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
第一套壮族作家丛书“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9-12-02 17:09

    11月23日,“第一套壮族作家丛书‘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座谈会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北京广西文化艺术促进会指导,广西民族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主办。


第一套壮族作家丛书“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专家座谈会现场。《民族画报》供图.jpg

第一套壮族作家丛书“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专家座谈会现场 (《民族画报》供图)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沈永明,以及石一宁、毛公宁、黄凤显、黄宾堂等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作家协会等20多位专家、学者,丛书部分作者荣斌、黄鹏、陶丽群参加了座谈会。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出席座谈会并发言。王孺杰摄.jpg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出席座谈会并发言 (王孺杰 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沈永明致辞。王孺杰摄.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沈永明致辞 (王孺杰 摄)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特邀编辑黄凤显介绍丛书的出版情况。《民族画报》供图.jpg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特邀编辑黄凤显介绍丛书的出版情况 《民族画报》供图)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针对“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的出版价值和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书写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八桂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各族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每一部作品都能取材于壮乡的基层生活,语言真挚,可读性强,反映了当今壮族作家的文学水平。

    

    与会专家还就如何完善丛书,以及如何加大宣传力度、丰富传播渠道、融合新媒体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并期望壮族作家们今后能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奉献给广大读者。


    “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是广西民族出版社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的重大图书项目,入选本套丛书的11位中青年作家,如凡一平、李约热、陶丽群等正是新时期壮族文学的“生力军”。该丛书包括小说、散文、诗集。小说集包含凡一平作品《合唱团》、李约热作品《一团金子》、陶丽群作品《被热情毁掉的人》,散文集包含冯艺作品《除了山水 还有什么》、黄佩华作品《生在平用》、石一宁作品《履痕心绪》、牙韩彰作品《屈指家山》和黄鹏作品《家园气象》,诗集包含荣斌作品《尘土之河》、梁洪作品《一个饺子的距离》和三个A作品《魔术师》。


“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民族画报》供图.jpg

“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 《民族画报》供图


参加座谈会的全体成员合影。《民族画报》供图.jpg

参加座谈会的全体成员合影 《民族画报》供图)




文:本刊记者  王孺杰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古丽斯坦

出版号:CN11—4606/C 京ICP备15020131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63号   监督举报电话:010-58130834  举报邮箱:zgmz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