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扎根八桂大地 培育国家栋梁·广西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
这个“国家队”把论文写在八桂大地——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掠影
发布日期:2022-08-01

八桂山水,江河壮丽。

坐落于邕江之滨的广西民族大学,勇立时代潮头,正在着力培育建设一支胸怀“国之大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家队”——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

2020年,该研究院获批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广西民大实现了国家科研平台零的突破。

作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智库平台,立足全方位、多维度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长期深入八桂大地的田间地头、城乡街道、工厂学校乃至边境一线,开展学术理论与实证研究,推动理论研究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现实成果,把论文写在八桂大地上,把学问做到各族群众心坎里,努力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智力支持。


总结“广西经验” 丰富“中国经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致力于研究和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研究院成立的初心与使命。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调研时指出,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在广西民大党委书记、研究院院长卞成林看来,这一重要论断意义重大。他认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研究院的政治站位、职能定位必定要与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局紧密相连。

理论研究离不开阵地建设。梳理一条时间线,能清晰地看到自研究院成立以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2018年12月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挂牌成立,成为隶属于广西民大的校级科研机构;2019年9月,获批为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0年2月,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0年8月,获批为广西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2021年9月,获批为广西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荣膺全国首批、广西独秀的殊荣,研究院成为推动我国民族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研究院现有核心团队成员共77人,43人拥有博士学位,其中以开放性课题为纽带吸纳33人。研究院注重跨学科研究,规范学科建设,致力打造集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政策咨询与服务社会、人才培养与社会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于一体的新型高校智库平台。

八桂沃土,山水难忘。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为深入了解广西各民族感党恩、跟党走的百年历程,在卞成林院长统筹带领下,研究院12支研究团队深入隆林、田东、罗城、东兴等地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广西各族群众反抗帝国主义、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英勇事迹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促进民族大团结作出杰出贡献的史料,深入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红色文化。

“‘韦拔群’,卞院长一提到这个名字,当时在场的很多老人家都红了眼眶、湿润了双眼。”东兰县调研中的一次老乡座谈会,让研究院骨干之一、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郝国强教授记忆犹新。在村里的革命历史遗迹,调研团队与乡亲们一起缅怀中国早期农民运动先驱、百色起义领导人之一的韦拔群,大家感触尤深。

这既是一次历史文化研究的田野调研,更是一次重温革命斗志的精神洗礼。在广西民大党委副书记、研究院副院长陈铭彬看来,总结、梳理红色文化价值,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能够更加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

关注基层、关注边疆、关注民族地区,一直是研究院的科研宗旨。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人来人往,这里毗邻火车站,是许多外乡人落脚南宁的最初地点,现居住有汉、壮、维吾尔、回、苗、瑶、满等19个民族,共计1万余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金林教授长期关注、总结中华中路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和做法,成为了社区干部的知心人、各族居民的老朋友。在他看来,这里正是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最佳典范。他带领调研组实地走访民族团结巷、“暖心屋”、留言墙、候鸟港湾等社区场所,与社区干部居民深入交流,不断总结社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做法经验。

在防城港东兴市开展家庭访谈时,卞成林和研究院副院长、文学院教授张景霓注意到,很多家庭中的中老年人受到家里青少年影响,逐渐学习使用普通话。于是课题组成员展开针对性调研,并多次在相关活动中推介这种“小手拉大手”普通话推广模式,对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出建议。

立足广西做调研,立足广西看全国。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一致认为,广西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等特点,为宣传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而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的“广西经验”,可为全国民族工作提供参考。


推广“广西模式” 充实“中国模式”

走进“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山水田园间一派乡村振兴的火热景象。

1980年,合寨村群众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在村里一棵300多年的古樟树下,树立着刻有“中国村民委员会发源地”字样的石碑和合寨村首届村民委员会成员围坐开会的塑像,仿佛向人们诉说着这段历史。每次来到合寨村调研,卞成林总会带着调研组来到这棵古树下,交流调研体会。

在合寨村调研期间,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周金衢对合寨村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文物印象深刻。“这些制度文本是合寨村的宝贵文物,更是今天合寨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通过完善制度、创新模式,合寨村有效保障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村务公开与监督的长效运行,让群众真正成为乡村的主人。”周金衢感慨道。

通过调研和梳理分析,调研组最终形成调研报告——来自广西基层治理成功案例的启示,归纳总结基层治理的实践经验,深度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经验与底层逻辑。

“合寨村经验的核心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这也是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卞成林说,“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合寨村必将更有生命力、凝聚力。”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倍加珍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崇高荣誉。一次次的田野调研,是为了奔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的第一现场;一张张的问卷调查,是为了收获真实可感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第一手数据。研究院成立以来,坚持总结好、运用好、传承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功经验,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喜人。

2021年,广西提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并作出全面部署。研究院立足服务示范区建设的实践需求,提供更多有效落地的政策咨询服务,努力在共建理论研究体系、共构大宣教格局、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出经验、有亮点、见成效。

2021年7月,研究院承办全国首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广西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成果 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论坛。与会专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的重要论断不仅对广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全国的民族工作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讲好故事、凝聚共识,擦亮品牌、扩大影响。研究院行政工作人员曾爱婷参与了论坛筹办、举办全过程。她介绍说,与会嘉宾对本次论坛给予充分肯定,多家媒体给予广泛关注,为社会各界呈现了一场高规格、高质量的学术论坛。它的成功举办,也为研究院筹办高水平的全国学术论坛峰会积累了宝贵经验。

与此同时,研究院入选广西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承担《“四个共同”语境下广西各民族发展史研究》课题。当前,研究院正立足课题,将广西各民族发展史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下进行考察,深入挖掘广西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和文化遗存,凸显广西各民族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聚焦理论研究,研究院已形成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经验与底层逻辑等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刊发文章80余篇,出版书籍10余本,理论研究成果获奖16项。由研究院与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课题组申报的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荣获2021年度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二等奖。


运用“广西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

“大家请看这件文物作品,它展现的是1949年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升起的五星红旗。”跟随学生讲解员李霈遨的脚步,参观者的目光停留在第100件文物上。

2021年12月,南宁冬日如春,“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展走进广西民大校园。此次展览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广西民大、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共同主办。开幕式上,广西民大党委副书记、研究院副院长陈铭彬表示,文物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此次展览是研究院落实科研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

“整个展览具有历史厚重感。100件文物,如同100颗灿烂的星辰,仿佛带着我们穿越进入了历史星河中,真切感受到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精神!”参与展览展陈、讲解的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汪美林感慨道。

象征国家团结统一的青铜鼎、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红山文化玉龙、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李霈遨对这些文物及其历史如数家珍:“做文物讲解员特别开心!每次讲解,都是一次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学习。”说起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物,李霈遨觉得是出土于新疆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和我一组讲解的是一位新疆同学,看到来自家乡的文物,他非常激动!感觉文物真的在说话,讲述着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精彩故事!”

“很多参观者都驻足在这面铜鼓前,这是最具广西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期间,也到民族博物馆参观了‘铜鼓王’。”广西民大学生苏睿对展览中的广西北流型云雷纹大铜鼓颇感自豪。

这次展览受到学校师生、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喜爱,也成为了各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社区。

这几年,研究院在实践应用方面着重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平台,构建大宣教格局,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2020年12月,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在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揭牌。研究院以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载体,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少年社区教育体系,总结好社区治理的成功经验,为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提供“南宁样板”。此外,研究院在河池学院成立研习基地,讲好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代新故事。建立中越边境地区语言生态数据库和边疆多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数据库,注重实践研究成果转化,服务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发出“广西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最终要依靠人才力量。聚焦人才培养,研究院依托广西民大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已初步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推动广西民大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

当前,研究院正在着力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结合广西实际,强化基础性问题和应用性课题的研究,为广西建设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贡献智慧。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广西民大的科研人员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得丰厚滋养和力量源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者、践行者、信仰者。”卞成林坚定地说。



责编:王孺杰

流程 制作:王怡凡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