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文化实践与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问题到底意味着什么?
发布日期:2016-12-16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体现在许多方面,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中国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区域,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着整个中国的生态安全。民族地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一个关系人民福祉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关乎民族未来的重大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实践的一种形式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存在着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生态文明可以看作是人在和自然之间进行关系调适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对某个群体而言,这种成果表现为一种生态环境文化,有时候也简称为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包括多个方面,人们需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气候、水源、土壤、植物、动物等,通过发现自然界的规律,从自然界当中获取资源,把这些资源进行转化,从而用于自身的生产和生活。

生态文化反映了一个群体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识。不同民族生活的地理条件不同,这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会产生不同的生态文化。平原地带的文化和山区文化不同,草原文化和森林文化不相同,内陆文化和海滨文化也不相同。这些生态文化是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个民族如果能够懂得尊重和顺应自然,就可能从自然当中获得丰厚的回报,这样的民族就能够发展壮大。相反,那些无法适应自然环境或者不断破坏自然环境的民族,就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空间。

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自然界也有许多不适合人生存发展的因素存在,比如严寒、酷暑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人类为了获得更多自然资源,也为了生产生活的便利,就想方设法去改造自然。在传统社会里,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那个时候,不管是从事农业的民族,还是游牧的民族,或是渔猎的民族,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因此形成的生态环境文化当中更多体现出和自然界保持良好关系的特点。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进行机器大生产,社会生产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们能够进行开山填海,挖掘深层地下资源,甚至到外太空探索,便逐渐产生了一种人类能够战胜自然的心态。这个时候一些早期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和民族形成的生态文化中体现出一种人类和自然界的对立冲突。由此造成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一些重工业城市和地区发生煤烟污染、光化学烟雾,河湖海洋等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此外温室效应引发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多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都是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这些现象所带来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反思,那些较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和民族也开始改变对自然环境的态度。

人类的发展不能不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这是人类在经受诸多大自然的惩罚之后换来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实际上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化实践。面对生态危机的考验,人们要通过生态文化实践,创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并制定相关的规则,使人类的各种行为,如生产、建设、消费等能够有一个合理的限度,以维持生态平衡。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责任参与进来,并且应该以自身的生态文化实践为之做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中所体现的多类文化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会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是因为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诸多不便越来越被人们所切身感受,比如近年来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就是其中一例。雾霾天气是空气重度污染的表现,直接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这个问题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从对该问题的分析中发现生态文明建设所体现的多类文化问题。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跟发展理念和生产方式有关。工业废气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有些企业因为不重视或担心增加成本,对于节能减排工作做得不够。从发展理念上看,这是一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经历过这样的污染情况,之后用几十年并付出巨大代价去治理。中国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不能盲目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了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公德等有关。汽车尾气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汽车本来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但是在中国还存在一定奢侈消费或相互攀比的社会风气。刚刚生活“富裕”的人们无视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占用整个城市大量公共空间的现状,很少去关心公共环境治理。最近正在讨论的收取汽车排污税费可以看作是运用经济手段应对这方面问题的一种尝试,但还要从更深层次的生活消费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去思考解决办法。

再者,生态文明建设跟制度政策有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雾霾天气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有相当时间的累积爆发。由于生态文明相关的制度政策没有跟上,监督管理的力度也不足,故此非到了问题十分严重的程度才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由此可以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立如环境评价制度、环境监管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的重要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高度重视文化的因素。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是关系到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大问题。

 

用文化实践的观点来认识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进程,民族地区城市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如城镇当中的工业三废以及生活污水、垃圾排放。一些地方原本生态环境就较为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土地荒漠化、石漠化、盐碱化,一些地方水资源短缺,连年干旱。由于人为的开发建设,也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如大量砍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另外还有湖泊爆发蓝藻、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环境恶化导致一些珍稀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有的甚至消失绝迹,而外来物种入侵打破原来的生态平衡后,也会造成生态灾害。

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用文化实践的观点来认识这些问题能够更好地认清问题的实质。除了发展理念、生活方式、消费心理、制度政策的影响外,还可以对文化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如果从生态区位来看,大体可以把国土空间分为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区域和生态保护的区域,但是从文化区位来看,则相应的可以分为生产生活文化区域和生态保护文化区域。从生态区位划分只是功能上的划分,而从文化区位上的划分更突出不同区域下所要求的文化形态差异。

先看生产生活文化区域。这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其表现形式包括乡村和城镇等。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跟自然关系紧密,生活在乡村或了解乡村的人们大都很清楚,如果土壤被污染了,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就可能遭受毒害;如果水源被污染了,人畜饮水就会发生困难,因此田园牧歌式的生产生活要求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条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村文化也要贴近自然。相比较而言,城镇的生产生活就远离自然,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如果只是一味的消耗资源、产生垃圾而不注重环保,那么就会发生前述城镇化当中的生态问题,这是城镇当中的生产生活方式缺乏一种与自然相适应的文化所致。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也与此有很大关联,因为不同地方的各民族之间原本生活的环境差异性很大,比如草原、森林、山地等,在这些地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各有特点。城镇化过程改变着各族人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盲目追求“现代感”,对于民族特色城镇建设重视不足,故此这些民族原有的适应自然的文化形态被排斥在外,而新建的城镇由于缺乏文化实践也没有出现相应的保护环境的生态文化。

再看生态保护文化区域。过去人们常常把文化限制在人活动的区域,认为原生状态下的自然区域根本不涉及文化,但是随着人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已经拓展到了太空、海底。人们逐渐意识到那些不属于或不适合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并不能随意破坏,而应该加以保护,这就是一种人和自然相处的方式,也是一种生态文化,故此这些区域就成为了生态保护文化区域。在这些区域当中就有一些严格保护生态的准则,比如林区要禁烟,禁止猎杀珍稀动物等。在民族地区,人口密度没有那么高,生态保护文化区域的范围则比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相当一部分在民族地区,比如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文化区域是文化实践的结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对前面提到的民族地区一些生态问题的办法之一。

 

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实践是一笔宝贵财富

生态文明建设牵涉到如何处理好保护、开发、利用的关系。在中国,生活在多样地理环境之下的各个民族进行了不同的传统生态文化实践,形成了多样的传统生态文化。在这些传统生态文化当中,就包含着各个民族如何处理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经验。

在许多民族的早期文化当中存在自然崇拜,这种崇拜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自然的作用,比如对圣湖的崇拜减少了对湖水的污染,对山林的崇拜减少了对森林的滥伐。举例来说,生活在云南省石林县及附近几个县的彝族支系撒尼人村寨每年要举行密枝林祭活动,由此形成的密枝林文化可以看作是一种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实践。其中规定着人们如何对待密枝林,对人们的某些行为有严格限制,体现了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有利于保护山林、涵养水源。

民族地区的传统生态文化实践不仅可以对环境进行保护,还可以促进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人们的健康生存。举例来说,在广西的巴马瑶族自治县之所以能够出现百岁以上老人较多和长寿者比例较高的情况,与当地的生态文化有很大关系。其一,新鲜空气或泉水、土壤当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二,当地的饮食文化、生产生活文化注意加入生态环保因素,比如尽可能排除农药化肥污染的生态食品,如火麻、珍珠黄玉米、茶籽油等。这些健康养生文化就是一种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实践。在此基础上,这种生态文化还可以被开发利用,比如利用当地水源生产饮料、开发养颜护肤产品等。这种开发利用在《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有更多的体现,即通过抓住长寿、养生的文化主题,发展养生农业、食品加工业、医疗保健产业、医药制品、养老用品、养老服务、养生文化健身、休闲旅游等产业带动当地和周边的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实践是一笔宝贵财富,运用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不仅有助于解决民族地区出现的一些生态问题,而且能够在产生生态效益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

 

民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文化实践

当代民族地区正在经历着城镇化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总是带有一种追赶的思想,那就是要像东部沿海发展较快的地区学习,但是又缺乏发展的思路,有些地方只是一味靠消耗自然资源、增加投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区。实践证明,并不是经济越发展,生态环境会自发的变好。相反如果不合理的经济发展还可能破坏自然,那样不仅会导致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还会反过来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民族地区,有许多地方是需要进行生态保护的区域,有些地方要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发展经济,除了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外,还可以通过文化实践转变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可以改变传统产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从生态文化资源来看,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地质地貌复杂多变,既有苍茫的高山峡谷,广袤的草原沙漠,又有雄浑的雪域高原,密布的原始森林。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奇观,加上当地的民族风情,为发展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形成生态文化产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使生态文化资源得以转化为具体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旅游服务。从当代民族地区的文化实践来看,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如内蒙古的草原、新疆天山天池、四川九寨沟、贵州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和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特别是青藏铁路开通后,其沿线的山川河湖、民族风情、宗教景观成为生态旅游的增长点。青海省利用青海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开展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旅游者。贵州六枝梭嘎苗族、镇山布依族等生态博物馆,将文化旅游、文化展示、文化保护结合起来。云南香格里拉霞给村,在旅游接待当中培养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有生态演艺产品如广西的大型实景山水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山水实景为依托加入民族歌舞,让自然和人文相互交融。

在民族地区城镇化当中的文化实践,可以借鉴传统民族文化中一些节能环保理念,与当代提出的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结合起来,建设生态城镇、山水城镇、园林城镇等,就是说可考虑在城镇化过程中建立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新家园。

为了能够确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相关的制度政策方面的文化实践也要加强,特别是在评价机制上,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纳入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明确责任和奖惩机制,抓紧落实,加强监管。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社会风气转变,推广绿色消费模式,要把从每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口号变为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一批既具有环保意识,又有新的发展理念和技能的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更为基础的文化实践。对于民族地区来说,特别要加强对受到外来现代都市文化冲击的新一代年轻人的教育培训,使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实践中的精华部分传承下来,并融入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责编 牛志男)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