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索玛花开大凉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一瞥
发布日期:2021-11-29

  5月上旬的凉山,正是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杜鹃花彝语又称索玛花,是凉山人心中的幸福之花、快乐之花、团结之花。在这个美好时节,记者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深入城镇、乡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亲身感受到了大凉山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氛围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冲天热情。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境内有彝、汉、藏、回、蒙古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34%。


  在凉山州,城乡各处随时可以看到标识牌和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的宣传栏、标语牌。“民族团结人人受益,民族团结从我做起”“手牵手维护民族团结,心连心共建和谐喜德”——在喜德县,仅是这类挂在路灯上的标语牌就有500多块。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影像、报纸有文章、网络有信息”,每年彝族“火把节”的当月都是“民族团结宣传月”,民族团结的氛围极为浓厚。


  在凉山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各行各业,“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识扎根到全州各族人民心中,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民族团结进步的索玛花开遍凉山大地。


以“六进”为阵地

推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凉山模式”


  凉山是曾经书写“彝海结盟”等光辉历史篇章的红色土地,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山州以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核心,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抓手,立足州情,创新实践,探索出具有凉山特色的“六进”工作模式。


  据凉山州民宗委副主任寸金华介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六进”,每一进都有主题,有重点。


  进机关,重在提升机关干部素质,优化服务。譬如凉山州国税局推出“五合一”讲堂品牌,利用道德、党建、廉政、业务、法制讲堂,挖掘出舍小家为大家的李泽芝(彝族)、一家三代5个民族和谐共处的果果沐(彝族)等典型人物,用身边典型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已累计举办讲堂86期,4100人次参与,成为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阵地。2017年,凉山州国税局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昭觉县东方红小学学生跳民族健身舞_副本.jpg

昭觉县东方红小学学生跳民族健身舞


  进学校,重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增强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爱国热情。西昌市民族中学以“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以“增进互信、增进感情、增进团结”为主要内容,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该学校是“一类模式”学校。在昭觉县东方红小学,记者看到课间操期间学生们在做由彝族传统舞蹈改编的健身操。教学楼一层墙报上,张贴着中华历史文化名人的画像和事迹,让同学们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在楼梯间,悬挂着同学们以民族文化、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画作。学校老师还向记者展示了学生们自己制作的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手抄报”。


西昌市海河社区组织居民学习彝族刺绣(海河社区提供)_副本.jpg

西昌市海河社区组织居民学习彝族刺绣


  进社区,重在提高社区文明程度,提倡各民族群众守望相助,促进交流、交往、交融。如西昌市新村街道海河社区以网格为基本单元,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延伸到景区、单位、学校、院落、家庭,做到任务到岗、工作到位、联系到户、责任到人。社区建立健全定期走访、入户调查、预警预测、帮扶解困、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工作机制,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社区还整合资源,在州农校打造了彝族刺绣基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基地,为各民族群众提供了更多的经商机会和就业岗位,助力脱贫攻坚。


  进企业,重在优化业绩、回报社会。政府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企业发展后可以更好地回报社会,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捐资助学等事业中去。


  进乡镇村,重在凝聚共识,增进互信。有技术的和没有技术的村民结对子;富裕的和贫困的村民结对子,相互帮助、共同发展。此外,更细化的层面还有政策法规进农家、爱心温暖进农家、婚姻新风进农家、移风易俗进农家等内容。


  进宗教场所,重在提升管理水平。如木里县组建14支宣讲团,已深入14座寺庙巡回宣讲民族政策法规知识44期,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讲座28次。


紧扣发展和改善民生主线

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凉山州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首要任务,立足凉山多民族聚居区、资源富集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等基本州情,实施“产业强州、生态立州、开放兴州”战略,加快推进转型跨越,打牢各族群众同步奔小康的物质基础。


  改善民生才能争取人心。凉山州坚持将政策向民生倾斜、财力向民生集中、服务向民生覆盖,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切实把发展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认同感。尤其是立足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特殊州情,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下足“绣花功夫”,举全州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在同步全面小康建设中不掉队。近五年来,全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0.9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6%降至11.9%。


  在喜德县沙马拉达乡马布村异地搬迁点,记者看到可供34户居住的居民点已接近完工,大型机械正在完善道路和相关设施建设。通向村里的公路边,61岁的彝族大妈尔左阿各正抱着小孙子回家。不久之后,她和家人将从附近分散居住的老房子里搬进新居,过上舒适的新生活。当记者问她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时,她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回答说:“安逸!”


吉木尔的莫和她的感恩超市_副本.jpg

吉木尔第莫和她的感恩超市


  在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带着4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吉木尔第莫正在她开的小超市里卖货。小超市的房子是村帮扶单位花2万元帮助她建起来的。有了这个超市,吉木尔第莫可以在家门口挣钱,不必外出打工,并可以亲自教育自己的4个孩子。之前,她自己带两个孩子,另两个孩子请亲友帮忙带。后来她下决心自己亲自带孩子,给他们更好的教育,从小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她说,正是为了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她才下决心回到家乡开超市的。为表达她内心的感谢,她给小超市起名为“感恩超市”。


  寸金华说,在凉山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脱贫奔小康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整体。创建可以说是一项“精神脱贫”工程,有助于破除部分群众心中的等、靠、要思想,消除思想贫困,提升各族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


  凉山州的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加快民族地区小康建设、改善少数民族的民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高民族事务依法治理能力,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共西昌市委、中共木里县委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彝海结盟”遗址、凉山州奴隶社会博物馆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西昌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2017年12月26日,国家民委正式命名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高度评价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凉山实际的创建之路”“是深度贫困地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益探索,为全国民族工作创造了宝贵经验。”


  今年以来,凉山州以“创建永远在路上”的姿态,坚持创建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深入发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