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 |这里何以被称为“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丨丝路石窟系列之②
发布日期:2023-02-09

微信图片_20221106141017.jpg


炳灵寺石窟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寺之一,与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三大石窟。这里保存有西秦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壁画和雕塑,其内容非常丰富,题材十分广泛,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享有“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的美誉,对研究我国的佛教历史、佛教艺术,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各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曾经有人问我,炳灵寺石窟与国内其他石窟相比有哪些特别之处?我的回答是三点:一是独特的地理位置,二是悠久的历史年代,三是多元的文化艺术。


640.jpg

▲炳灵寺石窟171号龛 唐代弥勒大佛。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


640 (1).jpg

▲炳灵寺石窟古代交通示意图。


炳灵寺石窟位于黄河岸边,其上游是著名的临津渡,当年隋炀帝西巡就是从此渡口经过。其下游是名声更大的凤林关。黄河穿越炳灵寺石窟时,有一座桥横跨黄河连接两岸,这座桥就叫做“天下第一桥”,始建于十六国西秦时期,唐朝时再度重建,据称是唐中宗皇帝亲自题写的桥名。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都从此桥经过,然后各奔东西。


640 (2).jpg

▲位于炳灵寺黄河岸边巨石上的天下第一桥碑刻(拓片)。


天下第一桥锁控河西,肘腋陇右。过桥一路向西北行,经青海西宁翻越祁连山抵达河西走廊重镇——张掖,再一路向西经敦煌、玉门关、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翻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西亚到达欧洲,这就是丝绸之路;过桥向西南经青海翻越唐古拉山到达西藏,甚至可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地,这条路线叫唐蕃古道;过桥向东方去,经天水、关中平原进入中原大地;过桥向东南走,就可经川西高原到达长江流域。


“天下第一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累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了守护这座桥,西魏开始就在桥南设立了著名关隘——凤林关。盛唐以来,唐朝和吐蕃在这里进行了长期的争夺战,唐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后,吐蕃控制此桥长达80余年,吐蕃文化开始通过此桥进入炳灵寺石窟。可以说,炳灵寺石窟的兴衰与“天下第一桥”有着直接的关系。


历史上有许多诗人在第一桥边留下了传唱久远的诗篇:


凉州词


唐 张籍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天下第一桥


明 吴调元


山峰滔浪浪淘沙,两岸青山隔水涯。


第一名桥留不住,古碑含恨卧芦花。


炳灵寺石窟所在的古河州地区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古迹星罗棋布,文化类型更是种类繁多,马家窑文化(包括边马家窑、边家林、半山、马厂等类型)、寺洼文化、辛店文化、齐家文化等的彩陶、玉器、石器等文物在这里大量出土,著名的“彩陶王”“中华第一刀”等国宝级文物都是在炳灵寺周边的古遗址出土的。黄河两岸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对炳灵寺石窟的形成提供了肥沃土壤。


张骞凿空,开辟了丝绸之路,这是造就炳灵寺石窟的直接原因,佛教文化沿着张骞的足迹一路东来,选择了山形奇特风景优美的小积石山安家。一千多年的时间,东来的商旅、西去的使团无不在这里停留驻足,捐资建窟,经过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座千年古刹。


唐蕃古道也是跨越天下第一桥的重要文化通道,传说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途经炳灵寺,并在这里举行了一系列礼佛活动。文成公主进藏标志着汉藏文化交流大门的正式开启,对双方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云:“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可见,唐蕃古道的开通,对雪域高原产生的影响之深远。


炳灵寺也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这里的文化遗产也真实地记录了茶马古道的历史功绩,炳灵寺石窟也深深地打上了茶马古道印记。


二、悠久的历史


640 (3).jpg

▲第169窟6号龛 “建弘题记”。


640 (4).jpg

唐代《法苑珠林》有关于炳灵寺始建于晋武帝时期的记载,即公元265年—274年,这比敦煌莫高窟有记载的前凉太清四年(公元366年)还要早约一百年。后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吐蕃、唃厮啰、宋、西夏、元、明、清等十余个历史时期,持续1600多年。炳灵寺石窟是历经朝代最多的石窟寺,到了清代中期,发展成为一处具有多种艺术风格并存的石窟群。


在不同王朝和不同的民族主政时期,炳灵寺的名称也不断发生变化。北魏时期,羌、鲜卑、吐谷浑等民族是这里的主人,炳灵寺被称为“唐述窟”,唐述一词来自羌语,意为“鬼窟”或“神仙窟”。唐朝时期,强盛的汉文化在这里居于主导地位,炳灵寺的名称开始化胡为汉,称为“灵岩寺”或“龙兴寺”。唐朝“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这里,吐蕃文化逐渐在这里渗透,藏传佛教开始传播,名称又改为具有浓郁藏语风味的“仙巴本郎”, 意为“十万弥勒洲”,炳灵是“仙巴本郎”音译的简称。


在近1700年的发展历程中,炳灵寺石窟先后经历了四次佛教活动高潮,第一次是西秦时期,第二次北魏太和改制(公元471年)后,第三次是盛唐时期,第四次是明成化以后至清代康乾盛世之际。现在遗留下来的窟龛216个,各类佛教造像815尊,各类有纪年的碑刻题记70余处,壁画1000多平方米。


1963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炳灵寺石窟作第二次考古调查时,用绳索云梯等工具攀上神秘的“天桥洞”(后编号为第169窟),在洞窟北壁发现了一方墨书题记,题记的最后一行写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二十四日造”的字样,因此把这方墨书题记称为建弘题记,这是中国石窟中迄今发现最早的纪年题记,更是上世纪石窟考古中引起轰动的重大发现。


关于建弘题记的价值,在同年发表于《文物》杂志上的考察简报中做了这样的评价:“一六九窟建弘元年题记的发现不仅为炳灵寺石窟的开创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也为我们研究西秦的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为全国其他各大石窟的早期造像与壁画,在分期断代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帜。”


三、多元的文化艺术


640 (5).jpg

▲第169窟6号龛 中国石窟中最早的西方三圣塑像。


640 (6).jpg

▲第169窟12号龛 中原传统线描与西域晕染相结合绘制的佛说法图。


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民族的共同经营以及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炳灵寺石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了绚丽多彩的艺术特征,受到东西南北各种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一个多元艺术交相辉映的文化格局。


640 (7).jpg

640 (8).jpg

▲炳灵寺第169窟7号龛中的塑像与印度马图拉地区的塑像。


640 (9).jpg

▲第16窟 释迦牟尼涅槃像。


炳灵寺石窟中真实完整地保存了来自西亚佛教艺术初兴时期的犍陀罗艺术、佛教艺术从西亚进入中印度后兴起的马图拉艺术、佛教从印度传入新疆地区后发展演变的龟兹艺术、佛教在甘肃凉州地区发展传播后形成的北凉艺术、以及来自南朝的佛教艺术,还有唐朝鼎盛时期以长安为中心,形成的长安艺术风格和中晚唐以后来自青藏高原的藏传佛教艺术。


可以说炳灵寺石窟是汇聚了各种佛教艺术的集大成者,是研究探索佛教艺术和佛教历史的一座文化宝库。


640 (10).jpg

▲第8窟 隋代壁画中的回鹘文题记。


640 (11).jpg

▲第9窟 吐蕃时期的壁画。


640 (12).jpg

▲第151窟 西夏时期的泥塑。


640 (13).jpg

▲第70窟 八臂十一面观音塑像。


此外,在炳灵寺石窟中还保存有美术和考古史上众多的 “中国之最”,比如在第169窟中保存的中国最早的“西方三圣”泥塑造像,中国最早的释迦多宝佛对坐讲法的壁画,中国最早的维摩诘菩萨绘画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炳灵寺石窟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


(本文图片均由曹学文提供。)



作者简介:



640 (14).jpg

曹学文,甘肃积石山县人,1970年4月出生,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佛教石窟寺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弘扬工作。先后在《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考古报告。现为甘肃敦煌学会理事,甘肃历史学会理事,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曹学文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