍。

自此之后,马登云开始了他的打工赚钱之路:到新疆挖水渠,到西藏“淘金”,到青海修铁路⋯⋯只要能赚钱养家,什么苦他都愿意吃。

随着马登云出去打工的时间越来越长,他逐渐积累起自己的人脉资源,开始带着大家一起出去打工。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村民们想打工却没有门路的苦恼。1990年代初至今,全村先后有两百余人次在他的带领下外出务工。马登云也因此被评为“甘肃省创业带头人”。

带领村民出去打工这件事也给马登云带来了不少烦恼。1992年,他带着村里的20多人去新疆克拉玛依挖水渠,工程完工后,承包商迟迟不肯支付工程款,后来更是如人间蒸发一般不见了踪影。眼看着乡亲们辛苦了大半年却没有一点收入,马登云比谁都着急。于是,他自己先垫付了大家的工钱。此后,马登云就踏上了寻找承包商的艰难之路。直到去年,他才找到了那个承包商,可这个人如今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儿去,依然无力支付工程款⋯⋯看来,这笔钱什么时候能尘埃落定依然是个未知数。

依靠外出打工赚钱不是个长久之计,还得发展村里的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2008年,刚刚当选为省人大代表的马登云联合几位村干部在村里建起了第一家养殖场,希望能为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中途几位合伙人因为对养殖场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纷纷退出,只有马登云坚持着把场子办了下来。如今,马登云的养殖场不仅为他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也成为了村民们发展养殖的“取经地”。

2009年,马登云为了更好地帮助村民发展养殖,开了一家空心砖厂。村民们盖圈舍要用砖,如果谁手头不宽裕就先把砖拉走,等养殖场有效益了,再支付费用——这个砖场至今已经为29户村民解决了燃眉之急。

我见到马登云的时候,他刚从山东潍坊考察回来。这个由临夏回族自治州委组织部组织的考察活动,全县只有5个村干部有机会参与其中。短短几天时间,马登云参观了潍坊的种植、养殖基地,还和当地的村干部们交流如何顺利完成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实现经济效益⋯⋯

羡慕,是马登云这次考察最深切的体会。潍坊优越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村民们开放的思想观念都是胡林家村欠缺的。每每有这样的考察机会,马登云总要积极争取,考察回来,他就把那些地方的先进经验不厌其烦地讲给村民听。“大家没有机会出去参观,我就想把我看到的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只要转变观念,共同努力,我们村也能富起来”。


胡林家村村民马二洒家.jpg

胡林家村村民马二洒家


当村主任

1994年是胡林家村最艰难的一年。

由于村里那个乡上的砖厂与村民利益冲突不断,胡林家村成了全县出名的“问题村”。这一年,又恰逢村委会换届选举,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不愿意接这个“烂摊子”,想当村委会主任的人又不具备过硬的素质和村民的支持⋯⋯

有人想到了马登云。别看这个小伙子年龄不大,但是有闯劲儿肯吃苦,不少村民都在他的带领下外出打过工,而且他还学过3年阿拉伯语,在穆斯林群众中威望很高。

听说马登云要去竞选村委会主任,家里的老爷子坐不住了,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儿啊,这差事咱干不了,咱们老家是东乡县的,你要是当了村主任,没有大家族的支撑,工作不好干啊!”父亲说的马登云也考虑到了,再说这些年自己在外打工虽然辛苦,但是赚的不少,回来当个村官能有多大发展?

尽管如此,禁不住大家的鼓动,马登云还是决定试试看。他没想到,自己竟然以绝对优势顺利当选,他更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0年。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南部、黄河上游,曾经是中华文明的孕育地之一。可如今,因为种种原因,积石山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不得不面临贫困面大的现实状况。

胡林家村与积石山的其他村子一样,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村民的收入主要靠打工。胡林家的壮劳力每年的工作安排基本都一样:四五月份到青海挖虫草,六月回来收小麦,八九月份再到新疆摘棉花。生存条件差,村民只能外出打工谋生,青壮劳力流失,没有发展又留不住人——这应该是许多农村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无奈循环。

如今,无论是甘肃省、临夏州,还是积石山县,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都在不断加大,临大公路通车、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出台、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成立⋯⋯村民们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大家的思想观念也变得更加开放,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开始愿意接受技术培训,提高自己打工的“含金量”。 这一系列变化让马登云这个村主任看到了希望。

在马登云的奔走努力下,胡林家村发生了太多的变化:

村里共有35户贫困户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2008年至2013年,贫困户共享受保障金25万元;

村民们外出打工的技能不断提高,收入逐年增加,曾经村民收入排名倒数的胡林家村如今在胡林家乡9个村中名列前茅;

2011年,积石山县的易地搬迁项目落户胡林家村,共有100户村民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从山上搬了下来,结束了一到雨雪天就与世隔绝的生活。到今年年底,还将有50户村民有机会享受到这一项目带来的各项优惠;

今年年初,全村509户全部实现自来水入户,彻底解决了困扰大家多年的饮水问题⋯⋯

曾经矛盾突出、问题频发的胡林家村,因为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有了一个敢想敢干的带头人,而有了发展的动力。这片贫瘠的土地因此变得民风纯朴、邻里和睦,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只要马登云在村里出现,身边总有村民围着他询问各种事情,领取低保的、补办身份证的、小两口吵架的、询问贷款流程的⋯⋯似乎没有他这个村主任不管的事。和村民们聊起马登云,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近20年的朝夕相处,大家对于马主任、马阿訇是绝对的信任与支持。

村里开小卖部的胡奶奶眼见着马登云为大家伙忙前忙后,着实辛苦,亲手给他做了一双鞋垫。每每见到他,总要嘱咐他注意身体,别太辛苦。那双鞋垫,马登云一直没舍得用,就放在家里的柜子里,“有这份信任,我这辈子活得值了。”


胡林家乡胡林家村村主任马登云.jpg

胡林家乡胡林家村村主任马登云


辞职

如今,胡林家村变了样。

村子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有了赚钱的营生⋯⋯这个位于大西北一隅的小村庄安详而又充满活力。我到胡林家村的时候正值农闲,人们大都出去打工了,午后的村子格外安静,走在村里刚刚铺好的水泥路上,偶尔能听到一声声犬吠,见到几个打闹嬉戏的孩子。

眼看着村子的发展越来越好,马登云却要辞职了!

辞职这个想法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在他心中萦绕已久。随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马登云总觉得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村主任虽不是什么“官”,但管的事儿却多得很——不仅琐碎繁杂,而且直接涉及村民们的切身利益,怎样做好平衡和协调绝非易事。但这个工作又着实重要,作为直接面对农民的基层干部,村主任是所有大政方针得以最终落实的重要保障。

听说马主任要辞职,村民们不干,乡领导也不同意。

虽然说要辞职,可马登云一直没有停下为村子发展而忙碌的脚步。在他眼中,村里需要做的事儿还有太多:之前拓宽的5.3公里路需要硬化,村里因水土流失造成的一处长约400米涉及100余户的深沟亟待修整,劳务输出和产业发展需要齐头并进⋯⋯

“我的中国梦,就是大家伙都能过上好日子”。看着面貌焕然一新的村子,马登云如是说。

在胡林家村的时候,马登云一再请求我这个北京来的记者多报道一下村里的困难。在他心里,不管是不是村主任,自己最在意的永远是全村2400多位父老乡亲——他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可以给老百姓生活带来改变的机会。

每每提出辞职,一旦受到上级领导尤其是村民们的挽留,马登云都选择了继续留下,与村民们一起,在这片并不富庶的土地上默默耕耘,谋求发展——也许,这一次,他还是会留下⋯⋯

离开胡林家村那天,马登云送了我一袋自家树上结的果子,这些果子我背了一路,没吃完的最后还带回了北京。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这袋果子更贵重,就像没有谁会比马登云更不舍、也更牵挂他的村民和他的村。

2014年1月,胡林家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大会召开,马登云再次当选为村主任。这一干,又将是4年⋯⋯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