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再现“木牛流马”:“木工爷爷”们为什么会集体爆红海外?
发布日期:2023-04-02

微信图片_20221106141017.jpg


2020年,来自山东聊城的老手艺人王德文将拍摄的视频上传到他儿子的自媒体“阿木”上,受到了网络热捧,大家都亲切地称王德文为阿木爷爷。因为他做的木工不用胶水和钉子,也不借助任何现代机械工具,而是用传统的榫卯技术徒手打造鲁班凳、苹果锁、拱桥、将军案、会动的小猪佩奇等木制品,巧夺天工,让人叹为观止,被网友称为“当代鲁班”。阿木爷爷也从中国的社交媒体爆红,一路火到了海外,其YouTube视频总观看量已经突破2亿,“圈粉”119万,让不少海外网友对这门手艺膜拜不已。而继“阿木爷爷”在海外引起热议后,福建龙岩的李石水给孙子做的各种花式木制玩具也登上了热搜,被誉为“最强木工爷爷”,视频也火到了国外,同样圈粉不少外国网友。


再现“木牛流马”


640.jpg

▲“阿木爷爷”王德文。(图片来源:“阿木爷爷”微信公众号)


阿木爷爷利用自己的精巧手艺给孙子做了很多极具传统特色的木制玩具,同时也制作出了最流行的卡通人物小猪佩奇、木质机器人等等,变成了网友口中“别人家的爷爷”。


640 (1).jpg

▲磁悬浮小摆件。(图片来源:“阿木爷爷”新浪微博)


640 (2).jpg

▲自制消防车。(图片来源:“阿木爷爷”微信公众号)


640 (3).jpg

▲“小猪佩奇”。(图片来源:“阿木爷爷”微信公众号)


640 (4).jpg

▲鲁班凳。(图片来源:“阿木爷爷”新浪微博)


640 (5).jpg

▲将军案。(图片来源:“阿木爷爷”新浪微博)


640 (6).jpg

▲苹果锁。(图片来源:“阿木爷爷”新浪微博)


640 (8).jpg

▲带“奥运五环”样式的静音水泵。(图片来源:“阿木爷爷”微信公众号)


而福建龙岩长汀县新桥镇的李石水爷爷,自年轻时候就开始学做木匠,练就了一手木工绝活,在家带孙子无聊的时候,他就开始重操旧业,用一些木料给孩子做玩具。通过其精湛的木工技艺,让自己的孙子成为了全村小孩都羡慕的人。


640 (9).jpg

640 (10).jpg

▲李石水用木料给孙子做玩具。(图片来源:央视频截图)


这些玩具没有用到一颗图钉,也没有用到一颗螺丝,全凭一双巧手纯手工组合而成。跟阿木爷爷一样,李爷爷的视频在网络火起来,也是由于其儿子李跃金随手拍了个视频,将李爷爷做的木工小鸟传到网上,竟引来2000多万的播放量,赢得网友的高度赞誉。


两位木工爷爷的精湛技艺在网络上被网友称为“木牛流马”的复活。“木牛流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据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国木匠名师鲁班就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而后来普遍所流传的“木牛流马”则主要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陈寿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不过,对于“木牛流马”的真实样貌,各有各的说法,甚至现在还有很多人试图复原传说中的“木牛流马”。


640 (11).jpg

当然,文学作品源自生活,但会高于生活,因此,关于“木牛流马”其实是有一定的虚构和想象的成分在里面,这也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奇,因此,《三国志》的说法“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虽然有其生活原型,但也不至于神乎其神,但用“木牛流马”指代传统木工技艺的说法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木牛流马”是中国传统经典木工技艺世世代代流传的一种指代性说法,而这种中国传统经典木工技艺就是几千年流传至今的——榫卯技术。榫卯工艺是我国传统木工工艺的灵魂,是中国传统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一种主要连接方式,其原理就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纯粹利用木头本身的凹凸关系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稳定性很高的建筑结构,不需要任何铁钉、金属的参与。凸出来的部分称为“榫”,凹进去的部分叫做“卯”,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


这种凹凸相互契合的传统榫卯技艺不仅体现了古人“师法自然”和“阴阳相依”的理念,也显示了古人对于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微妙平衡的把握,这种理念经由一代代匠人的传承让中国古代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完美契合,也保持了中国传统技艺的天然与纯粹。


640 (12).jpg

640 (13).jpg

640 (14).jpg

▲榫卯结构房屋。(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而王德文和李石水就是这一代代能工巧匠的杰出代表。王德文曾经只用了42根榫卯棱、4根榫卯柱、1个榫卯基,以及27道锁环环相扣,就做成了一个缩小版世博会中国馆。


640 (15).jpg

▲缩小版世博会中国馆。(图片来源:正午文化微信公众号)


而李石水和儿子李跃金花了一个多月,利用传统榫卯技术和金属螺栓给一家公司做了一个现实版偃甲机器人,这个机器人高70公分,全身由100来块木头部件组成,所有的关节和手指都可以灵活运动。除了关节处用了金属螺栓,其他地方连固定的钉子都没有。


640 (16).jpg

▲现实版偃甲机器人。(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640 (17).jpg

640 (18).jpg

▲现实版偃甲机器人。(图片来源:“小镇老金”新浪微博)


“木工爷爷”们为何爆红海外?


现代化的浪潮对于传统技艺的冲击很大,快节奏、批量化的产品很快取代了用传统工艺打造的日常用品,经典的传统木匠技艺渐渐被人们淡忘,而不用胶水和钉子的榫卯结构在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中越来越罕见。令人欣慰的是,木工爷爷们的传统技艺有望得到传承。李石水已经带他的儿子和其他几位徒弟,不仅教他们研习手工技艺,还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录制的视频,让更多年轻人见识了传统木工技艺的神奇,他们在网络世界受到热捧也说明了古老的技艺在元宇宙时代风采依然,这不仅反映了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唤醒了民众的文化记忆,满足了工业化时代人们对于田园梦想的追求。匠人情怀和经典传承依然是人类在传承和充实精神世界的不二法门。这些穿越了千年的古人智慧,并没有随着年轮消失在时间的沧海里。


借助网络两位木工爷爷火到了海外,让许多国外的网友也见识到了中国传统技艺的神奇。阿木爷爷在YouTube视频总观看量已经突破2亿,“圈粉”119万,让不少海外网友对中国传统木工手艺膜拜不已,而李石水的视频被传到国外社交平台,同样引起了外国网友的极大兴趣。这些用传统榫卯结构纯手工打造的儿童玩具,将中国传统技艺的智慧和童真融为一体,令人拍案叫绝,而木工爷爷们恬然的生活状态也让很多海外的民众得到了精神层面的共鸣。


640 (19).jpg

640 (21).jpg


他们不仅在国外收获了大批粉丝,还将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传统技艺对外做了极好的展示和宣传,看过视频的外国网友无不为视频中那些神奇的木器而惊叹称赞,在中国渐渐落寞的传统技艺在国外受到了追捧,恰恰也说明只要有真正的文化底蕴,就可以广为传播,受到关注。


近几年来,借助互联网平台,中国民间传统技艺以民俗、饮食、音乐、茶艺、工艺为载体,将文化融入生活,不断“出圈”海外,中华文化和中国智慧通过互联网传播,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文化外溢效应。


越来越多的外国网友通过社交媒体对中国传统的非遗制作场景、工艺流程等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中国民间的非遗达人和他们的匠人精神也被更多海外民众所知晓。


640 (20).jpg

社交媒体成了新时代沟通海外中华文化爱好者和中国非遗传统的信使,中国的传统木工技艺通过诸多社交媒体出海出圈,以图片和视频的直观方式,跨越了语言障碍,消除了文化偏见,达到了对于人类文明的高度共鸣,世界不同文化和文明也在这种生活化的记录和互动中得到了传播和互鉴。



作者简介:



640.png

蒲平,浙江传媒学院教师,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融媒体新闻生产,媒体融合与转型等。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 蒲平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