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 |一个文明的涅槃——中国的枢纽
发布日期:2022-11-09

微信图片_20221106141017.jpg

这篇文章是以我认定的“枢纽”为切入口,来回顾中国的地理发育史。至于这个“枢纽”你是否认可,其实并不是重点。更多是我自己希望通过这些文字,感叹下中国发育到今天这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有多么不易吧。


中国在哪里


这篇文章的主角是一个大家熟悉,却又觉得很难担得起“枢纽”二字的城市——敦煌。落笔之前,曾经想过用“谁在中国的中心”作为标题。不过仔细想了想,“中心”这个词承载的东西实在有点多,何必为这座城市平添口水。相比之下“枢纽”二字看起来会更为适合。


小时候看过一篇鸡汤文,大意是一个工厂的机器坏了,从上到下怎么修也修不好。最后只好花一万美元请专家来修。专家到后看了一圈,把一颗螺丝拧紧,机器便恢复了运转。有人不服,只是拧紧一颗螺丝却要收如此高价。专家答道:拧螺丝这事我只收一美元,不过找到这个位置我要收9999美元。


这个故事与我想说的道理并不完全贴合。此刻提起,只是因为对一个有序运转体系来说,的确会有一些看起来不那么起眼的关键点,它的得失关乎整个体系的完整。


中国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诞生过无数历史厚重的城市。若以权力为衡量标准,作为当下中国的首都,不管是讨论中心还是枢纽,北京的地位仿佛是不容质疑的。然而要是从中国文明的层面认定中心,只数百年的帝都身份却又略显单薄,最起码西安、洛阳肯定会有意见。


现在的问题是,无论从什么视角确定中国的枢纽,我们首先要明晰一个概念,中国在哪里?


现下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中国”二字所指向的土地,却并不一直都是当下中国地图所标明的这个范围。看完这篇文章后,你甚至可能生出一头冷汗。因为当下这片被称之为“中国”的土地,发育至现在规模的过程实在太过艰难。


640 (5).jpg


中国的概念最早等同于中原。这个概念始于方国林立的三代时期(夏商周)。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了一件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这件被命名为“何尊”的青铜器,上书金文有“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的字样。意指武王伐纣成功后,向上天报告:“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


根据何尊铸造的年代,“中国”的说法最少已有3000年历史。虽然暂时还没有更早的文字出土,但“中国”概念的出现时间显然要更为久远。


640 (6).jpg


中原也是有中心的,这个中心便是地处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连接部位的洛阳。夏、商、周三代建立广域王权的标志,都是在洛阳一带建立王城。倘若只是为“华夏文明”寻找中心,洛阳的中心地位几乎可以说是毫无争议的。


这不仅是因为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代言,还因为要是以洛阳为中心在地图上画个圆,这个圆的边界在西北、东北、正南几个方向,恰好经过嘉峪关、沈阳、琼州海峡几个点,几乎完美地将古代中国的核心区涵盖在内。


明亡清兴之后,清王朝将长城以南的行省称之为“汉地十八省”。对比秦朝的版图,你会发现它与所谓“汉地十八省”的覆盖范围相差并不大。可以这样说,自秦始皇以来,中国核心区的范围就基本固定在北起长城、南至南海、东临东海、西至青藏(高原)的范围内,只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这条长城线不时会有些许位移。


之所以称之为核心区,是因为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长城还是一条农牧分割线。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线”。在这条人口线的东南,长城以南的核心区加上近代已获开发的东北地区,以不到一半的国土面积,养活了超过96%的中国人,其中长城以南地区人口占比更是达到了9成。


640 (7).jpg


国家是由人组成的,能够承载如此绝对优势的人口,自然会拥有核心区的定位。


然而问题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国土范围远不止于“汉地十八省”,历史上不少大一统王朝,典型如汉、唐、清三代,控制线也不受长城的限制。你可以说“汉地十八省”是中央之国的核心区,滋养了华夏文明,但若是用“中国文明”的概念,这个范围却又有些自缚手脚。


除了长城以南的核心区,那些历史上与核心区一直关系密切,且大多数被纳入当代中国版图的地区,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央之国的边缘地区。由东向西包括:东北地区、蒙古高原、西域、青藏高原四大板块。受环境和技术条件所限,这些地区在古代最大的问题是难以开展规模化农耕生产,这使得它们的人口密度远小于核心区。


640 (8).jpg


人少的边缘地区就不是中国了吗?当然不是。


中国的概念一直在扩大。周瑜劝说孙权抗曹时说到“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三国演义将这段话移到了诸葛亮身上)。彼时的中国并不能完全对应当代语境下的中国,而更多指的是核心区。周瑜口中的“中国”,指的是以中原为核心的北方地区。尽管秦皇汉武已经把郡县建制到了南海之滨,但由于思维惯性,在当时之人看来,连长江流域都还多少有点边缘地区的感觉。


一定要找个词对应当下语境中的“中国”,那应该是“天下”二字。《诗经》里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的中国人已经知道,苍天之下并不只有自己熟悉的这片土地。“天下”二字用得少了,“中国”二字便开始取代天下二字,成为了身份认同的标识。


刺向游牧腹地的“帝国之矛”


“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盛的两位帝王。这当中秦始皇的贡献是奠定了中国的核心区范围,汉武帝的贡献则在于摆脱长城的束缚,将中国的范畴向刚才所罗列的四大边缘板块延伸。


可以这样说,最起码从汉武帝对匈奴发起反击战起,天下或者说中国的范围就已经不再只限于长城之南了。而这距离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逐匈奴,沿农牧分割线修筑万里长城,仅仅过去了不到100年时间。


将秦始皇打下的江山,与汉武帝扩张的核心区相比,最引人注目的区别是西北部缺少了一个突出部。这个如长矛一般刺向亚欧大陆腹地的突出部,便是敦煌所在的河西走廊。


640 (9).jpg


汉武帝在位55年,在他的领导下,汉军对长城之外的匈奴帝国发动了多次远征,将那些原本不属于中原王朝舒适区的草原荒漠,变为了大汉铁骑驰骋的疆场。


建立统治的形式有很多种,一个地区想拥有核心区的身份,有没有建制郡县是最重要的标志。然而长城之外的土地终是过于苦寒,那些大汉将士用生命和鲜血征服过的土地,大多并没有成为帝国新增的郡县。


河西走廊却是例外。


640 (10).jpg


公元前121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征河西走廊,从匈奴手中夺取了这片原本的游牧之地。这位不世出的少年将军应该没有想到,这次军功不仅为他效忠的皇帝陛下带来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个郡(史称“河西四郡”),更为2000年后的当代中国版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条狭长的走廊背靠青藏高原,面朝蒙古高原,西端刺向位于亚洲中部的西域(新疆),只在东端与华夏文明诞生的那片黄土地相连。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除了在北部将秦、赵、燕三国自修筑的长城连为一体以外,还沿着黄河筑了新的长城。在他看来,位于黄河之西的“河西走廊”并不需要成为天下的一部分。


640.png


如果中国文明只想着被动防御,那的确没有必要去经略这个危机四伏的突出部。汉武帝原本也只是想在北方与匈奴正面对抗,但此时的匈奴人已经扩张至了河西走廊,从西、北两个方向对长城之内的农耕者呈包夹状态。


穿越河西走廊,在天山南北寻找盟友的计划,被汉王朝称之为“断匈奴右臂”。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十分大胆的计划,以至于汉武帝派出的使者张骞在河西走廊被匈奴人截获时,匈奴人会震惊地反问“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派使者穿越汉朝,出使南海之滨的南越国,汉朝难道会听之任之吗?


640 (11).jpg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饱受游牧者侵扰之苦的汉王朝别无选择。不过匈奴人有一点说得对,跨越对手的领地寻找盟友,确实有点过于冒险。汉朝需要打通一条能够直接与盟友相通的陆地通道,而这条通往亚欧大陆腹地,乃至遥远欧洲的通道,在日后被称之为“丝绸之路”。


做到这一切的关键,便在于将河西走廊变身为中国的核心区,变成刺向游牧腹地的“帝国之矛”。


成为中国核心区的必要条件,是要能够耕种。黄仁宇先生曾提出“十五英寸等雨线”(15英寸=381毫米)的概念,用以解释古代中国的农牧分割线。简而言之,年平均降水量低于这条等雨线,土地便很难被大规模开发成农田。与此同时,更适应干旱环境的游牧经济,会自然占据优势。


靠着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吹来的温润水汽,整个中国核心区的降水量基本都在这条等雨线之上。“河西四郡”却是一个例外,经过漫长的跋涉,太平洋水汽飘到河西走廊时,已经是强弩之末。


时常会有人开玩笑地问来自甘肃的同学:你们那里是不是骑着骆驼上学?这个印象便是来自于河西走廊,更准确说就是敦煌。


作为河西四郡中最西端的存在,敦煌的年平均降水只有38毫米左右,仅为十五英寸等雨线要求的十分之一。即使是四郡中离太平洋相对最近的武威,年平均降水也只在170毫米左右。


640 (12).jpg


这样的降水已经属于沙漠气候了。凛冽的西北风,会先将西域和蒙古高原的砾石沙化,然后经年累月地吹向河西走廊。如果没有额外的补水,映入旅人眼帘的只会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漫漫黄沙。


幸好河西走廊所背靠的青藏高原,是地表最强大的天然水塔,具体到河西走廊的靠山,则是主脉平均海拔4000-5000米的祁连山脉。凭借强大的海拔优势,祁连山脉能够将高空稀薄的水汽拦截下来,形成降水,变成河流,滋养山前的沙漠地带。


沙漠是生命的禁区,有靠山的沙漠却能凭借高山之水的补给,在山麓前生成绿洲。只不过这些河流从山脉的缝隙中穿出,而不是贴着山麓流淌。由此便会在山前形成断续存在的一个个绿洲。于是,人骑着骆驼在一个个绿洲中穿行的画面,就成为了河西走廊乃至整个丝绸之路留给人们的记忆。


有水就会自然生长有植被,沙漠绿洲是游牧者最喜欢的存在,这些珍贵的淡水同时也是农耕者所喜爱的。只是那些被人类驯化选育出来的作物,却比野草要更为娇贵,必须还得有足够的积温,它们才愿意生长。


环境之于人类的影响无处不在。这些影响往往会形成一道道无形的屏障,如“结界”般横亘于人类与人类之间。这样的结界,我称之为“地缘结界”。


“胡焕庸线”和“十五英寸等雨线”便是地缘结界般的存在。除了这两条前人已经探讨出来的隐形线之外,还有一条与纬度相关的结界——“北纬42度温度线”,冥冥之中影响着中央之国在古代的辐射边界。


纬度是影响温度的最大因素,对于北半球的人来说,越往北走气候越冷。而对于古代中国来说,北纬42度线以北的地区,基本属于农耕的禁区,即使有充沛的降水或者高山补水,寒冷的气候也让人没有能力将那些自然生成的森林、草地,开垦为农田。


查看地图,你能看到辽宁的省会沈阳、新疆的哈密/吐鲁番,都正好在处在这条温度线上。而这些城市以北,基本就不会有以农耕著称的古代城市。


所幸,河西走廊和天山之南的“南疆”地区,都处在这条温度线之南。依托着祁连山之水,以及勉强达到的积温,中央之国终于在2100多年前用河西走廊这柄“帝国之矛”,刺破“十五英寸等雨线”这条地缘结界。


被遗弃的敦煌


中国文明经常与中东的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一起,被归类为“大河文明”。其实中国文明的类型还要更复杂一点,更应该被称为“治水文明”。那些个文明所处的大环境都是沙漠气候,依靠高山流水滋养,与河西走廊的总体环境相仿,只是更热,绿洲的规模也更大。


反观东亚地区丰沛而不够稳定的降水,却迫使着中国人不光要像那几个古文明一样学会开展灌溉农业,还要掌握对抗水患的技能。如此锻炼出来的技能,开发起沙漠绿洲毫无难度。


在降服河西走廊游牧的匈奴人后,汉王朝向河西走廊的几个绿洲迁徙入大量人口。只要有绿洲农业作为支撑,加上骆驼助力,河西走廊的核心区身份看起来是稳了。


然而河西走廊虽然有条件被中央之国,经营成一柄刺向游牧腹地的帝国之矛,整体却终是被三大边缘板块严密包裹。历史上的河西走廊,一直被来自这三个方向的游牧者所觊觎。所幸,游牧者亦知道农耕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即便是政治上控制了河西绿洲,也不会去破坏当地的农业。


这让河西走廊的中国文明印记,能够在两千多年时间中一直不间断地传承下来。在所有承载这段历史的遗迹中,敦煌莫高窟是最绚烂的一处。从西晋解体后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到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的将近1200年时间里,700余个佛教洞窟在敦煌东南的鸣沙山上开凿。


640 (13).jpg


所有的洞窟中,藏经洞的故事无疑最为传奇。安史之乱后,藩镇四起,定都长安城的唐王朝无力控制地方。河西四郡有如汪洋中的几叶孤舟,受到回鹘、吐蕃等周边势力的相继侵入。


公元851年,沙州豪族张议潮起兵赶走了占据于此的吐蕃守将。随后张议潮和那些中原移民之后建“归义军”,一度以沙州为政治中心,收复了整个河西走廊,并派使与长安城的唐王朝取得联系。归义军之名,便意在表明河西之地,重归大唐所有。


唐时的沙州,便是敦煌。


只可惜唐王朝已然势衰,再往后结束五代十国之乱的宋朝又是积弱不堪,连长城这条生命线,也拱手让与了北方的游牧者。公元11世纪初,归义军为西夏政权所灭。在最后的时刻,数万件年代跨越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经、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被封入了张议潮主政时期所开凿的莫高窟第17号窟。


这并不是敦煌遭遇的第一次危机,更不是最后一次。更大的危机来自于又一个统一中原的大一统王朝——明朝。


相比一直积弱的宋王朝,明王朝的武功明显要盛上许多。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即派遣大将蓝玉,在漠北的“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大胜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后世称“永乐大帝”的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后,更是曾经五次亲入漠北,追击北元残部。


然而明王朝并没有就此再现汉唐雄风。公元1449年,亲率五十万大军北伐的明英宗遭遇“土木堡之变”,自己也成为了游牧者的俘虏。


此后的明王朝开始将重心放在长城之上,至于那柄刺向游牧腹地的“帝国之矛”,就有些“食之无肉,弃之不舍”。如果选择放弃,历史经验告诉明朝的统治者,转瞬之间,来自西北的游牧压力,就可能将明朝变成又一个北宋。


如果选择坚守,河西走廊的价值又只在于西通西域、北制蒙古、南安青藏,并不能为大明贡献多余的赋税。如今的大明王朝既然已不期待能够彻底解决游牧威胁,自然也就不再有“断匈奴右臂”般的需求。


公元1516年,敦煌为来自西域的吐鲁番政权所攻破。8年后,北京的朝廷作出一个始无前例的决定,将河西走廊与帝国的西部防线,退守至西距敦煌350公里的嘉峪关,这个位置已经在酒泉之侧。


640 (14).jpg


汉唐之际,敦煌治下的玉门关、阳关才是帝国核心区的西部极点。多少诗人曾经为这两座关口留下自己的咏叹。


换而言之,一直被视为河西走廊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敦煌,被它的国家遗弃了。


重生的枢纽


如果说河西走廊是“帝国之矛”,那么敦煌就是这帝国之矛的“矛尖”。放弃整个河西走廊可以理解,单独放弃敦煌却多少有点不可思议。解开这一谜之举动的密码,就隐藏在敦煌独特的位置之下。


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等城关所在的绿洲,整体都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麓。定居于此的中国人,倘若有千里眼,向东抬眼便可望到发端了华夏文明的黄土高原。


唯有敦煌是个例外。


河西走廊和它所依托的祁连山脉,在敦煌的位置上走到了尽头。其他从祁连山脉穿出的河流,都是东北向的,往蒙古高原流淌,滋养敦煌的党河却是西北向绕过祁连山脉,与另一条同样走向的疏勒河汇合,然后西向注入位于新疆东端的罗布泊。


640 (15).jpg


母亲河的走向,决定了敦煌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麓。定居敦煌的中原后裔,即使有千里眼加持,想东望故土也得有能力穿透祁连山脉的阻隔。以这样一个位置而言,敦煌不仅是河西走廊的一部分,更是处在塔里木盆地和整个新疆的门户之上。


然而,要是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只想利用河西走廊,牵制一下帝国西侧的游牧者,而非有汉武帝“断匈奴右臂”那样的宏图伟志,敦煌这个刺入塔里木盆地东端的矛尖,却是大可以放弃的。


只是放弃的代价一定很大。不要以为放弃了敦煌,就只舍去了西域。考虑到从蒙古高原到天山南北,再到青藏高原,都是游牧者的舒适空间。一旦中原王朝不能立足于敦煌,向大陆腹地延伸控制线,这些土地势必成为游牧者的天下,并对长城防线造成巨大的压力。


这一点,清王朝的统治者最有心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合称为“康乾盛世”,王朝的国力在这个阶段达到顶峰。然而熟悉清朝历史的人会知道,在这段盛世的背后,还有一场横跨三代的“清统一准噶尔之战”。


公元1688年,已经做了二十七年皇帝的康熙接到奏报,驻牧于北疆地区的蒙古准噶尔部,不仅控制了整个西域,还东进蒙古高原,向已经臣服于清朝的蒙古诸部发起征服战,战争就此正式打响。1716年,准噶尔大军又翻越藏北无人区,占领拉萨,将战火延伸到西藏。


战争打响之时,清代学者顾祖禹恰好完成了他的地理巨著《读史方舆纪要》。在顾祖禹看来,前人总结出来的“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观点非常有道理。河西走廊关乎黄土高原的安危,而想稳定河西走廊,是一定要将控制线延伸入西域的。


整个战争期间,河西走廊成为了西线战场的军需储备之地,为前线提供后勤保障。一直到乾隆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55年,这场延绵接近七十年的战争方宣告结束。清王朝的疆土就此进入鼎盛时期。


不要以为古老的中国就此可以平稳过渡到现代国家行列。此时的世界已不再是中国人认知中的“天下”。从1842年输掉鸦片战争开始,已经有工业力量加持的西方列强,开始从海、陆两线动摇这个东方文明的根基。


山雨欲来风满楼。1865年,在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的干预下,河西走廊以西地区再次脱离中央政府的控制。而此刻的清王朝内部,却出现了“海防”“塞防”之争。


前者认为,当下的世界博弈的重点已在海洋,列强施压中国也主要是通过海军力量。应该暂时离弃西北地区,将军费集中用于打造海军;后者则认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西域的得失关乎西北,乃至整个中国的安危。


这一次,北京的朝廷终究没有再次放弃敦煌,退守嘉峪关。1876年4月至1878年1月,在左宗棠的统帅下,清军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让新疆再次回归中国的怀抱。


这就是最后的危机了吗?错!


转眼间,历史跨入了20世纪。武昌起义的枪声,让早已风雨飘摇的清王朝迅速成为历史。只是首义时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口号,加上被设计为“铁血十八星”的国旗(对应汉地十八省),却难免将祖先的努力抹杀。


好在这个失误很快得到了纠正。只能代表小半个中国的“铁血十八星旗”,变成了代表“五族共和”(汉满蒙回藏)的“五色旗”。东北地区、蒙古高原、西域、青藏高原这四大边缘板块,方算是回归到中国的范畴中。


再后面的事,大家都已经熟悉了。虽然还有些许波折,但中国的疆域最终稳定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规模。


想象一下,如果当代中国不再拥有胡焕庸线以西的那半个中国,而是甚至只能蜷缩于长城之南,即使还能够拥有13亿级的人口,地缘潜力又会打上多大的折扣。最起码,当已经涅槃重生的中国,再想起用“丝绸之路”的概念连通欧亚时,不会像现在这般从容。


640 (1).png


把视线拉回到100多年前的敦煌,这个浑然不知自己的命运竟然关乎半个中国得失的枢纽,此时正在经历一场劫难。1900年,道士王圆箓意外发现了莫高窟的藏经洞。伴随着王朝覆灭时的动荡,以及整个文明和国家积弱的无奈,从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进入藏经洞开始,大量敦煌文物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海外。


这段惨痛的经历,却让研究敦煌文化的“敦煌学”,成为了一门世界范围的国际显学。敦煌也由此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热点和河西走廊上最热门的旅游景点。


写下这篇文章,只是希望当大家前往莫高窟观摩精美壁画,或在鸣沙山下惊叹月牙泉的存在,或在国外博物馆里看到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时,心中能够对这座城市存在的意义,更多一层认知。


毕竟,在敦煌得到核心区身份认定后的两千年多年时间中,这座城市绝大部分时间的命运,不是充当“帝国之矛”的矛尖,就是成为中原统治者的弃子。这份坚持与守望,值得我们对它抱以更多的敬意。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 温骏轩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