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七十载岁月如歌 奋进路竞显风华——西南民族大学70年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21-11-30

民族团结碑.jpg

西南民族大学校园里的民族团结碑

春秋迭代,奋楫扬帆。西南民族大学(以下简称西南民大)承继延安民族学院的办学传统和红色基因,立足川渝、扎根西南,七十载风雨兼程,励志弥坚。西南民大始终与党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探索中成长、在改革中崛起、在发展中跨越、在创新中前行,一代代民大人书写了一部自强不息、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的奋斗史。

步履铿锵 履践致远

学校历经70年办学积淀,从建校初期成都新玉沙街1.3万平米的简陋教舍民房,到今日占地面积近3000亩的“三校区一基地”;从当初100平米的图书室和3万余册书籍,扩充至今日面积近5万平米藏书11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的现代化图书馆,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从建校筹备期的30余名教职人员、第一期报到的500余名学员到今日近3000名教职员工、3万余名在校生,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从早期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开设短期政治培训班,发展到现如今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办学层次显著提升。

70年来,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学校培养各族学子22万名,他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1982年,西南民大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始招收留学生并开展国际交流合作,2003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获批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已涵盖12个学科门类,共87个本科专业,其中9个国家级、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国内7省市区和21个州(县)、70余所国(境)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实现了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jpg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近10年来,学校实现分批次招生省区全部一本批次招生;获批4个国家级、13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5项、新文科项目3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700余项、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700余项;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数增至51项;“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获批“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0年来,学校人才培养躬耕树蕙、科学研究提质升级,如今正紧跟时代步伐继续拓新,意气风发奋进在新征程。

党建引领 培根铸魂

因党而生,为党而立。1951年,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西南民族学院正式成立,周总理签署任命王维舟同志担任首任院长。建校之初,邓小平同志两次亲笔题词,“各兄弟民族团结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周围,建设一个独立强盛繁荣幸福的新中国”“团结各民族于祖国大家庭的中心关键之一,是在于各民族都有一批热爱祖国并能联系群众的干部”。这两次题词是延安精神在西南民大的生根,更是激励一代代西南民大人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

70年砥砺奋进,西南民大始终秉承党和国家创办民族大学的初心,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办学治校政治方向,确保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在西南民族大学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作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铸魂育人,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校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

2018年,学校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科学研判学校所处历史方位,进一步明确使命担当,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实施“以本为本、特色发展、人才强校”三大战略,绘制了中长期改革发展蓝图,为推动学校事业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方案。

抓党建、重思政、谋发展,全面落实党建重点任务,提升党建和思政工作质效。学校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2个基层党组织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9个基层党组织获四川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服务型党组织”;18人获四川省、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等称号;1个党组织获“首届新时代四川高校十大党建创新案例”。学校成功入选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成立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中心,不断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

初心不渝 立德树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建立和巩固民族地区民主政权,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政务院第六十次政务会议上,通过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决定设立民族学院。1949年10月到1952年7月,主持西南局工作的邓小平同志针对云贵、川藏地区民族干部严重缺乏的情况,指出:“必须迅速创办民族学院,吸收一些青年进民族学院深造。”正是为了解决民族地区人才匮乏的迫切需求,西南民族大学成立于国家需要、百业待兴之际。

人才培养.jpg

西南民族大学着眼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70年来,学校恪守初心、勠力前行。2003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学校始终传承红色基因,把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有机结合,牢记党和国家的嘱托与人民的期盼,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恪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

1996年西南民大在全国民族院校中率先实施招生并轨改革,2004年推行学分制改革,2019年启动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出台《西南民族大学关于落实“以本为本” 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意见》,2020年对教学科研单位及学位点、专业进行优化调整。学校伴随一步一个节点,不断由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西南民族大学机器人战队在全国大赛中取得佳绩.jpg

西南民族大学机器人研发战队在全国大赛中取得佳绩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学校始终将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第一资源,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汇聚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维护民族团结有力的教师。近年来,1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4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人先后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获评全国优秀教师。

铸魂立心、弘道立身、以德施教。为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深入挖掘“四有”好老师,坚持开展“教学名师”“青年教学标兵”“优秀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师德师风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典范,用身边的榜样感召人心、凝聚力量。学校于2021年开展首届 “立德树人奖”评选,这是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此树立政治过硬、敬业奉献、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模范,以榜样精神感染人、鼓舞人、引导人。

70年来,学校培养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藏族博士、羌族博士,培养出“改革先锋”王瑛、“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毕世祥、“全国模范法官”龙进品、“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马和帕丽……培养出不少著名专家学者和大批扎根基层的优秀工作者,他们积极投身于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为民族地区“回得去、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干得好”的“永久牌”人才。

饮水思源 服务社会

2011年,“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全面落成,该基地为科研、教学提供研究和实习平台,推进青藏高原传统畜牧业的现代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解决牧区、牧业、牧民“三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研究.jpg

西南民族大学师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科学研究

10年来,学校依托该基地建设,发挥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潜心科技创新研究的师生坚守在缺氧、低温的高寒牧区,住帐篷、钻牛群,走访调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牧民传授新技术、新观念。他们创新集成新技术20套(个)并推广应用,使草地退化、沙化的状况得到显著修复,产草量提高了20%以上,牦牛、藏羊的生产性能提高15%以上,畜牧业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牧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真正为解决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修复和治理过程中技术单一等“卡脖子”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10月又传佳音,科技部批准,依托学校建立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南民大青藏高原研究院再次迎来新的历史使命。

10年来,学校各项科技成果在应用推广中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种掺杂石墨烯泡沫的制备方法”“高档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等7项专利技术转让给企业;简州大耳羊新品种推广到重庆、贵州、云南、福建等10多个省(市)和省内21个市(州)示范应用; “四川建设国家城乡土地资源再配置综合改革实验区”“关于设立国家(凉山)改革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议”“四川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麻风病等地方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等一批成果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学校志愿服务队赴若尔盖开展科普宣传活动.jpg

西南民族大学志愿服务队赴四川省若尔盖县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为地方提供有力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切实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学校坚持“对口帮扶促进校县合作、科技发展推动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发挥优势,精准施策,多点创新,持续发力,对口帮扶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和凉山州盐源县,围绕驻村帮扶、人才帮扶、智力帮扶、产业帮扶、志愿服务、科技帮扶、教育帮扶等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定点扶贫举措,制定和落实对口帮扶实施方案任务200余项,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肯定。学校特设民族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项目,拨付专项资金,助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1名教师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并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凝心聚力 同心筑梦

回眸70年,西南民大传承发扬“和合偕习、自信自强”校训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谱写了一个个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团结故事。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高位推进,在 “十四五”规划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各个规划,积极探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出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教育“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增强全体师生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学校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实行开放性、动态化、项目制管理,推动包括各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该院获批为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被遴选为四川省首批中华传统文化重点研究院,是西南民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校积极申报“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调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成立西南民族大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研究中心,大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民族团结坚实力量。学校先后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学校民族博物馆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名教师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每年9月被定为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在青年学子中成立“爱我中华 同心筑梦”宣讲团、“格桑花”研究生支教团等,走进民族地区开展基础教育服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代代民大人坚定有力地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责任。

庆祝大会现场.jpg

10月29日,庆祝西南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现场

70载如歌史卷,展现的是西南民族大学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创业奋斗历程,是牢记初心使命立德树人的辉煌办学成就,是凝心聚力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鉴往知今、坚之于心,当下有为、未来可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南民族大学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心怀“国之大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矢志不渝、奋发有为、求真务实地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书写时代新篇章!

文:本刊通讯员

责编:金向德

制作·流程:张伟(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