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书长卷千年水脉尽朝晖 画锦绣亘古山川披绿波
发布日期:2020-11-12

宁夏既有边塞大漠的雄浑,又有江南水乡的秀丽,自古被称为“塞上江南”。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记者有幸来到这片热土。20年间,足迹踏遍黄河两岸、六盘山下,亲历了6.6万平方公里山川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了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600多万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美历程。


2020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记者再一次来到这个塞上江南。十几天的采访,记者沿着宁夏 “生命水脉”黄河一路行走,追寻浸润宁夏河山的流动丰碑的芳华印记,感受水利人绽放在岁月深处的无悔青春和火热激情。


城在湖中 张治军 摄.jpg

宁夏·城在湖中         张治军/摄


山川巨变    天下黄河美宁夏


如果说,宁夏境内一条条渠水像蜿蜒巨龙的话,那么素有“汉唐古渠第一村”之美誉的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就座落在“群龙”之首上。


从青铜峡市出发,驱车不到15分钟,便到达韦桥村。这里是唐徕渠、大清渠、汉延渠和惠农渠四大古渠发源地。漫步韦桥采摘园,带着对大自然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体验采摘乐趣,感受雄壮古渠,在黄河母亲摇篮里,品味了一番塞上江南的独特魅力。是的,纵横交错的古渠系,毗邻黄河大峡谷的雄浑地貌以及古朴的田园风光,让达韦村的旅游业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黄河从甘肃进入宁夏,一路向北穿过险峻的黑山峡,突然一个急转弯,河道倏然开阔,滋润了一大片翠绿田园,微风过处,阵阵清甜的沙枣花香沁人心脾。在这片绿洲之上坐落着黄河流经宁夏的第一个村落——中卫市迎水桥镇南长滩村,被誉为“宁夏黄河第一村”。事实上,在宁夏,像达韦桥村、南长滩村这样因黄河而兴的村落随处可见,可谓是:“神河浩浩来天际,别络分流号河渠。万顷腴田凭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


6C1E772D02D138AFADFFBC1FD88B9A28.jpg

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参加2017年中国水博览会暨中国(宁夏)国际节水展览会并致辞


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就已在宁夏屯垦开渠,依势就水开引黄灌溉之先河,推动当地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发展,造就了久享千年美誉的“塞上江南”。历朝修建的秦渠、汉渠、唐徕渠、惠农渠等古渠流润至今,在历代开疆拓土、护佑中原、文化交融中发挥了战略作用。可以说,2200多年的宁夏发展史就是一部流淌的水利开发史。62年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作为自治区成立的一项标志性水利工程,在黄河中游青铜峡峡谷出口处,青铜峡拦河大坝开工建设。这座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龄,总长687.3米、最大坝高42.7米的大坝,锁住了千古不驯的“黄龙”,结束了宁夏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灌溉历史,使引黄灌区成为灌排通畅、旱涝无虞的稳产、高产商品粮基地。60多年来,宁夏引黄灌区面积由解放前的100多万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650多万亩。


秦汉以来,宁夏引黄灌区各大干渠全部从黄河直接开口引水。“在大坝建成前,一到每年春天引水灌溉前,黄河两岸都是人山人海,为了打坝引水,很多人每天都是一身泥土,但到秋天收成却很有限,毕竟还是靠天吃饭。”曾见证大坝开工的青铜峡市农民罗秀明说。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宁夏为解决中南部地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群众脱贫和人饮问题,先后建设固海、盐环定、红寺堡、固海扩灌等大型扬水工程,形成近300万亩的扬黄灌区。通过近年来不断更新改造,这些工程为宁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和生态立区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


进入新世纪,为破解日益严峻的水瓶颈问题,宁夏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以资源水利建设为特征的治水,进一步丰富治水的内涵外延,推动宁夏由传统单一的农业水利向工业、城市、民生、生态水利的历史转变。


2017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8届执行理事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国际灌排委专家向全球宣告,宁夏引黄古灌区是世界灌排工程的典范,是古代水利工程的经典,代表了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与百折不挠的精神。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自治区正在银川规划建设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公园,力争将其打造成宁夏文化惠民的重要工程、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文明成果交流的重要殿堂,展现“塞上江南”恒久魅力。


告别水困     西海固整装待发


阳光和煦,微风轻拂,在宁夏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层层叠叠的梯田、错落有致的民居、绿树成荫的果树林似乎都在讲述着这里的沧桑巨变。


龙王坝村位于六盘山脚下,距县城8公里,是西吉县110个贫困村之一。2013年前,龙王坝村还是一个荒凉贫困的小村庄,干旱缺水、山大沟深。“只要下雨,一个星期都不能出门,路根本没法走。”龙王坝村村民杨慧琴说。如今,路修好了、水电通了,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龙王坝村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曾经贫瘠的山村成了人们眼中的“世外桃源”。


曾经的西吉县,十年九旱,春夏连旱。这里曾与甘肃河西、定西并称为“三西”,近一个世纪以来,始终是“中国最贫困地区”的代名词。当年,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来到这里,面对漫漫黄沙,发出“苦瘠甲天下”的慨叹。40多年前,联合国专家到此考察,认为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


而包括西吉县在内,涵盖海原县、固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同心县等更大范围的地区,还有一个世人所熟知的名字——西海固。这一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仅300毫米左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仅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的1/23,“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集雨饮水,远距离拉水”是西海固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里饮水不安全人口达110多万人,上世纪被联合国列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也因为缺水,这里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每年三四月份,政府要组织抗旱队给学校、养老院等人员密集的单位送水。”这是记者10多年前第一次在西海固采访了解到的一个细节。


BFB5554880E258BC2576E26A49384B8F.jpg

夕阳下的红寺堡扬水工程更新改造后的红二泵站蓄水湖


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经理顾耀民说:“带着中央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考察时,我们在西吉县城随意进入一户人家,楼房很新,屋子很干净,但厨房和卫生间都摆着好几个大塑料桶,里面装满了水。在当地,即便是苦咸水也不能及时供应。”城市尚且如此,农村更可想而知,许多人甚至一辈子可能只洗三次澡,洗脸只是偶尔擦擦,水都用来做饭和牲口饮用。每月买5次水,每次往返24公里,每年买水花费超过 2400 元,这是彭阳县古城镇高庄一个普通农名每年为饮水必须付出的代价。对于地处宁夏中南部偏远山区和固原市缺水城区的上百万群众来说,缺水问题,已经成为他们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


2016年10月8日,历史的镜头聚焦在这一天。当天,宁夏中南部地区百万群众迎来了祖辈们期盼已久的幸福时刻——宁夏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面通水。一股股清流从六盘山腹地老龙潭出发,穿山越岭注入中庄水库,中南部地区百万群众从此告别了缺水的历史。


50岁的马继仁拧开水龙头忙着给牛棚的水槽蓄水饮牛。“牛都喝上自来水了!”马继仁看着11头牛高兴地说,“现在哪还靠牛驮水,靠牛生牛才能过上好日子。”


马继仁的家在西吉县红耀乡驮昌村,“愁水”曾是宁夏南部山区老百姓最深刻的记忆。一年到头不见雨,这里的人们因缺水而贫困,赶着牲口翻山越沟找水吃成了长久以来让人胆怯的苦。一个人,一头牛,一辆木板车,就是牛驮水的“标配”。由于红耀乡没有可饮用的地表水,马继仁赶着牛要翻过一道山梁到邻乡拉水。“要是赶上下雪路滑,只能就近化雪吃。”马继仁回忆道。而这样的“旅程”,马继仁曾经每隔三四天就要走一趟,一直到2014年自来水入户。2016年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通水后,“源头好水”替换了西吉当地的水源,自来水入户的“最后100米”大幅缩短,2.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拥有了水龙头。


绿树、梯田、鸟鸣,还有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绿色彭阳。


“我们山绿了,民富了!”行走在宁夏彭阳县的罗洼、阳洼等流域,处处都能听到当地农民对小流域治理的点赞之声。


彭阳县探索“流域治理+精准扶贫户”长效扶贫机制,以生态林与庭院经果林相结合,实行山、水、田、林、路、涝池、庭院经果林、流域厕所、垃圾点等综合治理,流域综合治理后达到“生态、经济、优美、富裕”的喜人效果。


“随着中南部饮水工程并网提升,彭阳县近5万眼水窖将会闲置,充分挖掘利用水窖节灌庭院经果林的潜力,配套节灌设施灌溉红梅杏,并引导群众将红梅杏与花椒套种,防止花椒大小年和红梅杏霜冻绝产,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彭阳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彭阳县因地制宜,把每条小流域既作为一个完整的水土治理单元,又作为一个经济开发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重点抓好以农田为主的“粮袋子工程”、以窖坝为主的“集雨工程”、以林草为主的“生态工程”、以道路为主的“通道工程”,以及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的生态移民和精准扶贫工程,农田建设面积不断扩大,质量明显提高,在县域内形成了田格化的道路网络,把所有的流域都串联起来。同时,按照“山顶沙棘、柠条、山桃戴帽,山坡地埂杏缠腰,庭院四旁广种核桃、花椒、红梅、苹果,河谷川台规模发展苹果、梨、桃,杨、柳、椿、槐下滩进沟上路道,土石质山区封造结合、针阔混交”的林草布局模式,大规模植树种草,人居舒适,自然和谐,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截至目前,彭阳县已累计治理小流域134条178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高到76.3%,森林覆盖率从3%提高到28.5%。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宁夏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好生态变现,向绿色产业要效益,加速推进自然产品向生态资本快速转换,为中南部地区特别是西海固地区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生态旅游、林下经济、庭院经济等特色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显著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涌现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彭阳县、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隆德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盐池县等一批先进治理典型。彭阳县金鸡坪生态公园、西吉县龙王坝等以水土保持工程为基础打造的乡村旅游品牌,成为南部山区水土保持助力脱贫攻坚的成功范例。


芳华绽放     青春无悔护甘泉


毛乌素沙漠干涸的躯体之上,有一渠清水蜿蜒在沙海中,这条渠的名字叫“盐环定”,是亚洲最大的人畜饮水工程,被当地老百姓称作“生命大动脉”。渠水蜿蜒曲折百余公里,穿戈壁、爬高坡、越沟壑,将甘甜的黄河水送到革命老区人民家中,浇灌了亘古荒原,缔造了“水往高处流”的奇迹。


渠水流经处,百里无人烟,只有散落在渠边的盐环定扬水12座泵站,日复一日与寂寞清苦为伴。自1990年与“盐环定”结缘,44岁的曹君把一生最好的年华都给了这弯渠水。在人迹罕至、信息闭塞的基层泵站工作久了,曹君显得有些拘谨,话不多,但零星的几句便能感受到他对水利工作的热爱。


水,就是生命的源泉。在泵站工作,耐住寂寞是第一课,也是永恒的一课。为将渠道边的滚滚黄沙牢牢锁住,曹君带领职工用10年的光阴种下了一片奇迹般的绿。1996年,曹君被派往陕甘宁盐环定扬水管理处条件最艰苦的六泵站担任站长。


9EF6A6B6F00957B0A81210E79C54C81E.jpg

青铜峡灌区河西总干渠两岸风光旖旎


DFDF6DB7E882A16A088F4479FB25D243.jpg

被治理后的大清渠惠泽旱塬大地


    沙与水本就相克,在沙漠中干水利,其难度可想而知。六泵站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管辖的10余公里渠道沿线植被稀疏,裸露土层多、流动沙丘大,风沙危害特别严重。


“艰苦的环境下,栽棵树苗,风一刮连根都被吹走了。”曹君带着大家反复在沙地里试验,风来了,就用身体护住一株株植物。沙漠下场雨不容易,每次下雨,别人都往房子里躲,六泵站的人却往沙漠里冲,“下了雨,苗子才好活。”风沙一起,鼻腔、耳洞里都灌进沙子,让人无法呼吸。每一次,曹君都是第一个迈进漫天的黄沙之中,与工友们植树种草。累极了,大家就把工作服蒙在头上,伴着风沙的呼啸,在渠边酣然入睡。


夜枕风声入眠,昼与荒漠为伴。寒来暑往,转眼10年。最早栽下的那一株白杨,已有碗口粗细。六泵站渠道两侧,形成了10公里长、100米宽的绿色飘带,彻底锁住了滚滚黄沙,保证了工程安全行水,每年仅渠道清沙一项就节约资金20多万元。


与曹君都一样,出生于中宁县的冯立荣,也在为水利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82年,冯立荣招工进入汽车修理厂,成为一名农民身份的汽车修理工。熟悉农活的他从此和机械结下不解之缘。4年后,他凭借自己的特长,特招进固海扬水管理处,成为唐圈泵站一名机电运行工。


当年,固海扬水开机试水,宝贵的黄河水破天荒滋润宁夏中部干旱带广袤的荒原,当地群众喜极而泣。这感人的场面刻在了冯立荣的心里,化作了他干好扬水事业的动力。在组织培养下,他成长为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参加了宁夏水电学校灌排专业的脱产学习和北京水电学院的函授学习,一跃成为管理处的“专家”。2006年,冯立荣被评为自治区节能先进个人。


2011年,管理处进行大型泵站改造工程,组织信任的目光再一次落在了他的身上。改造任务重,时间紧,每年有效施工期只有5个月,既不能影响灌溉,还要保证质量和安全,作为工程现场办公室牵头人的冯立荣把住处和办公室搬到工地,奔波在各个施工现场。协调工程进度,组织现场建设管理,小的设计变改现场核查拍板,大的设计变更及时申报,组织专家论证……6年连续奋战,改造工程将18个泵站优化合并为16个泵站,完成投资6个亿,装机10800千瓦,工程安全运行率由改造前98%提高到100%,供水保证率由95%提高到98%以上,泵站装置效率由53.5提高到60.58%,能源单耗从4.8降到4.43,相同引水条件下耗电量年节省2680万度,项目完成后受到自治区水利厅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精准扶贫号角在宁夏大地吹响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宁夏中部干旱带供水支撑工程的固海扬水工程信息化改造和干渠测控一体化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8月14日,泉眼山泵站第六台机组开启运行,标志着“6+1”工程正式试运行。固海扬水增流改造工程即‘6+1’改造工程,就是将固海扬水工程的首级泉眼山泵站原设计‘5+2’(运行5台,备用2台)运行方式改变为‘6+1’(运行6台,备用1台)运行方式,同时对固海2-5泵站机组和1-5干渠及水工设施进行改造,最大限度挖掘固海扬水工程潜能,达到提效增流目的。


工程全面贯通后,将为固海灌区年增加供水量4000万方,可以为喊叫水片区25万亩西砂瓜等特色产业、人畜用水和海原西安灌区12万亩高效节水农业提供可靠水源,解决兴仁扬水工程引水水源不足和同心、海原灌域用水紧张的问题。


在固海扬水管理处白府都泵站工作的马恩泽是一个“85后”,每周五,他都会拿上一瓶水,骑上喜爱的山地自行车,带上防晒的工帽,沿着扬黄干渠对渠道及建筑物、养护人员在岗查巡情况进行查询。碰到雨水冲击的裂缝或小坑,就用手机拍摄下来,然后反馈站内、上报科室,及时安排补修。与此同时,他还要劝退渠边玩耍的孩童,阻止村民渠边违章建筑,桩桩小事一点不小,都可能给灌溉生产造成隐患。往返40公里巡查下来,就要6个钟头,对于马恩泽来说,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除了巡查渠道及建筑物以外,进入汛期,马恩泽还需要参与检查防汛物资准备、协助开展防汛演练、养护人员培训考核等工作。此外,作为水工技术员,在负责技术资料内业的同时,他还兼任党建档案、资料的整理,繁而不杂,忙而不乱,同事称他小小“五大员”,处处“挑大梁”。


2013年6月,宁夏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毕业的马恩泽谢绝南方同学工作的挽留,作为“三支一扶”大学生,回到了家乡同心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更是宁夏南部山区的命脉。作为水利人的后代,他铭记着父亲的期望,他的名字“恩泽”意味着水利工作恩泽旱塬大地,更寄托着造福山区群众的期望。


“刚到泵站的时候,看到站所条件简陋,设备经常出故障,心里觉得不是滋味。”水工技术员和配水员“身兼两职”的他,在斗口放水时还要拿上手摇铁把开启厚重的闸门。4年时间,他参与了泵站基础设施改造和信息化建设,测控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让灌溉调度“如虎添翼”,灌溉保障和机电运行有了飞跃性变化,也为他报效家乡增添了底气。


“家乡的发展变化翻天覆地,作为年青一代扬水人,我感到自豪和骄傲。”马恩泽说。2013年9月,马恩泽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6年7月光荣地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今年“七一”前夕,他被评为管理处优秀党员,这是对青春最好的注脚。


青春留痕,有种意志叫做坚定;岁月深处,有种感动叫做坚守。做的都是平凡小事,但贵在初心不改、积土成山。他们只是普通职工,但他们执着的信念却影响和感召着更多人,让各族儿女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代代相传。正是在新时代水利精神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宁夏水利人不断汇聚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水利支持和保障。


创新领跑    迸发水利现代化“引擎”


2015年,承载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阿拉伯国家之间战略合作提供广阔前景和互利共赢梦想的2015中阿博览会——中国(宁夏)国际节水展览会,在宁夏银川市隆重举行。这是一次跨越地域的握手和拥抱,标志着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发展节水事业,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召唤下,昂首迈入崭新的阶段。


2017年,由水利部、中国水利学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共同主办的“中国水博览会暨中国(宁夏)国际节水展览会”在银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隆重的开幕式。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近200家展商参展,包括首创股份、宁夏水投、新兴铸管、圣戈班、建投宝塑、大禹节水等国内外领军企业。


展会围绕“新理念新技术助推水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题,设定水资源、水生态与环境、城乡饮水安全、智慧水利、水务及PPP等7大展区,展出面积达15000平方米;同时,设置了第十二届中国水务高峰论坛、第十届钱学森论坛、专题论坛、节水科普展、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会等多项活动,与会者就水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水资源问题、全面推行河长制、智慧水利等方面的议题展开交流讨论。


十月的宁夏盐池县,一夜入寒秋,盐环定扬黄更新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气温的断崖式下降丝毫没有影响建设者火热的激情。按照正常建设进度,盐环定18座扬黄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需5年时间才能完成。然而,面对老区人民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自治区党委、政府向中央承诺,5年工程3年完成,确保尽快发挥工程效益。按照“统筹城乡、改革创新、节约高效、开放治水”的治水方略,盐环定扬黄工程更新改造项目借助钱学森智库,高位嫁接中国航天十二院的技术优势,开展军民融合,打造智能化工程运行控制体系。


37AEFA176E4FACFE4A23763751BDBFD2.jpg

盐环定新建泵站外景


为了攀登精品工程的高峰,作为宁夏水利史上唯一一个同时开工建设改造13座泵站的水利工程,盐环定扬黄工程更新改造项目实行大标段整体招标方式,引入公开、公平、合理的招标机制,由专家考评团队把关,最大限度地选择实力强、水平高的施工单位,避免了人情关系的介入对工程建设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从顶层设计院到施工单位的选择,从专家团队到技术人员的参与,从电机水泵到阀门的采购,该工程都达到了国内同类工程的“顶配”。


按照全国及宁夏水利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智慧盐环定”的建设需求,盐环定扬黄工程自动化、信息化工程采用EPC(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建设模式,由中国航天十二院等3家国内自动化、信息化行业一流单位联合实施。在多次组织到国内同类先进工程考察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实体环境、四大支撑、两个平台、三大应用系统、一个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方案。

更新改造后,盐环定扬黄工程成为宁夏“智慧水利”的样板,并跻身全国一流扬水工程。其中最耀眼的部分,则是工程管理维护运行方式的创新:控制智能化、库存备件最少化、运行效率最大化和监控管理可视化,“少人值班、无人值守”成为常态。


2019年10月15日,清华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银川市政府联合成立宁夏水联网数字治水产业园。今后,产业园将引进水利行业中信息化产业核心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接融合,推动全区数字水产业发展。


当日,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治途北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产业园签约。目前,产业园已入驻19家企业。多家国内外知名涉水信息化企业来宁创新创业,探索出了“水慧通”平台、河长制App、泵站自动化、测控一体化、“互联网+人饮”等一批数字治水典型,得到水利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互联网+农村供水”是宁夏智慧水利在民生服务和基层水利改革领域的重要应用,通过运用清华大学水联网理念和核心技术,打包解决了农村供水“最后一百米”的难点、痛点、堵点、弱点问题,实现了7109余公里主管网和全部工程设施24小时自动运行、精准管控,管理人员减少了55%。利用数字化加强供水工程的监管,建成了集调度、运行、监控、维养、缴费、应急于一体的供水管理服务数字化平台,对供用水和生产数据实时自动采集、传递、分析和处理,实现了多级泵站和水池智能联调、水质在线监测、事故精准判断和及时处置,工程事故率、管网漏失率大幅下降。今年3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此方案推荐为典型经验及亮点工作。


FCEC130EEA9418FC94F6048C7D9ABB4F.jpg

宁夏水利博物馆—— 一部流淌的历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禀赋。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水利部门将创新驱动摆在水利改革发展的核心位置,发挥创新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在塞上大地汇聚起创新发展的澎湃大潮,让水利现代化活力奔涌不息。


(宁夏水利厅供图     责编 刘娴)

流程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