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够在这里幸福地生活,离不开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党委对我们的关怀爱护。”在广州市越秀区登峰街道宝汉社区,有4000多名各族居民安居乐业、亲如一家。
“来了就是广州人”。多年来,宝汉社区居委会坚持将民族工作融入基层党建、基层服务、基层治理,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2024年9月,宝汉社区居民委员会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能够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宝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穗玲回忆起参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情景时依然深有感触,“我们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为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新贡献”。
由于紧邻火车站,宝汉社区内汇聚了近百家各族群众经营的餐饮店和商铺。这里不仅深受本地居民欢迎,还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是名副其实的“网红”美食街。
为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宝汉社区居委会依托登峰街道民族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和宝汉地区综合服务中心,组建了三支共90多人的服务队伍,鼓励引导社区党员和各族志愿者共治共建。5年来,居委会共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入童心、关爱守护伴成长”“民族团结消防安全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进社区创意集市”等系列志愿服务350余场,累计参与志愿服务的各族群众达3000余人次,开展“优秀志愿者”“爱心商铺评比表彰”等评选活动5次,获奖的各族志愿者35人、商户18个。
“在社区居委会的长期关心帮助下,我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我们也要用实际行动来支持社区工作,这就是‘双向奔赴’”,社区经营者丁利说。作为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一员,不久前丁利荣获了越秀区最美“来穗星”的荣誉称号。在这场“双向奔赴”中,社区20多名商户代表陆续加入了越秀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经常开展政策宣传、日常巡逻、社区融入、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成为了维护社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没有投入任何广告费用,但我的餐厅已经成功开设了多家分店。”居民马治明认为,社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他创业成功的关键。近年来,社区不断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嵌入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有效路径,进一步落实民族事务服务下沉,实现了“问题收集、街道号召、部门响应、处理反馈、核实结项、综合评价”的闭环管理,居民们的诉求能够被第一时间响应,并及时高效解决。“在这里,我们充分感受到满满的幸福。”社区居民都由衷地表示。
为了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社区居委会还在宝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了“石榴籽”工作室、志愿活动室、法律咨询室等,搭建文化互动互融平台,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文艺双结对、民族服装秀、民族美食节等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社区还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和商务汉语交流班等融合学堂,将国家的政策法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其中,帮助各族群众更快更好地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来自新疆喀什的热孜万古丽·卡迪来提就是融合学堂的“常客”,“我们在这里可以分享各民族的美食、文化,还能学习讲好普通话,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帮助很大!”她深有感触地说。目前,融合学堂已服务各族群众超过3000余人次。
如今的宝汉社区,各族居民之间真诚相待、互嵌融居,共同携手奋斗,早已成为和和美美的一家人。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5年第2期
文:本刊综合报道
责编:张昀竹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