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边境小生意成为千亿元大产业——广西实施通关大改革促边贸大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18-08-31

  8月2日,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内熙熙攘攘,小货车川流不息,由越南运来的水果、海鲜产品以及生活用品正在卸货。互市贸易区里的越南水产农产商行内,东兴边民李瑰购买了300多公斤海虾。交易、付款、提货、通关,一单国际交易仅用了10多分钟便完成了。


  每天,类似的便捷交易在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有6000单左右。边民互市,带旺了边贸,带富了边民群众。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广西充分运用国家边贸优惠扶持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推出促进边境贸易各项便民举措,让这不起眼的小生意在边境线上迅速铺开,逐步形成了千亿元的大产业。


  2017年广西边境贸易进出口1469.8亿元,其中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633.5亿元,占全国74.4%,在全国沿边省区中排第一位;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836.3亿元,占全国31.9%。


从排长队、跑断腿到“动动手”“一指通”  

——自主研发打造“智慧海关”通关更便利


  广西边民互市贸易的兴旺,得从一套智慧系统说起。


  
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内集聚了300多户越南商家,东兴边民与商户谈妥交易后,可在店铺刷卡或通过网络支付,也可到交易服务中心柜台交付现金,刷刷指纹和身份证便同步完成了商品进口报关。


  这套被边民称为“一指通”的系统,让从事互市贸易的边民告别了排长队、跑断腿的繁琐程序,通关时间由过去的几小时压缩到10分钟。


  这样的便利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东兴市边境贸易协会党支书谭国志说,以往互市申报需要填写纸质单证,不少边民不会填写。填好单证后,海关关员也是人工审核,效率很低,每天报关处都排着长队。


  这种手工作业方式极大地阻碍了边境贸易进一步发展。为破解难题,南宁海关在全国首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自主研发了海关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


  东兴海关边境贸易监管一科副科长曹震告诉记者,该系统于2015年6月正式启用,启用前互市贸易区内平均每天只能完成1000多单互市贸易申报,启用后平均每天能处理6000单左右。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边民互助组激发边贸新活力


  改变了老旧的人工通关模式后,地方政府也因势利导,对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组织形式不断改革,提升边民的议价能力、参与形态和抵御贸易风险的能力。


  “加入边民互助组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东兴市东郊村村民黄志瑞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参加互市贸易,大都购买一些生活用品,没有门路做生意。参与边境贸易的形式大都是搬运工,很多人在家门口守着金饭碗却不知从何入手,只能外出广东等地打工。


  通关便利化后,边境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商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开始引导边民成立互助组,抱团参与边境贸易。


  前两年,黄志瑞加入了边民互助组,和其他组员统一购进货物,统一出售给加工企业,合理分配工作岗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参与互市贸易各个环节,每月至少有3000多元的收入。不久前,她的儿子告别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加入边民互助组,一起从事互市贸易。


  谭国志介绍,目前东兴成立了71个边民互助组。互助组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边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优惠政策,将从指定互市区(点)进口的商品销售给边境地区加工企业,帮助边民增加经营性收益。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全区沿边市县共组建了611个边民互助组。在互助组抱团发展模式下,更多边民能参与边民互市,实现有效增收。


从“穿岸而过”变“落地加工”   

 ——改革红利从贸易辐射到产业


  近两年来,东兴市的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2016年底,东兴市长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海鲜加工厂正式投产,两年不到,年产值已达1.5亿元。该公司总经理单永海告诉记者,东兴互市贸易的繁荣保障了原材料的持续稳定供应,压缩了企业原料储备周期,大大减少了资金压力。据统计,2017年,东兴市落地加工企业发展到24家,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同比增长119%。


  落地加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支持。过去,互市商品经由我区沿边口岸进入国内后,多数在异地加工,边民得不到增值收益,边境贸易“通道经济”色彩明显。


  2016年以来,广西全面落实中央沿边开放政策,积极引导互市产品落地加工,鼓励边民互助组与所在县(市)辖区设立的加工生产企业签订供货协议,极大促进了沿边产业发展。


  2017年10月起,广西在全区农产品加工行业中选定坚果、水产品等8个行业,试点开展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减轻了互市加工企业的税负。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互市产品+落地加工”成效明显:互市商品由“穿岸而过”变为“落地加工”,带动口岸周边专业市场、跨境物流、电子商务、边关旅游等蓬勃发展;边民参与产品加工环节,升级为产业工人。据介绍,我区互市贸易与加工、金融、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近10万个,有效拓宽了边民就业渠道。


  据粗略统计,近3年来,边境贸易和加工业的发展,吸引了近万名边民从外地返乡参与边贸和加工行业,解决了部分沿边村屯存在的青壮年人口空心化问题。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