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心如陌上花开起 笔底烟霞苍洱情——云南大理双廊农民画社侧记
发布日期:2021-07-25

这些年,在云南大理市的双廊镇,一位上海来的画家师父,带领平均年龄65岁的白族老奶奶们走上了一条美术艺术创作的道路。常常,她们会静静地坐在画架前,用油彩一笔一画勾勒出自己的生活和劳作,让更多人看到古老的白族刺绣和现代油画两种艺术碰撞出的勃勃生机。

4.jpg

2.jpg

1.jpg

3.jpg

双廊白族农民画社学员合影


无心插柳柳成荫 低保户成农民画家

碧水蓝天云追步,青山绿草风静心。清晨从伙山山脚出发,沿途10公里,再步行大约1小时,数着放羊倌焊制的19只红色公鸡铁艺路标,就能找到藏在深山里的农民画社——鸡窝咖啡馆。

这是去年定居双廊镇的艺术家沈见华在伙山的又一作品,与其说是咖啡馆,不如说是一间美术馆。这里有传统夯土构建的新式农家主屋,也有茅草、竹子搭建的“鸡窝”,还有在院中安静作画的双廊农民画家——一群老奶奶。

王秉秀,白族,88岁,是双廊白族农民画社第一位学员,也是最年长的一位,乡亲们亲切地称她“老外婆”。前些年生活困苦,王秉秀主要靠低保维持生计。9年前,她开始跟沈见华学画画,第一幅画就卖了3000多元。

“沈老师是上海来的,村里人都说他人好。我想他那么厉害,应该也能帮帮我吧。”王秉秀回忆道。于是,2009年的一天,王秉秀走进了沈见华在双廊镇的家。

“沈老师了解了我的情况后说,你跟我学画画吧,画好了我帮你卖出去,肯定能赚更多的钱。”

一辈子,接过生、救过人、拉过网、犁过田、剪过纸、绣过花,就是没摸过笔。学?还是不学?在清晨的鸡鸣声中,王秉秀下定了决心。刚学几天,她心里又犯起了嘀咕,忍不住和沈见华的另一个徒弟定龙说:“师父怕是骗我们的。我画什么,他都说好,这不等于没有教我们吗?”回忆到这里,老外婆笑得眯了眼、捂了嘴。

“我在教你,但是你感觉不到。”不教而教,是沈见华的独创施教方式。在他看来,唱歌、跳舞、绘画都是人的本能,农民画更是贵在能表达出自由率真的原生态艺术天性。

经过几年的学习,王秉秀成了小有名气的农民画家,先后到北京、广州、杭州等地办画展,作品均价提升到了8000至10000元一幅。她感慨地说:“我如今88岁了,从78岁开始学画画以后,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赚到了钱,感觉相当幸福。”

5.jpg

老外婆(王秉秀)

6 老外婆.jpg

老外婆(王秉秀)

19 山里.jpg

《山里人家》 王秉秀/绘


画随心意作春妍 伙山成“创作基地”

双廊农民画社刚刚建立时,参加的老奶奶都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绘画的新手。如何培养她们?沈见华自有高招。

比如配色,沈见华做了一个梯子,100种颜料放上去,每种颜色一排,从冷色到暖色,让老奶奶像刺绣一样,把挑丝线变成挑颜色,她们就会本能地找自己喜欢的色彩来搭配。

再来说造型,农民画萌芽自乡土、生长于大地,花、草、树、猪、牛、羊……眼见之处皆是入画要素。

造型太复杂,沈见华教老奶奶日影取形——把要画的东西拿到太阳底下看轮廓。

那跑来跑去的动物呢?他让妻子秋秋买来快干泥,大家一起围着马、牛、羊等,自己捏。就这样,大家从三维的手感无缝衔接到二维的绘画。“我没有特别教,而是捏捏捏,他们自己就会画了。”

最后说说构图,传统白族刺绣需要剪纸打底。这个环节就从老奶奶过去熟识的剪纸开始,把要画的东西剪出来,然后在画板上自行摆放。“她们是很厉害的,天然的就摆舒服了。就像农民插秧,不管多大地多少苗,总能插得整整齐齐、满满当当”。

老奶奶在沈见华的指导下,轻松解决了这些问题。剩下的,就是自由创作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画的这些画居然会有人喜欢,而且愿意掏钱买。”这一年春节,王秉秀第一次有了给孙儿发大红包的底气。

老外婆看来难以置信的事情,却是沈见华眼中的必然——这些画挖出了人们“心底的细腻和柔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乡愁。”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于是,很多人走出乡村,到城市就业、生活,逐渐成为城里人。

“但每个人都忘不了自己的外婆,看到这些画就会想到外婆,”沈见华说这种情结就是乡村的根,是农耕文明的灵魂。它们在农民画里复活了。同时复活的,还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白族刺绣作为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向以花样繁复、色彩浓郁著称,但经年不变的固守,曾经也让这门民间艺术的传承有了瓶颈。

当油画与白族刺绣意外邂逅,双廊农民画让更多人看到了两种艺术碰撞出的生机。就像水面的涟漪,不仅产生了层层向外荡开的波纹,还影响着水下好奇的鱼儿。

老奶奶们的画走出画社、走出双廊、走出云南,让外面的人看到了新时代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与弘扬。

民族文化的传统坚守与勇于创新,向乡村外的世界传递着老奶奶们的喜悦与自信。

同时,在一次次从镇里到伙山的写生中,沈见华也愈发觉得,“画画应该在乡村,不该在镇上”。2015年双廊镇游客井喷,画社成为热门打卡点,但他却毫不犹豫地关闭了自己在镇上的家,开启了伙山的生活。从此,伙山也成为了老奶奶们新的“创作基地”。


妙笔生花多新泽 民族艺术放光彩

赵念来的吉祥红饭店是沈见华帮忙设计的,饭店里收藏了好几幅农民画。

10 小双.jpg

小双娘(赵新莲)

14 火山.jpg

《火山白居》 赵新莲/绘

18 红山.jpg

《红山庙会》 赵新莲/绘


“都是花钱买的,其实当时我的经济不太宽裕,但是真心觉得好看,花钱也值得。”生活几经起落,但赵念来身上似乎看不到任何阴霾的影子,大红色的白族服装配上标志性的嗓门,显得格外爽利。

当看到小双娘的这幅作品时,赵念来忍不住“出手”了。

这是一幅很有意思的作品,五棵开满花的树下,簇拥着六位身着不同款式白族服装的少女。

“以前总是向游客介绍包头里的‘风花雪月’,其实我们白族还有更多的东西可以讲给大家听。来吉祥红看画就行了!”赵念来骄傲地说。

王秉秀至今都还记得当时的一个小插曲。

为了感谢师父的帮助,她约了几位老奶奶一起到古城,买了一堆“这辈子最舍得的”礼物送给沈见华。

喜气洋洋提上门,结果师父一件礼物都没收。

“当时无法理解,但是师父给我反复讲道理”,这个道理很简单:我帮你,你不用感激我,但你可以去帮助别人!

在沈见华看来,农民画社是一项公益事业。

在我国民族地区,有着千千万万做着同样事情的人。他们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默默奉献。乡村不仅是生产区域,更是可以居住的场所和生机勃勃的家园。

付出并不是为了得到报酬,善良也不是装饰品。

沈见华组织和辅导的农民绘画活动,“让村里靠低保生活,赋闲在家的大妈们重新聚在一起。从过去熟识的传统工艺、刺绣、蜡染中转换出更丰富而具有个性的表达方式,这些生动鲜活的绘画和有趣的创作活动,不仅激活了乡村社群的文化传承和交往交流交融,也为乡村农业转型提供了新的生机和启发。”

除了老外婆,小双娘、张军妈、光旗奶奶……越来越多的老奶奶走进了画社。

7  光旗奶奶.jpg

光旗奶奶(杨光其)

8  化珍.jpg

化珍(罗正音)

12 光菊.jpg

光菊(左)和小双娘(右)


农民画最大的特点是反映乡村生活,融入乡土情怀,传承乡土中国最质朴的精神内核。

在双廊,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在画自己的故事,她们的记忆在画中被呈现。“她们每次都画新的(内容),每次我都会被触动到。”沈见华说。

农民画就是要讲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传递自己的乡愁。只有画个人感受的时候,新的技法、构图才会应势而成,也才能创作出有个性和差异化的作品。

在双廊农民画社,老奶奶们想表达的都是亲历的美好生活。

小双娘是当初第二个入社的农民画家。她原名赵新莲,58岁,2011年8月开始学画,后来成了画社中画作最多、质量最高的社员。

因为她最真实地实践着“早起还在农耕捕鱼,下午就拿笔安心作画”的生活状态。有时候,她会带上孙子孙女,把孩子哄睡着了,就用背篼背着他们画。在创作“一棵”系列时,小双娘干脆到地里拔上鲜活的植物放在画室里,边看边画,玉米、荷花、向日葵……皆是如此。

曾经的小双娘种地捕鱼样样在行,现在也依然是家里的主劳力,不仅如此,她还是村里各种事务的积极参与者。这些生活经历融入了画作里,踩水车、拉网捕鱼……看她的画作,一股淡淡咸腥味的海风似乎已经扑面而来;乔迁、婚礼、本祖节……鼎沸的人声、郑重的仪式都被她一一画下。

在咖啡馆建设的过程中,沈见华希望小双娘画一幅她心里的鸡窝咖啡馆,于是就有了这幅画——山之上、水之滨,红酒咖啡配上山珍海味。

于小双娘而言,艺术已经是自己起居生活、劳碌奔波中的一部分。不仅小双娘,所有的老奶奶们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与绘画艺术间自由穿梭,“绘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绘画。” 

11 张军妈.jpg

张军妈(张培秀)

13 生娃.jpg

《生娃请客》 张培秀/绘


这一切被伙山本村的放羊倌利光看在眼里,心生羡慕。山道间的羊群是沈见华一幅画作的灵感来源。突然在某天之后,他再没遇见过。经过主动询问他才知道,为了供孩子上大学,放羊倌已经卖掉了所有羊。于是,沈见华决定给他一群拿不走的羊。

从此,放羊倌利光也成了农民画社的一员,他学的是雕塑。几十年的养羊经历让放羊倌很快找到了感觉,巴掌大的泥羊只是开始,把小羊放大,装饰进村道路才是沈见华的目的。一比一的羊需要用钢丝焊接,看起来简单的雕塑藏着复杂的工艺。

一次次辅导,一次次尝试,放羊倌真的又有了一群羊。不同的是,这群陶土、水泥和钢筋的羊承载着他的新生活,寄托着他的情感,精进着他的技艺。

9利光.jpg

放羊倌(利光)

17 咖啡树下 山坡羊.jpg

装置艺术 《咖啡树下》 沈见华/作

雕塑《山坡羊》 放羊倌/作


一旦起楼高百尺 “白族花儿”惊艳众人

农民画社的故事也吸引了知名导演张杨,他将镜头瞄准这群画家奶奶,以沈见华和农民画家10年的生活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纪录电影《火山》,在国际电影节上好评不断。2019年的萨格勒布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火山》成功将国际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项收入囊中。2020年1月7日,《火山》在珠海上映,这也是该电影首次在国内放映。

没有辜负小双娘的期待,咖啡馆真的提供着美酒咖啡山珍海味;也没有辜负沈见华的等待,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老奶奶们的画作,更销售着以“白族农民画”为主题的衍生食品与文创产品;除了苍山洱海的美景,还可以在这里细细品读乡村画报《双廊 双廊》,这是一本被称作“最另类的,文化内涵又很深厚”的杂志。

《双廊 双廊》由沈见华、八旬与杨丽萍发起,是中国第一份农民画报,在2012年春节与农民画社同时亮相于双廊。

画报第一期展示了双廊的礼仪、风物、人家,连洱海里不同深度各自有什么鱼,菜市场上每种东西的价格……都一一展现。

画报第二期讲双廊的建筑,分析了双廊每一个工种的人家里的房屋建设情况,每种类型的房子都做了详尽的功能分区展示。还有一幅超长的双廊全景,共32页,记录下了当时双廊临海一侧的所有房子。

画报第三期讲双廊的人,梳理了双廊的人物谱系。双廊是典型的乡村——熟人社会,个人经历存活在乡亲邻里的口传耳闻之间。过往的历史与现实的生活在这里交相叠映,于是,极具现代感的乡村画报有了地方史的价值,是一种理性的审视、记录和档案。

画报的初衷是要把双廊值得骄傲的东西全都展现出来,以助力乡亲们增强自信。所以,“画报出来后,我们只发给乡亲们,不卖”;所以,图文解说,“文字要大”;所以,采用繁体字,“礼寻于野”——古老的传统,乡村还保留着。

沈见华相信,好的文创产品即使不送,也会有人主动购买。这个观点在“双廊人做给双廊人看”的《双廊 双廊》中被证实。农民手中的画报被游客高价收走,一本一本走出了大理。

随着画社名气越来越大,在沈见华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老奶奶们也走出了大理。

农民画社一年一次的展览,是双廊乡亲们集体出游的日子,也是早年聚居在这里的艺术家们聚会的日子,就像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获,没有人会缺席。

“第一次去了北京,我们还去了天安门。”一向羞涩的小双娘说到这里,眼睛里发着光。

“好多人来找我们拍照片,我话都讲不出来了。”张军妈笑得蒙住了眼睛。

“我每次都要跟着去,我是真的喜欢这些画,但是真的想不到外面的人会这么喜欢,我觉得骄傲!”赵念来说到这里,不由得挺起了胸脯,似乎回到了2014年10月28日的北京展览现场。“平时听着没什么感觉的鱼调(白族调),在这些地方唱起来的时候,我眼泪都流下来了。”

北京、杭州、成都、上海、珠海……

慢慢的,在老奶奶们身上,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越来越小。

台下是杨丽萍、沈见华、张杨等名人,台上是曾经连名字都不会写的老奶奶们,慢慢地讲、轻轻地唱、自在地面对记者的采访、粉丝的合影,作品也被有心人收藏。

老奶奶们从未如此相信,靠自己的双手能创造出另一种美好的生活。如今,在她们眼里,美好生活不再只是物质的丰盈,更有精神的丰富。

艺术家在生活里撒下了种子,而花开在了奶奶们的身上。

农民画社让民族文化的精髓,走向更广阔的地方。古老的文化,正在老奶奶的创造中,变得活色生香。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沈见华觉得,这句话也是艺术家“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的最好诠释。

2021年,双廊白族农民画社即将迎来第一个10年;2021年,更多农民画的文创产品将在“鸡窝”亮相……沈见华还计划着,在老外婆90岁时,为她做一次个人画展……

脱贫致富只是第一步,好日子还在后头。摘去贫困的标签,还原火红的底色,伙山越来越热闹了——双廊本土建筑设计师八旬将他的旬·美术馆建到了伙山村;本土艺术家龚正军也在伙山上开办了摩利支·妙地画室……

在这里,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催生、焕发出新的面貌,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得到有效实践。古老的双廊,从未像如今这样,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1年第4期

责编:张昀竹

流程·制作:王怡凡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