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这份荣誉于我,意义非凡!”
在西南民族大学2021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建华激动地接过学生代表的献花。回首数十载潜心考古的教研生涯,别人眼中的“冷门学科”,在他眼里却是终身“浪漫的事”。
王建华(左)在考古挖掘工作现场
寻觅历史足迹 探源中华文明
学生时代的一次实践,让王建华与考古学“情定终身”。在参与三峡工程的考古实习中,他蹲在自己负责的探方里忙碌作业。“你很有搞科研的潜质,考研吧小伙子,继续深钻精钻!”导师的一句话把他引上了科研的道路。
王建华选择了最感兴趣的“史前人口”方向。“就从熟悉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着手做起吧!”阅读大量文献后,他发现人口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即静止人口模型,没有得到深入系统的应用。王建华梳理研究思路后,准备踏足这块“无人之地”,摆脱从前“按要素分析”的思路,从人口的角度探寻社会组织流变的足迹。
从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发,围绕点、线、面,王建华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他决心“啃透”这个大块头。在租来的几十平方米小房子里,“把参考文献全打印出来,摆了一地,不分白天黑夜地看,累了就睡会儿,醒了就继续,甚至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年多。每当孤寂和沮丧的情绪来袭,他都会回看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未解的难题,再次振作精神。
随着调研的深入,王建华的足迹布满大半个中国。翻越过数不清的川塬梁峁,他对于黄河流域史前人口自然构成、人口规模以及史前人口与社会、环境、资源关系的系统研究,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年来,他的研究成果也愈发丰盛,《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性别构成研究》系列论文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作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史前人口的著作,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他还先后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55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等5项。
打造专业品牌 培养时代新人
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建立之初,王建华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他和团队决定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背景,把学校的“考古品牌”打造起来。对内,他们苦心打磨课程体系,用心培养每一名学生;对外,秉持“学生送出去,学者请进来”的理念,他奔忙于考古实践和各种学术交流……王建华和团队一道,着力把学科建设的路走深走宽。
在“考古学概论”的第一堂课中,王建华总是要把考古研究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结合起来讲述。“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可以成为今年的十大考古发现呢?”学生们热烈讨论过后,他会给出另一种思路:通常人们关注的是一个考古发现能不能揭晓谜题、能不能出土网红文物,但我们必须要进入考古人的专业视角。
“老师,这件器物我在家乡重庆的博物馆里也见过!”带领学生参观四川博物院时,大溪文化展区里的陶器引起了一位学生的兴趣。王建华讲解道:“大溪文化本来就是在重庆发现的。你们慢慢见得多了、学得多了,就会看透文物背后的关联啦。”
从教16年,王建华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把上好每堂课作为执着的追求,精心培育、倾情守望考古新人的成长,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等荣誉。
矢志考古事业 传承“终身热爱”
“很多学生就是在考古工地上明确了自己的热爱。”所在教学中,王建华格外注重田野实践。
2009年,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由于地方缺乏专业人员,难以完成这种系统性的大工程,有关部门邀请王建华带领师生参与其中。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民族地区的考古工作更需要专业人才”。就这样,他带领师生在暑期赴甘孜开展了40天的普查工作。
在甘孜州九龙县三岩龙乡普查时,需要测量一座距河面十几米高的吊桥。为安全起见,王建华选择独自上桥测量,十几米长的桥,走了十多分钟,报完数据后,脑门出了一层细汗。同学们不知道的是,其实王建华非常恐高。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考古专业工作者”。王建华把学生的就业看得比天大,每当考古文博单位发布用人信息,他都会第一时间转发到班级群里。他时时关心着每名同学的工作意向,并给出恰当的指导意见。
“用人单位的青睐,是我们检验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如今,在考古界各领域都有王建华培育的弟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山西省文物局、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河南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许多学生从校园走出去,踏入田野,奔赴远方,成为踏实可靠的文博考古工作者。
打造好考古的“专业口碑”,培养好投身考古基层的实干家,用真才实学“反哺”民族地区……对王建华来说,“终身浪漫”的事业还在继续。
文/韩序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7期
责编:刘雅 实习生 毕墨 流程·制作:王怡凡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