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民族电影七十年:一部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影像史诗
发布日期:2019-05-16

4月15日,第十届北京民族电影展开幕式暨“中国民族电影70年回顾展”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举办。影展期间,共有约100部优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上映。本届影展由国家民委文宣司、北京市民宗委和北京市电影局指导,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与北京市电影家协会联合举办。

 

北京民族电影展自创办至今已是第十届,所展映的300多部影片以“新中国”“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4个阶段,共同呈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编年史。一幅延展70年的银幕长卷,是电影艺术史,也是一部书写国家统一、民族大团结的影像史诗,一幅展示多彩文化美丽山河的恢弘画卷,一座镌刻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伟大进程的历史丰碑。


10_副本.jpg


1_副本.jpg



2_副本.jpg


3_副本.jpg


7_副本.jpg


8_副本.jpg


新中国(1949--1966年):                      

“长城内外是故乡”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一雪百年之耻,独立自主于世界民族之林。无论是人口众多的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各族人民都共同沉浸在对解放与进步的感召与憧憬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艺术家们带着一个新生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喜悦和理想,拍摄了一大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在国家整体的电影题材布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不仅以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多彩的民族风格、富于个性的人物塑造、优美的音乐舞蹈以及对理想、爱情的追求,给各族观众带来新鲜的视听审美享受,更以深刻的思想主题参与了新型民族国家的建构,有助于统一的新中国完成各民族相互了解、团结友爱的伟大任务。在缺少远距离传播和出行条件的时代,是电影启发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民族想象,回应了祖国大家庭共同体意识的空前高涨。这一时期,几乎每一部电影都产生了轰动效应,影响深远。


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度形成了创作高潮,产生了一批优秀电影作品,还培育了一批各民族的优秀电影创作者。各族电影艺术家共同创作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1960年占到国产影片总量的六分之一,其电影作品的特色与魅力也形成并积淀为一种优秀的艺术传统。这些影片都有着相似的风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鲜明的基本主题——热情颂扬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积极追求和浪漫憧憬——追求解放、进步、正义,憧憬理想、美好爱情和自由生活;强烈的情感底蕴和艺术气质——爱国主义情感和英雄品格。这一优秀传统不仅滋养了后来的中国电影,也对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时期(1979—1999年):                      

团结自信的燃情岁月


这个时期的影片展现了久违的人性之美和新时期电影艺术最初的进化,在对民族命运的反思中,高扬思想解放的旗帜,在创作上出现第二个高潮,佳作迭出,推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新的方阵形成。这一时期此类影片的文化性变得丰富了,风格、样式、种类更加多样,艺术探索精神大为增强。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则摆脱了猎奇的心理,更多是出于对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去继承和思考,显示出可贵的民族文化自信和对时代变革的观照,以新的视角、新的语言展示了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表现改革开放时代的新生活、新人物、新风貌。电影艺术创作,成为民族传统文化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的探索先锋。这种探索加入了“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进程,既不是“复旧”,也不是“西化”,而是在光影中诠释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自知之明”:我从哪里来,我们的历史文化历程、所具有的特色,以及面临的现代性抉择和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美好追求。


塞夫和麦丽丝执导的《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组成的草原英雄谱,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性格特征、灵魂风貌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命运中,与对草原的热爱、马文化气概的描写交相辉映。其不仅以恢弘气势和震撼人心的乐章表现了“马背民族”的浩然之气、刚烈之美,也以“马上动作片”的标识,在中国类型电影发展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作为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革命记忆、红色经典在新时期的银幕上大放光彩,少数民族题材框架下的主旋律叙事释放出新的能量。与领袖传记相融合的《金沙水拍》,与军事题材相融合的《彝海结盟》,与英烈题材相融合的《八女投江》,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孔繁森》,都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进入新的境界,拓展了创作领域。


新世纪(2000年至今):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进入新世纪,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大变革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为广泛深入;另一方面,经过近10年的市场化磨合,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不断适应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新语境,优秀作品大量涌现,成为中国电影事业发展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这一时期,大批青年导演的新作成为亮点:2004年陆川执导的《可可西里》,2005年章家瑞执导的《花腰新娘》、宁才执导的《季风中的马》、宁浩的《绿草地》,2006年万玛才旦执导的《静静的嘛呢石》、哈斯朝鲁执导的《剃头匠》,2007年宁敬武执导的《滚拉拉的枪》、刘杰执导的《马背上的法庭》,2008年戴玮执导的《冈拉梅朵》,2009年巴音执导的《斯琴杭茹》、西尔扎提·亚合甫执导的《鲜花》、丑丑执导的《云上太阳》等,都曾在北京民族电影展上推出,不仅在国内产生了观影热潮,而且成批亮相国际电影节,为中国电影赢得了美誉。


5_副本.jpg


在与新的观念、体制、硬件体系和技术手段不断适应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致力于打造精品力作,培植新生创作力量,既表现出弄潮冲浪的勇气,又有紧拉慢唱的从容生长。《门巴将军》《索道医生》《天上的菊美》《德吉的诉讼》《真爱》《德吉德》《塔克拉玛干的鼓声》《金珠玛米》等优秀影片,或聚焦时代英模人物,或彰显红色基因,或关照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或歌颂真情大爱,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魅力。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际合作也开拓了新的领域。中法合拍的《夜莺》成为合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良好开端,被文化与旅游部选送代表中国影片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奖;《狼图腾》则以2000多个特效镜头全部在国内制作的首创之举,成为在国际合作上、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新技术手段运用上的“先锋之作”。


这一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电影脱颖而出,《喜马拉雅天梯》《二十二》《一江清水向东流》《您一定不要错过》等优秀影片或进入电影院线发行,或选入中央电视台播出,获得观众好评。


新世纪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更注重讲好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心心相映的温暖故事。《乌鲁木齐的天空》《伊犁河》《骆驼客》等影片,都是这方面的佳作,显示出电影创作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诉求。与之相印证,民族地区的电影创作也出现了一股股新兴力量。如青年导演德格娜、张大磊、忻钰坤、周子阳等,这些导演的处女作出手不凡,频获国内、国际重量级电影节大奖,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和好评。这一创作群体出现于特定文化地理区,令人对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版图的扩展、多民族创作人才的新阵容等充满期待。


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标志,民族电影也走进了奋斗的新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踏上新的征程。今年的北京民族电影展,展映了新片30部。继《十八洞村》之后,《又是一年三月三》《云上之爱》《三变·山变》《爱在湘西》等影片,以脱贫攻坚历史性大决战为背景,描写民族地区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现实,展现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贴近火热生活,把握时代脉搏,聆听人民声音的风貌。这次电影展把以《马骏》为代表的“红色记忆·先驱英烈”系列影片作为首推,昭示着各民族不忘初心,与党同心同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信念。


4_副本.jpg


9.jpg


6_副本.jpg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这是新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根本遵循,各族电影人必将从当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影像灵感,深刻反映当代历史巨变,描绘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继续在美丽的大银幕上,浓墨重彩、真实生动地呈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壮丽史诗。



(责编 梁黎)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