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宅兹中国 天地温洛——关于洛阳古城的对话
发布日期:2023-03-02


8月18日,市民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参观西周早期著名青铜礼器——何尊.jpg

市民在国家博物馆参观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何尊


受访者: 河南大学副教授、河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郭胜利


采访:本刊记者 刘雅


最早的“中国”在哪里?


“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源于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上的一句铭文,这是“中国”一词目前所见的最早出处。何尊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灭商与营建洛邑都城的史实,其中“中国”是指地理概念的方位词,意为“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区”,具体指如今黄河南岸的洛阳地区。此“中国”,也隐含了当时的天地意识和国家观念。


从此,洛阳不再仅仅是一座城池。


中华民族历史上,洛阳书写出了一段段浓墨重彩的篇章。自夏王朝起,13个朝代曾在此建都。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王者之都、丝路重镇、国色牡丹、白马东渐、龙门伊阙……洛阳汇聚万千气象,造就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交融、东西方文化互鉴、市民文化与皇家文化同息的显著特征。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至今,河洛大地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一直是其重要基点之一。2022年9月,国家文物局公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以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重要考古新进展,为揭示史前与夏商城址建制和文化发展脉络再添新证,将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更深入。


从地图上看,洛阳之南为外方山、伏牛山山脉,北为黄河,西为秦岭与关中平原,东为豫东大平原,通幽燕、达江淮,正处于华北平原和秦岭交界处,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那么,在这片古老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曾经呈现出了怎样的情形?洛阳的历史文脉如何昭示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近日,记者就此对话河南大学副教授、河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郭胜利。


记者:“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司马迁在《史记》中做出如此的山河论断。“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在《过故洛阳城》中写下的千古名句,更为洛阳定位了显赫的历史坐标。如今的我们,该如何品读“天下之中”的洛阳?


郭胜利:洛阳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河之北,谓之阳。洛河,给予了洛阳的名字。黄河中游南岸的伊洛盆地,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这里气候温暖,水系发达,黄河、洛河、伊河、涧河、瀍河环绕,自古就有“五水绕洛邑”的说法。温和的天然条件,适宜古代先民繁衍生息,更滋养了这里的文明。


自西周始,洛阳作为“天下之中”的概念被提了出来。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青铜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闪耀于世。此“中国”虽只代表地理方位,但已体现出周王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也标志着早期“中国”概念即将逐渐形成。


自古河洛帝王洲。夏朝之后,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河洛地区长期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河洛文化处于各地域文化的中心地位,辐射四方,同时也融合了夷、狄、胡、蛮等不同地域的文化。


俯瞰洛河沿岸,一字排开的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举世罕见,人称“五都贯洛”。夏商周先后建都河洛地区,由此真正开始了洛阳王者之地的历史。二里头遗址可以一窥古代皇家建筑雏形,方正规制、天圆地方,标志着早期国家形成和王权政治的确立。建成于3000多年前的商都西亳,左祖右社、前殿后寝,宫城居于中轴的城郭体制,体现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理念。继东汉刘秀定都洛阳之后,曹魏、西晋、北魏相继建都于此。汉魏故城承接秦汉遗风,北魏洛阳城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都城,其都城形制被隋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以及日本京都等效仿,建筑风格影响至今。


建筑学家宇文恺为隋炀帝营建了洛阳城,宫城穿过洛水,外郭城定鼎门延伸至龙门,蕴含着天地之间呼应互动的哲理。应天门是隋唐时期洛阳作为都城的重要见证之一,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大典的场所。向北望去,高大恢弘的明堂、天堂映入眼帘。明堂,即“明政教之堂”,是唐代武周时期“神州大地之都”洛阳的地标性建筑,也曾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木质建筑,亦为中国建筑巅峰之作。


洛阳也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成为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记者:“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周杰伦的国风歌曲《烟花易冷》讲述了一段尘封在北魏时期洛阳城的爱情故事。凄美动人的歌词典故,正源于北朝文学双璧之一的《洛阳伽蓝记》(另一为郦道元《水经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改革,一统北方,洛阳城迎来空前繁荣,一时文物典章极为可观。您能给我们描绘一下当时洛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景吗?


郭胜利:洛阳见证了13个王朝的兴衰更迭,曾是争夺征战的前沿,更是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心地区。其中,尤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盛。这位23岁的年轻帝王刚在“王者之地”“中原渡口”站稳脚跟,便做出壮怀激烈之举——全面汉化,将各民族“摆渡”进入了新的大融合时代。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下诏,废除源自拓跋氏早期塞外的传统西郊祭天仪式,在今洛阳伊滨区李村镇南宋沟村建圜丘,改用中原的南郊祭天模式。次年,北魏禁穿胡服,改穿汉式服装,尤其在朝官员必须穿戴以中原传统官服为样板的“冠服”。同年(495年),“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以中原汉话为官方语言,以洛阳口音为汉话标准发音。此后隋唐时期语言上从“南染吴越,北杂夷虏”发展到中原官话,应该说是孝文帝改革为其奠定了基础。


496年,孝文帝又将多达110余个胡人家族的复姓改为汉式单姓,改皇室拓跋氏为元氏。此外,迁洛胡人均改籍贯为洛阳,并且“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同时大力鼓励鲜卑人同汉人士族通婚。


民以食为天。饮食既是人生存之必须,也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魏晋之时,受北方游牧民族发达的畜牧业影响,中原地区的饮食结构、烹饪方法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为解决南朝投奔人士的饮食需求,北魏官方特意在洛水南设立四通市,贩卖鱼虾河鲜。正如当时京师流传的“洛鲤伊鲂,贵于牛羊”等说法,鱼类饮食烹饪之法由此大行于河洛之间。


正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的全面融入,最终奠定了北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我们可以从《洛阳伽蓝记》的记述中一窥其貌:“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如登泰山者卑培塿,涉江海者小湘、沅。北人安可不重?”


记者:2000年,作为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如今,人们透过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仍可以触摸历史的变迁,感受当时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一代雄风。在您眼中,龙门石窟是什么样的?


郭胜利:伊河两岸,数千座大小窟龛参差错落、气势宏大,让人不禁发出“谁穷造化力,空向两崖看”的慨叹。


龙门石窟兴于北魏,盛于唐朝,止于宋代,历数百年时光雕刻而成,集中展现了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它的风格既承接了古印度石窟艺术,又继承了云冈石窟中期的特征,是不同时期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互鉴的集大成之作。


现分别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市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北魏孝文帝礼佛图》《文昭皇后礼佛图》,就是来自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东壁的浮雕。浮雕中气度不凡的孝文帝与文昭皇后尽显高贵尊荣。人物衣冠发式和伞盖等礼仪制度,不仅表现了中华文化与外来佛教艺术的融合,也反映出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已取得显著成果。


龙门石窟造像受汉化改制和南朝士族文化影响,变贴身紧袖为宽袍大袖,大多呈现“秀骨清相”“褒衣博带”、潇洒飘逸的中原本土风格。无论人物形象还是衣冠,都能看到佛教汉化的明显痕迹。尤其是唐朝佛教艺术摆脱魏晋时期的宗教神秘特色,展现了世俗化、本土化、中国化的趋势。石窟佛像逐渐向中原人的面貌靠近——菩萨造像都长着一张东方面孔,身穿独具特色的大唐服饰;雕刻的飞天体型丰满,腹部微微隆起,服饰装饰较少,裸露部分较多,其面容、发型、体态都如热情浪漫的唐代宫廷舞女,具有典型的本土化特征。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更是以女性形象出世,面型圆润、端丽祥和、头部俯视,与信徒仰视目光交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她似乎都在注视着你,看着人间的芸芸众生。


各朝各代开窟造像只为祈福感恩,鲜卑、匈奴、羯、氐、羌、柔然、高车、突厥、回鹘等民族都在龙门石窟镌刻下心愿。火烧洞的华丽浮雕中,道教尊神也与佛陀同乐。北魏窟龛造像的装饰纹样还出现了犍陀罗和秣菟罗等外来元素;宾阳中洞门雕刻的柱头带有明显的希腊“爱奥尼亚”式痕迹;西山的小龛上留存着十字架雕刻,反映了唐代洛阳城里景教的活动。龙门石窟把希腊、印度、波斯和中华文化融合到一起,集文化、艺术、政治、民族、宗教诸多元素于一身,不断交流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石窟艺术。


记者:2021年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火遍全网,传统文化再次成功“破圈”。洛阳作为文化之都,唐代诗人曾用“洛阳家家学胡乐”,描绘胡汉文化交融的繁荣盛况。那么,《唐宫夜宴》展现了怎样的大唐文化IP密码?


郭胜利:1300多年前的某个晚上,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设宴,一群体态丰腴的美女在赴宴表演途中发生了不少趣事。这便是《唐宫夜宴》创作灵感的来源,脱胎于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


《唐宫夜宴》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期,洛阳文化高度发达的盛况。这其中,离不开胡汉交融的助推作用。隋唐洛阳作为陪都,一些西域胡人来此定居。洛阳周边的新安、偃师等地也有大量胡人活动。他们不远千里来此从事贸易活动,将香料与奇珍异宝运到中原地区,再将这里的丝绸、茶叶输送到西方。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乐舞俑、胡人俑等出土文物,都体现了洛阳各民族文化、中西文化汇聚交融的灿烂辉煌。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一时之间,洛阳百姓将研习胡乐视为风尚,糅合西域与中原音乐风格的宫廷乐舞《霓裳羽衣曲》广为流传。


隋唐时期,来自西域以及印度、波斯等地的服饰也盛行于河洛。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记载:开元初,宫人马上始着胡帽,就妆露面,士庶都去效仿。胡服成为一种时尚,得到达官贵人乃至平民百姓的喜爱。白居易则对以胡装为主的“时世妆”有过如此描绘:“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我想,白乐天诗句里的形象,大抵就是如今《唐宫夜宴》小姐姐的“原型”吧。


记者:洛阳古城东面,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之中,安卧着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洛阳两古钟,东西相和鸣”,说的正是洛阳八景之一“马寺钟声”。月白风清之夜,白马寺的僧人撞击大钟,25公里外的洛阳城钟楼上的大钟也应声而鸣,遥相呼应。时至今日,为何“马寺钟声”依旧余音绕梁?


郭胜利:佛教从印度一路东来,以白马寺为起点,逐渐扎根中国并继续东传,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相传,汉明帝梦见金人自西方而来,于是派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公元67年,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直赴洛阳。


从此,佛教传入中华大地。次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源自“鸿胪寺”,后来“寺”便成了中国寺院的泛称。


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文明对佛教敞开了怀抱,佛教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洛阳,也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发展却在中国。汉魏之后,河洛至江汉均是“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随着笃信佛教的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石窟和佛寺一度成为古都洛阳动人的风景。


走进白马寺,寺院中轴对称,从前到后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等主体建筑,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山门不远处有一座式样独特的齐云塔,是中原地区的金代古建筑之一。立于白马寺山门东侧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为元代遗存,元太祖忽必烈曾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并由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刻文于碑。


众览全世界,白马寺还是唯一兼容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长期以来,白马寺秉持自信开放的传统,积极与各国佛教界开展交流合作,与各种文明展开对话,充分展现了兼收并蓄、互鉴交融的中华文化风范。也正是因为如此,“马寺钟声”响彻千年,依旧悦耳动听。


记者:据说每年金秋,洛阳都会举办河洛文化旅游节。从伊河畔的龙门山色到人头攒动的十字街夜市,从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应天门3D投影灯光秀到古色古香的洛邑古城……一幅人间烟火、大美洛阳的画卷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打卡。请问,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洛阳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展现出了怎样的新时代新风貌?


郭胜利:这些年来,洛阳市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着力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融入生活、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例如,在洛邑古城引入汝阳刘毛笔、唐三彩、牡丹瓷等200余项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业态,还把传统非遗与年轻人喜欢的娱乐方式等相结合,给游客带来新的非遗体验。至今,洛阳已成功举办26届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12届洛阳海峡两岸关公文化论坛,2021年又成功举办澳门国际当代插画大赛五届精华大展,2022年承办豫台经贸洽谈会暨两岸装备制造中原论坛。此外,成功申办第3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不断深化“客家祖根地”品牌影响力,助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作出贡献。


洛阳市如今生活着46个民族,各族群众手足情深、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些年来,洛阳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挖掘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特点突出、亮点纷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展馆和教育实践基地,洛阳市瀍河区和瀍河区金家街社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呈现新气象。


记者:“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一千多年前,白居易登临洛阳城楼,这首《五凤楼晚望》吟诵出了神都风采。新时代里的洛阳正是“最好今朝”,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续写着新的历史传奇。谢谢您的分享。





作者:郭胜利  刘雅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1期

责编:龙慧蕊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