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风采
用心用力用情打造“红石榴家园”——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安德路北民族团结社区侧记
发布日期:2023-01-17

2 (2).jpg

社区居民读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安德路北民族团结社区常住汉、回、满、蒙古、布依等16个民族居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社区于2007年被北京市民族宗教委命名为“民族团结社区”,2020年被评为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新时代十年,该社区积极探索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法路径,以打造社区“红石榴家园”为载体,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社区竞相绽放。

1.jpg

安德路北社区居民共同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纸鸢


小年家宴:续写动人篇章

安德路北民族团结社区以服务为载体,以邻里互动为抓手,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不断拉近各族居民间的“心灵距离”。

“哟,怎么来了位‘小书记’?”十年前亓永红第一次召开社区党委会议时,老党员们心里都犯起了嘀咕:“这么年轻的书记,她能干得好吗?”

之所有这样的声音,是因为别看这个社区面积不大,但面临的挑战一点不小:回迁楼人员复杂,平房区居民亟待改善生活品质,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一系列难题摆在了她面前。

于是,“破冰”成为亓永红打造“红石榴家园”要干的第一件事。

恰逢小年将至,她拉来“两委”班子成员策划搞一场“小年宴”。可没想到,几位居委会成员却并不赞同:“我在咱们社区住了这么多年,就没有办过小年宴。那么多生活习俗不同的居民,怎么能坐到一张桌子上吃饭呢?”

这下子给热心的亓永红泼了一盆冷水。

“小区里见到少数民族群众,我就试着邀请他们参加小年宴,可没想到居民都一笑而过,没理我这茬儿。”亓永红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这小年宴还办不办?办吧怕大家不参与,不办吧又觉得有点遗憾,进退两难。

“万事开头难,怎么就不能办?”于是,她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的少数民族居民入手,鼓励他们带动身边邻里共同参与。

“我们觉得这事儿挺难,可书记干劲儿十足,于是大家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策划小年宴,并上门邀请街坊来参加。”居民李友华说。

“还是觉得别扭,我们‘出菜不出人’行吗?”小年宴还没办,居民就又给亓永红抛来难题。“小年宴就是要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过节,要是都“出菜不出人”,这还过个什么劲?”亓永红和班子成员来到居民家中,拉家常、唠闲篇,一来二去熟了,大家才同意参加。

沙朗跳起来、美食做起来、家常唠起来……经过一个多月的策划和准备,社区首个多民族居民参与的小年宴终于如约而至。大家带来了各自的拿手菜,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炸油香、糍粑、鱼香鸡丝、朝鲜冷面、炒年糕、米酒等三四十道各民族美食琳琅满目。

光带来美食还不行,大家还要在宴席上一一介绍本民族美食。你尝尝我做的豌豆黄,我品品你酿的米酒。回族和朝鲜族的两位老人说起了悄悄话,蒙古族和满族的小朋友玩起了游戏,席间还有民族歌舞、相声小品等节目,大家吃得尽兴,玩得热闹。

席罢,有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留下激动的泪水。“自从住进楼房,已经好久没有感受到这种邻里一起过节的热闹劲儿了,希望这小年宴年年都办下去!”

于是,小年宴成为每年春节期间安德路北民族团结社区的固定活动。每到年节,居民就迫不及待地问亓永红:“书记,咱们的小年宴准备得怎么样了?我又学会了一道新菜……”


笑脸约定:德邻互助的幸福家园

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在安德路北民族团结社区,“笑脸约定”是各民族群众之间互帮互助、和睦共处的幸福约定。对于需要帮扶的居民,只需用笑脸或囧脸就可以向身边邻里发出信号、寻求帮助,一个个“囧脸变笑脸”的温暖故事让多民族社区大家庭亲如一家。

“金叔,一定得按时吃饭!”在大井胡同2号院,孺子牛志愿服务队队长白兆京像往常一样来到老街坊金亨丁家中探望,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唠唠家常。金亨丁今年90岁,子女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于是孺子牛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就成了他家的常客。“以前就是炖一锅肉汤,往阳台一放,吃上好多天。”白兆京说,这样哪儿行,一旦食物变质是要吃坏身体的。于是,她及时向社区反映情况,联系护国寺小吃教场口店为老人送餐上门。为能够及时帮助金亨丁,白兆京与老人“签定”了“笑脸约定”:一切都好,就在门口挂一张笑脸,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把笑脸翻成囧脸。

突然有一天,白兆京发现老人门前出现了囧脸,一问才知道老人正在为立遗嘱犯愁。十几年的帮扶,金亨丁早已经把白兆京当作家里人看待,就连立遗嘱这种事也不避讳,直接把白兆京叫来做证明人。“老爷子头脑清醒,我们就在一旁做个见证,在遗嘱格式上多提提醒。”有了白兆京的帮助,第二天老人家门口又亮起了笑脸。

这些年来,白兆京带领孺子牛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结对帮扶了社区的千余名居民。定期探访、精神慰藉、陪同就医、送饭送药……“有时结对的老人去世了,我们这心里和子女一样难受。”白兆京说。

让囧脸变笑脸,让有需求者得到帮助;有困难大家一起帮,有欢乐大家一起分享——这就是安德路北民族团结社区。

3 (2).jpg

社区组织的民族家庭趣味运动会

红石榴家园:“一个都不能少”的暖心帮扶

社区党委始终坚持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共创美好生活。

小马是居住在教场口街6号院的一名居民,回想起第一次和社区干部打交道时拍桌子的场景,小马用“不‘拍’不相识”来形容。

“你是社区书记,你说能不能解决吧!”小马找社区不为别的,就是想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两口子在家没少为这事儿置气。

对于小马的家庭情况,亓永红早有耳闻:小马干出租,媳妇儿在小区门口开煎饼摊儿,孩子户口在外地,眼看着要上学了却遇到难题。“你别着急,先说说怎么个情况,我也好跟你一块想想办法!”得知前因后果,亓永红说:“放心,总有办法解决,孩子上学不会耽误!”她及时向街道和有关部门反映,仔细查找相关政策规定,最终孩子顺利入学。从此,社区便开始了对小马家庭多年的帮扶,“有困难找书记”也成了小马最常说的一句话。

不久,小马又找到社区,这次是因为煎饼摊要被依法取缔的事。原来,根据疏整促工作要求,小马媳妇在小区门口开设的煎饼摊不能再开了,夫妻俩心里很不理解:干得好好的,怎么就突然不让干了?于是,亓永红耐心地向夫妻俩解释相关政策法规,经过反复做工作,小马夫妻最终同意拆除,小区的疏整促工作也得以顺利推进。

后来,小马因身体原因不能干出租了,亓永红为他申请了社区公益岗,再到如今因脑梗丧失劳动能力,社区又为他申请了低保。同时,小马也协助社区处理了多起纠纷,为邻里和谐作出了贡献。

从“不‘拍’不相识”到和社区“打成一片”,小马家庭的改变使亓永红意识到,不仅要提高依法管理社区事务的能力,将问题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更要付出真心真情去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能赢得理解,获得认同,促进团结。

4 (2).jpg

社区居民学习制作纸鸢


以文化人:共育团结之花

安德路北民族团结社区以民族文化活动为抓手,展示魅力、推动传承、创新点睛,合唱团、舞蹈队、编织队、书法班等品牌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践行德邻文化,建设民族团结社区”的良好氛围。

郝建红是社区圣爱乐艺术团团长,团队曾代表社区和街道参加各类比赛屡获殊荣。“我们的理念就是开门办团队,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你喜欢文艺、擅长文艺,都欢迎加入。”成团以来,让郝建红记忆犹新的作品很多,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守岁》。参演者来自不同民族,演绎的也是各族群众陪伴孤寡老人守岁的动人故事。为把节目打磨得更好,大家反复排练,力求把每个细节都表现出来,团队成员彼此帮助、共同进步的训练场景让她颇为感动。“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社区、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大家在表演的时候特别具有代入感,民族团结的情感和理念早已深深融于我们的生活”。

郑杰是社区流云工作室的负责人,至今她还记得创演《颁金节》的场景。“为再现一场原汁原味的满族礼仪秀,展示德胜街道多民族和谐共居的氛围,我们从服装化妆道具到婚嫁礼仪都进行了认真的考究,并邀请专家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创演。”郑杰说,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各族群众参演更是一场沉浸式文化体验,有利于促进大家以文艺为平台,共建和谐共居的民族团结社区。


作者:本刊通讯员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12期

责编:金向德 流程制作:王怡凡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