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新时代 楚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多——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见闻之二
发布日期:2018-06-13

牟定县光禄古镇彝族民间艺术团_副本.jpg

牟定县光禄古镇彝族民间艺术团


来牟定做哪样:

观左脚舞 赏彝绣 弹四弦琴 再尝一口酸腌菜


  前往牟定, 一路春光明媚,车窗外姹紫嫣红的景色夺人眼球,但牟定“世界左脚舞之乡”“中国腐乳之乡”“云南匠人之乡”的称誉更让人遐想联翩。


  “这些年,楚雄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成就很大,故事也很多。这几本册子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你到下面的县里和乡镇上,会听到更多的故事。”启程前,州民宗委主任鲁文兴给记者送来两本厚厚的宣传册,自豪的语气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心。


  都说楚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多,多到什么程度?


  “连外国人都知道楚雄彝族的山歌。你知不知道有个美国女孩因为上传了一首左脚舞调子红了优酷?”记者在彝人古镇邂逅的音乐人陈先生煞有介事地说。他来自新加坡,对彝族左脚舞曲调情有独钟,多次来楚雄采风。到牟定后,我发现陈先生的话不是调侃,还真有其事:2016年,一个美国女孩在自媒体上介绍了一首中国山歌《老司机带带我》:“三月会,三月会,好是好玩的;老司机,带带我,我要克(去)昆明……”同时还展示了她听这首山歌时的惊讶、害羞以及“不可思议”的种种表情,在美国的You Tube上竟获得19万的点击量。这个调子一时间也红遍网络,还引来各路人对歌词的追踪,情节颇似印度电影《神秘巨星》。后来楚雄的音乐人一听才发现,这首山歌的调子完全出自彝族左脚舞调,而牟定县的蟠猫乡被公认为是左脚舞的发源地。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左脚舞调古老而时尚,还滋养着今天的彝族流行文化,且流行范围已经超出了彝族音乐边界。在爱酷、优酷、爱奇艺上,只要搜索,都能看到左脚舞,都能听到左脚舞曲调,让人感受到“千年跳一脚,百年赶一会。让你看得过瘾,跳得开心,跳三天不累,看三天不烦”的魅力。


  牟定是率先列入云南省实施新一轮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点创建工程”(2016年至2018年)中的10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之一,也是云南省第二轮(2016年至2018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开展“精准脱贫、跨越发展型”示范点创建的8个示范县之一,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对牟定的发展起到了杠杆作用,它解决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连接机制,在精准脱贫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1+1大于2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产业为牟定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牟定县副县长李厚禹对记者说。以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彝族左脚舞为例,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产业。自2004年举办左脚舞文化艺术节后,牟定的民间左脚舞舞蹈队已经发展到了43支,除经常在周边州县表演外,还通过演艺公司组织外出商演。左脚舞虽来自乡野,但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几年前,“万人左脚舞”在上海大剧院演出15场,场场爆满。不仅在国内,左脚舞还远赴日本、美国演出。2009年4月22日,牟定县城中园东路,“万人左脚舞”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启动,在长1200米、宽20米、面积2.4万平方米的大街上,近1.8万人随着音乐《高山头上茶花开》同跳左脚舞,舞蹈时长两个多小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10年6月,“最大型的原生态舞蹈——万人左脚舞”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成功。


  左脚舞不仅带动了彝族传统乐器四弦琴产业的兴盛,还促进了旅游业、商业的发展,并成功突破地域疆界,先是成为云南的音乐名片,继而变成跨民族的文化共享——正如那个美国女孩分享的左脚舞调。


  旅游小镇彝和园位于县城东南,创建于2013年,被称为近年来牟定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硅谷”。彝和园的口号是“今天的中国彝产,明天的世界遗产 ”。这里聚集了牟定的民族文化资源,云集了大批民间艺人如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王光金、彝绣新生代人物90后杰鲁依玛等。他们将彝族的手工艺带入市场,走向世界。


  在彝和园,记者看到正在自家店里忙碌的王光金夫妇。看到我们进来,他放下手里的活儿,热情地招呼大家参观他制作的四弦琴。这些琴有大有小,造型多样,琳琅满目,挂满了店铺的墙面。王光金是蟠猫乡老梅树村人,15岁就跟着父亲做琴,做四弦琴是他家传的绝活,当地彝族人都称他“琴王”。这些年来,随着左脚舞文化的传播发展,四弦琴产业也兴盛起来。王光金的老乡、国家级左脚舞传承人普清荣粗算过一笔账:牟定20万人,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拥有四弦琴,其中有不少人家不止一把,这些都为王光金这样的四弦琴制作人提供了市场。进城10多年来,王光金牢牢把握商机,囊括了左脚舞文化消费的产业链——乐器、演奏、歌唱、舞蹈、民族服装制作,以及提供录影录像和视频输出等服务,除了民间艺人的身份,他已然成为民间文化产品经营者。当记者问起王光金进城的经历时,他开心地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加木匠,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变成一个城里人,也不敢来城里发展,我担心到城里挣不到吃饭钱。当年进城来做四弦琴,还是县委书记亲自到家里做的动员。现在我们生活收入稳定,城里乡下都有家。”


李翠芹和父母_副本.jpg

鲁翠芹和父母


  左脚舞文化不仅给王光金一家带来全然一新的生活,也为彝族妇女“指尖上的梦”——古老的彝绣提供了发展空间。离王光金家乐器店不远处,是杰鲁依玛和母亲鲁翠芹开设的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服饰商店,这个商店可以说是牟定彝绣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看到,虽然不是双休日和旅游季节,前来店里选购服饰的人仍络绎不绝。两个店员一刻不闲地在接待顾客,鲁翠芹更是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如果说女儿杰鲁依玛是牟定彝绣界冉冉升起的新秀,那么母亲鲁翠芹绝对是牟定彝绣的半壁江山。她是牟定县传统手工艺刺绣项目代表传承人,也是全县“十大绣女”之一。这天,杰鲁依玛忙于公司的外联,鲁翠芹便把父母都叫来“坐镇”。老母亲坐在门口安静地绣花,老父亲则在一旁帮忙。两位老人让热闹的店里有了一种温馨安详的气氛。杰鲁依玛出生于1989年,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老家和母亲一起传承彝绣手工艺,是牟定县青年彝族刺绣创新协会的会长,获得过各种荣誉,能熟练运用网络营销销售产品——“探索彝绣凤华韵,绣出文化中华梦”是她的追求。2016年7月,杰鲁依玛不再满足于用传统的方式发展民族文化,成立了雅韵艺术培训中心,设置民族舞、爵士舞、古筝、葫芦丝、吉他等课程,并亲自教授……她所做的这一切,为彝绣进一步发展寻找到了新的可能性。母女俩合作创办的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吸纳了100多名绣女,其中30多人从事服饰加工,8人制作彝弦,产品包括彝族服饰、鞋帽、彝弦、枕头、挎包、框画以及各类民族工作服等,产品不仅在云南、四川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销售,还出口到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


  杰鲁依玛在彝语中的意思是“走出去,别害怕”,这个名字不仅蕴含着鲁翠芹对女儿的期待,也包含了她对彝绣发展的美好希望。


记者采访鲁翠芹_副本.jpg

记者采访鲁翠芹


  “我是第一批受邀到彝和园开店的手工艺人,由我们家带动起来的彝绣经营店已经有50多家了。我女儿的彝绣协会正在研发具有现代理念的彝绣产品,在设计方面尝试创新,希望让彝绣品牌更有特色。”鲁翠芹骄傲地对记者说。


  如果说彝和园将左脚舞的风采、彝绣的美丽带给了人们,那么成立于2012年的牟定太极食品有限公司则是将浓浓的乡愁留在人们的舌尖上。正是这个坐落在村里、看似不起眼的食品公司,生产的“云滇”“彝乐”“胡老舅”牌等35个彝族风味的酸腌菜产品销到了全国。公司创办人胡招昌是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的人。他返乡创业,立志将家乡的味道创成品牌,并让这一包包酸腌菜担起大使命——带动周边7个乡镇41个村4200户各族农户共同实现小康梦。


  公司的酸腌菜生产,采取的是以彝族民间发酵土法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工艺。公司成立6年来,坚持走公司+协会+基地—联农户“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子,带动周边农民增收。2017年销售收入达5015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达5000多人,带动农民增收3000万元,带动4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深受各族群众的好评。公司先后被评为云南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楚雄州、牟定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2018年4月,被州委统战部、州工商联合会确定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楚雄州示范企业。


  “一包小腌菜,带动大产业。一年开发一个新产品,力争四五年后年产值达到一亿元”,是太极食品有限公司的一个目标。我们相信,这个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姚安魅力在哪点:

古镇 《梅葛》和花灯 还有特别的左门特别的地索村


  姚安县以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著称。这里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蜻蛉河由南向北流过。因与大理相邻,白、彝、汉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使姚安成为 “文献名邦”“花灯之乡”“梅葛故地”。这里有面积达119平方公里、被誉为“滇中粮仓”的大坝子,有“迤西文化名邦”“花灯之乡”光禄古镇;还有被复旦大学蔡尚思教授认为可与《诗经》相媲美、“久藏深山人未识,一朝面世天下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梅葛》(云南彝族的一个主要曲种,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内容有“创世”“造物”“婚配”“丧葬”4个部分,被视为彝族人的根谱和百科全书)。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姚安县将“七进”作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全力抓好1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0个传统村落、9个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50个民族特色(民族团结示范)村寨、20个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14个生态文化乡村、75户农家乐的示范建设。全县共有276家单位参与到创建中,其中重点打造了68个县级、44个州级“七进”示范点,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创建工作格局,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覆盖。


  2013年还是滇西边境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姚安,经过扶贫攻坚,2018年2月脱贫摘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功不可没。


  4月13日,记者前往左门乡采访。这是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完好、彝族文化风情浓郁的乡,也是姚安打造的三条文化旅游精品路线中民族风情最浓郁的。比如同是一个乡同是彝族,两村相距不过十几里路,但你会发现他们的服装完全不同,各具特色。


  左门乡因海拔高,地质条件差,被人们叫做“姚安小西藏”。果不其然,我们的车子一拐进左门方向,便见群山耸立,远远望去,公路像条白色的带子,盘绕在山间。地索村又是左门乡最偏远的彝族村,也是全县海拔最低的村子,虽然距离县城只有65公里,但全都是盘山路。同行的县民宗局老干部李学琪担心记者晕车,便让记者坐到副驾座,自己换到后座。“今天这种路比起上世纪90年代我在这里工作的时候,已经是两重天了。以前出门抬眼就见山连山,低头两脚掉泥巴。我们乡镇干部那个时候最怕县上有急事让赶去,天气好还问题不大,下雨天就麻烦了,一整天都可能会耗在路上。”他给我们讲起多年前他到县里开会,原本好心帮村民带烤烟叶到城里去卖,结果走到半路,碰到下雨,卡车陷在泥潭里动弹不得,只好去找附近的村民来帮忙,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卡车推出来。“那天没赶上开会不说,帮老乡带去县里卖的烤烟也差点全泡水了。”说起往事,他连连摇头叹气。


  没有与往昔的对比,就看不出今日的巨变。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有人家的地方都通上了水泥路,看到变化来得这么快,我经常感觉就像做梦一样。”说到这里,李学琪又感慨起来。


  随着海拔越来越低,气温也逐渐变高,车子摇晃了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地索村。当姚安人口中“山高皇帝远”的地索村出现在眼前时,记者还是着实吃了一惊——这么偏僻的大山窝窝里竟然藏着个这么美丽的村庄: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房屋,清澈的河流、潺潺的泉水,红梨、冬桃、美人椒和金黄的麦田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好一幅恬静的乡村画卷,完全像地索村以前的一首童谣唱的:“抬头见麂,低头见獐,过河踩着小鱼秧,犁头山顶飘白雪,渔江两岸稻花香……”


  历史上,地索村因地处深山河谷,农耕文明开发较早,留下了密苴地李家大院、渔泡江跨江铁索桥和小白庙古建筑等省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不仅是著名史诗《梅葛》的主要流传区之一,而且还完整保留了彝族婚姻、祭祀等古风民俗以及自己的服饰和饮食文化,还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小变腔》,并且还是远近有名的彝族“葫芦笙之乡”,因而也被列为州级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除了彝族,我们村还有汉族、白族和苗族。要说最大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最为明显。农民收入翻了两番,家家户户都通水泥路,网络信号畅通无阻。”地索村委会彝族副主任李文富一早就在村委会院子里等着我们的到来。他向记者介绍说,全村共有农户413户、村民1614人,其中彝族1240人,占全村人口的75%。2018年3月,该村已经达到省、州、县贫困行政村脱贫退出各项要求。


  地索的秀美山水不仅滋养了这里的各族群众,也培育出他们坚强的性格和抗争精神。姚安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前,地索村是中共滇西工委的重要根据地和“边纵”八支队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三姚”地区著名的攻打盐丰、姚安县城和马游坪战役,都曾在村里设过指挥部,地索的彝家子弟踊跃参加。如今,姚安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边纵”八支队指挥部旧址和地索革命烈士纪念塔已成为村里红色旅游的主要资源。


  84岁的彝族老党员自永昌家,溪水流过门前,院子内外花团锦簇,热烈绽放的三角梅探出门墙,为老屋平添了无限春光。坐在石板铺成的院子里,老人换上崭新的彝族服装,口齿清晰地给记者讲述了他大半辈子见证的地索村变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我们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没有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就没有今天这样大的变化,这是实实在在的,是我亲身经历过来后得出的结论。”结束采访,自永昌老人紧紧握着记者的手真诚地说。


南华“咪依鲁”:

公路边的世外桃源 马樱花盛开的彝村


  在彝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掘中,比之太阳历、毕摩、梅葛,南华县对“咪依鲁”文化的开发也格外成功。相传咪依鲁是位聪明美丽的彝族姑娘,为使众姐妹免遭恶霸凌辱,假意身许,在婚礼上与恶霸共饮放有马缨花的毒酒,牺牲自己,为民除害。从此,每年马缨花开花之时,彝族都要举行盛大的插花节,来纪念美丽善良的咪依鲁——如今,“咪依鲁”已成为楚雄彝族精神文化的一种象征。


  牟定、姚安和南华三县交界处,平坦的公路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车辆不时穿梭而过。公路边,一座高大的门牌引人注目,上面用彝、汉两种文字写着: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小岔河村。后面,则是一排排彝族风格的房屋建筑。


  向山神树神打过招呼,我们便径直绕到了山背后。让人惊讶的一幕突然出现在眼前:与公路咫尺之隔的山后,竟然藏着世外桃源——公路的喧嚣被隔绝在外,但见四周青山环绕,溪流潺潺,古树参天,凉风沁人肺腑,炊烟袅袅,耳旁传来犬吠声和鸟儿喳喳的闹春声,印着彝族传统图案的黄墙青瓦房掩映绿树中,几户农家乐的媳妇姑娘正在忙碌……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里,才是小岔河村的原址,一个已经远近闻名的旅游地。


  虽然小岔河村只是个 52户288人的小村子,它却保留了完整的彝族民居建筑、语言、服饰、饮食传统,2009年被列为省级文化惠民示范村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2011年,小岔河村实施云南省民宗委扶持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程项目,充分挖掘彝族风情文化,打造了“咪依鲁风情谷”,带动旅游业发展,使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14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4月春意正浓,但花期已过。年轻的小岔河村委会主任起永禄看到记者沉迷的眼神,用惋惜的语气开玩笑说:“你来晚了!今年岔河的桃花梨花李花都已经开过啦,不然,一树又一树,铺满山坡,伸向河谷,好看得很呢!还有啊,我们这里的桃花都是野生的,在岔河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有,开的时候也是好看得不得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美景不止在小岔河村。南华县以“七进”为载体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入开展以来,通过实施“抓项目增投资”专项行动,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争取项目资金33.2亿元,新增各类融资18.38亿元,推动了经济发展;实施民族团结示范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美丽乡村工程、特色村庄示范村、美丽宜居乡村工程、塑木小镇建设,让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绿色、生态、宜居、县强”举措的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工程、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程等更是让各族群众走上了圆梦小康的道路。


  南华的春天,处处都是美景。


  (楚雄州民宗委马云兰,牟定县民宗局毕继爱、牟定县凤屯镇民宗专干陈正林,姚安县民宗局局长李绍祥、民族股股长李学琪,姚安县左门乡副乡长李海庭对本文亦有贡献)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